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餐饮管理服务应用3篇

餐饮管理服务应用3篇

时间:2023-02-28 11:37: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餐饮管理服务应用3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餐饮管理服务应用3篇

餐饮管理服务应用1

课程思政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教育,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实现育人育才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学者借助相关领域开展了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主要有:课程思政的内涵、机制建构、实施途径研究;课程思政背景下某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某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的路径、策略研究等方面。在此背景之下,分析酒店管理类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关联性,挖掘酒店管理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育人元素融入酒店管理类课程体系的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1“餐饮服务与管理”知识体系框架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作为酒店类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主要涵盖了餐饮业发展对从业者各方面的要求,包括作为服务者的基本技能、作为管理者的投诉处理、服务质量控制,培养学生系统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以酒店餐饮部对客服务与管理活动为主线,系统、全面地讲授餐饮服务与管理的理论及方法,主要知识体系包括五部分:一餐饮概述,主要包括餐饮行业的发展、餐饮部、餐饮产品、餐饮服务员等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使学生总体把握餐饮业;二餐饮服务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托盘技能、铺台布技能、餐巾折花技能、中餐摆台技能、西餐摆台技能、斟酒技能;三餐饮服务技巧,主要包括各种餐饮服务的服务方式与服务流程;四餐饮服务艺术,主要有待客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餐饮服务技巧以及处理顾客投诉;五餐饮服务质量,主要包括餐饮服务质量的概述、检查与控制。这五部分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餐饮服务与管理”此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图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2.1餐饮行业的特点

餐饮业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导致学生刚步入工作岗位时对该行业存在抵触心理,会因各种负面因素导致对该行业的否定,离职转行,行业人才流失率高,这主要是学生对餐饮业了解不全面、不充分的体现,是学生在“职业精神”方面不成熟的体现。其实学生在餐饮行业沉淀一段时间,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之后,工作成就感、幸福感就会提升,并且在升职之后,社会认可度、收入等均有所提升。但学生能否坚持、能否“沉淀”是走向提升的关键,在于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对餐饮行业的认同,在于遇到困难与挫折之后的人生态度等诸多方面。这些思想方面的教育,靠传统的思政课程或者专业课程不能完美的解决,只有把具有专业特点的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之中,融入餐饮业的行业特点之中才是最有效的措施。让每一节餐饮课都能传递价值,帮助学生精神成人,专业成才。

2.2餐饮业务的特点

餐饮业务广泛,接触来自五湖四海的顾客,涉及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的顾客,需要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一旦工作人员的民族精神的职业道德出现偏差,不仅会影响员工的职业,更会影响企业、行业,甚至会对国家造成一定的影响。如2015年发生的“青岛大虾”事件,折射出的是餐饮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问题。酒店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国家情怀、品德高尚、职业道德、专业精神的人,然后才是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技能、工作踏实的人。这也和行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观所吻合,这类目标仅靠思政课程实现是不够的,专业课程必须承担一点过的思政育人的功能。

2.3新时期的学生特点新时期的“00后”作为网络的原著民,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生活富裕,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苦难,劳动意识淡薄,更有一些家庭对孩子溺爱,动手能力低,遇到挫折与困难无法面对。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00后”的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劳动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抗压抗挫能力较缺乏,可是现代餐饮业的工作恰恰需要学生具有这种精神,只是教会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急需课程思政进行补充。

2.4当年的时代特点

我们国家在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关键时期,比以往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坚定信念,重视教育,要利用课堂主渠道,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感。互联网时代使得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杂多,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健康向上的,这需要教师引导甄别,防止“文化入侵”。

3“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提取与框架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在全面梳理课程知识体系,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层面对本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进行提取,作为本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一方面进行展示。

