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融合研究

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融合研究

时间:2023-03-23 11:38: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融合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融合研究

摘要:民间美术艺术设计学科融合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该文分析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和新文科建设的要求,针对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对于民间美术认知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认知的建议,并论述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期为两者的融合明确内在机理。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设计学科;融合;机理

在设计中有效融入以区域性民族民间美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经引起设计界的重视。现代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同时,一些有识之士注意到部分设计作品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并在各种场合提倡设计实践应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研究方面,张道一、潘鲁生、靳之林等学者长时间致力于研究民间美术,为梳理以中国民间美术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作出巨大贡献;一些新生代的学者也纷纷撰文论述民间美术之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和意义,并针对民间美术如何作用于设计实践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观点。在设计实践领域,靳埭强、林家阳、贝聿铭、马岩松等著名设计师都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熟稔应用而著称。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中国化”任重道远,在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中有效融入以民间美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基于此,首先要厘清两者关系的内在逻辑,并对两者融合的机理开展必要的探究。机理是事物变化的理由与道理,指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和运行规则,包括形成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文章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教育主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和教师)意识的缺失、如何提升教育主体的认知水平、客体(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融合机理。

一、文化强国战略和新文科建设的要求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是文化资源大国。要想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守正和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与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呼唤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要“强化价值引领”“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实践中,需要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研究和运用传统文化的人文属性,发挥其社会效益,基于文化自信增强教育自信,从文化自在走向文化自觉,注重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中的浸润和涵化。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融合是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对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提出的建设要求与发展方向。艺术设计学科是国家高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关人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和要求,深入研究以民间美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创新应用,使艺术设计学科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做出能够诠释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中国设计”。

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主体对民间美术存在认知的缺失

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还有待增强。相关学者对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缺失问题有过论述,涉及从社会环境到大众的艺术鉴赏力、从教育体制到学科建设、从意识到行为等因素,但归结到一点,还是主体——人的问题,即艺术设计专业部分教师和学生主体意识的问题。1.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缺失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和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观认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在中国有过数十年设计教育经历的G.马蒂亚斯指出,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盲目借鉴欧美的设计样板,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己国家拥有的独特设计文化[1];魏东也提到类似问题[2]。孙铭等认为,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部分高校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3]。张夫也认为,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对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过于重视结果和成绩[4]。部分设计类用人单位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毕业生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对传统设计文化了解较少,设计的创新性和原创性不足[5]。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存在“重技轻道”的现象。部分学生在美术高考前突击强化绘画技巧,进入大学后重视软件制图技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文社科知识,对民间美术的认知有限,这导致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缺失文化底蕴和本土性,设计元素以借鉴网络素材居多,作品容易出现雷同的问题。2.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待加强导致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的因素较多,如社会环境因素、校园因素、家庭氛围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等。但从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和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看,应该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中,专业教师的指引是学生认知民间美术及其他传统文化形式的关键。教师的学识、能力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同时,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对具体教学范畴的取向、对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教师对民间美术等传统文化形式的研究有限,这制约了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和传播。从客观方面看,艺术设计学科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教师忙于教学,难以抽出时间从事民间美术的系统研究。从主观方面看,部分教师对民间美术的忽视是最主要的原因。G.马蒂亚斯指出,部分教师未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6];张夫也指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设计历史与理论的课程,导致部分学生欠缺设计审美和设计文化修养,一些毕业设计缺失文化身份和文化底蕴[7]。另外,从近十年(截至文章撰写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情况看,全国明确以“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的有7项,占比约3.7‰。显然,以高校教师为主的相关学者对民间美术的研究力度有待增强。笔者通过多年的基础调研,发现海南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发展历史、交通的终端性,传统聚落中遗存有大量的古建筑、装饰彩画、雕刻、传统工艺美术等民间美术的载体,且传承状态良好,其本身携带大量原真性的历史信息和多元审美意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这些民间美术缺少当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和其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笔者通过检索文献发现,针对海南民间美术的研究有限(除黎族民间美术相关研究外)。缺乏系统的研究也就难以在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中应用,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创新引领。

