时间:2022-08-22 18:50: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乡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地域资源的作用
学生既是地域文化的观赏者,又是地域文化的实践者。充分利用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熟悉感和亲近感,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加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其远大志向。
2.独特环境的考虑
钱江潮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举世闻名。萧山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国际观潮节,活动的是在南阳(又称潮都)街道的杭州观潮度假村举行。我校离杭州观潮度假村只有2千米左右的路程。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学校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打造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创建特色途径
1.营造特色文化
“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我们力图蕴含“潮”的气息,通过“浮石装饰、墙面布置、展厅建立”进行体现。
(1)浮石:家乡特有的一种装饰石材
在北教学楼前的正中位置的椭圆形水池中矗立着一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大型假山,师生们为有这样的家乡装饰品而感到自豪!
(2)墙面:学校走廊墙面
①一楼走廊墙面:展示赭山“十景”图。我们学校所处的位置——赭山。南宋时期就有赭山“十景”之说。赭山“十景”图的展出,激发全体师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与自豪感。②二、三楼走廊墙面:悬挂家乡名人像。如:清朝历史学家高士奇、清朝书法家高云滕、革命烈士曹阿堂。
家乡名人众多,他们的优秀事迹及所体现家乡的那种“奔流不息,勇立潮头”弄潮儿精神,激励着全体师生。
(3)展厅:即“潮文化”教育展示厅
为了让学生了解“潮”、欣赏“潮”、感悟“潮”,我们学校特地建立“潮”文化展示厅,厅中介绍了钱塘江的历史变迁、举办观潮节的盛况、观潮需要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2.结合学科教育
具体做法是:抓好“一点一面”。
(1)一点,即抓好校本教材施教
①编好校本教材
2008年10月我们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赭山——我们可爱的家乡》。这本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史料翔实。
②用好校本教材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力求做到“六个”到位:意识到位、责任到位、时间到位、进度到位、研讨到位、评价到位。
(2)一面指各学科渗透
在学科教学时,要求做到“两个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特定与随机相结合。
3.参与活动体验
(1)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
学校以此为阵地,全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被“潮”所润泽。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让队员们走出校门,在家长的陪同下,亲自观潮,欣赏那势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的天下奇观,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之美;参观昔日一片滩涂及盐碱地上发展起来的厂房林立的南阳经济开发区,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有关钱塘江的渊源、沿革、人文、掌故,家乡面貌发展变化等知识和内容。
②通过与世代居住在钱塘江边人的直接交流,感受钱塘人的性格,发现钱塘人的勤劳、勇敢、朴素与坚韧,体验涌潮文化的深刻内涵。
(2)开展“弄潮儿”小记者团实践活动
“弄潮儿”小记者团,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下列活动:寻找家乡名人;采访当今名流、名企;宣传家乡的特色产业;雕塑家乡浮石;调查母亲河——钱塘江的水质等。
(3)建设德育“基地”
2002年3月,学校与南阳经济开发区、萧山“仓前水文站”“赭山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4)进行“六项”特色活动
如,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潮乡文化”的钱江潮诗文诵读活动进行;“洁美潮乡,文明潮乡”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踏青活动;组织伞乡孩子制伞比赛等等。
三、创建特色成果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以“潮”文化教育为载体,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教育教学成果。
1.彰显了学校特色
(1)“弄潮儿”小记者团硕果累累
2007年“弄潮儿”小记者团被全国少工会授予“红领巾优秀小社团”称号。2009年“弄潮儿”小记者团被杭州市少工会授予“杭州市优秀雏鹰假日小队”称号和萧山区“德育十佳社团”称号。
(2)大、中队活动影响深远
2007年举办了义蓬片“观涌潮奇景,学家乡名人”的中队展示活动。2010年4月,学校举办了“走向潮乡深处,寻找赭山的记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2011年12月,举行萧山区“潮润百年赭小,秀我七彩童年”少先队大队活动等有关活动,在萧山教育信息网、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3)学校知名度日益提升
2010年上半年,学校接受了浙江教育在线电视台的现场采访,高荣华校长作了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总结。下半年,学校被评为“萧山区德育特色学校”。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2.增强了教师的能力
自从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以来,有20多个课题、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7年《有效利用区域资源深化地方课程教育内涵——对“潮”文化延续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得杭州市地方课程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2008年《把握地理优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赭山“潮文化”实践活动研究》获得萧山区第二届德育精品工程。2011年《文本研究、星级评定、个性评价——基于“潮文化研究”平台提升有效教师素质的研究》获得浙江省义教论文评比一等奖。
3.发展完善了学生素质
(1)学习态度的转变——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潮”文化对学生而言内容更鲜活,形式更活泼,时空更开放,学生更喜闻乐见。
(2)学习方法的转变——质疑探究,改变学法
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探究新方法的能力大大增强。
(3)思想品质的转化——道德内敛,导之以行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以潮修德”这一育人目标,进行艰苦朴素教育、耐挫教育、竞争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教育等,增强了热爱家乡的认同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
四、教育愿景
