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安全治理策略3篇

安全治理策略3篇

时间:2023-02-14 15:17: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安全治理策略3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安全治理策略3篇

安全治理策略1

当代城市在追求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因此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不少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发展城市经济阶段没有很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却发现城市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严重破坏,给居民生活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因而不得不投入巨资来修复城市生态环境。根据已有经验,一座城市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重视生态安全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生态污染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严重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应引起深刻警惕与反思。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于城市化建设全面深度推进的历史阶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主动规避“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日常管理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态安全治理思维与要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能全方位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生态品质。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是一个时代新主题,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城市规模的扩张给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新格局》一书作者认为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应采用新思路与新方法,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新格局的建设。在绪论部分,作者主要阐述生态安全及生态安全治理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生态安全风险分布与特征,以及生态安全治理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全书共7章,第1章是生态安全新战略,强调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布局角度介绍了生态安全治理战略的思想、原则及长短期目标等。

第2章是生态安全治理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我国生态安全治理的启示意义,包括常规做法及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并以英国泰晤士河治理经验为案例进行了剖析。第3章从源头防控和优化布局角度探索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工作思路,认为做好产业规划、提前优化生态安全布局是必要的,要求在规划设计时就融入生态安全治理要求。第4章则从城市日常管理角度出发,对各种可能危害生态安全的行为加强治理监督,如排污管理、环境监测、生态保护、考核问责等,并推崇制定绿色税收、绿色金融等生态治理政策,尝试从经济角度来推动生态安全保护工作开展。第5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要求全面落实环境安全风险管控,尤其是要及时高效地处理各种生态安全风险隐患,并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第6章重点探索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思路与方案,认为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够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安全的冲击,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分析了2015年的“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及同年发生的“11·23甘肃锑泄漏事件”,两者都属于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针对事件的安全生态应急处理经验教训值得重视与借鉴。第7章认为要从法规制度建设、工作人员能力培养、生态安全文化建设、信息科技手段运用、生态教育宣传,以及靠前合作等角度入手,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态安全建设与管理能力,构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安全治理新格局。在附录部分,介绍了国家生态安全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国家在生态安全治理领域中的思路。阅读全书,可以明显看出,在生态安全治理过程,强调的是“全过程”治理,从城市规划设计,到日常管理治理,再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等,整个城市建设管理过程都渗透了生态安全治理思路与要求;同时探索了“体系化”治理思路,包括法律制度建设、常规治理方法、生态安全宣传教育,以及风险管控等多种手段同时运用,全方面提升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水平。在书中,作者还介绍并剖析了国内外诸多生态安全治理的案例,进一步论证了生态安全治理的重要性,并认为从已有生态安全治理案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是必要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安全治理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全流程和全方位的,并要求具有前瞻意识。在工业社会发展早期,由于对生态安全的认知不足,在城市建设中没有足够重视生态安全治理工作,最终造成了城市严重的生态污染,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可预知的负面影响,而修复生态环境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也是巨大的。英国伦敦地区、美国的五大湖地区等早期工业城市区域,都一度被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出现过一些严重的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如伦敦1952年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健康伤害。经过后期投入巨资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目前这些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生态环境,但还有部分深度的生态污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五大湖地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根据已有经验来看,城市生态环境一旦遭受污染破坏,若要进行生态修复,耗费的时间长、成本高,并且很难修复到理想的生态状况。基于此,在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中,要有意识地融入生态安全观念,从城市建设规划阶段就开始强调生态安全,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尽量不引进污染工业,或者将具有生态污染特征的工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统筹管理,方便后期的生态安全治理。中国早期城市建设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如钢铁产业工业区就一度建设在城市中。钢铁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生产过程中会对大气、水体,以及土壤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当城市发展起来之后,不得不耗费巨资将钢铁工业企业迁出城市,同时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保护好生态环境,采用污染防控、环境监测等多种手段全方位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同时在城市建设时,要有前瞻意识,要考虑城市规模的扩张,从而更加合理地规划生产区与生活区。

