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3篇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3篇

时间:2023-01-05 11:24: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大学课程教学改革3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3篇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1

0引言

借助课程思政发展契机,促进思政元素在英语教育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构建高等教育事业新格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道德水平,切实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及担当意识的优秀接班人。

1英语课程思政潜在动力: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

1.1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国际视野统一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都具有国际化视野,两者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一致。思政教育与英语教育相互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及国际理解力,学生在接触外来文化时,可以做到摒弃糟粕,借鉴与吸收其精华思想。此外,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能力在高等教育中愈发受到重视[1]。国家之间应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秉持理解态度展开沟通,才能减少矛盾,共建地球村。基于此,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认知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也能借此机会提升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确保以客观角度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能更透彻地了解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这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具有爱国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1.2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与通识课程相关从广义上来讲,通识教育是指专业之外的所有课程,按照目前的高等教育形式,可将其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等,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好,助力其个性化成长。如绘画、烹饪、插花、酒文化鉴赏等属于选修课。笔者通过查阅思政教育与通识课程相关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思政教育是否属于通识课程认知与理解不一。但这都不影响思政课程与通识课程同等重要。思政课程与通识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知识储备,有利于其全面发展,还能开拓其视野,提升其道德修养和思想认知[2]。

2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2.1立足大学英语实际,创新语言培养标准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打开了英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突破口,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了合理依据。虽然目前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点,其成因也相对复杂,但立足于英语教学实际的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具有超前性,几代教育者共同根据教育、学生、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培养标准,能减少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培养复合型语言人才。为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政元素,并利用外部力量促进英语教育育人功能拓展。例如,在英语听力课的创新与改革过程中,适当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相关制度及方针。听力教学内容的创新,不仅能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还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及政治的差异性,感受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提升学生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英语教学实际中,应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比例,并拓展其学分权重,以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自主继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例如,在英语阅读课中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民族发展历史、传统诗词等。传统的英语阅读课中多阅读英美简史、英美报刊内容,所以应创新教学内容,提升传统文化融入比例。抓住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契机,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可助力课程重塑,将偏离的英语人才培养标准重新拉回正轨,使新时代人才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

2.2优化英语专业教材,增强教育价值导向性一方面,英语教材过于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其中文化内容比例失衡,学生长期在多元化价值观侵染下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认知。剖析优秀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魅力,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契机。另一方面,由于英语专业教材中的西方文化内容较多,导致中西方文化比例严重失衡,使教材单一化、片面化。由此可见,打破传统教材一边倒的局面迫在眉睫。例如,在了解西方节日时,教师应适当融入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背后蕴含的文化特色,由量变引起质变,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风貌,增强民族自豪感。英语翻译课中可引导学生选择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素材,并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元化翻译,让学生在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同时,将思想政治元素全方位融入英语教材,可有效协调中西方文化比例,改变教育失衡的现状,防止学生受到西方不利价值观的侵染与渗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西方文化中有值得借鉴的部分。在编写教材时,教材编写者应严格筛选多元化素材,避免教材中浸染较多西方价值观。例如,有的教材照搬西方史诗材料的内容,这些内容由外国作者撰写,其表达的价值观念与我国价值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对此,教材编写者应严格筛选教材内容,并适当增加客观评价与批注,不能一味地为追求“原汁原味”而照搬全用。例如,修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倾向过于浓厚的文学作品,增强英语教材的教育价值导向性,改变英语教育中西方文化教育失衡的状态,可有效防止学生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并为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首先,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增强育人意识,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促进知识传授与意识培养同步前进。外语的流利性不能体现语言人才的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英语教育的核心。目前,英语教师只担负了教书责任,并未担当育人责任,只教不育导致英语教育结构失衡,其教育框架也面临分崩瓦解的危机。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增强其意识培养的自觉性,这有利于优化教育框架。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关乎英语教育专业发展,更关乎大教育格局的构建[3]。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力量。因此,英语教师应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理解民族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作为教育引导者,教师若推崇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育失衡。强化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切实将民族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有利于促进英语课程思政深入发展。例如,强化教师职业培训,针对英语教师存在的文化认同度低现象进行科学培训,提升教师文化自信,使其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同时,激发其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自觉性,确保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层次融合。

