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17:33: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二、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有丰富多彩、绚丽灿烂、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新生快速融入学院之中,开始自己多彩的大学生活。
三、实施内容
1、文化活动
包含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化讲座(礼仪、励志、艺术欣赏等)、书画摄影展、2009年开学典礼文艺晚会、社团活动等,《准空姐的私密生活》演员校园海选活动。
2、体育比赛
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赛。
3、社会公益活动
积极参加新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4、校园媒介
利用《西航院时报》、《西航院广播站》、《西航电视台》等校园媒介,长期推动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新生军训期间8月8日——8月27日)
1、宣传学院的已有社团,组织有兴趣的新生加入相关社团,创建新的社团,组织有兴趣的新生参加。在学院原有的校园社团基础上,拟组建的社团有:①、国标舞社团;②、西航话剧团;③、摄影社团。
2、组织新生在军训期间举办歌咏比赛。
3、协调有关部门拟在军训期间给新生放1—2场电影。
4、组织新生在军训期间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包含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成立新生足球队、篮球队,开学后与老生进行四场(篮球、足球各两场)友谊赛。
5、举办文化讲座(主题拟定为心随梦想,一起飞翔系列讲座之大学——我梦想起飞的地方)。从心理、生活、学习上辅导新生,让他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6、举办新生军训生活征文比赛(主题拟定为“结缘西航,放飞梦想”之军训生活征文)。征文可通过校园媒介播出、刊发。
7、与相关部门协调,组织新生进行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既是对新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也为日后学院的宣传积累了素材。
8、举办感恩专题讲座,弘扬感恩文化,倡导新生在军训期间,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恩信,以此彰显我院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模式。家长收到信后定会有所感动,家长会对学院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样更有助于新生的稳定工作。
9、校园广播站每天给新生免费送上祝福歌曲(开学后收费)。
第二阶段(开学阶段8月28日——9月28日)
举办第一届西航院“校园文化月”,活动包含:
1、开学典礼文艺晚会(院长在晚会上宣布“校园文化月”开幕)。
2、新老生体育赛事(篮球、足球等)。
3、演讲比赛(主题拟定为“我的大学”)。
4、开展系列文化讲座(礼仪、励志、艺术欣赏),此项活动可延续至寒假。
5、举办全院学生、教职工合唱歌咏比赛。
6、举办“西航院第一届书画摄影展”。
7、学院各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院领导深入社团,给予各社团一定的经费支持,掀起社团文化活动的。
8、启动《准空姐的私密生活》电视剧拍摄的前期工作,在校园内海选演员。
9、组织新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10、校园媒介全力跟进,为校园文化活动宣传、造势。
五、实施部门与参与人员
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协调学院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院学生处、团委、院办和宣传处牵头,组织实施。
六、相关问题说明
1、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需要经费的支持方能实现。
2、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需要全院每一位教职工的配合与支持方能实现。
3、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可延续至寒假前,社团活动为长期开展。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方针和上级有关精神要求,着力体现“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是推动人不断进取的动力系统和心理支撑”这一根本规律,在“扬起自信的风帆”教育理念引领下,构建并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总体目标
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要以培养优良校风、学风为目标,努力将“尊师、爱生、文明、守纪”的校风和“勤奋、踏实、认真”的学风铸就成校园精神,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工作,通过多彩的校园文化阵地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的文明育人的环境。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2、坚持抓特色、创品牌,突出不同区域、不同活动的特色和育人功能。
3、坚持整体氛围营造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四、内容规划设计
1、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1)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
思想道德:名人宣传栏(每月一名人)、评比栏、校园新闻、警示牌(节水、卫生、爱护花草)
文化素质:英语走廊、教学动态展示栏、英语伴你成长
科技教育:气象观测站、科学家挂像、班级图书角
艺术教育:学校整体建筑风格、学校大门、操场围墙图文、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专栏
心理教育:知心小屋
安全教育:警示牌、宣传栏
(2)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坚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学校每年要举办1—2次全校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如读书节、艺术节。
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如:
教导处:古诗诵读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
德建组:六一儿童节以及各种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
体音美组:运动会、各单项赛
各班队:要利用班队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3)建设良好的校风。
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制定校训、校服等形式,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全体教师、学生在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校训的引导下,逐步确立校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2、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1)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
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新队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万载县第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回眸2016,从一开始,就有梦想。一句“同心筑梦”,让我们现在仍然能够感受到全校师生一年来为了万载二小教育事业发展所展现出来的勇气、毅力、智慧和汗水。2016年作为万载县教育系统校园文化创新年,我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突显本校特色和文化底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学校以“清雅立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发展,用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学校育人品牌。
