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0:04: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所带来的审计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显得越发捉襟见肘。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如何实现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审计数据全覆盖和审计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情况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目标。文章主要集中于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具体分析大数据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国内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对未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二、大数据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
(一)对审计项目组织和管理的影响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采用直线型的标准管理模式,各部门独立完成本部门负责的工作内容,互相之间严重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数据无法进行共享,导致审计过程变复杂,审计效率大大降低。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内部下属机构不断增多,企业整体日益复杂,同时管理模式越来越向电子化、信息化集成,逐渐建立起资金、销售、采购、物流等各种管理系统。如果只靠传统的审计模式,极难从堆叠的分组数据中寻找出经济漏洞。必须将分组化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各部门之间互相交流各自所需信息,提升数据使用的效率,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为了解决传统审计模式的缺陷,必须建立全新的审计机构组织管理模式。取消分部门设立审计小组,审计工作交由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统一指挥,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分别成立审计小组,从各部门调集所需审计人员,由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工作分配,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审计模式下的信息交流问题和审计效率问题。同时,组织专业人员通过使用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精细分析,并通过信息传递系统实时报送审计小组,与审计小组实时沟通进行数据处理,互相合作,实现新型审计机构管理模式。
(二)对审计内容的影响1.审计范围得以扩大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审计对象,具体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着重企业的资产损益变动情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审计包含的内容变得更为复杂,包含生产、供应、销售在内,全都能以数据的形式得以表现,仅仅依靠企业的财务数据,无法达成需求的审计目的,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要求不仅是单纯的财务数据,还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都应纳入审计数据取得的范围内。大数据技术使得审计数据的取得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通过大数据平台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寻找与之相关联的外部对象并进行数据分级筛选与收集,扩大审计对象的信息收集范围。2.审计重点转变传统的审计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企业领导人在职期间的经济决策是否具有合法性和真实性,主要以资产负债损益的情况进行分析,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革新,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效率得以提高的情况下,工作的重点发生了对应的改变:第一,审计工作以党和国家为中心,对国家宏观方针和决策部署情况的落实加强审计。重点审查国有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相关行业规定,扰乱市场、经济、金融秩序的行为,将宏观调控和防范风险摆在第一位。第二,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权力约束和问责机制为重头,深化责任履行的审计。以审计对象领导人任职期间开展的工作为对象,查出领导人在进行政策决定和执行时出现的不到位、程序不合规等问题,准确落实领导人员责任。第三,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反腐倡廉意识建设的要求,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加强审计,查处相关领导人的廉政问题,为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做出卓越贡献。
(三)对审计方式的影响传统审计方式得以改变。在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需要到现场进行纸质资料采集,通过实地盘点、访谈等手段来收集审计线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与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资金管理、生产、销售等信息系统已经成熟,审计人员可以直接针对需要的审计数据进行系统采集与系统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度。在大数据环境下,现代经济责任审计正从单一的传统现场审计模式向现场审计和远程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在全新的审计模式中,审计人员首先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集中到数据中心,对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寻找疑点,同时现场审计人员根据寻找到的疑点在现场进行访谈和查询取证,并将结果实时报告数据分析人员以完善数据模型,发现新的疑点,实现实际业务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另外,审计的工作模式也正转向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的模式[1]。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分析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在发现前已经发生并造成了不良后果,不利于及时纠正被审计单位的潜在问题,难以实现审计风险预防。大数据为审计工作提供便利,能够通过平台技术,通过多部门、多行业合作开展联合行动,使事后审计转向事中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问题纠正。
三、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相关问题及分析
(一)审计数据取用相关文件缺失目前,我国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取用的相关规定以传统审计模式为主,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审计流程执行细则并未得到明确。由于法律文件中缺乏被审计单位定期提交数据的硬性规定,再加上行业要求、主观意愿和数据保密等因素,部分被审计单位存在配合程度较低,数据提供不及时、不全面,甚至拒绝提供数据的情况。国有企业经营涉及国家命脉,数据保密性强,数据定期采集机制更是无法形成,由此导致数据更新的延迟。并且因为相关的法律文件的缺失,数据分析所形成的审计证据的法律效力无法得到明确,只能作为审计报告的依据,而无法直接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二)审计数据利用率不高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效率基本取决于审计数据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大数据审计技术仍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国有企业和与之相关的各个政府、银行等所搭建的数据共享平台存在一定缺点,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不完整由于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各个企业行业之间存在差异,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数据分析结构并不相同,导入或导出的数据无法进行统一处理。同时,由于各个行业的信息存储系统存在多样性,数据之间缺少模板对数据之间的逻辑结构进行转换,导致数据无法为审计所用。另外,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数据信息,仍使用手工记录的形式,尚未进行信息化处理,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2.非结构化数据利用率不高审计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除了财务信息等机构化数据,还包含大量的图片、影像等非结构化数据[2],而现今的数据分析平台无法直接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转换,仍需要大量人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审查,才能转换成有效的审计数据。3.数据分析水平低不强我国的大数据审计技术仍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审计队伍中与大数据审计相关的人才严重缺失。目前我国的审计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缺乏计算机专业相关人才,审计人员专业相对单一,部分审计人员甚至仅能使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严重影响数据的使用效率。