【陈汝德先生,又名陈木芳,祖籍广东汕尾,1945年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级诊断内外方剂药学(全科)、香港新华中医学院高级研究班,是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执业全科中医师、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原执行委员会委员、香港广东省汕尾市同乡总会中医协会理事长、香港中医研究院教授,并经营陈汝德康德堂三十多年,有多篇医学论文刊载于中国《中医杂志》等著名书刊,其传略、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香港英才录》等大型辞书。】
服务社会真诚回馈
在许多义诊的中医行业活动上,陈汝德先生是被人们常常所见到的人,大多的时候,他一如在自己药行里的情形,身着一套白大褂,不是在聚神会神地为病人诊断,便是神情平和地向病人解释,这就是陈汝德先生给大多人的印象:平凡真实,有一颗服务社会的热心。
提及陈汝德先生,许多人都对他的医术竖起大拇指,提及他的为人,许多人也会展露笑意。从医术上来说,他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级诊断内外方剂药学(全科)、香港新华中医学院高级研究班,拥有四十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日常生活上来说,与他接触过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感触到他身上的那股平易近人,他说话不紧不慢,没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却是吐字清晰、条理分明,带着医者的亲切与严谨。
据了解,陈汝德先生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参与许多服务社会的义务工作,1982年海丰陶河虾西小学修建,陶河镇主公路,陶河至虾西乡公路的修建,他是出力出钱的筹建委员。2007年与汕尾市等中医业界创立了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中医协会并担任理事长,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保持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热情。
为回馈家乡,他经常组织一批香港中医师在香港以及内地进行义诊、赠药活动。“我们回到家乡义诊赠药时,来问诊问药的乡亲非常多,由此可见,我们这种活动举办得非常有意义,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家乡人,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够多多参加类似的活动。”胸怀一颗服务家乡的心,他把那份感恩之情挥洒在家乡人身上。
陈汝德先生是一位做事细心、有条理的人,素来喜欢做一些归档、总结的工作。如果你有机会翻开他的服务工作日志,印入你眼帘的将是手写的、记录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事项和数据,这些事项和数据的背后,正是他和众多中医行业人士服务社会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他是一位谦和的人,当他详细地向笔者提及这些服务工作时,他喜欢提及自己所在的团体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作为。
除服务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中医协会之外,陈汝德先生还担任其它多个社团的医师顾问,积极踊跃参加各种进社区的义诊工作,常对老弱贫病、伤残、无依者减免费施治,送医送药上门。香港“欢乐满东华”慈善筹款之认识中草药漫步行,陈汝德先生与太太颜惠梅医师(香港全科中医师)同筹办者之一李密汉教授,香港中草药专家竭力向参与者,浸大中医学院学生们实地讲解中草药的认识、保护、培育、采用等。而且参加诸多类似的活动,陈汝德先生得到了其夫人颜惠梅女士的大力支持,并且,他们双双服务社会的身影也常出现在许多类似的活动上,有名家曾赠送陈汝德、颜惠梅伉俪服务社会的嵌名联――“汝河澎湃如才识,频施惠泽;德望崔巍若峻峰,远播梅馨。”
医术追求精益求精
谈及当年选择中医这一行,陈汝德先生表示还算是平稳发展,虽然当中也遇到过许多困难的事例,但最终也是在平稳中度过,而且能在奉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他认为,中医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医术,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病患者。
陈汝德先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级诊断内外方剂药学(全科),师从广东名中医郭仕猷(郭贞)和曾岳庵等,从中学习了大量的医术知识,并慢慢地收获在中医界的成就。回顾过往,他自从医至今已拥有四十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主理内、外、妇、儿全科,特别是在医治骨刺、风湿、心血管内科方面有很高的医术,并成功地研制出“特效骨刺散”, 被患者誉为“骨刺圣手”,擅长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骨伤、皮肤科等疑难杂症,以及擅长运用针炙、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等,另外,他自己研制出多种中药成份的药品,且效果显着。
1993年,由于医术高明,陈汝德先生应邀到北京为时任中国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彭仕禄诊病。曾任《广东中医》审编委员会委员、九十多岁高龄的名中医师曾岳庵撰联称誉陈汝德医师,这幅鹤顶格嵌名联曰:“汝心越善成功越大,德行弥高医术弥精。”
紧跟时代的步伐,陈汝德先生在行医过程中,非常注重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医术,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做中医这一行,一定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学习。”由此,他常常对自己严格要求,利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坚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他攻读了香港新华中医学院高级研究班,1983年往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荔湾中医医院实习,参观交流,是香港中医界最早回内地学习交流团之一,并取得修业证书。2004年12月,颜惠梅女士从流花桥医院中西医结合课程培训班(第二期)顺利结业。
在中医方面几十年的实践和总结过程中,陈汝德先生撰写了多篇医学论文,被业界多家著名刊物刊载。例如,论文《腰椎骨刺顽症中医方法治愈例证》被选编入《首届全球中医药大会论文集》;《糖尿病脚免截诊治》被编入《中医杂志》、《香港中医杂志》、《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中医药论文集》;《多发性脓肿“流注”、“瓜”中医诊治验证》被选编入《港、澳、内地中西结合专业交流研讨会医学资料汇编》,与夫人颜惠梅女士合撰了《论三种常用草药》。鉴于在中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陈汝德先生在2005年被香港中医研究院聘请为该院教授。
目前,他还和励志会梁李秀娱纪念学校合办了一个中草药园,并在未来计划把所种植草药的成长过程、功效编集成册。
另一方面,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和认可,其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中医,以前没有受到很大的关注,现在全世界都证明:中医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应该要好好地发扬中华民族这一瑰宝。”陈汝德先生认为,“弘扬中医学、发展中医学”是每一位中医师所应承担的责任。为此,他积极出席业界的学术交流会,乐于与业内人士分享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研究经验,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京本土文化内容丰富、蕴含富足,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但它也是纷繁复杂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尽数罗列于课程之中,需要经历筛选、组合、归类和选取等加工过程。因此,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南京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在筛选机制上需要树立“一个中心”、坚持“三把标尺”。这样,南京本土文化课程资源方显其语文教育价值,才能体现校本课程的特色。