一、群策群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育人场所,而校园文化是展示学校魅力、突出环境育人的重要因素。万载县第二小学自搬迁到新校区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了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让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得到长足发展,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校园文化项目的打造与建设。
为了让校园文化不断创新,把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育人的特色,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丁琼莹任组长,后勤负责人郭学斌与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林建华任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任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通过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紧密围绕我校以“清雅立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展开构思与设计,力求创新显特色。
2.不惜代价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虽然在2013年刚搬到新校舍来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并全面施工,让校园着上了浓厚文化氛围的彩装,但随着时间的侵蚀,有不少设施都陈旧脱落。学校乘着“校园文化创新年”这一活动之机,为了进一步校园文化建设上树立品牌,更好地在教育均衡发展国检上展示学校环境育人的魅力,2016年我校再次大投入地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创新建设。
3.环境文化与内在文化并进,深化校园文化主题。
为了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得到深化,在过去的一年,学校在打造校园文化方面采取了环境文化与内在文化双线并进的做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突显环境育人之功效,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活动设计与校歌等加强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
二、至善至美展示校园文化成果。
通过精心设计与构思,2016年里万载县第二小学校园文化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主题更突出了、育人氛围更浓了、由原来单一的环境文化发展为了环境与活动育人并行的立体式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的深入构建,学校特别注重借校园文化对学生素养的培育。
1.绿色长廊为孩子展示环境育人之特色。
为了让校园环境文化主题突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打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学校特设计了一条绿色长廊,这一长廊不仅是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好场所,更是学校打造“清雅立德”主题文化的特色之路。整个长廊集育人格言警句、学生作品、令人奋进的励志名言于一体。这条长廊的起点设于行政楼前广场,广场中有展示学校活动及办学特色的展板,有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字等安装于广场两侧墙体,使得一进校门就能体会到学校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思想。除了墙体的美化以外,在长廊中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在地面上也画上了孩子做游戏的各种图案,从而展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孩子在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精美书屋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之阵地。
让学生懂得读书好的道理,知道读好书的重要性,学校特建造了两处精美的小书屋,并通过学生好书共享活动——各自提供一些自己觉得好的书放进小书屋与全校学生共享和学校再购置一些适合小学生读的书充实到小书屋。这一个学期以来,在课间及放学后小书屋处就门庭若市,孩子们都喜爱到小书屋去找自己喜欢的书阅读,与此同时学校再设计了一个大型读书活动,把学校读书风气推向。
3.动听校歌为孩子树立立德爱校之思想。
在这校园文化创新年里,我校新谱写制作了学校校歌——追梦。校歌的创建,不仅体现了校园文化再上一档次,还将校园文化向立体方向发展。再通过全校性校歌的推广学唱活动,对进一步强化校风、教风与学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效果显著。
4.纷呈活动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之平台。
在谱写校歌的同时,学校还请校园文化专业设计机构结合校园文化主题策划了一套校园文化活动方案。利用这个方案指导学校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开展。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这一育人根本要求,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我展示平台。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学生参加活动的精彩图片及相关优秀作品再次上墙展示,不仅让孩子在校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还激发了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
三、再接再厉谱写校园文化新篇。
虽然说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与赞扬,但我们深知,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是无止境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还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
1.编辑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至今为止,我校还缺少一套具有我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结合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的“三爱三淳”主题教育与学校特定的校园环境。对校本教材的内容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思与设想,计划将古城文化与学校“清雅立德”文化相结合,编写一套以古城文化为背景,以爱党、爱国、爱家乡为素材的校本教材。本套校本教材预计在2017年七月前定稿。
2.开设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要做到淳校风、淳师风、淳学风之“三淳”。认真用好校本教材、开设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计划利用2017年上学期编写出校本教材,在2017年下学期将开设与校本教材配套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深入开展“三爱三淳”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3.布置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办公环境。
关键词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家庭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48-02
1 引言