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新格局的建构应走法治化道路,基于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来推动生态安全治理工作开展,让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工作呈现规范性和持续性特征。根据发达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治理经验分析,基于法治手段来推动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是有效的。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起步早,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曾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而烦恼,当他们意识到生态安全的价值之后,开始针对性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通过法律手段来推动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工作,整体效果是不错的。时至今日,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整体效果颇佳,其中法律制度建设与法治手段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如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也有针对单项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的法律,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此外各级政府根据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特征与新要求,也会出台一些针对性的行政法规,与相关法律一起构建起相对完善的生态安全治理法律法规制度。在我国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工作中,法律法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也在逐步完善,因此关键就在于严格执法。在现实中,仍有小部分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做出一些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事情,如偷排污染气体或工业废水等。面对这种情况,加强生态安全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是必要的。此外,还应加强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更多市民监督和举报破坏生态环境安全的行为,更有效地推进城市生态安全治理的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是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格局建构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会给城市生态安全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与损失,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化工企业爆炸事故。一般来说,化工厂的爆炸事故可能造成化学品泄漏,会直接对大气、水资源及土壤等产生生态危害,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生态灾难。基于此,有必要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当事件发生之后,能够迅速、有效地采用应对措施,尽量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同样,企业因为污染处理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水排放、有毒废气排放等突发环境事件,也要求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防止其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破坏,降低负面影响。总而言之,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动生态安全治理新格局建构是时代要求,也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在城市生态安全治理新格局建设中,不仅要有前瞻意识,从城市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入手,还要重视法治手段应用,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全方位推动城市生态安全治理工作开展。

作者:侯娟 邹平 单位: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安徽水利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安全治理策略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数据应用也愈加广泛,数据带来的价值和活力也逐渐增多,但受数据量大、来源多以及访问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安全缺少精细化的管理,容易引发数据安全治理问题。因此,应对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更科学的治理思路和方法,通过架构合理的安全数据安全治理技术,为大数据的有效应用提供支持。故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数据安全治理思路

1.1治理原则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数据安全治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合规性。数据安全治理应依据法律法规以及数据安全保护要求进行工作的开展,并在合理合规的条件下进行改进。二,经济性。数据安全治理的目的在于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但依然需要保证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与业务实际、防护收益相结合,尽量以最经济的方式

1.2治理要点针对大数据应用中数据安全问题以及常见误区,采取综合分析的方式与安全治理原则相结合,得出数据安全治理要点应从人员、数据、系统以及事件等方面入手(如表1所示)。其中,数据安全治理的本质在于实现对人的管理,只有做好人员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工作能够顺利得到落实,因而需要相关人员提高对人员管理的重视程度。数据安全治理的主体为数据,所有工作内容的开展都是针对数据展开,所以数据也可称为数据安全治理的核心内容。对于数据来说,只有在特定系统中才能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因此,需要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事件作为安全问题的表现,对数据安全治理工作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所以也可称事件为数据安全治理的牵引。数据安全治理需要建立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核心的模式,积极引入安全技术与管控机制,提高数据安全治理工作水平。

2数据安全治理技术架构

通过对数据安全治理原则与要点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数据安全治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系统、数据以及事件等,不同阶段和环节技术管理和控制并不相同。其中,在人员安全管控方面,首先需要对用户进行统一的授权,明确用户可访问的权限,并对其访问系统文件、数据库依据不同的安全级别进行关系的映射,做好操作行为的审查,包括增加、删改以及查看等操作。当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时,比如异地登录以及非授权访问等需要及时进行告警提醒。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不同的阶段需要采用的技术管理和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一,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阶段主要是做好数据来源的验证,保证数据来源的合法性,有效核对数据质量,重视数据采集集合的判定与标签设置工作。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的重点在于保证数据不发生篡改、窃取问题,通过加密协议的方式避免信息的暴露,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利用摘要和算法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当进行导入或导出时,需要保证对导入和导出数据提供者、接收者、来源等信息的追溯。三,数据存储。对于敏感数据、非敏感数据应采取分离存储的方式,使得数据能够根据级别存储于不同的分区中,利用密码技术的方式进行加密性存储,做好定期的备份与恢复。四,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依据授权情况只允许指定人进行操作,在处理时应做好数据的去标识处理,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当数据敏感性发生变化时,则应进行标签的重置。五,数据使用。只允许满足安全要求的用户进行访问或操作,做好数据共享、开放的脱敏处理[1]。

3大数据应用中的数据安全治理技术

3.1数据采集不同类型的大数据需求日益增多,容易导致各类安全隐患问题。例如,数据损坏、数据丢失、数据盗取等。因而,需要积极借助技术手段确保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使用虚拟专用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虚拟专用网技术的主要应用原理在于利用隧道技术、协议封装以及密码技术等进行封装后,在源头端与目的端利用虚拟数据传输的通道使得源头数据得到加密性的处理,并将其嵌入到另一协议数据中,使其伪装为普通性的数据,实现网络传输的目的。当到达目的后用户可利用解析的方式对所嵌套的信息进行还原。现阶段,市场上常用的虚拟专用网技术主要以SSL协议为主。