一、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即以学习者全面发展为中心。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充分、统一的发展。建立学习者合理的智慧结构,全面发展心理品质和人才品质,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筛选的首要因素。只有人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三把标尺
(一)选择有利于体现学校办学宗旨,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资源
笔者任教的学校(南京三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校训从20世纪40年代的“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50年代的“诚朴友爱勤学向上”,到80年代“五有一和谐”的办学蓝图和90年代的“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始终贯穿着一个“治学做人”的办学理念。我们要继承三中百年优良传统,根据新时期的要求赋予“治学做人”新的时代内涵。
开发南京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正是秉承学校办学的宗旨,通过发扬南京优良的传统文化,摒弃糟粕,不仅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学会如何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的资源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建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情感、知识、能力有机整合在一起,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对人全面发展的整体关怀。
在选定南京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内容时,笔者正是从语文新课程理念出发,选择那些更能增长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调查研究、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能力,更能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的资源。
1.选择能增长、丰富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课程资源
南京有六朝怀古、大明胜迹、民国文化、秦淮风情,有萧衍、王导、邓廷桢、王昌龄、林散之等名士,有独特的节日风俗、婚嫁、禁忌。像这些知识,通过多种途径传达给学生时,他们爱家乡的情感就会被激活,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所以,向学生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成为南京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首选材料。笔者编写了“走进家乡”“民风民俗”“历史长河”“名胜文化”“人文荟萃”等单元。对于南京本土文化中的文学部分,笔者主要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重点选择了与南京相关的诗词歌赋,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2.选择能发展个性,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资源
南京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通过一些研究性活动,例如分小组现场走访、社会调查、开辩论会、撰写小论文、动手制作民间传统工艺品等,让学生学会筛选、处理信息,交流合作,通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人文修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南京手工业发达,剪纸、秦淮灯彩、金箔等独具特色,云锦更是闻名遐迩,可是它们有的已经不被人们所了解,有的在慢慢消亡,传承和创新更是很难实现。在教学民间工艺篇时,笔者就让学生参观当地的云锦博物馆、金箔展览、夫子庙面塑、雕刻、大成殿灯展、南京民间艺术展览馆等,了解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体验南京民间艺术的丰富。接着教学生如何亲手制作荷花灯等简单工艺品,体会其中的精妙和动手的乐趣。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让“养在深闺”中的工艺品走出南京,为政府企业献计献策,开展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结合调查报告撰写探究性小论文。把知识与能力、动脑与动手、个人与家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作为一个南京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保护、继承南京特色工艺的意识。
3.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资源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本土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对通过校本课程的途径了解家乡文化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地方文化;质量效果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现象:普遍忽视了地方历史文化教育在历史教改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历史教学总是走不出课堂。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乡下的农村中学,学校教学设备和条件有限,全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我们老师上课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块黑板,两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样的状态里。另外学校的生源差,是县里录取等级最低的八、九、十等生。而我所任教的历史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历史知识都是已经过去了的、距离他们很遥远、很抽象的事件,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有很多历史资料与图片我们无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我们上课也倍感吃力。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冥思苦想并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地域特点、自然景观、地名的来由及变迁,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等,这些东西构成了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又叫做乡土文化。