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范文 > BIM和 IPD协同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时间:2023-03-10 15:29: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BIM和 IPD协同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项建筑工程需多方参与,而传统交易模式下,信息传递受限,导致参与各方信任度降低,信息数据传递较慢,导致建筑施工多个阶段存在矛盾。随着技术革新、社会发展,建筑企业可应用bim和ipd模式解决信息屏障,提高各方沟通效率。
1BIM和IPD模式概念
1.1BIM概念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该模型把建筑工程项目中各项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建立模型,把数字信息做仿真处理要用以模拟该建筑工程。使用BIM能够让企业减少成本,同时,提高效率。在BIM模型中,各种数据均有可视化特点,每一个数据之间都互相联系,此外,BIM模型中信息统计分析具有智能化特点。从提高效率角度看,BIM模型能做到自动更新该建筑工程进度,这也体现出BIM模型的协同性。
1.2IPD概念一项建筑工程的实质是业主与项目单位进行交易,项目单位采取各种手段将该工程建设完毕。过去建筑工程中存在多个矛盾,大多是设计与施工、建立与材料、业主与建筑企业之间的矛盾,在沟通过程中,各方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许多重要信息不能共享,导致矛盾发生,也影响建筑企业利益。基于此,企业可使用IPD模式,该模式作为一种新交易模式,能解决共享信息慢的问题,让各方交易更顺利[1]。
2IPD模式基本原理
使用IPD模式能将交易各方归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此模式下,可组成一个团队,该团队可具备跨职能特点,该团队的主要作用是决策,并且,该团队可用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时期,打破交流屏障,让建筑项目获得更多利益。各方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商议是该模式的核心。在建筑项目建设前,每一方都可签订协议,这样,建筑项目各方的利益成为一个整体,能更好地享受资源,也有利于企业做好管理,最终实现各方多赢。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IPD模式能让各方形成一个整体,无论是设计方、还是监理方都会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而工作,IPD模式的优势有三点:第一,能减少各方之间的矛盾,让各方利益达成统一,在建筑项目前期,每一方均可基于IPD模式签订协议,以保障自身利益。第二,可以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打破信息屏障后,各方的决策更科学,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三,减轻合同管理压力,IPD模式下,各方签订的协议合同是各项工作的主要依据,它让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更精简,也减少各方的纠纷[2]。
3造价管理
3.1传统造价管理方式局限性分析建筑工程中,传统造价管理方式存在局限性,一方面,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不切合实际情况,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向动态的过程,建筑工程中所消耗的材料与单价割裂,虽然该模式体现突出效果,但是并不贴合实际,与市场也不匹配。另一方面,建筑行业内不具备完善的全过程管理,也不能主动控制造价管理。许多管理工作都属于事后管控,而事后管控多是干预和结果调整,事后控制并不利于建筑企业发展,企业也无法做到高效控制,最终数据难以真实反应实际情况。另外,建筑企业仍使用区域定额模式,各地区使用该模式差异较为明显,而每一个地区经济略有不同,如采用统一的模式,就会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此外,该模式不利于信息传输与共享,造价管理工作人员难以与其他部门沟通,许多信息没能及时传递与共享,导致效率降低[3]。
3.2工程造价管理应用BIM和IPD协同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BIM应运而生,建筑行业应用BIM后,新的模式随之诞生个。如建筑企业将BIM与IPD模式相融合,把BIM的空间进行扩展,就能实现协同管理,在协同管理工作中,核心是信息共享、多方参与。BIM模型有多个优势。第一,BIM模型能为建筑工程监理方、设计方等各项提供信息,减少信息屏障,提高管理有效性;第二,BIM模型具有监测作用,可真实检测出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能让工作人员及时解决问题;第三,BIM模型能对该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进行验证,该结果能显示出建筑方案可行性。而IPD模式能对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管控,管控范围也全面覆盖建筑工程,管控方式是全方位动态管控。可以看出,BIM、IPD协同模式下,能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性、效率。
3.3BIM和IPD协同模式的流程IPD模式因其独特的合同模式受到广泛关注,该模式也与其他模式有较大区别。设计时期,建筑工程各方都需参与到设计方案讨论中,包括设计方、咨询方等。准备阶段,施工单位要针对该项目拟定施工方案,并利用BIM模式将有用信息共享给各方,让各方都能及时掌握施工方案及重要信息,达到共同管理的目的。采购建材、审查阶段,可让IPD团队参与其中,并提早准备好审查文件,该团队还要准备充足的建材供货商资源,以便购买建材。招标投标阶段,要创建信任机制,该信任机制需在招投标工作开展前确定。此外,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牵涉人数多、范围广,参与招投标工作的企业要包含主要参与方,还要包含分包。施工阶段,建筑施工单位可利用BIM,设计方案内各项数据均可用于模型制作中,已完成的建筑模型可用于后期销售阶段,也可用于建筑项目维护工作中。
