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7:26: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创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建筑创作;城市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98-01
一、关于建筑创作
有人说建筑师的工作和上帝一样神圣,我想这应该是应为二者具有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吧。尽管很神圣,但既然人能掌控,那么总可已分出其特点。
首先是创作性。建筑创作是属于创新创造的范畴,所仰赖的是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是以不断地创新来发展工作对象的内部空间和外在形式,达到丰富人们生活的目的。其次是综合性 。建筑创作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作为一名建筑师,必须对相关学科有着相当的认识与把握,方能游刃有余地驰骋于建筑创作之中。第三、双重性。建筑师运用的主要是“形象思维”即借助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逻辑分析的结果充分地发挥表达成为建筑语言――三维乃至思维空间形态。因此在建筑创作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二者不可偏废。第四、人们认识事物都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资源耗费巨大的建筑工程,要实现令人满意的完成度更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需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方案,需要不断地推敲、修改、发展和完善。第五、社会性。建筑从来就不是私藏品,因为不管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它从环境中诞生,就会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
二、关于城市设计
当前,城市设计理论已比较丰富,我比较欣赏是余柏春的?“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形体秩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思维方式及设计和管理原则。
城市设计不仅仅止于设计城市空间,而是设计城市空间发展的进程,具体的说尽管城市设计要参与物质形态的直接构造,城市环境和形态确是城市设计的对象,但对形态环境构思安排并不是其主要内容。
城市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片区和小于片区规划等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总起来说,现代化城市设计内容大体上就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即工程设计型和政策过程型。前者是以具体方案设计为其成果,一般都以规模比较小、内容比较具体的空间地段为对象,后者则以政策导引为其成果,一般是规模范围较大地区乃至整座城市为对象。通过政策、导引进行引导或控制。但无论哪一类,都要同时考虑物质空间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三、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设计对象不同。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全部空间。从空间地域角度,要划分为市区、分区、地区、地块、地带等;建筑设计的对象是建筑本身和其周围。
(2)设计深度不同。城市设计一般做到方案及概念性设计的深度,表达出形体空间的具体形象及相互关系;而建筑设计应做到技术设计和施工图。
(3)设计的范围内容不同:城市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还要为除了建筑设计以外的一切公共空间内的专项设计提供指导,从而能塑造出完整、和谐、美丽的城市空间环境。建筑设计专注于建筑本身的比例、尺度和细部构造等。
(二)建筑师的“城市设计观”
建筑师的“城市设计观”应首先建立两个观念:
(1)整体观念,即正确处理建筑与其所处城市空间的关系,建筑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观念,即尊重自然环境,尊重人文的脉络,尊重周围存在的物质空间环境,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三)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
这种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定位,包括建筑物在特定空间中的地位、方位以及主要出入口等。
(2)定量,主要是建筑体量与空间环境的容量相适合。
(3)定形,主要是形式,也包括风格等。
(4)定调,主要是色调,也包括格调、韵律等。
四、结语
城市设计应该成为建筑师必备的思维之一,因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不仅要对业主负责,同样也要对城市空间,广大市民负责,因为城市空间是属于广大市民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创作 结构形态
中图分类号:Tu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7-0028-06
Abstract: The aesthetics of a building is its rational expression. Creating the real internal space and outer form with rational structure, which is our holy duty to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hav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became two different subjects. Up to now, the real perfect building should have realized concord and un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history and nowadays is briefly analyzed, the essenti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tructural morphological design method are emphasized, and the living direct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s illustrat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creation, structural morphology
前言
建筑与结构本来是一体的,不分彼此。从以巢穴为居的原始祖先,到构筑屋宇的古代先人,都没有那种专司建筑的形式或功能,而把实现它的技术思考留给他人去做的职业。古罗马的维特鲁威也好,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也好,他们都是集艺术家与工匠、建筑师与工程师于一身的全才。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从功能、形式、环境到服务对象等各方面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综合性大为增强。同时,结构的服务对象更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建筑,专业分工成为客观的需要,而近代工业革命则是导致建筑与结构明确分工的直接原因。
自从百余年前建筑与结构两大专业分工开始,二者在各自领域内都产生了极大的飞跃,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说明了这一分工的优越性。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举目四望,有那么多的建筑,外在形式与其结构实质相去甚远,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在合作中的不协调时有发生。与之对比的是,也有一些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令人瞩目。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表里如一、真实合理的建筑出现,这就是本文的写作初衷。
传统的回顾
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为基本材料,其中石材又以坚硬、耐久和易于获取而广为使用,加之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自近代以来逐渐占据了世界建筑的主导地位,石材建筑自然地被看作了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则成为东亚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
在传统大跨建筑中,拱的形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拱结构的内力分布状态以压力为主,恰好能够充分发挥砖石砌体只能受压而不能受拉的材料性能,而且可以实现很大跨度。古罗马建筑技术的最大成就,就是发展和完善了拱的结构体系。随着古罗马建筑成为古典建筑的典范,拱也自然成为古典建筑的代表形式。由此发展而成的相关结构形式更多,如尖拱、帆拱、洋葱顶等。
