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3 21:05: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信息技术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信息技术培训

篇(1)

自从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之后,全国各地都在为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而出谋划策。从2008年年末开始,江西、湖北、四川等农民工密集地区都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的面向农民工的网络招聘和免费学电脑现象。

虽然从短期来看,这对帮助农民工再就业所能起到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毕竟迈出了象征性的一大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农民工群体就业、培训的意义不言而喻:从短期来说,关系到这次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从大的方面来说,关系到国家的农村产业升级,以及我国农村改革的成败。

细看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公共教育以外的面向青少年和中高端职业群体的教育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信息技术在这其中的应用也非常普及;但与此同时,真正需要信息技术来产业化的领域,也就是面对农民工、城市基层劳动者、下岗职工的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却相对冷淡得多。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我国农民工信息化问题涉及的人口可达到5亿,但目前采用网络形式“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仅仅占到农民工总数的10%左右。可以想象这是多大庞大的一个信息技术消费群体,其中等待挖掘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为什么现实的需求与市场的发育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诚然,包括农民工人群在内的基层劳动者缺乏支付力是最关键性的因素,他们买不起电脑,也花不起学费。缺乏消费能力,就很难吸引网络招聘、培训机构的注意,整个农民工信息技术职业培训市场就很难产业化。

因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谁应该为农民工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买单?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类似一些以农民工为服务对象的网站。比如,“西陆劳务电子商务平台”就是这样一家基于电视媒体、电话和互联网手段搭建的中介平台,主要提供提供就业信息与劳务转移服务。到2008年10月底,该平台累计收到了30万个农民工的求职需求,为农民工们提供就业指导,成功为3.5万个找工作困难的农民工找到了适合的工作。

但这只是一个个案。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学电脑现象,依然是由政府或者政府下面的官办机构(教育部、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等部委)牵头组织为主,用人企业或其他力量很少参与进来。

政府当然应该在这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只靠政府力量是不行的,农民工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要真正形成大规模,还需要市场的推动,形成产业化,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原动力。

虽然过去对“教育产业化”充溢批评之声,但事实上相比其他教育领域,农民工的信息技术培训才是真正需要产业化的。

篇(2)

【关键词】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概述

国外教育信息化经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普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时间集中在1999-2000年期间。加拿大于1993年启动“校园网”(schoolNet)建设工程,1999年成功地把当时的16500个中小学校、3400个公共图书馆、467个少数民族学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所有学校都连网的国家。而且,在2001年3月31日之前把全部学校的教室也连接起来,让所有加拿大学生都能享用信息高速公路。韩国2000年完成了第一阶段普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美国2000年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所占百分比为98%。第二阶段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教育教学服务,各国教育信息化重点转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上。几个比较集中、突出的特点是:

(一)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苏格兰为教师提供学校和家庭的信息应用环境、技术咨询、教学策略支持等;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举办的培训活动、市道教育厅培训活动、本校内的培训活动;加拿大利用技术来教技术,用网上论坛提供讨论支持;美国在本科教育阶段开始教育技术课,建立相应的中小学实习基地。

(二)注重培训人员的培训。加拿大对技术人员专项培训,苏格兰对培训机构中的培训者进行培训,研究与设计新的师资培训策略与方法,以保障培训的效果,避免人力、资源与时间的浪费;美国提高大学教师运用技术的水平。

(三)注重资源建设。加拿大奖励优质网上教育资源的开发;韩国为了支持教师教学活动大量开发和普及了教师用课件;美国过课程的重新设计实现技术的无缝整合;苏格兰国家学习信息系统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加拿大要求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教师提供培训,在培训的同时为教师提供利用信息技术的示范,同时要求“整合技术进课程”。美国PT3计划教师培训策略提出课程与技术整合。

(五)注重自主学习及交流。美国、新加坡等国外一些经验与研究表明大规模一刀切的培训没有什么效果,应该从问题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给教师充分时间和自由来探索技术,培训不应仅理解为有组织,有教师的集体活动,而应涵盖教师一直都会接触的所有事务。相关部门给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空间,技术咨询支持,学习资源支持等服务。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概述

相比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信息化发展滞后,日本到2005年所有中小学连入互联网。我国教育部2000年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可见在思想观念上我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发展重要性认识得较早,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GDP还不高,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需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2012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同志提到全国尚有约3/4的中小学没有宽带接入,两年内全国总体上要努力实现50%以上的中小学宽带接入。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进程中,但教师培训从2000年就开始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与美国 Intel公司开展“未来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项目,后又与 TCL集团合作实施“新世纪拥抱数字园丁工程 ”,面向培训机构的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这两个项目侧重于对受训者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忽略了对培训资源的开发,学习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学习效果。大规模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从2005-2007年间开始的,和国外相比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在信息化基础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率先开展的。