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校园精神,是校园整体环境以及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也是根植于校园中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的结合,对校园内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1]。自“九五计划”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成为我国顶层战略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城乡差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我国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在各个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农村的小学教育是必须要关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逐步加大,使得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尚未能做到同步发展,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多年在一线农村小学执教的经验,就如何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2 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性不强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关乎是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些年,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始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很多农村小学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是,很多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都过于纸面化、形式化,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农村小学虽然也开展一些与校园文化相关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还无法与校园、学生、教师很好地融合,使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活动成为与农村小学校园格格不入的舶来品,不仅没有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还浪费了公共资源,所以,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联系农村小学校园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持续性不强。
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单一 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比较单一,只看重物质文化层面,忽略了人文精神层面,一味地追求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忽略内涵[2]。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通常会采取文化墙、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文化墙的设置大都是悬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但这些内容中有很多并不符合小学生成长的实际;主题班会会选在重大节日时开展,而主题班会的开展过于形式化。这些形式单一的活动无法让学生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为丰富有内涵的有关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形式单一是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参与度不高 在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多为教师骨干,或者是学生班干部等,而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多处于旁观者位置。这样就使得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无法真正融入、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显然,这样的校园文化无法让全体师生认同,也难以促进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意义的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参与度不高是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又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应有的效果。
3 改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思考
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分别为政府方面、社会方面、校园方面以及家庭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需加强规划和指导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政策或者制度来规范和推进。相关部门应通过实际调研对校园文化建设制订出适应当地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形成具体方案和指导意见,将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程;要建立监管体系,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
学校方面 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是主体。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学校的主体责任没有完全兑现。农村小学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首先应从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好本校规划和实施方案,这一过程应最大限度引导、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将这一过程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过程要注重引导师生广泛深入参与,同时对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发现,联系实际及时修正,要突出校本特色;鼓动、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提升农村小学师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度,才能使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真正的作用和效果[3];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形成自我评价机制,有较完整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动员社会方面参与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与政府和学校相关,社会广泛参与对推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具有积极意义。首先,要加强社会沟通,争取重视和支持,包括社会公益组织或社团组织,在很多情况下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缺乏资金的,这就需要动用社会公益的力量,给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帮助;其次,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也可以加入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以和农村小学的学生、教师一起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拧成一股绳,会给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力量;最后,社会方面应当在各个方面都配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并通过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调动家庭积极性 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家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全方位健康发展,部分家长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认识,不支持、不鼓励,学校要积极通过组织家校共建活动方式,打消家长顾虑,引导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会丰富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如此,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然.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1995(6):35-37.
[2]杨爱华.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09(11):24-26.
[3]郭婵英.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33):16-17.