3结束语

在英语课程思政发展过程中,思政元素与英语教育内容的融合,应保持润物细无声,依据英语教材挖掘或合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两者优势互补,从而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教师是促进英语课程思政发展的灵魂所在,强化对教师的培养,可使其为我国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形成全新教育模式,实现语言教育的长远发展。

作者:戚桂友 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2

一、新时代思政课理论教学之必需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要求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今天,依旧焕发强大的真理伟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的实践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全过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应该放在理论中去讨论,而应置于实践中去检验。实践能够证明人的思维真理性,实践能够展示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及能动的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00。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内容,是在实践中总结、升华、概括出的一般普遍规律,是事实、是理论真理。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从思想方面入手,塑造一个品格健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有用的人。高校青年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获取了一定的理论知识,针对世界、国家和社会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知。同时,这些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完全是正确的,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发的社会实践。将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置于实践中去检验,从认识到实践,去反思通过学习得到的感性认识是否正确,同时通过实践也能及时修正认识中存在的错误与偏差。从实践到认识,基于自身实践,通过思维的选择与再加工,使得感性认识上升为更为深刻、完整、正确的理性认识,从认识到再实践,运用已经形成的更为全面、成熟的思想改造生产、学习和生活实践,即实现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生习得的是一种思想和理念,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推导思想政治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用实践去验证和解释理论的合理性。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3]7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结合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实现科学理论真理向实证科学的过渡与转化,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能够成为深入学生头脑和实践中为人所用的知识。

(二)新时代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建设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回归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新思想、新理论的真理性,同时通过有效的课程实践,构建学生学、思、行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新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展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引导新疆青年学生立足新时代新疆发展建设实际,运用所学理论更好地认识实践、指导实践,投身实践对之前的理论知识进行再学习、再反思,从实践出发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

二、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之要求

(一)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时代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上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需要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担负着增长学生知识才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引领、塑造一个品格健全、全面发展、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凭借理论灌输式教育,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从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去体会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通过实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新时代高校育人,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守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保证高校多群体在政治上清醒、思想上坚定、行动上自觉。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二)党中央关于思政课改革的文件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在大学,多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让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进一步明确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完善实践教学制度,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社会各方共同协力,在社会大环境中为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条件和环境保障。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首。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新时代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更加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之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实效性,切实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强调在实践中培育人、发展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地开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化、引导功能,以理论学习为起点,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置身新时代伟大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以及党和国家出台每一重要政策法规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

三、新时代党中央治疆方略之需要

(一)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作用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迈向新征程,也为新疆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塑造了崭新面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新时代新疆发展现状,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课程实践贯彻落实好文化润疆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守好新疆高校的思想阵地,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在高校各族青年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增添文化润疆的内生动力。

(二)贯彻好党中央治疆方略的应有之举毛泽东曾强调:“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4]694-695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实践涵养伟大的文化。新时代新疆高校思政课程结合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中追寻新疆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探寻指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思想文化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实践教学构筑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互通桥梁,引导学生亲身体会社会生活实际,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头脑中保持思想理论清醒,实践中保证政治立场坚定,投身实践领会、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新时代展现的新精神。在与各民族同学、群众的交往中践行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深入理解“团结稳疆”的重要意义。通过有效开展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在高校实现学生从“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思政”的过渡与转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在新时代驻疆、守疆、建疆的勇气和力量,以青年学生精神文化“软实力”助推“富民兴疆”硬实力[5]。新时代讨论新疆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时代意蕴,鼓励高校学生关心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让学生成为新疆好故事的创造者、讲述者和弘扬者。在实践中厚植学生爱国、爱疆、爱党的思想与情怀,打造社会实效性更强、教师爱上、学生爱听的思政课,坚持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的统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价值理念、正确的道德观念健全品格、凝心聚力、铸魂育人[6]。