历史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和法国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设计的巴黎世博会铁塔开辟了近现代建筑的先河。这些作品中,少了些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柱式和线脚,多了些建筑功能与结构要求的一致性,在形态比例上又不失传统建筑的美感。它的产生,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赖于当时成熟的铸铁工艺。随后,钢铁工业的繁荣和波特兰水泥的发明为建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出现,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它把抗拉与抗压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而且经济、耐久、易于施工,以此确立了它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0世纪后,结构对建筑发展的促进更是有目共睹。钢结构使摩天大楼成为现实,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一度成为大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奈尔维(P.L.Nervi)在推进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熟练运用可塑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把力与美有机地统一在了建筑实体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建筑形象。如迦蒂羊毛厂厂房和罗马小体育宫,其内部混凝土网格既是结构的必然,又给建筑带来了美的表现。与他同一时代的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在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创造建筑美方面都同样值得称道。北欧建筑师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做了大幅度的形态变化,以适应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采光天窗配以反射曲面,在突出结构形态表现的同时,也不忘建筑细部的处理。在阿尔托的作品中,处处能感受到对人的关怀。他在建筑形式上的上佳表现并未削弱他对结构形态的正确理解,他不愧为一位技术全面的建筑大师。美国建筑师小沙里宁(Eero Saarinen)在建筑表现与结构形态的结合方面堪称典范。他设计的位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内外形态的有机变化,赋予了建筑以强烈的雕塑感。同时,其结构空间关系清楚,细部表达准确,不失合理性。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中,他以两侧向外倾斜的混凝土柱支撑单曲悬索屋面。外伸的柱子与内收的悬索在承力趋势上达到了平衡,形态符合人的心理感受,具有美观舒展的视觉效果。该建筑在细部处理方面同样别具匠心。
不过,混凝土毕竟较为厚重,加之制模工艺复杂,从20世纪后期开始,在大跨建筑中更多的是被钢网架、悬索等结构形式所取代。
美国工程师富勒(B.Fuller)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球形网壳的形态构成,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大跨建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德国建筑师奥托(Frei Otto)曾致力于悬挂结构的研究,他在对双曲面张拉索网的形态和受力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多个张拉索结构建筑,最著名的是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西德馆和1972年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现实的选择
高技术是现代建筑创作手法中极具生命力的表现手段。透过建筑形式的表象,我们能够看出,其本质特征仍在于以结构形态构筑建筑的美。从近几十年的建筑实践来看,许多知名的国际建筑大师,即使其创作观念和设计风格有诸多差异,都无不把结构技术的表现作为创作手段的首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为建筑师的表现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建筑形态的创作注重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大到建筑体系的构成,小到构件和节点的处理,都考虑到结构受力的需要。如伦敦滑铁卢火车站是由一系列平面三铰拱结构经纵向联系而成的。由于设计者有意打破了对称形式,使得两跨跨度相差悬殊,从而导致了长跨以受弯为主,短跨则以压弯为主。结构采用索桁架形式,对于长跨,将索布置于屋架下弦;对于短跨,则将索布置在受拉的外侧,与内力分布形态完全一致。各榀结构的跨度和走向随路轨的交叉和蜿蜒而逐渐变化,部分屋面覆以玻璃。由于从整体结构到细部构造都做了细致的考虑,结构形象简洁明快,使整个建筑极富表现力。又如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Renzo Piano),除了整体造型的独特之外,结构构件和节点的设计也十分讲究。大厅内的支撑斜杆制成梭形,既有利于压杆稳定,又体现了单向受力形态。梭形支撑斜杆的端部表面做出几个凹陷,形态上刻意强调了截面的减小,铰支座的表达也准确无误。
其次,索、膜等柔性抗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减轻了结构自重,增加了建筑跨度,也使得建筑显得更加轻盈。索桁架是以索来代替桁架的受拉杆件。如法国查尔斯・戴高乐机场扩建工程鲁瓦西二号航空港(建筑设计:Paul Andreu),候机厅屋面结构采用的是平面索桁架体系,纵向中轴线布置倒三角形截面桁架构成纵向联系。张拉索的运用,一改常见的桁架、网架下弦杆件所带来的粗重感。更为巧妙的是屋面与两端支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完全采用了索――拱机制,将放射状索的径向张力转化为环向的支撑压力,以视觉上的悬念感,突出了建筑中的技术成就表现。膜结构的使用也是渐趋广泛,独特的材质极具视觉吸引力。不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街头建筑小品,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张拉索与膜组成的索膜体系使得建筑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度。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半岛的千年穹顶(建筑设计:Richard Rogers)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空间结构。该穹顶直径达320m,周长超过1km。12根格构式梭形钢桅杆高达100m,通过斜拉索与辐向、环向索组成稳定的张拉球形结构,上覆双层膜,以利隔音、隔热。净跨度最大的建筑当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佐治亚体育馆,跨度达到了空前的235m×186m。
此外,传统材料的运用也有新的特色。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的表现力有时是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如德国的维特拉工厂消防站(建筑设计:Z.Hadid),其入口雨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支撑于一组钢管之上。独特的形态特征与材料的质感使人过目不忘。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建筑设计:Calatrava)的候车大厅与月台分别采用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的新颖别致、材料的组合对比,以及构件截面的合理变化都为建筑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最后,新型结构的不断涌现赋予了建筑新的内涵。最显著的要数开闭结构,它使得建筑的屋面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和人们的需要而开启和闭合,非常适合体育、休闲建筑。从改善建筑的内部环境和更加亲近自然来讲,它无疑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的更高要求。日本对开闭结构格外热衷,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屋面,主要用于风雨操场和室内游泳场。规模较大的如宫崎海洋世界。
未来的挑战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建筑师看好中国的发展。他们有着崭新的观念、成熟的技术、良好的机制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讲,除了对自己的历史、地域和文化比较了解之外,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并不多。用何种手段来发挥和展示我们的优势,使我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建筑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面对国外新颖的结构、精美的技术、独特的造型,我们国内有些人也想拿来一试。一时间,在各种设计竞赛和方案投标中,都充斥着技术表现的内容,在校学生同样趋之若鹜,纷纷效仿。这中间,大多是把结构当成一种装饰语言来使用,忽视甚至根本不了解结构的工作机理,时常弄得张冠李戴,贻笑大方。这种“符号化”的创作方法贻害无穷。此外,抄袭之风日盛,有的甚至渗透到了重要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建筑形象似曾相识,结构选型全盘照搬,看了令人痛心。