[4]李乃仁.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7(3):59-61.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38
1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日益发达、思想日趋多元化的社会变革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部分高校尚未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努力付出,才能实现这一漫长而又艰巨的工程。高校的学生、教师、领导干部以及后勤服务人员等等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现实中我们部分高校的团委和学生管理部门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附属部门,从而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能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层次上,并没有在高校整体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背景下来实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的高校把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娱乐文化的发展,忽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这实质上就是没有全面、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
1.2 没有全面发挥学生及教职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没有挖掘学生深层次的潜力,很多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十分贫乏,对学生缺乏深层次的影响和教育,很多学生对此类活动丧失了热情,逐渐失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将师生的参与热情全面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师生自身作用,这样才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涉及人员众多、涵盖内容广泛,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建立一支高效全员化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队伍。努力改变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组织队伍涣散、专业性不强、配备人员不齐以及参与人员水平不高等问题。
1.3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滞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缺乏新意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网络的影响对于高校也说也越来越深入,网络的出现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从事这方面的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新机会。然而,网络文化又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宣传和管理的力度不够,很多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许多大学生因此荒废了学业,这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都是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滞后不可分割的。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新意、缺乏特色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开展的活动也是人云亦云、没有个性。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的问题在很多高校越来越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新颖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制约因素,看到别的高校有的活动搞得很盛行立马就效仿而行之;看到哪家社团开展得很有气势,立马就全盘照搬也不加以吸收。如此下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无法发挥出他的育人功能,改进迫在眉睫。
1.4 部分高校因多元文化冲击,理想信念的教育被弱化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中国的文化格局、政治及经济发展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在文化方面,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还有当前已经严重影响社会进步的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日益严重地侵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从社会文化的总体布局来看,作为社会一个单元的高校,他的发展不能独立来进行,不能游离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因此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加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和挑战性。与此同时,弘扬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社会、高校及学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断弱化。当前校园里面存在着艰苦奋斗被淡化、理想信念模糊、团结协作较差、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严重问题。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2.1 全面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全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应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到高校所有员工的内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高校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是必要的,在高校的长远发展计划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校园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当前,我们可以按照“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在课堂以及学生日常起居的场所实施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认识社会现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应加强自身优势作用的有效发挥,不能一味的依靠开展活动来维持,而应设法创新创意更好的精神食粮,促使校园文化的积极发展。
2.2 重视教育主体德育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 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教学过程不能替代的。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为给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化熏陶,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是职业院校建立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使其提早适应企业氛围的重要基础。构建融入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对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完成由“职院人”到“职业人”的转化、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文化为引导,形成特有的融入企业文化的、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如笔者学校是一所因铁路而生、倚铁路而长、随铁路延伸而不断发展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传承铁路精神、融通校企文化、培育铁路先锋的精神。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对于提高笔者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功打造出具有鲜明铁路特色的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2.是实现与企业对接、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笔者学校作为一所铁路行业的职业院校,想要得以长足发展,就势必要针对铁路企业用人特点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坚持“办学不脱轨,育人不离道”的办学特色,营造浓厚的铁路文化氛围。将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相应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到职业、企业的文化氛围,孕育师生对于铁路行业的亲和力和归宿感。
这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只有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才能更快地被接纳,才能留得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才具有吸引企业的巨大魅力和竞争力。
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需要
铁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运行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的优秀企业文化,铁路企业职工具有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服从命令的优良传统和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素养的获得,不仅需要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形成,更要通过一定的企业文化氛围的陶冶来实现。根据我们的调研,铁路企业各部门普遍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更看重学生是否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是否具有严格的职业纪律等职业素养。而笔者学校部分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缺乏良好行为习惯、法制纪律观念淡漠、吃苦耐劳和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意识不强,不能适应铁路企业“高、大、半”职业特色要求。我们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和塑造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一般泛指校园中物质、观念、行为诸多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如果从表现形式上区分,可以分为显性文化、隐性文化、行为文化。显性文化主要通过活动进行,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社会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实践活动等。隐性文化,大到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环境美化、净化;小到教室、宿舍,各个活动场所具体布置;学校、班级群体活动的组织等。行为文化,主要指学校、班级、学生的管理,学校的好传统;校风、教风、学风、校纪建设等。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建设,突出行业企业特色。如笔者学校根据企业对用人标准提出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制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学中,各专业课程依据企业调研中的学生职业素养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据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诚信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专业技能的排序,将认知目标、能力目标、育人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自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以环境文化为平台,发挥特色环境熏陶人的功能。