3.1爱国

爱国主义要求我们要将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整合进自己个人价值与生活意义的构建,充分肯定我们国家的发展成就,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种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政元素,我们要深入探索、挖掘。如第一部分餐饮概述,中国餐饮业的起源与发展,火的使用和食物的出现———食物的多样化和菜系的划分———饮食文化的形成———民间餐饮业逐步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中国餐饮业取得长足发展;在讲课过程中要将爱国主义思政元素渗透其中,从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我们国家餐饮业正朝着科学、创新、理性的方向稳步发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餐饮业的发展,明确我国千年以来饮食文化的形成,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案例:如“新兵来自五星酒店”,1985年,中国大酒店举办征兵活动,为我国征兵活动增砖添瓦;“为英国客人介绍当地旅游景点”,一名英国客人用完餐之后询问服务员当地的旅游景点,服务员礼貌详细地进行了介绍……事后客人给这位服务者给了很高的评价,因为服务者在介绍我国景点时眼里有“光”。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蕴含爱国思政元素的章节、案例很多,要正确挖掘,及时传播,合理引导学生。

3.2敬业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餐饮业从业人员,本课程中蕴含大量的敬业思政元素,要培养学生对餐饮业工作的热爱,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劳动意识,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挫折的解决能力。如第二部分餐饮服务基本技能,托盘技能———餐巾折花技能———中餐摆台技能———西餐摆台技能———斟酒技能,这些基本技能是步入该行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是这些技能的培养非一朝一夕,需要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技能的讲授与实训,引导学生认识餐饮行业的要求,此外,在实训课前课后,引导学生准备实训餐具、收拾餐具、打扫餐饮实训室,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案例:如“坚守工作岗位的服务员”,在一次寿宴上发生了火灾,服务员坚守工作岗位,将每一位客人安全送出餐厅后,自己才从大火中出来;反面案例“餐具上的裂痕”,一位翻译带着四位德国客人走进餐厅,服务员为客人准备的餐具上有裂痕、缺口或瑕疵,导致客人用餐不快,不欢而散……此课程中蕴含的敬业思政元素通过挖掘传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3.3诚信

诚实守信是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品质,餐饮业主要是为客人服务的行业,诚实守信就显得尤为重要,服务者的诚信,决定着该行业、企业是否能够长久立足,能否有回头客光顾。如第五部分餐饮质量的控制,餐饮产品价格制定,餐饮产品定价目标———定价方法———定价策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定价,诚实守信,让餐饮企业在对产品定价时做到自律。案例分析:如“青岛大虾事件”、低价菜带来的“高利润”等诸多正反案例均能体现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3.4友善

餐饮业作为服务行业,接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信仰的客人,要做到友善待客、待人平等、待人宽厚、乐于助人。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友善育人元素丰富,如第四部分餐饮服务艺术,投诉处理,顾客投诉的原因———处理投诉的原则———处理投诉的流程———处理投诉的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正确处理投诉的重要性,培养友善待人的良好品德。“餐具不见了”“我那拦得住”等诸多正反面案例均能引导学生待人友善。结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思政元素提取,构建“餐饮服务与管理”思政育人元素知识体系框架(图2)。

4总结

推进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的实践,不是简单的几个教学设计或者知识体系框架,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实践过程中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放在学校相关知识与技能教育的首位,培养出知行合一,有担当的“四有新人”。每一位教师都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教学当中,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中,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

作者:张雅丽 颉洁 郭凯明 王荣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餐饮管理服务应用2

0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餐饮管理目前日趋市场化、科学化和经济化。传统的餐饮模式在管理上加速转变,在运营的过程中也更加先进,为高校教育事业提供了发展助力。在众多餐饮管理模式中,精细化的应用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餐饮的能源消耗,成为高校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视角,对高校餐饮管理服务进行全面的部署和规划。
1高校餐饮管理服务中精细化的应用价值

顾名思义,精细化管理指的是以精、细、严为核心的服务改善管理模式。在现代管理学的范畴中,精细化的应用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的市场化变革加剧,高校餐饮服务更加规范和合理。在高校餐饮服务工作中,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和改善餐饮服务管理模式,有助于规避传统的行政式管理弊端,从而推动改善服务管理质量的具体模式,打造持久的品牌竞争力。