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归问题的本质,踏踏实实地把建筑与技术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建筑与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此来创造新形象。结构形态的创新是实现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关键所在,而结构形态的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也需要我们在建筑创作的实践中进行不懈地追求。对于运用结构形态设计方法进行建筑创作,笔者近年来结合教学和工程实际,也做了一些尝试。
结构形态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实现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的和谐一致。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的方案设计中(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徐璐),我们把三个馆组合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综合体。从建筑造型来看,一个完整而又富于变化的屋面是设计的关键。这里,屋面的高低起伏与三馆内部空间的需要完全吻合,平面的裁切更符合功能分布的要求与总体环境的意向。在结构形态方面,将平面的张弦梁交叉组合为全新的空间结构体系,既实现了内部空间的简洁,又真实地表达了外部形象,从而达到了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目的。尽管该方案最终未能被采纳,但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旧建筑的改造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成熟,许多老建筑通过应用新的结构技术,既维持了原有的风貌,又在新旧对比中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上海宝钢医院的改扩建项目(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原有建筑围合的内院改建为有顶的中庭。为了不给原有建筑增加荷载,我们设计了新型的树状结构作为中庭的结构主体。德国著名建筑师奥托曾对树状结构研究多年,目前,国外已有多项大型公共建筑运用了这一结构形式,非常成功。我们借鉴了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对树状结构进行了简化和再创作。淡绿色的结构与通透的玻璃屋顶相结合,在多变的天光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生命之树”的立意与新颖别致的结构形态融为一体,既实现了设计初衷,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
建筑之美贵在真实。以真实的结构塑造真实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这是我们建筑创作的神圣职责。当我们把历史、文化、环境、功能、技术等等诸多因素融入建筑创作的时候,我们也应果断地摒弃那些虚假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使我们的作品和我们的设计思想真正达到完美的境界。
最后,非常感谢北京工业大学的张毅刚教授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金芳高工。他们的热情支持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1]P.L.奈尔维著,黄运升译,周卜颐校,建筑的艺术与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北京
[2]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上海
光Ⅳ型电子出版系统 Fisher, Landmarks, TWA Terminal,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P95~109, 1992(5)
[4]Passenger Terminal, Stuttgart Airport, Architectural Design, p64~67, 1993(7~8)
[5]Gare TGV de Lyon-Satolas, Techniques & Architecture(419), p66~70, 1995(5)
[6]姚亚雄,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12月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收稿日期:2002年5月
古罗马万神庙
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桁架及支撑
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
富勒和他的球形网壳
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
德国维特拉工厂消防站
宫崎海洋世界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上海宝钢医院树状支撑详图
典型哥特教堂
罗马小体育宫内部
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伦敦滑铁卢火车站
3.伊斯兰拱券
4.巴黎埃菲尔铁塔
5.迦蒂羊毛厂厂房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候机厅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屋面结构支撑
伦敦千年穹顶
佐治亚穹顶
关键词:建筑创作 文化表达 居住建筑 长沙
“城市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来自天赋和历史沉淀,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温总理在第三次市长协会上讲话。
一、引言
自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新建筑运动以来,现代主义建筑一直引领着建筑创作的潮流。在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形形的建筑流派铺天盖地而来,使得中国建筑师眼花缭乱。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灌输,影响并左右着建筑师的建筑创作。针对这种情形,一批学者提出了“地方主义”、“地域性建筑”等概念,其实质是强调地方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表达。本为以长沙市居住建筑为例,论述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两者的博弈关系,探讨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之道。
二、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
1.建筑创作的现代性
建筑创作的现代性,即时代性。建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自我更新和提升的过程,受时展和需求背景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人文、经济技术状况。从勒柯布西耶引导的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到未来主义建筑,建筑的表达方式是伴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表达手段不断更新。建筑创作的现代性表达是通过对传统建筑符号的创新,在深入剖析当今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特征的前提下,针对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提出与时展相符合的新的建筑创作原则与手段。
2.建筑的文化表达
建筑处于具体的地理区位环境中,有着特定的地域和文化背景,这就要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建筑创作实践中,这种深层次的联系也对设计者的创作思路产生了约束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贯穿于整个建筑创作过程。要求建筑创作遵循场所文化特征,以恰当的、与地域及时代相一致的建筑形式,实现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特征。建筑创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离不开在建筑创作中整合文化的因子,并予以表达,不加以文化表达、缺乏内涵的建筑,不能与所处的地域环境形成整体,形不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更不可能被城市文化所包容和接纳。