学校制订了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提出了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目标,合乎育人的要求,学校的景观、板报、标语具有教育意义,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反映时代风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了铁路企业文化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共同的办学理念、价值观、生活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作用下,传承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从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人际关系。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引导出来。树立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理念,吸收和融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实施和企业一致的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在运行和发展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也就逐渐得以呈现。
2.以企业文化为导向,搭建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平台
笔者学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为铁路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培养目标要与企业人才的需求目标相适应。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经受得住市场竞争力的冲击和洗礼,还得要看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市场,是否与企业需求相适应。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合格专业技能人才时,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道德为准则、以企业环境为保证、以企业形象为重点、以企业创新为动力的系统理念。
一个企业脱离了企业文化,就不能长远发展,就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前行。同样,一所职业学校不能依据企业精神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它也终将被淘汰。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依据。
3.以制度文化为抓手,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只有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校园有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学校得以长远、稳足发展。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转化器、激发器和推进器。要促进学校发展,必须进行系统的制度安排。
在制度建设中,突出行业、职业特色。一方面是融入企业制度文化所构建的校园制度文化,另一方面是加强学校内部用于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比如对照企业纪律、规章对学生的行为纪律要求设立学生个人量化考核,对宿舍施行宿舍量化评比等制度来完善和规划制度文化。
4.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优美校园的教育作用,不是通过词语或者说教能起到的,而是立体的、多彩的、潜移默化的。环境时时处处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立更应立足于职业特色,吸取企业文化的精神,在硬件设施设备中创设,让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1.精神文化建设
笔者学校坚持“厚德精技,包容创新”的办学理念,继续探索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轮驱动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精神文化为平台,融入铁路企业文化,发挥特色环境熏陶人的功能。通过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办学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等,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强化校园文化中的铁路企业元素和职业特色。
笔者学校继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统,注练“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校风建设,将企业、职业、职工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相应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到职业、企业的文化氛围,孕育师生对于行业、职业的亲和力和归宿感,以良好的校风影响人、陶冶人、塑造人。
笔者学校根据调研得出的企业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将学生日常言行文明度、劳动态度端正度、社会活动参与度、校纪校规执行度和课程考核合格度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五个维度,构建并实施了五维多元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将企业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实际要求,融入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中,将企业与学校的要求、学生表现及自我评价有机地结合,提高了学生对职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职业素养、提升职业技能。
定期参加、举办各级各类技能运动会和校园艺术节等具有企业、职业特色,强调技能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和学生实践技能、文艺才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学校与企业联合培训,组织参加自治区、国家级技能大赛,取得名次后,学校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重奖,并向企业重点推荐,使之逐渐成为学校的一个校园特色文化品牌。
2.制度文化建设
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使铁路企业精神更具文化力。我们在铁路工作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制度、规范等,统一服务用语、服务流程、服务行为,并对各项制度进行整合。实际上统一的制度建设,是制度文化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就是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符合铁路企业和跨越式发展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工作职责。
实施铁路企业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将铁路企业制度文化融入学生养成教育中。借鉴和引入铁路企业的管理模式,培养职业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纪律严明、文明礼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不畏艰险、乐于奉献的作风和品质,使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更加贴近铁路企业发展需求。具体包括:学校半军事化管理条例;建立军、企、校合作方案;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化制度;操行分评分细则纪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3.教学和学术文化建设
形成良好教育、教学、科研氛围。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出发,不断完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继续深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
突出职业特色,强化德育和素质教育在各专业、各学科的渗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为切入点,结合职业、专业特点,不断完善学生活动项目库建设,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及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
4.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的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在育人的诸多因素中,形象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环境文化建设,学生置身于一个文化气息浓、职业特征明显、文明程度高的氛围之中,具有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外在形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笔者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校园实训铁路线路与兰新铁路正线接轨,接触网、变电站、高速铁路线路一应俱全,仿佛置身于企业之中。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校园硬化,在戈壁沙滩上建成了一所“花园式”的学校,优美的环境对学生起到了明事、悟理育人功能。
在教室、演练地、实训场所悬挂格言警句、标语、学校、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当中,走近和了解学校和企业的文化理念。同时,加强教室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等建设工作,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统一校园、楼宇、道路、景观命名。学校的各条道路均以铁路线路命名,诸如“兰新路、京广路”等,在校园中设置了具有铁路特征的雕塑、宣传栏;教学楼的每间教室均按共性加个性的方式,分别悬挂主题标语和规章制度;增设校内大屏,定时或不定时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等内容的宣传;兰新线上列车的鸣笛声和铁路文化元素覆盖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处处能育人的氛围已取得成效。
四、小结