我们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所谓的“教书”是指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所谓的“育人”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一年来,我尝试着在上课的时候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适当补充、有机穿插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并让他们实地参观、自己动手调查、研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总结,我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能够起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科书仅仅是一种主要的教学资源,它的内容抽象、模糊、遥不可及,而地方历史文化则具有形象、具体、学生能够参与等特点,会给学生直观的信息,还有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比如说我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这一节的内容时,讲到了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就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谁?”“屈原。”教室里稀稀拉拉地有几个声音。我又问:“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永福县内现在有几种粽子的包法?”学生一听来了精神,纷纷参与讨论,不多久,就讲出了四种:三角粽、四角粽、枕头粽、牛角粽。后来我又布置学生课后去查资料看看广西境内还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粽子,还有我们永福县除了端午节以外还有别的什么节日也喜欢包粽子。到第二节课时学生积极发言,效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后来有讲述清朝历史的时候我又向他们介绍了百寿江岩古驿道,百寿岩石刻等等地方等等历史文化。而这些东西很多是学生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但却对其历史却不够了解的,更没有想到这些本地的文化会和自己学习的课本课本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就能把学生对家乡史事的的了解,利用学生对家乡史事的亲切感去感悟课本中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对家乡的历史事件作解释,从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这种教学方式式打破了以往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政策的不断变化及历史学科在中、高考中赋分比其他学科的分值低,因此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和喜爱。这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地方历史知识,补充一些学生在生活环境中能直接感知得到的东西,会缩短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课本知识。比如在讲授《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个知识点时,我向学生补充了当地的古建筑――永宁州古城。永宁州古城建于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经历了529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单介绍了古城的情况后我就布置学生课后支查阅永宁州城的相关资料。在学生搜集整理完资料后,我就带学生们去永宁州古城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赞叹不已,这些文化原来自己天天看到、天天接触到,但都没有真正去了解其历史及作用,有很多原来不了解的图案、文字等内容也是到现在才真正了解其含义。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借助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增强对课本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一起合作、探究,在上课时能把他们查阅、组织、总结好的东西条理清晰地陈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是创造性,在上课的过程中气氛活跃,教师上课轻松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提高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是首先会热爱自己的家乡的。家乡是浓缩了的祖国,而祖国就是放大了的家乡。古人曾有语云:“人有爱乡之心而后有爱国之心,不能爱乡而言爱国者,是谰语也”。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懂得热爱的人,就很难对自己的国家有热爱之情。一年多以来,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的当地历史文化,有明朝建立的永宁州古城,有宋朝至清朝的摩崖石刻――百寿岩,有清朝时修筑的百寿江岩古驿道,有生长在百寿江岩河的世界濒危植物――海菜花,有百寿烈士陵园,还有当地的节日文化等等。家乡的自然景观、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地方历史文化通过感性认识了解逐渐变成理性认识,进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对家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们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发展的了解,会发现家乡有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他们就会对家乡产生一种温情与敬意,从而使学生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潜滋暗长。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角色的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方式单一,并且过分地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既影响了教学效果,又使得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那么在历史课上向学生渗透当地的历史文化,首先就要求我们历史老师要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微观的研究。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地乃至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转化成让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课本知识的能力。我们教师只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教学理论、深感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才能让我们历史教师受益终身。同时,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地方文化,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去合作探究。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考察更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通过课本知识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解释、辨识和解说。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才会发生转变。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地方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大作用。它能够增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关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之管见,辽宁省历史特级教师,胡柏玲
[2] 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北海二中,潘勤
[3] 程根宝.中学乡土历史教学的策略构建[J].安徽教育,2004,01.