3.两者的关系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思想的入侵,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受到较大冲击。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下,各地的地域建筑风格逐渐消失,地方文化在建筑创作中难以生存。但仍有部分学者如彭一刚、张锦秋等主张地域文化的表达,并不断在创作中提倡地域文化,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是辨证的矛盾关系,只有在碰撞中才能求得更好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通过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增添文化的表达,不失为最好的表达方式,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又阐述了地域建筑的文化表达。地方主义建筑不等于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复旧,地方主义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随着城市空间开发的商业化和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如何在快速而无序的建设状态下保持城市原有肌理的延续性,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关键所在。
三、长沙市居住建筑分析
选择居住建筑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在于:(1)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居住区开发所占比重最大。(2)居住区与城市居民联系最为密切,最易受市民关注。(3)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有22%-32%的比例,是城市整体形象的主要构成部分。
1.长沙市居住建筑概况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居住小区开发规模大,速度快,档次高。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房产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进行建筑创作实践,城市空间中建筑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异质化。通过对长沙市居住建筑风格资料的搜集、统计、分析(见表一)。
表一:长沙市居住建筑风格类型统计
注:1、数据根据长沙市房产信息网公布楼盘整理计算得出,2、组合风格即为本文提及的建筑现代性与文化结合表达风格。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长沙市居住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占整个市区的84.4%;其次依次是组合风格、欧陆风格、古典风格,分别占11.7%、3.3%、0.6%。长沙市居住建筑更多的是注重现代性,其次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下面选择长沙为数不多的历史古典建筑实例探讨居住小区的建筑风格。
2.案例分析:星语林汀湘十里
项目概况:星语林汀湘十里是一个集居住、 旅游、商业、休闲、度假、酒店为一体的复合型地产项目,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的青瓦白墙为基调,深褐色、灰绿色等深色板岩砖,外墙以暖色调小规格面砖贴面,青瓦白墙的底层联排别墅间,渗透着古香古气的韵律,建筑创作中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并结合现代居住理念加以创新,传统与现代高度和谐统一;总体布局上以湖湘文化为基础,巧妙地利用天然河道改造工程,创建环水的千岛湖特色景观。项目注重文化的传承,在现代大都市的长沙塑造一个完全的古典作品,营造出独具一格的场景,与周边环境形成一定的冲突。
星语林汀湘十里建筑立面
评论结论:建筑设计应充分认识到历史古典建筑关注风格的创造,在着眼于模仿既有的风格上,应透过历史上的建筑式样,发挥自己的创作思路,形成一种新的具有历史感的风格样式。同时,历史古典建筑关注时代精神的创造,其语言是通过历史式建筑加以创作者自己时代的精神内核话语的表达,因而需体现一种时代的和文化的意志。
四、长沙市居住建筑发展趋势展望
1.长沙居住建筑创作的影响因子
(1)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内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众多,近年来对一些历史风貌突出、保护建筑集中的街区进行了整体保护和控制,对部分独立的、质量较好的历史性建筑进行了保护。与此同时,中心城区内高密度快速的开发建设使得新建筑失去传统历史的风貌特色,与传统建筑缺少对话,街道景观日益趋同,冲击着当地文化和城市特色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历史性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生存环境进行及时保护,实施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对环境的综合整治,新建建筑应与城市整体风貌取得协调,在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建筑创作,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的文化内涵。
(2)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来探索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条件下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降低建筑能耗,探索生态低碳建筑,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探究一套建筑低能耗、零排放的技术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居住建筑占建筑的比重较大,居住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之一。
(3)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
根据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城市的定位高度已趋向国际城市网络,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将与国际网络联系互动,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建筑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国际多元文化席卷而来,多种文化的交织将对长沙地方文化有所冲击。②随着城市的国际化开放,更多的国际建筑事务所将涌向长沙进行建筑创作实践,各种创思思潮将不断涌现。③长沙的建筑创作思想也将更大领域的走出国门,借鉴学习国外优秀创作设计理念,建筑创作的思想也更趋于国际化。
2.长沙居住建筑发展趋势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长沙的居住建筑创作将整体表现出建筑的历史传统化、两型化、国际化,在多种因子的叠加复合作用下,长沙的建筑风格更多的是建筑现代性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建筑创作与时代及传统的呼应。可以展望,长沙市居住建筑更多的是注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建筑风格将更多的走向组合风格,辅以开发商根据开发成本的现代简约风格与市场需求的欧陆风格、古典风格。 转贴于
五、结语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作为主流建筑创作理念在全球信息化的引领下对各地的建筑创作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第一,建筑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是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身处城市之中,应更多的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第二,建筑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根源,建筑创作应当寻找与文化传统的关联点,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遗产。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审视建筑创作的利与弊,使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建筑现代性与文化的结合表达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5(2):5-7.
[2]吴良镛.建筑的文化品位[J].建筑与文化,2005(12):8-9.
[3]卢峰,李骏.当代建筑地域性研究的整体解读[J].城市建筑,2008(5):7-8.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文化;现代建筑创作
民俗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包含民间生活、、物质生产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大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民俗学的概念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提出的,汤姆斯对民俗的界定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以及“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民俗是一种民间文化,带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集中体现了世俗化、市民化、生活化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性。