3.2数据存储数据存储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传统的数据生命周期较长且使用较为频繁,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不同云服务器的应用极易带来安全隐患问题,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也不断提高。除此之外,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商业价值与日俱增,使得更多的黑客投身于此窃取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谋取高额的利益,而一旦关键信息被泄露会对企业与用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大数据的应用应建立数据存储安全基础上,对于大数据来说,其存储的安全性主要包括隐私保护、数据加密以及备份恢复等。

3.2.1隐私保护隐私安全保护技术在大数据的存储中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数据快速传输的同时避免数据的泄露和丢失。当前,隐私保护技术主要分为:一,数据变换隐私保护技术,该种技术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但容易出现数据丢失问题,数据的丢失率随之增加。二,数据加密隐私保护技术。该种技术在确保数据完整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数据加密隐私保护技术在计算过程中会占据过多的资源。三,匿名化隐私保护技术,该种技术能够确保信息发布的真实性,但数据在发布后依然存在较大的丢失率。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隐私保护技术都拥有一定的优势和弊端,因此,用户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应依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隐私保护技术[2]。

3.2.2数据加密虚拟专用网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数据安全的传输到目的端,而目的端收到数据信息后首先需要进行数据解密工作,才能进入到后续的存储过程中。一旦数据采用明文形式存储,则容易造成非法入侵者的攻击,此时的数据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在对数据进行存储时还需要做好存储加密工作,为保证存储速度和存储安全,可以只针对重要的核心类数据进行存储加密。依据数据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数据的加密机制可分为两种,分别为静态数据加密机制、动态数据加密机制。

3.2.3备份恢复为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需要对存储系统做好数据备份恢复工作。当数据存储完成后需要及时启用备份机制,一旦数据丢失或被破坏时,能够及时启用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常情况下备份恢复机制主要有异地备份、数据镜像以及快照等。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存储通常采用HDFS备份恢复,针对较为重要的数据,还需要建立远程的容灾备份机制。

3.3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剖析数据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大数据价值的过程。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往往会引入较多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支持,比如,人工智能、云计算、检索以及生物识别等。对于拥有大数据的机构来说,复杂交叉学科的存在使其无法成为全面的专业数据分析者,因而会引入综合能力较强的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但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在分析的过程中极易带来较多的安全风险,为保证第三方机构在使用数据过程中不植入恶意性质的代码,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时应确保登录用户身份认证的科学性与访问控制的合理性[3]。

3.3.1身份认证在数据分析中的身份认证主要是指应用系统中在进行用户登录身份认证过程,也是指用户身份与真实身份印证的过程。依据用户的认证信息,身份认证技术可分为机密数据身份认证、特定信息认证以及人体生物特征认证。

3.3.2访问控制数据分析中的访问控制是指安全保护的核心,访问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针对用户制定相关的控制策略,对访问进行设置不同级别,确保合法用户能够得到所需的数据,对于关键资源的访问,不仅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用户访问的合法性。还需要保证访问控制依据行为特性进行开展相关工作。访问控制一般分为两种,即自主与非自主。当前使用的访问控制模式主要包括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以及角色访问控制。

3.4数据发布在数据分析完成后进入到数据发布阶段,其安全性更为重要。在数据发布阶段需要做好数据全方位的审核,保证数据输出的保密性。在数据发布后,为避免发生数据外泄,需要采取追溯机制,保证能够及时得到数据安全环节并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在数据发布过程中,主要分为安全审计、数据溯源以及防范多途径攻击等。其中,安全审计主要是依据采集到的安全大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以及审查,进而找出安全隐患,采用计算追查的方式,做好后续的处理。数据发布过程中的安全设计选择,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系统不具有影响,另一方面则应保证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审计技术主要包括日志审计、网络监听审计以及网关审计(如图1所示)等。数据溯源则主要是指有效对大数据全部周期、操作进行合理标记与定位,当发生数据安全故障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定位到问题点和主要责任人,从而能够提高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效率[4]。