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教育教学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职业院校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为市场、企业所接纳和承认,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良好的特色校园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特色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职业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职业院校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都玉洞.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虽然都有着文化的共同属性,但在理论、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点。首先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不同,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师生员工,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企业员工;校园文化在建设目标上区别于企业文化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要求,必须是将具有职业属性,但颇具差异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并与校园文化实现交集甚至发生有效碰撞,产生火花。校园文化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应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并与人才培养所需的企业文化与职业能力实现对接。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校园文化理念,校园文化载体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都需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特别是两者共需的职业道德、吃苦、敬业、坚毅和团队协调精神等文化元素,在学校形成一种具有企业和学校双重文化特征且互融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过程中的主要元素
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必将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载体来实现,学生对企业文化的吸纳主要应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来保证。除了文化、技能培养外,还必须在职业素质和企业精神等方面用具体的项目和课程来保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企业管理、职业道德观、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团队协作能力,工作作风等企业文化的主体内容必须在人才培养中用具体的项目加以实现。
三、实现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与形式
1.校园文化吸纳企业文化元素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我们知道,校企文化的融合倾向性主要是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学校为适应企业需求应主动积极吸纳企业文化,特别是以有行业相关背景的主体专业为重点。企业文化向校园的渗透往往具有单向性。学校往往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学生定向培养、产学结合等方式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入。具体可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锻炼,参加项目研究,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等方式来使教师感悟企业文化与精神。教师在学生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把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管理制度等企业文化主体内容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通过课堂、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等渠道,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潜意识的引导,且不断积累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按照企业需求,紧密联系企业,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协调并行。在措施上可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开展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讲座活动,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真正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与碰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真正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征的特色校园文化。
2.找准突破口,实现校企文化的真正结合。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把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重点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同时主动吸纳优秀企业文化加以推广。如煤矿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把“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等理念运用于生产经营管理中。再如企业在管理方面还要求人们具有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等理念。所以说校园文化吸纳企业文化的落脚点,就是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育学生熟悉并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精髓,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集企业人员和学校师生之智慧,共建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积淀,在历史的进程中,无论是校训、校歌,还是校园建筑的布局创意、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都要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学校精神的文化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纳来自学校师生员工和企业的反馈信息,特别要对有毕业生的企业积极回访,收集、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的牵引能力。对偏离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符合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行为,适时调整,对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保障学生培养的行为予以加强。同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可诚邀企业人员,特别是校友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富有企业文化元素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状况和企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并在人才培养中实施,必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将会实现有效对接,让学生自信,企业满意,效果明显,作用与意义重大。
1.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职场经历并缩短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周期。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般较高,但稳定性较差,就业质量低,频繁跳槽现象严重,不管是主动跳槽或是被动跳槽,都说明了毕业生对企业职场环境的不适应。虽然绝大部分毕业生基本能适应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但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精神和行为文化认识与体会不足,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逃离企业或被企业所淘汰。
2.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好习惯的养成。职业岗位实践和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是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的重要途径。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并落实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加以实施,在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藴含一定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来培养和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企业对职业的素质要求。
3.提高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企业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服务、为区域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它决定了高职学院应该有很强的服务功能。教师必须对企业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企业文化的融入,既可以使学校的教师学习企业的管理,领悟企业精神与服务理念。由于企业文化的融入,将使学校与企业有更多的沟通和共同语言,对教师参与服务企业将更加有利。
4.搭建了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有效平台。办学特色是强校之本,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特征之一,而职业性又是企业的固有特性,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必将在专业、课程、管理服务等方面办出特色来,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办出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5.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通过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及企业文化,体会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现实,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亲身感受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在企业安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体验企业的竞争压力与工作职责,激发出学习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