(一)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从文献中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信息技术的认知、理念、态度、法律道德、思维模式、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计算机技能、网络技能、资源建设技能、课程整合应用技能;第三,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的感知能力、自觉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在专业方面自我发展的能力。大部分对教师的培训和研究停留在第一和第二层次,对第三层次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社会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培训人员的培训重视不够,培训目标不够明确,甚至很多培训人员错误地认为教会技术就完成任务,从而导致培训重技能轻应用。

(二)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从培训机构的角度分为上级主管部门、高校、科研培训机构、企业和校本培训几种模式;从培训层次分为领导层、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等;从培训方法分为集中面授、网络、交流研讨会、自学、协作学习、竞赛、参观考察、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模式。相比国外培训,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多种多样。国外大多数也采用分层次培训、面授、网络、自学等几种常见模式。尽管如此,我国很多文献提到学校教师培训模式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是由于在教师大规模培训的普及阶段以集中面授为主,近两年更多侧重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还有应用先进的魔灯平台作为培训平台。总之无论用什么模式,培训过程中经常只采用以上模式中的一两种,而且培训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培训模式没有很好地相结合,所以让受训教师感到单一乏味。

参考文献

[1] 赵勇,雷静.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

[2] 王艳玲,苟顺明.加拿大教师ICT培训对策[J].教育信息化(学术版),2006(6).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师教育教学的若干问题,梳理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如何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如何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模式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研究

(一)加强培训,掌握技能

1.按需开展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必须与一线教师的需求紧密结合。数学教师,需要选择几何画板、超级画板等软件进行培训。外语教师,需要学习音频软件的编辑与处理,学会处理英语方面听说的信息,并且学会剪辑等。信息教师,需要选择图片处理如Photoshop、动画软件如Flash、程序设计如VB、机器人等高难度的培训。物理、化学教师,需要进行实验平台软件的操作与培训。小学英语、语文教师,需要配乐朗读,可以教他们音频软件、影音编辑软件如会声会影等的使用。所有学科教师,使用PPT进行教学较为普遍,但是也进入一个缓慢提升的时期。对于Office2010软件的内容,也需要再度培训学习,其中的演示文稿制作可以为课堂教学制作课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搭建学习平台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购买一些深入学科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免费装配给教师使用。也可以从教育网上下载,如中国教育科研网及各大学的网站,都有很多实用的教学课件。

(二)提高技能,熟练应用

对于下载的课件很多时候是需要进行修改的,以达到在课堂上有效应用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技能。教育培训部门要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剪辑、格式转换、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的使用、导入与剪辑需要的影片等操作技能进行培训,让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三)数字教学,与时俱进

在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驾驭多种形式的教材,把握各种教材的设计思想、表现特点和手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数字化教案。

(四)科研引领,注重发展

结合我区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了两项科研课题研究,一是省级课题《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一是长春市课题《长春市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研究》,在平等互动的学术氛围中引发深层次、发散性的思考,带动全体参与者共同学习与进步。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研究

“能力提升是根本,模式创新是核心”。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可以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合作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师德素养良好和业务能力突出的未来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其模式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一)“微培训”

适合于各个学校自主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实效。培训规模小、并且形式灵活。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其内容可以根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以及特殊需求制定培训。分专题分类别,在学期初的计划中定制培训内容和时间。

(二)分层培训

这种培训模式适合于区级组织的培训。农村教师和城区教师分层次培训。这种培训要求所有教师必须达到信息技术初级、中级水平。要组织教师进行面授,进行新一轮整体培训,形成一整套有梯度的培训系统。

(三)分学科培训

这种培训模式适合于区级各学科教师。按照学科特点,讲授相关软件,在全体教师学会基本软件操作之后,针对每个学科的不同需求,要制订学科培训计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培训,逐步向由教研员引领的网络教研、网络研修方向发展。

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思考与对策

(一)理念先行,加大培训力度

教育部已《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美国中小学校很少为缺乏教育信息资源而烦恼,教师能把信息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能够学以致用。

(二)抓好常规,推动网络教研

课堂教学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教师感受到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是与时俱进的。教师要在课题研修、自我提升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网络教研,按照计划进行自我研修及课题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技能,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三)树立典型,打造骨干队伍

在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学习、不培训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下降。不会信息技术,就是新时代的“信息盲”。为此,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作为教师培训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勇帆.多媒体课件编制工艺及其优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8).