作者:何姝妤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3

西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林业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1],其中,面向研究生的课程主要有植物病理学、森林保护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等。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学生“混学分”,教师上“水课”等现象层出不穷。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更明确,迫切需要解决上述难题。国内学者对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大量研究,如:张娜等人从教学内容优化、新媒体应用、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措施[3];陈小林等人分析了学科定位、教学内容、方式、教材等方面存在的弊端[4];王永林等人从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存在的问题。[5]国外高校教师对该课程的讲授多以分子植物病理学相关最新研究案例为主,一般不使用统编教材,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研究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其后续于实验室内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相关文献数据,以我校为例,结合实际调查问卷,全面梳理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出发,从教学平台、内容、形式及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对未来教学改革方向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文献分析

(一)主题检索在中国知网对“分子植物病理学”进行主题检索得出,2000年以来共有相关文献91篇,其中,中文文献32篇,总被引用数为160次、总下载数为7900次。87.6%的文献属于期刊文章,外文图书、中国会议及其他文献分别占9.7%、1.8%和0.9%;植物保护相关研究占比最高,为31.16%,其次为生物学相关研究,占比28.14%。上述论文中,国外期刊主要集中在MolecularPlantPathology,国内则集中在《植物保护》。

(二)关键词检索在中国知网对“分子植物病理学”关键词进行检索,分析得知该类文献的总数为78篇,总被引用数为39次、总下载数为3601次。进一步对文献类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期刊论文占比高达97.05%,其中,中文期刊占比61.76%。上述论文以农业科技内容为主,占比52.94%。从论文来源分布看,《教育教学论坛》与iScience占比相同,均为8.82%。

二、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以我校2020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和森林保护专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获得有效样本34份,涉及是否系统学习过分子植物病理学等7项内容。

(二)问卷分析

关于研一阶段是否系统学习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人学习过该门选修课,占总样本人数的32.35%;63.64%的受访者认为所学内容具有一定启发性,其中有较大收获的仅占18.18%,36.36%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忘却多数课程内容;45.45%的受访者表示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其中,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占比高达81.82%;9.09%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通过研究讲座及网络会议关注学科前沿;23.53%的受访者表示修学过普通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87.55%的受访者表示本科阶段多采用闭卷考试。上述结果表明,多数研究生并未转变本科学习方式,未能将课程内容与学术动态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缺乏主动钻研的意识。就未选课程的理由进行调查发现,26.47%的学生表示难度大,14.71%的学生表示学分已够,29.41%的学生表示该课程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关系不大,8.8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17.6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门课程。上述结果说明,学生在选课时会优先考虑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且相对易学、易掌握的课程,同时,由于学生对未来学习尚缺乏较为明晰的规划,因此其选择了诸多与后续研究不相关的课程,客观上造成了学分修满但并未获得应有知识储备的尴尬状况。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农林院校植物保护、森林保护专业类研究生的课程,是21世纪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学生构建植物保护微观世界的思维起重要作用。然而,多数院校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开设,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修读质量。此外,从我校研究生一年级课程设置方面来看,部分研学内容重复,如必修课中的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技术进展、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与选修课中的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等。教师的授课内容往往局限于其研究领域,不利于研究生思维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及创新性培养。此外,仅有教材及多媒体图文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研究思路也是造成其科研能力无法有效提高的因素。目前,多数农林院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采用的教材为南京农业大学王金生教授主编的《分子植物病理学》[6],该教材详细阐述了分子植物病理学领域的诸多重要理论,对国内相关教学具有重要贡献。尽管该课程包含了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生理生化基础、病原物致病与寄主植物的抗病相关基因、信号接收和信息传递、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大量知识点,但由于课时所限,多数学生无法通过课堂时间完全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此外,近年来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相关领域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急需教师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库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教学考核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方式,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测,有助于检验教学内容的合适度,为未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数据参考,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其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有助于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为其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知识储备。目前,高校研究生自然科学类课程考核多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考核方式也以论文考核为主、辅以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相较于本科阶段的闭卷考试模式,虽然论文撰写更有利于研究生掌握文献资料获取方法,有助于其发散式科研思维的培养,但实际上学生对课程论文撰写的重视度普遍不高,采用“彼课程此论文、此论文彼课程”等方法,课程论文相互套用、多课程同一论文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抄袭、拼凑等行为。归根结底,上述现象的发生与教学考核内容不明确、考核评价标准不统一、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有密切关系。