“民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不同地域的生活环境赋予其特殊的民俗习惯,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以及审美标准。一个地方的民俗是该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民俗的发展具有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学也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对其内容进行取舍更新,最终发展成成熟的状态。民俗学与建筑学处于动态发展中,虽然这两门学科不会像时尚一样变化飞快,但却是现代社会生活变化中重要的指向标。民俗的地域化特征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创作源泉,从民俗学的角度探析现代建筑创作是现代建筑运动之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当代建筑创作尤其重视“根”的重要性,探究本质,与地方民俗、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渊源。建筑中的民俗是物质民俗的一种,是一种可感知的民俗文化。建筑出现之时建筑民俗随之出现,人类生活初始阶段建筑的形式及建造方式简单,建筑民俗表现的简单,后来建筑形式与建造方式发展起来之后,建筑民俗表现在建筑的选址、建造、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各方面,对人类的居住、审美观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中的民俗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的构思与执行过程中,了解建筑所处地域的民俗习惯与地方特征,深入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活动,创造出与地方文化相和谐并且满足地方民众诉求的建筑作品。
1、建筑的民俗学基因
民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众多表达方式,建筑中的民俗通常通过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来表达其抽象化的内容,突出建筑民俗所呈现的民族心理、美学思想、哲学理念。在细节上借助建筑构件、门窗雕饰、屋脊瓦饰来来具象表达民俗的深刻内涵。
1.1民俗在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民俗在建筑布局中有大量的反映。无论是城市选址还是建筑的整体布局,都贯穿着风水思想。中国的民俗文化在民居、宗教建筑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物象的位置、形状、态势不仅是理性的客观物质要素,更被人们当做精神的文化存在考虑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中。如某些村落中将水口视为村落的门户与灵魂,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许多村落的入口都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北方的四合院整体布局的模式是在家庭等级秩序的影响下形成的,父子、男女、长幼等家庭人伦关系在四合院中安排的井然有序。
1.2民俗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尤其重视建筑细节的装饰,装饰的内容,形式,色彩的搭配与选择都融合地方的传统习俗、文化信仰和审美标准。建筑装饰是一种文化艺术,通常与民俗文化相互关联,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的题材来自民间传说、宗教礼仪等,在这些装饰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艺术源于生活,但永远高于生活。建筑装饰中的题材来自民间,但在表达上将其抽象、象征性的表达出来,突出了建筑民俗艺术的含蓄,正所谓“义生文外,伏彩潜发,秘响旁通”。
2、民俗是建筑创作之源泉
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的传承与积累,民俗仍然充满生机活力。正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居住环境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在物质上满足其使用要求,更是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现代建筑空间与形象的单一化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基于生活而创造是打破现代建筑创作单一化的重要出路,民俗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基础素材。
2.1民俗文化是建筑创作的原始素材
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地域民俗文化呈现鲜明的对比,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它所具有的地域性、文化性、社会性使其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样式,并为建筑设计指明方向。从民俗文化中挖掘设计元素,使民俗文化融于建筑艺术之中,不仅使建筑本身与众不同,更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文化认知。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众多民俗文化,是古代人民对于民俗文化与居住文化融合的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就在于将物质性建筑实体上升到精神层次,成为文化的载体。在新时代,建筑类型的增加与建筑功能的改变,人们对建筑的物质性使用要求提高,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时候,忽略了对民族特性的探索。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建筑创作的不断探索,民俗文化重新受到重视。
2.2建筑与民俗的完整融合
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的艺术性与文化性似乎高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在建筑造型、艺术装饰及建筑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文化内涵,构建了建筑与民俗联系的骨架。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民俗与建筑的结合似乎是一种挑战,更要接受时代的考验,每一个建筑的形成都应实现建筑与民俗的极大融合。无论在建筑色彩、建筑材料、传统符号、细节设计等方面,最大程度的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除此之外,还应将关注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和谐,使建筑内外协调。
3、民俗学研究对建筑创作的启示
在中国建筑学领域中,民俗建筑的研究始于乡土建筑。基于民俗传统,立足民间民俗调查与研究,从地方特殊的民俗与民间民俗活动中探求建筑的实质。民俗是一个地域的灵魂,民俗习惯、民间活动对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是产生差异的根源,当今建筑作品千城一面的现象,根源于没有从生活本身探究建筑创作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民族地区的生命力,是进行建筑特色创作的根基。民俗学中直接记载了历代以来的建筑民俗,它从生活、文化、社会、习俗等当面找寻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大大拓展课建筑设计思想,丰富了建筑设计素材。
民俗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的窗口,通过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民俗事象,更加深刻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在建筑创作中才能更好地创造符合人们物质、精神的建筑形象与建筑环境。建筑创作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创作,因此基于民俗的建筑创作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挪用民间传统文化与民间活动与建筑本身或建筑空间中。随着时展,传统文化存在“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一部分将适应现实需求被保留下来,另一部分被舍弃。在建筑学领域中研究民俗的相关内容,更像是建筑与民俗的相互考验。
建筑是社会生活的载体,建筑创作的根本源于生活本身。基于普通的大众生活,基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精髓,将民俗合理的植入建筑艺术中,使建筑与民俗更长久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永不止步,在未来建筑设计中,民俗仍是建筑设计中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9.