[2]智春山.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7(6).

篇(4)

阿城区回民小学王洪涛

此次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我很高兴,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没有什么理由不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这次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基本功的新修炼,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所以,我对这次培训很满意。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第二天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3.观念上的更新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但是这一天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计算机的使用在往常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进行文本操作的工具而已,本来我平时也不太注意对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总是有了问题就打电话求助,从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掌握这样的技术。

4.细节上的渗透

篇(5)

摘要:高职院校应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现状加以分析,并从观念、应用、方式、管理等方面提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 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流技术。面临新的形势,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与教师队伍建设上,尚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尽快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水平,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应从转变观念入手,以(院)校长为龙头,以系、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为支撑,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逐步培养一支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学习化环境,创造各种新型学习模式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问题

在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各级各类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状况极不平衡。在许多高等学校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校园网建设、“校校通工程”已经启动或基本完成。然而在一部分高职院校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由于教育经费缺口大,教育设施落后,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率很低,有些院校的系、部教研室甚至没有一台计算机,许多教师不会操作计算机。此类院校的教学设施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应用上,由于资源匮乏,导致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较低。许多教研室没有一台计算机,有的虽然有计算机,但大多闲置;有的甚至买来后就束之高阁,从来不用,完全成了摆设。从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情况看,教师仍以使用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第二代教学媒体为主,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为主的第三代教学媒体的很少。不会使用计算机或使用不熟练的教师比例较高,不会使用因特网的也不少。

在培训上,培训与应用之间有距离,实用性不强。主要表现为:培训模式单一,主要依靠少数教师自己参加培训,院内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即使搞了培训,内容也没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感到学非所用;培训方法呆板,导致参加培训的教师死记硬背,照葫芦画瓢,培训过后,忘得一干二净。

在管理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没有形成制度,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主要表现为:学校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领导对培训重视不足,管理力度不够;教师参与培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管理质量差,培训质量检查不及时,评价手段落后,有时还使用笔试;后勤服务不到位;教法学法不实用。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对策

为了抢占教育技术这个能够带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对教育制度、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模式、教育理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制高点,高职院校必须切实抓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高职院校的院(校)长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全体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要结合本院实际,在培训理念、培训途径、培训方法模式上进行探索与研究,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在内容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具有实用性,要让教师习惯性地将信息技术作为备课、授课、组织教学活动的工具。各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精选培训内容,精心组织培训。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应立足于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立足于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

在应用上,要使教师初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并能结合学校的实际,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活动之中。信息素质是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认识能力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应用能力的综合,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在培训中要根据教师的现状与现代信息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从教师现代教育信息能力方面的需要出发,确定教师现代教育信息素质培训的内容。

篇(6)

〔中图分类号〕 G4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A)―0006―01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逐渐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它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图文并茂、声像共存的效果,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整体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很低,尤其是农村教师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对农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该怎么搞?如何才能使教师既不影响教学工作,又可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协调好教学和培训的关系

培训和教学是同样重要的,教师不能因为培训而耽误了教学工作,同样也不能因为教学繁忙而放弃了培训。实践证明,只有协调好培训和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培训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师培训的时间和次数。一般来说,对教师在上班期间进行的培训,一周安排的培训次数不应过多,时间也不应过长。每位教师一周至多接受一次培训,每次培训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保证做到培训和教学两不误。对于假期间的培训,可根据教师的实际进行安排,培训时间也不能过长。

二、注重目的性和实用性

目的性是指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向。只有明确培训的目的,才能使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学有所用。

实用性就是让教师通过培训来掌握信息技术,并能适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立足需求进行培训,才能使教师学有所用,用有所成,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计划性

篇(7)

近期,我们的课本单元大作文是需要学生写观察日记。我推荐学生观察绿豆发芽,并要求他们不仅要用文字纪录整个实验中绿豆及绿豆芽的变化,而且要把每次的变化用照片拍下来,最后制作成一个短视频。

在实验结束之后,我在课堂上,请一部分同学展示自己拍的绿豆发芽的短视频。很惊喜的是,不少的同学能抓住绿豆芽的细节来拍。这刚好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连续细致地观察事物是相符的。

学生能抓住绿豆及绿豆芽的形状、颜色等变化来拍,其实就是为观察日记写什么做铺垫。这次的教学活动,与本次信息技术网络研修中北师大的马宁老师介绍的数码故事法导入法类似。

不仅是马老师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选题与导入》,让我听了一遍又一遍。在整个网络研修期间,我对把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