2高校餐饮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餐饮管理不够完善

在高校餐饮管理服务中,不少学校面临着管理水平落后、餐饮质量不合格、服务机制有待完善的问题。一些餐饮食品仍然以手工制作为主,虽然食品的加工生产速度较快,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集中购买需求,但是设施较为老旧,缺乏规范性;加上一些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原材料的加工、存放等环节上缺乏管控,使得发生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增大。

2.2餐饮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一般来说,高校餐饮服务人员以临时雇用的人员为主,受高校餐饮市场的限制,其盈利微薄,单纯的“BOT运作方式”导致外包后的高校餐饮管理面临粗放的局面,所聘用的餐饮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文化水平不高,使得高校餐饮工作整体服务质量欠佳。

2.3价格设计缺乏层次

从整体上看,一些高校餐饮管理者由于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量,导致餐饮工作缺乏高中低段价格的划分,难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消费需求。

2.4餐饮服务难以实现创新

高校餐饮工作和社会餐饮工作不同,它面向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导致高校餐饮工作后期容易面临运营困境。无论在管理技术上,还是在菜品上,都难以实现突破和创新,导致高校餐饮缺乏核心竞争力,学生客流量不断减少。

3推进高校餐饮管理服务中精细化的应用

3.1产品结构的精细化管理

为了提升高校餐饮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相关餐饮行业工作者应该立足高校餐饮工作的针对性,在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一,依靠高校档口产品,推进市场精细化发展。在大学生档口的类型上,围绕“1+N”的餐饮布局模式,在做好档口主打产品的同时,也结合大学生的口味和需求,设定不同价格层次的美食,推出一系列符合大学生口味和消费观念的餐饮产品。要在餐饮产品的附加值、主打品类之间,凝聚消费主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档口产品。第二,对于经营者来说,要在不断调整产品细类的同时,对售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及时下架不受欢迎的产品,上架吸引消费者的餐饮产品,继而依据不同区域进行产品调整(见图1)。

3.2健全高效的餐饮服务制度

在精细化餐饮服务的管理制度中,餐饮工作者要转变管理理念,积极借鉴中心厨房的发展经验,建立标准化的中心厨房,确保高校餐饮的运作能够更加有序。在餐饮产品的质量与口味上,餐椅服务人员要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进行食品的制作,尤其是结合大学生的民族、爱好,丰富餐饮菜品的种类。在制度管理上,除了要根据大学生餐饮发展需求,建立食品一条龙追溯体系,还要将高校餐饮采购、生产、消费、核算融入一体化服务之中,进一步开辟高校餐饮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布局。通过开辟学校食材采购可追溯管理体系,确保食材的加工达到标准化、可追溯、互联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使精细461化管理融入产品结构之中,充分发挥餐饮信息管理的精细引导(见图2)。尤其是要在原材料采购、成本管控、销售受众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数据统计,使大学生餐饮工作能够处于完善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之中,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更好地把握教师和学生的各项要求。

3.3加强人员管控和培训

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高校餐饮服务工作中,制度的执行需要高素质的餐饮服务工作人员。为此,高校餐饮工作者要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高校餐饮一体化管理系统,确保高校餐饮工作的每一项都能够责任到人。在日常人员考核和管理上,通过采购日报、周报、月报等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意识,实现良好日常考核。使员工能够处于一个科学有序的高校餐饮管理工作中,切实增强餐饮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以细节创新和精细化的成本管控,减少资源浪费,以集中管控降低采购成本,打通产品流通路径,最大程度上体现高校餐饮的精细化管控。

3.4创新高校餐饮服务模式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和生活特点,餐饮工作管理者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创新餐饮管理模式,结合智慧校园等先进的餐饮理念,融入新兴管理技术,继而将高校智慧餐饮的工作进行积极的转化,使高校餐饮服务更加智能。尤其是借助物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的多项融合,能够满足校园餐饮管理的各项要求,通过多种信息技术,集成和创新餐饮生产的采购供应,综合销售管理系统、仓储物物流系统、溯源系统于高校餐饮业务管控系统之中,确保餐饮工作的原材料、烹制制作、成品售卖能够保持有效的监管态势(见图3)。以温州大学为例,学院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融入“智慧餐厅”的发展理念,通过无感支付、菜品精确到克、自动结算的方式,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智能科技融入到大学餐饮管理领域之中,继而让餐厅管理节约成本、为学生营造健康的膳食管理。通过推出“轻食”套餐,满足大学生对于各类食物摄入的需求,通过对菜品的优选和劣汰,使全校学生在现代餐饮中享受高科技成果,助力精细化餐饮管理模式的运行。
4结语

