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1:18: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思政教学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问题的提出
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2019年10月,教育部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近年来,“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丰富,关于在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陈锡喜提出“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其培养目标决定的。”[1]关于课程思政的建设,闵辉指出“应着重加强学科自身育人的自主与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升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制定明确的教学指南,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素养。”[2]“课程思政”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通过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术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路径研究,如王西珍等围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政元素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三维三法”解决方案[3];李仕春等根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4个方面提出具体改革措施[4]。二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具体实践研究,如王肖英介绍了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做好教学大纲,并结合知识点和实践点介绍课程思政融入模式[5]。三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课程思政研究,如余厚云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分享因果关系、主次矛盾、现象本质唯物主义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方法[6]。郎姗姗等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具体知识点为例,展示课程思政案例设计[7]。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已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的研究视角宽阔,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重要课程,可结合知识点、技能点从不同角度融入更丰富的思政元素,增强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思政目标
按照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根据行业需求,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实际情况,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修订,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重新制定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思政教学达到以下目标:能够按零件图上的标注进行尺寸公差的计算,能正确理解所标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零件图上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量具进行测量。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自豪感;遵法守纪、诚实守信,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崇尚劳动的精神,具备较强的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专业精神,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执行能力。
3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其核心在于挖掘不同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挖掘《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内容中知识点的思政元素,并融入到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又能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根据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相关知识点,提炼出与之相关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4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探索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内容包括尺寸的检测、几何误差的检测、表面粗糙度的检测、锥度和角度的检测、螺纹的检测、齿轮的检测等,牵扯到公差标准、尺寸标准、检测标准等国家标准和规范,结合课程中相应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辩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忠诚工匠精神。
4.1标准公差系列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标准公差系列。标准规定了20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IT01精度等级最高,IT18精度等级最低。在相同的尺寸段公差等级不同,其公差值也不同,在不同的尺寸段公差等级相同,其公差值不完全相同。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机械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为使机械制造行业与国际接轨,在整个行业内都必须按照标准执行保证产品质量,因此不打折扣地执行标准是质量的根本。课程教学先介绍标准的基本情况,再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学会查表判定标准公差等级,同时熟知不同加工方式可得到不同的公差等级,在选择公差等级时以满足使用为原则,由此融入中国高铁领跑中国速度,激发学生勇攀科技高峰热情,引导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2007年,中国高铁动车组“和谐号”投入运行,时速高达200公里每小时,这是中国高铁的里程碑,从此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速时代。通过10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运行,“复兴号”高铁完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是中国标准,“复兴号”动车组80%以上采用了中国国家标准,同时还采用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等,中国高铁能迅速崛起,主要是采用了严格的标准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反应了标准的重要性和自主开发的紧迫性,青年学生应当立科技报国之志,从实际出发学好技术技能、学好本领勇担时代之使命。
4.2孔轴配合公差
所谓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三种类型。我们知道配合公差等于孔公差与轴公差之和,可见保证孔轴公差也就保证了配合公差,如何选择孔公差和轴公差?为使设计和制造方便,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基孔制即在孔与轴配合时以孔公差带为基准,以改变轴的公差带位置来实现不同的配合类型,(基轴制与之类似不赘述)。在孔轴配合设计中,以经济性、合理性为出发点,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但特殊情况下选用基轴制(如: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一轴多孔”等)。由此可见,基孔制和基轴制虽是一对矛盾体,但又不是绝对对立的,选择时应根据实际确定且在不同条件下可转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辩证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善于用辩证思维思考问题,杜绝“白马非马”的判断。4.3外径千分尺测量孔轴径测量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重要的内容,如果说图样标注是标准则测量是检验标准的重要手段。该课程中涉及到尺寸测量、几何误差测量以及标准件中相关技术参数的测量,这里以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为例,阐述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外径千分尺的精度为0.01mm,外径千分尺是用来测量或检验零件的外径、凸肩厚度以及壁厚等,使用外径千分尺应按照规定使用,测量结束注意保养。要根据零件尺寸大小选择外径千分尺的量程,先读主尺再加上副尺数字。教学过程中可融入质量意识,引入C919-中国国产大飞机案例,C9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飞机,它成功试飞的背后展现了无数航天人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工科专业学生应合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学好本领用于责任担当,立志为科技报国。
5结语
高职院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衔接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方向课程的纽带,应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根据不同知识点和技能恰如其分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先进教育方法,是专业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锡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年第1期(双月刊)
[2]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7月
[3]王西珍,金守峰,郭飞飞,张敏,沈瑜.《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J].中国标准化,2022(10):169-173.
[4]李仕春,华灯鑫,王错,赵恒.“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05):61-65.
[5]王肖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21(07):199-200+213.
[6]余厚云.《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19):158-160.
[7]郎珊珊,刘俭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J].时代汽车,2021(21):65-66.
[8]张晓红.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1.
作者:黄再霖 陆德光 单位: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