论文关键词:建筑创作 思维 徒手草图 工作模型 建筑理论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在思维过程中需要脑一眼一手一图形四位一体。着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性功能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在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完善。可见,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于观察、发现、思索,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建筑工作模型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上,弗兰普顿在主旨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早就敏感地提出来了,“建筑包涵着如此多的元素、如此多的技术以及如此不同的问题,以至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识。”“我们必须承认建筑实践主要是一种技艺。技艺是建筑的开始,从很多方面来看也是终点。”同济大学建筑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构筑训练就是动手营造、制造,强调物质和形态的操作训练。通过动手做模型、通过三维构件进行空间构图训练,人的脑、手和塑造的形体间的互动和统一,使学生体会由脑产生的形体,如何通过手的制造而产生;而产生的形式又如何进一步促进脑的思考,完善这一形体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形体。
模型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是建筑工作和理解能力中伴随草图不可或缺的工具,能满足草图的变动和多样性的需求,可以进行建筑空间和功能的推敲和尝试。工作模型以建构的元素——体量、片板、支柱将空间想象呈现第一次的具体转化。在工作模型中,可以研究细节不同的设计图之间空间造型的关系,并且解决与设计相关的建筑元素的结构和组织问题,但不需做关于正在成型的最终陈述。在工作模型中我们可以推敲建筑和周围环境、地段的关系,获得比较清晰的空间造型,它们的内部和外部以及之间的关联性都能在工作模型中臻于理想状态。
建筑设计中方案的雏形、比较、选择是通过建筑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性思维而逐渐发展、完善和最后形成的。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艺术再现,它直观地反应出建筑物和周围地形的联系,建筑物全方位、多角度的形体特点和视觉效果,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对于设计方案的产生、选择、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你切实感到物质世界通过心的感应和手的操作可以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触动心灵。
四、建筑理论思考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做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都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之所以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
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
因此,加强建筑历史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如何思考。一旦设计时,平时的关注在大脑里早已进行了分解、整合、重组,成为了一种潜意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厚积薄发,成为了属于设计师自己的宝贵财富。
“我强调的是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对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贝聿铭。
五、结论
笔者在参与同济本科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深深受到同济扎实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感染。首先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回归到一切形态设计共同的“基座”上来,通过对“形”的抽象分析和构成操作,使学生把握一套处理建筑造型的理性方法。并在方案草图阶段致力于与材料构造和建筑空间的真实体验和操作训练更好地衔接。也即,通过“形”的训练,在合于使用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探索满足视觉感和触觉感的空间尺度、比例、质地、动势以及环境约束和文化特性等等的各种可能性。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徒手的、器绘的、电脑的和模型的表现能力都得到恰如其分的把握和均衡合理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本土建筑师 地域性建筑 本土设计 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F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177-02
一.本土建筑师――崔恺
崔恺,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院总建筑师,他致力于本土建筑创作,他的作品都有一种与空间、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亲和感,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外研社、昆山文体中心、首都博物馆新馆、拉萨火车站、苏州火车站、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北京德胜尚城等。崔恺的建筑观是: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文化,史学之远、哲学之深、文学之妙、及至生活万象,涵括其中;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交流,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用者汇集一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使命,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人之品格,尽显其中;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旅程,长路漫漫、始于足下、脚踏实地、潜心求索,乐在其中。
我觉得崔恺没有恒定的设计看法,风格也在不停的变动,他所追求的就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也就说,我们在进行建筑创作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该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环境、资源等因素,应尽量地契合、应用和尊重富含特色的当地的自然元素,从而开创出当地自然与人力相结合的美好环境。我认为在这其中,拉萨火车站能充分表现出建筑与环境及其与所在的本土文化的融合。
1.1 拉萨火车站
拉萨火车站坐落于拉萨南边的柳吾新区,与市区隔河相望,站房四周是绵延的山脉,场地开阔而平缓。火车站水平展开的形态与背后的群山、天空低矮的白云构成一幅好看的画面。
从入口正上面延绵到站棚的钢芯木质屋架(图1),采用了藏区常用的层叠方法,层层挑出的入口形成了一个个门楣,暗合传统的藏区门楣样式。而在建筑色彩上则采用了藏红和白色等藏族建筑常见的色彩。这些藏族建筑特有的方法继承了该地的文脉,也实现了当代的演进。
中央大厅以红色为主导,地面铺砌着以乳白色和红色为主的高档防滑石料,大厅内高高立着8根柱子,这种柱的设计使用了藏式独特的建筑风格,柱子内是钢结构,外面包着特殊处理过的红松木,具有防腐、防紫外线、防变形等特点(图2)。
拉萨火车站建完后,由于其与地方环境融合得特别自然,让人有种感觉:这就是的建筑物,它就是今天的“布达拉宫”。
1.2 小结
从上诉崔恺的这件建筑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崔恺不像库哈斯、哈迪德等有个性的建筑师,他没有标签式的设计,他纯粹是依据建筑的环境和建筑自身要表达的东西来做设计。他总能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出发点来思考问题,不把自己束缚在一种风格里,他让建筑拥有当地特点,适当反映其所处环境的特色。
本土设计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深刻的思考,是对建筑基于地域文化土壤的思考;是一种进步的理念和合理的创新,而不是一种向后看的、标签式的自我解释。这就是我对崔恺本土建筑创作思想的理解。
二.用建筑讲故事的人――刘家琨
刘家琨,创办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要作品有艺术家工作室系列、四川美院雕塑系、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之钟博物馆等。其设计想法是把建筑放在生活里,主张低技策略,不追求炫技,强调立足眼前和处理现实。这其中,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和胡慧姗纪念馆能充分表现建筑是个有故事的场所。