随着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餐饮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同时接受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确保师生就餐安全,保证饭菜价格和质量的合理性,成为了高校餐饮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餐饮信息化管理的推进,也成为了实施精细化应用的一部分。借助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精细化研究框架,有利于整合高校餐饮管理的过程,满足师生需求,进一步提升高校餐饮工作的发展水平。

作者:章斌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餐饮管理服务应用3

餐饮食品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阶段,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网络餐饮服务的要求,加强对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成为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

1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外卖订餐逐渐在餐饮行业发展壮大,自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修订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办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外卖订餐,以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日常执法过程中存在几方面的监管难点。①网络餐饮的第三方平台对入驻商户资格审查不够严格,导致监管部门难以保证高质量的监管操作,执法难度较高。②平台主体责任缺位,许多平台经营者把关不严,没有充分履行自身的管理责任,一边向市场监管部门传送无证商户信息,一边仍允许其继续经营。

2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网络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许多网络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有利位置,快速吸引商家入驻,在商家资质审核时过于随意,没有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同时,当出现部分商家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或是已经过期的情况时,平台也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导致“僵尸户”现象屡禁不止[1]。网络第三方平台过于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既没有对入驻商家进行资质审查,也没有充分了解消费者实际需求与基本信息,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使消费者难以有效进行维权。

2.2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尚不健全

由于网络餐饮的发展时间较短,人们对此类新生事物的了解不够全面,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尚未得到及时更新与调整,这也就造成的监管工作缺少准确的参照标准。即便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法,但部分条例、规定仍不够健全,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性,因此使执行工作始终无法推进。比如相关规定对平台的约束力有效,惩罚力度较弱,缺少配套政策支持。

2.3线上线下餐饮食品监管缺乏信息化手段

网络餐饮服务虚拟性和跨地域性的特点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消费者网上订餐仅能根据商家提供的图片进行选择,存在与实物不一致的情况。线上的监管难度大,且基层缺人手、缺协调的现状明显不能满足当下网络餐饮的监管强度。

3网络时代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在网络时代,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落实服务提供者以及第三方平台的主体责任是保证监管工作顺利落实的核心。

3.1加强信息共享

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第三方平台监管,将数据网络端口如明厨亮灶、量化分级、食品经营许可证、信用监管等与网络第三方平台多方面对接,实现全透明覆盖,提高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准入标准,预防无证、卫生条件差等餐饮店入驻。在进行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时,第三方平台不仅需要加强信息的报送、及时开展入网登记,还需要加强对配送过程、餐饮产品质量抽检等方面工作的关注度,提升消费者对网络餐饮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为了提高消费者对网络食品安全的信任度,第三方平台方面可以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借助平台,以直播的形式向消费者展示店内环境、餐饮产品制作流程等信息,激励服务者对自身的行为活动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平台内食品的安全性[3]。在第三方平台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与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共享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与政府间的信息对称性,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进一步加快食品安全问题的溯源,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3.2提升信息公示水平

在当前的网络餐饮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为切实保证食品安全,就需要使服务提供者明确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在服务提供者参与平台业务时,指引服务者在平台页面主动公示自身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信息、菜品名称、主要原材料采购、厨师信息和送餐员信息等情况,并遵循线下线上产品一致的原则,保证网络销售的餐饮食品与线下销售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的要求,让消费者能踏实放心的吃到安全食品。为保证食品质量能够切实满足产品生产销售质量规范的需要,服务提供者不仅应当加强对自身店铺环境、原料质量的管理,还需要通过定期开展餐饮服务知识、制度培训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店员、送餐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在网络餐饮配送过程中,餐饮服务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无毒、清洁的餐具或包装材料进行食品的包装配送。