论文关键词:晋南,面塑,开发,保护
就目前晋南地区的面塑市场及其运营模式来看,面塑此种文化事项仅限于出现在特殊的时节与特定的场合,这即是其全部的生存发展空间,如果将其纳入到更广阔的文化保护理念的氛围中,显然是不够认真、不够长远的。作为一项非遗,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仅存在于少数人的观念中或依靠民俗学工作者来阐释,而作为其文化受众和承载者的广大民众却没有具备这样的眼光和意识;此外,将传承工作只落在了手艺人的肩上同样是不完善的,因为相当一部分手艺人所做的是单纯的技艺传承,这属于保护的初级阶段人文历史论文,他们在文化认识方面是缺失或忽略的。
对民间文化艺术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认识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在晋南面塑文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对其开发与保护的浅显认识。
一、对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
晋南目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处于较低层次,以分布在各个旅游景点周围的摊点为主,就所出售的商品种类来看,无非是佛像、木梳、手链项链、牛仔帽夏凉帽、风筝、油纸伞等等,这些与其他地方所售的旅游纪念品毫无差别,找不到一种具有本土色彩的纪念品,被称为“无地域性旅游纪念品”论文怎么写。可以说,不具有地方特色、工艺劣质是大多数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问题,而晋南如临汾地区的这种缺失更为严重,竟然没有形成一种可供进行地方文化定义的商品类型。事实上,这是缺乏地域自信力和文化创意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发现和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建立一个较高端、具有实力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来增进我们的地方特色文化意识,提升我们的文化品味。在这方面也不乏成功典型,“陕西泥塑”已成为与兵马俑、农民画并列的标志性特色传统文化,不必说其相关的专业研究,单从它们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的繁荣就足以见证它在保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成绩。因此,在晋南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提供面塑的展示平台是可行的且必要的,它能够代表一方水土的风貌人情人文历史论文,能够成为地域文化的定义之作。同时,欢迎更多的传统工艺参与进来,如平阳木板画、威风锣鼓的微型复制品、根祖文化纪念品等等,开发更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深层地域性旅游纪念品”,让技艺精湛、寓意深远的传统文化登上现代舞台,见出其在现代审美功能中的适应与需求。
二、与政府及民间组织结合,开展多项弘扬晋南传统文化艺术的工作
我国政府不单是作为管理的职权部门,亦是文化艺术工作的引导机构,在此方面它往往提供给人们更多的舆论引导和环境支持,地方政府更能发挥如是作用,一些特色活动的开展对树立地域自信力、提升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间组织是作为地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出现的,与政府相比更能体现出人民群众在精神领域的自觉和高水平的文化诉求。2001年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倡导实施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即“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由此展开了声势浩大、功在千秋的保护工作,并及时出版相关学术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民间文化认识。近年来各地也举办过不少文化节,如风筝文化节,剪纸大赛,面塑艺术节等等都属于增进民间文化影响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之举,临汾在2002年也举办过剪纸面塑大赛人文历史论文,但其组织宣传与影响力度并不明显,人们依然没有认识到面塑作为非遗、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与发展空间。2009年在咸阳举办的中国民间花馍艺术节可谓此领域工作的一个高水平平台,它凝聚中央与地方的民间文化保护力量,对面塑这一传统事项进行提升与再认识,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发扬的保护模式之一。举办这样的文化节不仅有利于本地文化的繁荣、经济的促进,还有利于培养人们积极的社会心态及树立本土传统文化的品牌实力论文怎么写。
三、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民间文化的活动中来
《民间文化保护学沿话语——民间文化保护讲演录》一书中提到,保护工作被视为一种“历史使命”,意即我们的研究工作正是对传统、对当下、对未来的文化事业负责,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积极维系今天我们还能够体验到的文化事项,就是为后世创造一个文化现象多元、地域色彩丰富的广阔天地,让人们不再生活在精神领域贫瘠的家园中,将我们的根祖情怀传承下去。因此,除了民间传承人、专业的研究工作者、志愿者与爱好者外,青少年同样是不能忽视的文化传承队伍,让这些未来的主人参与到民间文化生活中来,即能使其体验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厚重情感,他们亦也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方面,很多省市近年来也组织过学生参与面塑制作的相关活动,但也仅体现在作为手工课程学习的层面上人文历史论文,还未在青少年群体中渗透关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观念,因此这一点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让青少年热爱并参与自己家乡的文化建设同样是一项可贵的保护工作,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即博大精深又生动活泼,从而主动地将其融入到他们成长的视野和血液中。
