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11:27: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开展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满足区域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在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供求、校企合作、岗位与课程融合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路径,以目标定位为导向,构建“岗课融通服务产业链、赛证融通强化技术链、课证融通提升人才链”的育人机制,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路径。[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摘 要]开展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满足区域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在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供求、校企合作、岗位与课程融合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路径,以目标定位为导向,构建“岗课融通服务产业链、赛证融通强化技术链、课证融通提升人才链”的育人机制,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
一、前言
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大赛等有效地推进了产教融合,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被广泛认可。“岗”是指企业真实岗位能力需求,对应产业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导向;“课”是指学校课程及教学体系,对应专业链,提供人才培养机会;“赛”是指职业技能大赛,包括校级、省部级、行业类、国家和世界级五级,对应技能链,提供人才展示的平台;“证”是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应人才链,提供人才认可的凭证。其中,“课”是四者融通的核心与载体。开展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对于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剖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探索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助推作用。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供求方面
根据《202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造成企业发展压力的最主要因素中,团队人才问题占65.35%,人才问题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1]。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商领域广泛应用,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模式也在不断深化创新,电商专业人才也向数字化转型,主播(助理)、网红达人方向,新媒体、内容创作、社群方向及复合型人才方向需求接踵而来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电商课程体系中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以传统的运营、客服、美工技能为主,与数字化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授课采用先课(前2年)后岗(后1年)的方式,学生容易在课程学习与岗位要素间角色转变不够。学校人才供给与电商企业需求对接出现失衡,容易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和企业人才短缺现象。
(二)校企合作与课程融合方面
学校与企业在课程层面的合作主要采用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引进企业实训项目、校企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存在一定的松散性。电商企业对行业发展变化的快速应变,课程开发的速度无法适应企业的动态业务流程。校企合作应该能够支撑电商岗位群与课程模块的全面对接,实战类教学项目要覆盖电商岗位群,特别对于电商运营类、销售类人才的培养。企业在学生店铺运营助力、直播销售能力的培养中应强化实践经验。从岗位经验、知识拓展、课程开发等多方面考虑,校企合作与课程实践融合深度有待提高。
(三)课程评价与岗位能力方面
目前,学校主要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贡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体现得有待统一。学校采用理论试卷或模拟实训系统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评价,理论试题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实训系统考核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程度。基于课程评价和岗位能力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有待形成。
三、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
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面对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为黑龙江省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产业链培养跨境电商精英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载体,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提升手段,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评价机制,通过岗课融通服务产业链、赛证融通强化技术链、课证融通提升人才链,创新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改革,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路径。
(一)目标定位
1.深挖人才需求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不仅是东北亚连接欧亚重要枢纽,更是中国东北部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黑龙江省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跨境电商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媒体等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更对跨境电商产业链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量巨大,同时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2.精准对接岗位群
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产业链岗位众多,结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基础、特点及黑龙江省人才需求现状,将目标岗位群定位为:面向平台店铺经营,能够进行新媒体运营、数据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渠道运营等运营类岗位群;能够进行渠道分销、APP推广、直播销售等销售类岗位群;能够进行品牌营销与策划、内容策划与制作、新媒体营销、信息流营销等营销类岗位群。
3.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践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培养跨境电商精英人才,服务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产业链,人才培养规格高度契合企业需求,助推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走出去,促进龙江跨境电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助力黑龙江“六个强省”战略实施[3]。
(二)思路与做法
1.岗课融通,服务“产业链”岗位需求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把培养具有多种职业等级证书、能够胜任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岗位群精英人才作为切入点,深层次对接俄速通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按照专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接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产业链,通过持续的岗位群跟踪与调研,明确学生职业能力清单,根据产业链岗位群需求整合课程、设置课程模块、分析并设计岗位能力,结合电子商务师职业标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电商技能大赛标准等,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校企合作重构与产业链岗位群紧密对接的“通识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阶段式专业课程体系。“通识共享”即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等,重点培养通用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构建职业整体认知;“核心分立”即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技术技能类课程等按照不同职业方向分流培养,依据3个岗位群中关键节点、岗位群分工和专业特点设置岗位核心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岗位核心能力;“拓展互选”即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等,供学生拓展其他专业技能,提升多领域的技能。通过“智慧技术+行业应用”方式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逐级融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2.课赛融通,强化“技术链”创新驱动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建立了“校赛—省赛—国赛”三级大赛体系,对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技能赛项和创新创业大赛的国赛及省赛要求,将大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标准中,将大赛中的训练项目、考核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大赛所体现的专业素养、合作素养、创新素养、道德素养等职业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双师共育,分段培养,三能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技能提升主要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分立”和“拓展互选”阶段,在专业岗位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及专业拓展课的教学中,实现课赛融通。“双师共育”是指采用校企双导师指导、项目实施的形式,以专业课程对应的比赛为载体,围绕竞赛项目开展课堂教学;“分段培养”是指核心课程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客服、美工、运营等单项技能,选修课程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完成基本项目的综合技能,拓展课程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处理复杂项目的创新技能;“三能递进”是指学生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的渐进式能力提升过程。
3.课证融通,提升“人才链”多元评价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学生专业技能是否扎实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量化考核与评价。电子商务专业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将“1+X”网店运营推广、“1+X”新媒体技术、“1+X”跨境电子商务多平台运营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电子商务师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将证书考核标准纳入评价体系,依“岗”设企业评价,以“赛”设社会评价,对“证”设行业评价,融“课”设学校评价,形成集企业、社会、行业和学校于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4]。采用“任务过程性评价+项目总结性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评价以自评为基础、机评为辅助、他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小组互评)为核心,项目评价、证书评价、大赛评价融入教学考核评价过程,形成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真实地反映学生综合能力。
(三)实施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实施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获得学历证书之外,还获得了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产业链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等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荣誉感、职业教育自信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3年的跟踪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截至2021年在校生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教职工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家长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9%、99%、98.50%、97.50%和98%,较2018年平均提升了5个百分点,学生数量从2018年的87人提升至147人,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9%以上,毕业生本区域就业比率从2018年的57.47%提升至2021年的67.35%,说明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撑。
2.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校企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教师通过课程融入和专项集训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全方面能力。近三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全国移动商务技能竞赛、黑龙江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省“俄速通杯”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全国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6项。这充分体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课赛融通的突出成效。
3.师资队伍水平有效提升
电子商务教学团队是由企业工匠、学校教师、行业专家组建而成,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能够实施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教学创新团队。根据中小微企业对俄轻工商品跨境电商产业链需求,团队内组建具有哈职特色的教授团队、三体型教师团队、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多种教学团队形式,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发展,深化“三教”改革,深入校企合作,推动实施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模块化教学,开辟职教服务产业的新途径,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电子商务教学团队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四、结语高职电子商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是培养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有效实施能够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内涵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实施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需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找准目标定位,可以通过共建产业学院的方式保证校企深度合作。二是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落实“三教”改革,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材等教学资源内涵、改革项目式模块化教学方法,推动“岗课赛证”融合教学。三是结合产业链岗位群人才需要、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技能竞赛、“1+X”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确保“岗课赛证”的有机结合,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宇,黄芳.基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研究与对策[J].对外经贸,2021(6):117-120.
[2]胡兆欣,蔡广艳.研学管理与策划技能等级证书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融合策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2):45-50.
[3]田辰.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学刊,2022(3):145-150.
[4]刘林山.学习者视角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困境与引导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6):13-18
作者:黄芳 姜宇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