3.3落实监管工作义务

在网络时代,落实监管人员的工作义务,是保证网络餐饮服务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食品监管部门加强风险区域重点管控,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电子信息技术追踪、网络巡查技术的应用,同时为切实落实好网络第三方平台的主体责任,对已行政处罚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所在的网络第三方平台也应提出警告或相应处罚。

3.3.1完善工作机制

在当前的网络餐饮行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过程中,为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线上线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并且对线上线下食品质量安全进行不定期抽检,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对存在问题的餐饮服务提供人员进行约谈,督促其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检查工作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开展交叉检查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并且通过将检查工作结果与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年终考核评定工作联系到一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监管人员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视度。

3.3.2落实工作职责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当前网络餐饮服务活动的开展需要接受市场、卫生、食品药品等多个职能部门的监管,而相应的监管人员在开展网络餐饮服务工作时,必须明确自身的具体职能范围,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内容,以此为基础做好网络餐饮服务市场的监管工作,为网络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支持。

3.4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4.1应用于食品制作过程监管

可以将人脸识别、热感技术等技术手段应用到食品制作过程监管工作当中,并且将监管结果传输至相应的管理部门,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具体来说,在进行食品制作过程监管工作时,合理应用各类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成为一项极为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①可以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入食品操作区的人员进行识别,降低非相关人员进入食品操作区的可能性。②可以借助智能热感技术对从业人员的体温、操作区整体温度等情况进行监测,当发现从业人员体温不在正常体温范围内时,发出警报信息。③可以利用行为识别技术对后厨人员的行为动作进行监控,并且监管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帽子等装备的配备情况,降低食品污染的可能性。④可以通过移动侦测技术,对操作区是否存在老鼠、蟑螂等异常生物进行监管预警[4]。

3.4.2应用于食品配送过程监管

近年来,面对网络订餐平台上商家数量不断增加、消费者分布较为分散、订餐时间跨度较大等情况,食品配送工作的难度不断提升。现阶段,为保证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利用智能物流配送系统对配送过程以及配送过程中食品的温度等情况进行监管,成为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

3.4.3监管平台的建设实例

网络餐饮服务是科技时代发展下的产物,其食品安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为使网络餐饮服务能够更好地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监管平台的建设速度,对网络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已经成为提升监管工作质量,保证消费者生命安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举例来说,某款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是一款面向监管单位、食品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应用软件,平台中包括食品信息录入、信息监管、信息查询和自动预警等模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对食品进货、销售、管理等过程进行查询,实现网络食品行政监管与安全查询工作的有效结合,在为相应监管部门的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一软件的设计应用不仅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支持,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

3.5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宣传

网络餐饮服务作为当前餐饮行业的后起之秀,因具备快捷、经济、便利等优势,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但在网络餐饮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制度完善度不足、人们对这一行业认识不足等情况的影响,网络餐饮服务食物安全监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漏洞。现阶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宣传,引导人们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当中,已经成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具体来说,为做到对消费者健康饮食的引导,在开展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监管,还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方式,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推广,加深人们对于网络餐饮服务业相关政策规范的认识,并且在实际购物时,能够理性消费,在发现食品问题时,能够通过监督渠道对问题进行实名举报,为良好网络餐饮服务环境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支持[5]。

4结语

在网络时代,餐饮行业为使自身的运营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往往会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线上餐饮平台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自身的销售范围。在此过程中,为保证网络餐饮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健康、绿色、安全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对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监管,推动网络餐饮服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芳.网络餐饮平台食品安全管理研究:评《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与实务》[J].食品工业,2020,41(10):354.

[2]解静伟.关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探究及关键思路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1(25):10-11.

[3]翁怡.以互联网技术破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J].品牌与标准化,2021(5):68-71.

[4]余思慧,齐昕瑜,樊彦邑,等.食品安全网络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J].食品安全导刊,2021(21):26-27.

[5]师景双,杨振东,高牡丹,等.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建议[J].食品工业,2020,41(11):275-278.

作者:韩聪敏 单位: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