地方文化特色的丧失是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保护好地方文化特色,就是保护本地域的文化身份,同样是保护全人类的文明。作为晋南地区的传统特色文化,我们应当拿出更多的勇气与智慧,投入到面塑的关注和保护中来,鼓励有关的团体提出更丰富的开发模式,让我们的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辉.从猫福的前世今生看民间造型艺术与旅游纪念品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白胜庚.民间文化保护学沿话语——民间文化保护讲演录[M].学苑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 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王达敏的家乡安庆枞阳,是人文勃兴、代起人豪的“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王达敏的人品学问颇受桐城派影响,著述中自有一股沉潜之气,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多年来,王达敏一直致力于从哲学、文化和思想史的视角来思考文学,坚持从文学的本体意义出发研究文学,这本《论文学是文学》即是明证。王达敏曾沉浸于西方哲学的浩瀚烟海中,痴迷于科学哲学,写出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稳态学》。这本书阐述了现代稳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强调了积极性稳态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稳态理论对当下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有着独特的贡献。随后,《新时期小说论》《理论与批评一体化》等著作,又从文学的领域进一步丰富了稳态理论,从科学统一化理论到文学批评理论视域,阐明了20世纪科学统一趋势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以及理论与批评的一体化等问题,并将自己的理论思考付诸于新时期小说的宏观研究、小说批评与理论建构及作家作品评论等一系列研究实践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评论家的学养和良知,关系到文学评论的品质。《论文学是文学》是一部关乎人性、关乎灵魂、关乎真理的书,读者随时可以窥见评论家那颗滚烫的心。我们看到评论家的文字中心怀悲悯,敢于担当,尊重生命,热爱文学,敬惜文字,不卑不亢,每次写作,必有发现。这种贴近灵魂的研究和写作,使阅读者和评论家本人一同得到精神的拔擢和人格的升华。文学评论,显然是对文学的二度创作,评论应努力“将‘我’涵化进去进行创造,以达到第一级创作的品格”,因而文学评论既在做别人,更是在做自己。基于自身的曲折经历,使得王达敏对其研究对象,比如余华及笔下的人物许三观、福贵们,均掺入了评论家自己独特的个人生命经验。2006年,王达敏曾推出《余华论》,引起学界较大反响。《余华论》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鲜明的“问题意识”,“质疑”和“追问”是王达敏惯常的学术姿态。《余华论》一书还原了余华作品的人性色彩,针对当时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对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批评倾向提出质疑,进而对余华小说艺术的独特性和超越性作出了独到的阐述,是余华研究的一份重要学术成果。而《论文学是文学》秉承了这一治学思路及学术随笔式的写作方式。这种学中有文、文中有学、外松内紧、收放自如的写法,以安静的语言叙述为表,温和中暗敛内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批评家的学术自信和从容。如《岂止遗憾――批评》《执著的守护者与尖锐的质疑者――李建军及其文学批评》《半部好小说――读长篇小说》《一个犬儒主义者的手册》等文章,读起来非常过瘾。
随着文学批评的失范以及文学批评的功能意义、价值意义走向淡化,文学批评几乎也渐渐脱离了“文学”和“批评”的原意。批评精神的渐失,造成了批评与创作的隔膜、批评对创作失语等状况。王达敏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始终坚持文学批评的品格。例如他对杜光辉长篇小说《西部马帮》的批评,尖锐真诚,促使作者猛醒和思考,并对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将一部艺术和内容上产生严重割裂的小说改成了两部作品,最后还给评论家打来电话致谢,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批评与文学创作如何相互促进,批评的功用如何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实现良性循环,《论文学是文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我家门外长江水,江水之南山万重”,这是乡贤刘大的一句诗。王达敏治学为文,始终灌注着灵动的生命意识和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学术境界吧?一如那浩渺江水之外的巍巍青山,你看得见,却很难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