(二)学学习兴趣影响研究生的学习效率,调查显示,多数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较低,表明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多数学生仅依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片面追求学分来选课,对研究生期间课程的总体设置缺乏认知,对课程内容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多数学生以课内学习为主,课余时间很少甚至不关注学术前沿,造成其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研究生入学后依然延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方式,习惯于在课堂上依赖授课教师,局限于对教学课件内容的学习,未能形成主动获取课程相关知识资料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多数研究生的英语掌握度不高,对英文文献的阅读学习普遍存在着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其对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内容的获取和学习效果。此外,学生的本科基础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研究思维的发展,本科阶段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制约研究生阶段的研习效果,影响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产出能力。首先,少数学生本科非植物保护、森林保护等专业,由于考研分数较低被动调剂到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仅在考研阶段接触了植保类专业知识;其次,多数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模式较为固定,多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缺乏对科学研究的系统化训练,缺乏对课本之外知识的获取途径,未能充分获得思维发散与动手实践能力,从而造成其短期内无法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四、改革建议第一,调整课程结构。当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调整分子植物病理学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将其从选修课移至必修课对启迪学生微观研习思维具有重大意义。[4]此外,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也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办法,应结合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合理化布局课程。一方面,使必修课与本专业联系更加密切,凸显其必修性;另一方面,不同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在保持关联性的同时需避免过多的重复内容,以拓宽选修课程的可选性。

第二,优化授课内容。如何将教材与文献无缝结合式授课是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编写一本包含近年来重要研究进展的系统性较完备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教科书势在必行,内容可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上的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相关研究为主,采用案例库的组织形式。同时,搭配一本相关实验教材也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实验素养的重要办法,并采用相关教师共同授课、“教材—文献—实验”融合式教学方法。[7]此外,创建动态可随时编写的电子教材可以解决研究前沿更新较快的问题,也可以起到节省教学资源的作用。[8]教师可通过增加模拟动画以表达教材中部分复杂、抽象的微观信息;将文献作为科普知识穿插于教材相关内容之间,并重点讲解文献中的试验思路,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发散式思维;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进行授课,重点在于“为什么”“做什么”,提倡“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引导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潜力。[9]

第三,拓展教学途径。传统教学途径失效主要是因为教师仅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3]教师应将新技术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课堂上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呈现教材或文献涉及的相关研究材料、步骤、现象等。教师利用融合式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诠释某些基本理论和现象,展现事理之间的相通性,以应对分子植物病理学的抽象性。此外,教师可以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班级群对教材或文献内容进行研讨、提问,以解决课堂上部分学生羞怯、不敢发言的问题。[10]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公共平台拓展教学以弥补有限的课堂时间,包括文献、网络讲座、学术活动、公众号推送,等等。目前线上教学资源诸多,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甄别、筛选线上资源,帮助学生合理、高效地使用和学习线上资源。第四,改进考核方式。研究生教学的考核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目前,研究生考核形式多以撰写论文为主,但教师对论文的批改并不严谨。因此,课程论文考核可采用答辩模式,课程论文须重点突出创新性,采取学生、教师共同评分的规则。整个评分细则公开透明,促进学生对分子植物病理学研习心得的交流。

五、结语

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开展分子水平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于传统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科学技术的引入更加符合当今绿色可持续化农业的发展理念,是现代绿色农业与智能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鉴于其知识的交叉性,如何将这一新兴课程融入农林教育大家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分子植物病理学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还需要各高校开展多方合作研究,更好地将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林教育融合贯通,促进我国农林教育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韩长志,张新民,李巧.林业院校非传统优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4(4):46-49.

[2]张娜,杨文香,王亚南,等.硕士研究生分子植物病理学教学现状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362-364,373.

[3]张娜,王逍冬,闫红飞,等.研究生示范课程改革与建设———以“分子植物病理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0(5):113-117.

[4]陈小林,董五辈,郑露,等.现代农业背景下植物病理专业“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193-194.

[5]王永林,田呈明.高等林业院校“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7(2):43-45.

作者:夏雄飞 韩长志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