2.1 胡慧姗纪念馆
这是世界上最小的纪念馆, 由家琨建筑工作室设计捐建,它接近5米长,3米多宽,中等个儿的人踮抬脚就能摸到屋顶,参观者走进门,一眼就能扫尽全部摆设。刘家琨修筑它的目的,不是纪念什么重要历史,也不是咏赞某个了不起的人物,而是怀念一个普通的生命――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这个叫胡慧姗的女孩被埋在了废墟下。刘家琨曾说,这个设计是他设计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从建川博物馆中的汶川地震博物馆出口处走进旁边的小树丛,不到20步就到了这座小小纪念馆的门前。如果不经指点,掩映在小树林里的胡慧姗纪念馆,很不易于被人发现(图3)。
胡慧姗纪念馆以灾区最为常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作为原型,建筑材料则取自灾区建筑废墟为材料制作的“再生砖”,表面施以乡村最常见的抹灰,而室内则施以胡慧姗最喜欢的粉红色。为了给物品留出够用的陈放空间,房没有照帐篷的样子在墙体开窗,改在斜顶上开了圆形的天窗(图4)。它的空间气氛感人至深:在一个安静角落里,青灰色的房子,纯朴而近乎冷淡的外壳,保护着其粉红色、艳丽、柔美的内部。
2.2 小结
从以上刘家琨的两件建筑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刘家琨在设计手法上偏地方主义色彩,他乐于用当地材料去唤起人们对于场地的意识。他认为地域性是建筑不可以摆脱的一个性质,建筑物和植物一样,它一定是在一个具体的地点成长,并接受当地的地域信息。
四川成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内陆城市,从前的历史文化成长的基础是依靠成熟的农耕文明。现如今历史已成碎片,我认为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情形造就了刘家琨的建筑风格。他依据城市自身的历史资源和由此生长出来的发展战略,确定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框架,合理利用资源,同时立足于当代生活的功能,用当代的技术和材料创建真实的、现代的、具有地方特性的建筑类型和风格――就像各地的古人们在他们的“当代”那样。这就是我对崔恺本土建筑创作思想的解读。
三.我对中国当代建筑地域性创造的思考
3.1 中国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3.1.1建筑的时代性表达不清楚
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建筑物,建筑物深入反映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
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拥有广泛适应性的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它们替代了传统的木料和木构技术,而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能产生一种新的建筑审美观。建筑具有时代性,依照传统的地方建筑的形式主义创作手法进行现代建筑地域化创造,是行不通的。
3.1.2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结合点不好把握
传统建筑一般都是木构体系,横向发展,建筑单体较小;而现代建筑应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玻璃、铝合金等现代材料,竖向发展。现代建筑结构和材料与传统建筑有根本性的差别,如果现代建筑地域化采用传统的形式主义创造路线,很难找出两者的结合点。比如说,大家对北京的国家大剧院、CCTV央视大楼等建筑的讨论从未停过,我们批评这些建筑没有地域特点,是一种国际化的建筑形式,损坏了北京古城的风貌。但是在中国传统建筑里根本没有这种大体量、超高的建筑,我们能承继什么?所以说,中国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难以找到结合点。
3.2 中国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切入点
3.2.1内涵式继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地域性建筑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强调承袭传统的同时,也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办法。对传统的继承,除去显性的继承,再有隐性的继承,即内涵式继承。
3.2.2体现人性化
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需求,而且要满足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精神需要。因此,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正确方向是先应用现代建筑材料、技能和构筑手段,解决好建筑的物质功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舒适性需要,之后再挖掘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独有的特征,让建筑很好的融于其所处的环境。
3.2.3挖掘场所精神
充分挖掘建筑场地的场所精神,并充分尊重这种场所精神,是建筑与场所精神合二为一的方法。只有做到这样,现代建筑才不会一样,地域特色也不会消失。建筑的场所精神主要包括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性、周边建筑特点、场所周边交通等要素。如果现代建筑充分尊重这些要素,建筑的地域性特色就会自然形成。
3.2.4保护和发扬乡村建筑地域特色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逐渐地增大,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城
市建设用地的原有自然地形地貌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建筑场所特性容易遭受损坏,场所精
神甚而消亡,因此城市情景越来越相似。但是农村不同,农村是一种聚落群居的方式,建筑的密度较小,尺度与传统建筑近似,农村的生活方式与城市也存在巨大差别,建筑场地的场所特征易得到保存。所以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居住建筑的地域特色在乡村建筑上更能轻易得到反映。
结语
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的历史,自然就会有历史的积淀。它存留在建筑和城市中,或与每个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从而形成该地的建筑文化。因此,在进行地域性建筑创作时,我们要把地域文化特性作为设计依据,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地域自然条件,因为建筑只有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巧妙的结合自然环境,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的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制。
我认为现代建筑的冲击对每个地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不应盲目的崇拜外来建筑,而放弃了本地建筑独一无二的特点。而我们当代建筑扎根于本区域时,不应忽略对当地气候、文化、风俗、材料的考虑,应该把这些地域性因素考虑到现代建筑的创作之中。在保留地域建筑的同时,更应合理利用全球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手段,创作出既符合时展,又具有地域个性的独特建筑。
参考文献
[1] 武云溥.崔恺:建筑是城市的背景.观点地产,2007.12
[2] 崔恺、单立欣、张广源.拉萨火车站.城市环境设计,2010
[3] 崔恺.耕耘――本土设计的思考与实践.UED 大师讲座,2012
[4] 刘家琨.我与建筑与文学与现实之间.设计家,2008
[5] 杨国权.论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学报,2004
[6] 张慧、殷蕾.传承历史文脉与建筑再创作.建筑与文化,2013
现将论坛发言整理如下:
崔 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作为在国营大院工作的建筑师。我比较关心如何通过创作机制的完善来促进建筑创作。北京院在搞工作室模式,华东院是创作所模式,都是希望在机制上为建筑师创造一种好的创作环境和氛围。不同之处是,创作所只做前期,工作室像一个小型事务所,做完前期还要花大量精力跟踪后期,好处是可以产生一些有特色的精品。问题是,从大设计院的经营角度考虑,这种工作室模式能否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往往需要集结一支高效的创作队伍,要求的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最好建筑师的工作像生产线上的一些插件,有的只画楼梯,有的只画卫生间。国外有的大型事务所是这种模式。但国内的青年建筑师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么做难以调动积极性。还有,工作室以主持建筑师为主体的创作模式多多少少会抑制年轻人的发挥。有时候年轻人会提出一些看似荒诞的想法,发展下去可能会成为很意思的创意,但受主持建筑师思维定势的影响没有机会发展下去。国外机制比较开放,年轻建筑师有了想法可以自己出去干。国内设计院是希望把人才留住,成长,开花、结果都在自己这里。总归是一种矛盾。如何组建一种灵活的、有效的、积极的创新机制,似乎还要认真思考,向两个兄弟院学习!