四、对未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的保障措施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大数据审计无法顺利进行的根本原因。在缺乏法律法规支持的情况下,大数据技术所取得的审计证据无法被审计工作识别为有效证据,审计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健全与大数据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通过立法手段来确保大数据审计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数据收集的长效机制,从制度根源上确保企业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通过对报送数据的实时追踪和完善,来维护大数据审计的基础数据环境,降低审计风险。2.完善审计数据安全措施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涉及企业财务信息和各个业务的具体流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和商业机密,如果发生了信息泄露,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审计数据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流程和审计人员的控制和管理,例如从法律层面加强审计人员对审计数据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加大对违反规定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来保障审计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数据的保存和维护机制,要建立物理和电子双层防护措施。物理层面上要针对审计信息的重要程度,建立有效的分级保护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物理破坏和危险人员的入侵;电子方面要保障储存信息设备的安全性,阻断网络入侵,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出现数据丢失。建立审计数据的后续长效机制,做好数据的备份和加密工作,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预警方案。
(二)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体系1.建立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在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数据的采集经常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部门,而各部门、行业之间所采用的数据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数据无法做到统一整合,而强行整合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得不偿失。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大数据审计平台是必然需求,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实现审计资源的集中归纳,推进联网审计。—651—第一,大数据审计平台要具备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等功能,能够实现多种数据的汇总、统一存储和管理,并规范化数据存储格式,对不同等级信息进行不同级别的加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第二,要建立一个大型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地方和中央数据联合,对数据进行垂直管理,实现数据覆盖跨行业、跨区域、跨年度。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通过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对被审计单位最新的业务数据,能够实现实施传输、分析与存储,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2.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首先,审计数据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普通的财务资料、业务文档等结构化数据之外,还包括大量图片、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往往蕴含着大量十分重要的审计信息,而目前由于技术的限制,对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开发以非结构化数据为基础的图文影像分析软件,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图表形式来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其次,现如今在审计业务中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在解决大数据审计的需求面前,显得捉襟见肘,琐碎的数字处理和复杂的数据处理方式使得审计工作效率不高。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简便、人性化的大数据审计分析软件极为重要,通过将数字转化成图表等可视化元素,可以满足不同知识背景的审计人员的需求,做到信息的高效流通,促进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3.建设以大数据为背景的审计人才队伍在所有的审计业务中,最重要的就是审计人员的培养。大数据审计的发展,愈加显露出我国现有审计人员的能力不足,以大数据为背景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一大批既具有审计专业知识又能够进行计算机技术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审计人员要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接受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自身对数据处理的能力,熟练掌握数据的采集、处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分析团队。审计机关要建立一个由多方面精通的审计人员组成的数据分析团队,对审计数据实现有效分析。同时要重视外部专家的作用,在必要时引进外部专家的意见,利用专家的专业性知识,对审计业务进行指导,与审计人员从各个方面实现互补。
五、结论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颇具中国特色的政府审计制度,在促进国家治理和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普通的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处理大规模的审计业务,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成为可能。文章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大数据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针对现有情况,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的保障措施、健全大数据审计体系建设等。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运用中,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加强对审计业务的监督,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相信,在我国审计人员的不断摸索实践下,大数据审计技术和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必将迈入全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周易思弘.大数据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趋势探讨[J].财政监督,2018(13):89-93.
[2]陈伟,高杰,居江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经济责任审计[J].财务与会计,2018(21):51-53.
作者:冯寅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