4结论

总而言之,大数据在现代社会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其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大数据在应用层面有着较大的发展速度,安全漏洞问题愈加凸显,使得数据服务平台安全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大数据在整个应用过程中,各生命周期都有着不同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安全思维意识,树立正确的数据安全意识,为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沛汐 李鑫 苏伟光 张冬冬 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安全治理策略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零售业态发展稳定,电商社会零售总额占比逐年攀升,对传统零售业态已经产生巨大威胁。自2018年开始,社区团购在多轮融资后的资本加持下,快速在市场上攻城略地,通过低价补贴等营销策略,给传统生鲜零售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预测,到2022年我国社区团购市场零售额将超过5000亿元,增长率达28.4%。政策对市场的纠偏作用下,社区电商赛道降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区电商需要以长期价值为基础,重视整个农业的基础建设和流通方式。传统零售企业面对大型的社区团购电商企业冲击和竞争,渐渐出现了闭店退出市场的迹象。

一、市场业态问题

从国家统计局2021年官方数据显示,我国零售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是,随着互联网企业进入传统市场,其自有资金、信息化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势必对现有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当前零售终端市场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市场的马歇尔冲突当前传统市场上的生鲜零售店家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菜市场的销售业绩受到冲击,原本平稳的收入出现举步维艰的情况。随着冲击的持续加剧,缺乏竞争力的传统市场和小微商家将会被击垮,从而出现大量的失业。随着小微生鲜零售商家的倒闭和退出,市场逐渐形成寡头企业,对市场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这就是马歇尔冲突。也就是规模经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生产积极性,但是当规模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则形成寡头和垄断,导致市场缺乏竞争力和活力。

(二)信息壁垒与营销体系亚健康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是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常见的矛盾问题。小微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弱,当市场发生变化或者波动较大时,将导致没有办法及时调整市场供应能力和策略应对。另外,小微企业的营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竞争过程缺乏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供应链分销过程,定价容易过低或过高,存在出货渠道单一、商品生产单一等问题;经营管理过程,小微企业因为营销体系的不完善,对服务覆盖范围、时效性和售后服务等更容易出现短板。

(三)市场的帕累托最优与改进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能够在不减少一个人福利的情况下,增加另一个人的福利,即达到帕累托最优。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进行的改善,就叫作帕累托改进。其实质讲的就是资源效用最大化。对整体市场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市场零售总额是人们总体收入和消费相对固定,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通过平衡各类零售模式,让市场处于多元共存、合理竞争的状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和促进市场稳步发展。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研究集中在解决市场多种商业模式之间竞争内耗,避免因为资金、信息不对称、供应链及物流配送时效等问题引起的竞争不平衡,最后导致市场形成寡头和垄断的单一市场。课题探索使政府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和引导,推动市场供应渠道多样化,市场合理竞争的多元零售业态。

(一)研究思路本文研究思路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假设信息化程度高的科技公司容易形成数据合谋算法的结果,把目前市场上的社区团购巨头归纳为一类竞争者,探索和分析科技公司进入零售市场后对传统零售企业产生的影响要素。当前零售市场竞争失衡,政府职能监管部门出台政策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引导大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对市场进行治理。具体治理策略如下。一是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和适当干预无序市场,相关部门的管理政策减少混合策略均衡博弈的复杂性,让市场有序竞争。二是引导大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开放性“智慧+供应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引导关键企业发挥社会责任,建设智慧供应链体系,形成智慧型统一大市场,让多种业态良性竞争与共存,最终使市场朝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达到博弈均衡,形成多元、稳定的市场业态。

(二)研究方法研究选取人们生活中复购率最高的生鲜电商与日常生活用品为样本,选取浙江省11个城市为抽样调查样本框。其中包括三大主体,社区团购巨头企业群,现有市场业态经营者,政府市场管理部门与政策。因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的要求,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2)问卷调查法;(3)数理分析法。

三、市场治理路径与对策

(一)市场治理现状2020年12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严格规范社区团购经营行为,会议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九不得”。其中,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不得实施没有正当理由的掠夺性定价。这些行为预示着国家对大型企业支配市场地位行为的规范和限制。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美团在我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根据国家《反垄断法》一系列的行政处罚与市场商业行为的监管与实施,给出了治理当前自由市场一个明确的规范信号。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工作原则主要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系统协同,稳妥推进。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意见》对市场的稳定和健康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是,《意见》出台后如何实施,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

(二)市场治理对策与路径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础是业态的多元化发展与优势互补。多元化的市场,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保障了商品供应链物流的畅通,便利了消费者多种消费需求。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数字经济在各个地区建设和完善程度不同,在市场经济流通中存在信息壁垒。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个别地区还存在以本地市场主体优先的情况,对市场物质大流通产生了障碍。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的良性运行,国家先后出台了多种管理制度,特别是最近出台的《意见》,综合多个部门、多重法律制度对市场进行治理和引导。市场治理路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适时出台市场管理政策,适当干预和调整市场;二是引导大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设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形成无壁垒、安全稳定的统一大市场。