张俊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比起北京院、中国院,华东院机制改革的步子迈得比较谨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要求国内的设计院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自身的组织构架。业主都要求利益最大化,都希望自己得到最好的设计品质和专业服务,即使是同一家设计院里的设计部门,也会被业主分出三六九等。这就要求设计院保证整体的专业设计与服务水准,对外是以一个整体的品牌出现。现在国内的建筑设计正向专业化基础上的设计项目管理发展,设计院要考虑如何把各种的资源进行最佳整合,以适应不同的目标客户。就华东院来说, 目前在技术方面的目标是专业化发展和力争原创的高端项目。
张 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当今,建筑学充满了激情与变革,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短短的近百年当中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过去上千年的演化。各种思想和流派层出不穷。建筑界一时间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建筑创作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发展的脉络似乎不再那么清晰了。人们无法用简单的一两个诸如”主义”的词汇来概况建筑界所处的状况,也无法单凭一两位建筑师的作品来了解建筑的发展趋势。再加上社会政治、经济等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建筑学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更加美好,更富有激情。正是由于像今天对于建筑师的不同探讨思路和处理方法的交流:在这些不同的探讨思路和处理方法之间、历史在一步一步地前进着。当然从封闭状态中走出的中国建筑师正经历着冲突与融合的考验。从夺回古都风貌到割裂历史,北京的建筑创作就有过颠覆性的大变化。我们反对没有理性整合的充满了含混而多义信息的所谓前卫的建筑,而倡导一种建筑与时代。建筑与人文紧密结合的理性的创作观。无论是在独立创作、还是与境外公司的合作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建筑创作的自主性。
为了提供一种宽松的创作环境,北京院在机构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形成了综合所,所工作室、名人工作室,专业工作室、营销主体工作室多种生产组织形式共存的局面。特别是2005年年中成立了21个营销主体工作室,至今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应该说还是成功的。创建工作室是希望把设计院的组织模式从粗放型向规范型转变,把建筑师的创作热情更好地释放出来。同时北京院在项目管理、协同设计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实践,为进一步的机制改革打好基础。
汪孝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像华东院这样的大型设计院有些像国外的大的设计公司,在大型项目上有着丰富的工程经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设计控制能力。大设计院要生存,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以经济效益为重心的“面包”工程,但一个大院,没有高水准的有特色的设计作品肯定也不行,应当有一部分有专业追求、精心创作的“牌子”工程。但不是说对牌子工程就精心设计,对面包工程就可以放任自流。二者都要以职业的精神认真对待,只是关注的重点不同。面包工程可能更重视项目的功能性,经济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的研究,牌子工程则更关注设计的创意。更需要作一些探索。看了刚才的项目介绍,感觉中国院。北京院对设计创意的研究很深入。华东院设计产值的压力很大,大项目较多,对真正能充分发挥创意的小项目的运作相对就较少。
北京院。中国院、华东院这三家大院在国内设计界的影响力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品牌的含金量很高,但如何利用品牌的优势来吸引业主,现在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搞招投标,华东院的创作所一年要投几十个标。我看不尽合理的招投标方式。对业主的利益,对建筑师的创作反而是一种伤害。建筑师为了中标,很无奈地去搞一些所谓新奇的形式,最后难以实施又大幅度地修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偏离了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张俊杰:大设计院有好的品牌。也要有好的品牌发展战略。在向社会推介自身上。大设计院的力度明显不如一些民营的事务所。大院的项目较多,各方面的积累也多,生存压力不是很大,但民营事务所没有这些条件,不制造一些亮点很难吸引客户。所以现在很多民营事务所的炒作,更多的是一种市场策略的体现。国外也是明星事务所的宣传力度要比机构事务所大。尽管情况不同,但也有大院可借鉴之处,特别是一些学术活动的参与。
邵韦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看了刚才的方案介绍,感觉华东院在对顾客心态的把握和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上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北京院、中国院、华东院都面临着很大的市场压力,需要寻求新的创作模式,包括创作机制上的探索。刚才汪总谈到创作上有面包工程和牌子工程之分,的确,创作上出精品要与项目的具体情况相联系,要看有没有可发挥的空间。
郭建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今天的题目是”建筑创作的理念与理由”,我感觉理念与理由应该是相互支撑的。现在的业主日趋理性,建筑师创作的理念与理由只有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才有说服力。
杨 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所所长):现在市场上有主流建筑师和非主流建筑师的提法,我觉得这种提法是建筑评论家的杰作。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虚拟情境下的交锋。其实所谓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好。双方都是为了生存下去。理由
相同,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同很多只是设计手法上的差异。
建筑设计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建筑创作的理由是什么,作为机构性的设计单位,我们从职业服务的角度讲就好比是为业主挠痒痒。既要挠到痒处,想人所想,又要挠得舒服,技术高超。业主舒服了,认可你的工作了,就赢得了更大空间和信任去创作。那么只为业主着想,建筑师的创造力又体现在哪儿呢,这就要挠完了不仅要不痒,还要能健身,提供的服务要超出业主只要止痒的需求,这才能引导他。现在建筑市场的风气比较急功近利,真要做一些创作理论、创作概念的探讨,最好把眼光放长远,面向未来,不要指望今天就能获利。
另外说到面包工程还是牌子工程,我认为二者都可以很好地创作。对于面包工程我们可以把创作的理由隐藏得更深一些,可以更关注细节的创作。我们主张做“只前进一步的建筑合适的建筑”,追求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记得有位北欧建筑师说过,“建筑师确实掌握了能改变世界的能力,可那又怎么样呢,“建筑师要对改变世界富有社会责任感,而不止是为了自己创作。如果说有明星建筑师,机构建筑师之分的话,那么机构建筑师的创作理念应该是更讲究每一个建造设计细节。
文 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院一所所长):我同意建筑创作要回归理性的提法。说到面包工程和牌子工程,这是设计院领导的单方面想法,对任何一个建筑师而言。有责任,有义务认真面对自己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设计都是自己的牌子工程。职业建筑师要保证建筑产品有一个好的完成度,设计工作贯穿从设计到建成的始终。
大设计院创作机制的改革就是依靠组织架构的调整来保证设计产品的整体水平,另外还需加强对设计研究的关注,不仅做生产型的机构,也要做研究型的机构。
汪孝安:建筑创作应当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项目的建成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创作过程的完成。
徐维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建筑创作要先寻找理由,才能产生理念。看了三院的方案介绍,我感觉北京院。中国院在寻找创作的理由方面更充分一些。就像北京院一位建筑师刚才介绍方案时说的,建筑创作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我认为创作的乐趣就在于认识和发现。
说到面包工程和牌子工程,现在建筑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占领市场,所以建筑市场的主体肯定是面包工程。但做面包工程的建筑师一样可以体现职业能力,让城市的建筑主体不差、可看,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准线之上。而在设计面包工程的过程中一样可以创作、可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