4工程造价管理中BIM和IPD协同模式的实际应用
4.1概念规划阶段传统工作模式与IPD协同管理模式不同。在不同模式下,工作阶段也有所不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概念规划阶段与传统模式下投资决策阶段相似,该阶段主要考虑项目内容,投资估算工作要公正合理。据资料表明,工程造价管理受概念规划阶段的影响高达85%。而一个项目决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科学性,会直接影响该建筑项目是否成功,也会影响造价管理。可以说,工程造价管理中概念规划阶段起到决定性作用,是重点工作内容,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阶段。基于BIM模型,概念规划阶段可获得重要的工程量数据,并用这些信息拟建造价信息,这些信息及结果可作为投资估算的依据。此外,BIM模型能将建筑企业多个方案进行对比,让工作人员选出最适合的方案,已确保工程质量与效益[4]。
4.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各项工作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该阶段,工作人员要考虑经济、技术各项因素,并主动开展造价管理等各项工作。如在设计阶段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就能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造价管理工作合理有效。目前,建筑行业普遍使用限额设计方法来开展造价控制工作。也就是说,工作人员的造价控制工作主要依靠前期投资数据,并参考设计总概算开展造价控制工作。工作人员根据该建筑项目的主要功能,在投资限额的帮助下,达到造价控制目标,其中,重点控制建筑项目不合理之处,保障该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预算。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可借助BIM数据模型,并结合历史数据信息开展限额设计工作,让建筑项目更可行、让设计方案更合理。除此之外,可把造价信息与BIM数据模型相联系,让工作人员可以精确计算,并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对该建筑项目建筑周期、寿命周期进行分析,做到合理有效控制项目成本。BIM模型具有可视化特点,IPD团队可利用该特点对模型进行审核,并结合设计方案优化建筑项目,以确保设计方案有效性、可行性,避免设计方案更改带来的严重影响。此外,BIM模型也可用于施工图编制工作中,该项工作能为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5]。
4.3施工准备阶段如建筑企业使用IPD模式,就可协调开展资料准备、资料采购等各项工作。如建筑企业使用BIM模型,就可让材料、格式等各种形式都统一化,以便于各方共享资料。BIM模型可让IPD团队更快速、准确地审批各项文件,也可在BIM模式下建立数据库。采购阶段,BIM模型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完整的资料、价格,有利于IPD团队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供应商,也可利用以上数据建立评估体系,正确评估供应商实力,已提高管理水平。
4.4建造阶段在IPD、BIM协同模式下,建筑企业能更好地完成造价管理控制工作。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使用BIM模式后,该模式可为企业提供协作共享平台,该平台能优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可利用BIM模式的数据更新功能,把该模式数据同造价相联系,以方便工作人员开展造价控制工作。此外,该建筑项目其他工作人员也可在此模型中获取有效信息,及时地了解实时更新内容。在造价阶段,使用BIM和IPD协同模式能有效开展造价管理控制工作,提高管控成效。
4.5交付阶段在交付阶段,IPD、BIM协同管理模式能保障管理效果。如建筑企业使用BIM模型,就能将全部有用信息完整地展示出来,还可以表达出各类重要信息,为工作人员计算提供有力依据,从这一角度看,IPD、BIM协同管理模式大大提高造价控制成效。除此之外,IPD、BIM协同管理模式还可统计数据,并对已有数据进行筛选与分析,为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5结语
总而言之,在BIM和IPD协同模式下,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效。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存在局限性,使用BIM和IPD协同模式能减少资源壁垒,让各方成为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建筑企业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全方位提高造价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周爽.基于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8(9):142.
[2]陈曼.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2484.
[3]周爽.基于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8(9):142.
[4]李晶晶.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7(3):71.
[5]常海英.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146.
作者:陕婷婷 申倩 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