三、如何提升认知

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解决认知问题应该从认知思想和实践行动两方面着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是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主要力量,因此,教师对民间美术的研究和认知是首要的。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各区域民间美术的田野调查和基础研究,摸清中国民间美术的家底,了解其历史发展规律、艺术特征、人文意象,通过构建民间美术文化基因图谱,为民间美术在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中的转化应用提供基础素材。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开展课程思政,大力推广民间美术进课堂,倡导设计作品的本土化、民族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其做出“中国设计”。同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成立相关研究小组,注重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对当地的传统工艺进行实地踏勘,收集、整理优秀的传统工艺作品,实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建工作室,带领学生体验传统工艺的材料特性和制作技术。学生应端正认识,避免受功利心的影响,系统、深入地钻研艺术设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尤其是传统设计理论和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人文情怀,全面提高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易传》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只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才能使传统民间美术代代相传,赓续且创新,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四、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从宏观上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大而全的概念,如果仅从造型艺术或视觉特性方面看,传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也许能够直接作用于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传统文化部类。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论述,其中,必要性是主观需要,必然性是客观使然。

1.必要性人们可以从经济学供求关系的角度理解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必要性。从本质上讲,一切能够融合互赢的事物,都是既有各自的需求,又能够相互供给,单方面地试图融入另一方往往是徒劳无功的。民间美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始艺术的特征,是中国艺术的母体,在器物造型方法、色彩观念、材料运用、意象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设计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民间美术作品强调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本身就是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设计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但深受中国人喜爱,从中国历史上的国际贸易情况看,也为世界所瞩目。因此,G.马蒂亚斯认为设计并非仅发生在20世纪,其开端也不是在欧洲,而是在中国[8]。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民间美术的发展在今天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民间美术因缺乏实用价值而失去了市场空间,主要靠非遗传承机构或博物馆保护,一些手工艺人放弃了民间美术的创作。正如李泽厚所言,如果艺术品仅供审美观赏,丧失了功能性,那么其就容易趋向衰亡。笔者多年的民间美术田野考察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现代设计与市场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具有实用功能,与市场深度结合;另一方面有自身的文化认同需求。克莱夫·贝尔认为,一件成功的作品一定是具备“有意味的形式”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艺术品单纯的形式因素只通过形式给人艺术的享受,而赋予艺术品更高美学价值的是形式本身具有的某种含义;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在阐述古代陶器纹饰的内涵时,也谈到类似观点。这些原理在艺术设计中同样适用。但目前现代设计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部分艺术设计作品过度依赖西方的视觉语言经验,缺乏本土语言;第二,对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的依赖导致部分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降低;第三,部分艺术设计作品缺乏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9]。这从侧面反映出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存在的不足。民间美术的需求是在工业文明时代为大众提供文化的认同感和持续感,融入产业,展现自身的“被需要”;而其供给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念。民间美术“立象以尽意”的文化符号特征、意象特征、兴象特征均给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提供了文化认同感和持续的灵感源泉。现代设计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必须与受众、市场紧密结合,因此成为传播和发扬民间美术的良好舞台;而现代设计产业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短板则如前所述,是文化内涵的缺失。从供求关系看,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结合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两者的共鸣点在于用文化影响人类。这就可以明显看出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2.必然性将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使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中得到良性发展,除了上述的内在供求关系使然,在客观上也是必然的。首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其必然,其次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使其必然。近十年,在科学把握我国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建设的新观点、新措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复兴。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中国人的精神寓所和栖息之地,但过去一段时期,一些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表现出波动变化。罗绪春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化自信论》中指出,当下中国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其他一些方面的发展相比,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并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中国文化[10]。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人们对传统文化逐渐表现出足够的自信。从笔者多年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看,原住民对自身拥有的物质的、非物质的传统文化倍感自豪,并表达出保护和传承的强烈意愿,这是非常好的信号。艺术设计是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认识到文化强国的重要性。自觉研究和应用民间美术是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中国文化的兼收并蓄与和谐观也是促进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与民间美术结合的必然因素。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史证明,自汉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从外来宗教的传入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特性。一方面,中国文化展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中国文化通过自身的消化,使由外传入的文化中国化,最终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实,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和谐”分不开。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善于求同存异、平等共生、互相渗透、融会贯通,此即李泽厚所说的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善于“求大同存小异”,经常以自身原有的一套方法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东西,最终实现“通而同之”。作为舶来品的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美术的结合也是必然的。

结语

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机理看,文化强国战略和新文科建设、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对民间美术认知的缺失是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教育融合的内在驱动力;从必要性看,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互通有无,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从必然性看,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要求决定了两者融合的必然性。因此,了解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的意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前置地位、两个客体(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之间关系的合理逻辑等机理,将进一步推动相关人员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将两者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6][8]G.马蒂亚斯,莫光华.我在中国做设计教育的20年——一位德国教授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心曲倾诉[J].美术,2011(1):116-117.

[2]魏东.如何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山西青年,2016(24):273.

[3]孙铭,王侯浴阳.基于文化自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12):121-122.

作者:李锦林 狄红霞 董瑞云 单位: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