1.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治理政策

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其工作原则包括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主要目标之一是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意见》的落实与实施贯穿了对整个市场管理法的应用。良好的政策规范能指导市场流通体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提升不同模式之间市场主体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公平性。

2.深化数字经济应用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中,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方面,提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提出破除区域和不同所有制单位间的流动障碍,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十四五”规划目标中指出,数字经济是推动市场治理方式的重要变革,是重组全国生产要素资源、改变市场主体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3.推动大企业建设大市场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良好的市场管理政策需要有效落实才能产生治理效果。为了健全市场经营机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要以大数据信息化的智慧应用作为基础。智慧型市场治理的核心是数字供应链流通体系,改造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升级为智能化的生态体系是解决市场不平衡的重要手段。

(1)市场零售业现状。传统的零售企业相比信息化程度高的科技企业,商品从供应商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分销,最后进入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环节,时效性和成本都较高,特别是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时间长、反应较慢。社区电商包括店仓一体、前置仓、社区团购三种经营模式。传统的电商主要包括平台电商、垂直类电商两种。由于社区电商通常以店仓一体、前置仓连锁店铺的方式开在社区周边,相应的配送时间可以做到0.5—1小时;而传统电商则以中心仓的模式运营,配送时间通常需要0.5—2天。根据调研结果,生鲜品类三种商业模式对比如表1所示。调研结果显示,传统零售由于规模小、议价能力弱、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无法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处于明显的劣势。

(2)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有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基础,推动大型企业发挥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参与基于大市场的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立足点。通过实例观察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多重回归模型。我们从市场运行的良性指标、社会效益(成本)、时效、产品质量、服务范围研究,推导得出市场治理模型,如图1所示。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从生产商到终端零售商的中间环节,由大型的“智慧城市大脑”(信息化中心)构成。生产商、贸易商从需求方平台获取市场信息,从自身生产资源出发进行登记,记录到供应方平台。供应方平台数据和需求方平台数据通过商品交易市场(MX)自动完成匹配,完成交易后通过供应链物流系统进行配送。生态体系对市场的价值和效益主要体现在解决三个核心方面的问题:信息壁垒问题、规模经济造成的成本问题、物流配送问题。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运行效果检验。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为公共资源平台,以研究传统生鲜市场为例。农户通过生态系统提前录入产地、种植品类、土地面积、出产日期等信息。需求端零售商家通过平台提前预订,智慧供应链物流系统资源调配统一配送至指定提货点。这一过程,减少了零售终端客户找不到货源问题,减少了中间的分销环节成本,统一协调的物流配送资源降低了物流成本,高效对接资源进入服务市场,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例如,对宁波梅味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为期10个月的经营情况调研,截取其中30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以下多重回归模型公式,对总体进行假设分析如表2所示。从统计结果分析,三大影响因素与社会效益的相关关系R=0.51,显示为强相关;F值(弃真概率)为0.045954,确定本组数据结果的置信度达到99.5%。综合供应链生态系统从原材料供应到最后终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从成本、时效都取得良好的运营效果,具体如表3所示。智慧供应链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资源分布不均的部分问题,提高了传统零售终端的竞争力,引导市场多元竞争的博弈均衡。

四、结语

当前市场在政策引导下,表现为繁荣稳定,但从调研结果数据看,大量的传统零售主体经营困难,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其原因包括资源分布不均,包括资金、科学技术和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政策调控会有一定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零售的劣势。目前的趋势是,传统业态向社区电商方向发展,最后单纯的传统零售将被市场淘汰。若最后形成单一的电商,对市场健康、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和质量存在巨大伤害。政府引导大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设基于“统一大市场”的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公共资源平台,从模型推导结论,体系调和了社会资源的不平衡,这有利于零售市场业态的多元化,解决了农户农产品源头滞销问题,稳定了就业和物价,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和多样性,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研究还发现,整个生态体系在行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存在大型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大额订单哄抬物价,引起生态系统资源波动的情况。所以,供应链生态体系仍需要政策治理的配合,才能更有效地保障社会资源稳定运行。参考文献:

[1]周俊.建构治理剧场:社会治理共同体何以形成——以嘉兴市“三治融合”进集贸市场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1,(10):74-80.

作者:陈广明 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