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微课程教学论文3篇

微课程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2-12-30 14:53: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微课程教学论文3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微课程教学论文3篇

课程教学论文1

―、与时俱进,探寻应用微课程的积极意义

1.有效翻转,引导自主学习要构筑长效教学机制,教师先要了解微课程的积极立意,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并合理指导学生探索。传统政治课堂强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利用微课程能有效构筑翻转课堂,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围绕困扰或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展开讨论,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时,教师设计微课课件,将教学内容分成“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三个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思考并在课堂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很多政治权利和义务,可是我们作为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吗”由此,教师明确学生的困惑点,将教学重点放在“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上,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解决问题。微课程有助于构筑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情况。翻转课堂打通课堂内外的界限,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构筑长效机制,让学生始终怀着热情学习。

2关注现实,树立价值观念微课程设计还要注意从现实问题出发,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让学生在具体事例引导下深人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案例时,要注意关注小现象、讲述小故事、展现小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获得更真切的感受。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时,教师在微课中加人抖音、快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1)在我们平常所看的短视频中,有多少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有多少视频展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问题呢(3)如果你是一名视频博主,如何采用文化创新方式设计既吸引大家眼球又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作品这样的课件不仅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思考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避免被庸俗、粗俗、低俗的文化所影响。如果微课件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改善行为方式,进而不断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共享过程,实现共同成长教师虽然是微课设计主体,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优化师生、生生互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为了编写微课,会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资料,思考相关问题,让学习变得常态化。教学“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时,教师将设计微课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收集材料,思考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并分小组设计课件。在此过程中,大家共享资料,交流想法。有学生原本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国家大事交给领导们去管吧。”但在和大家交流过程中,逐步改变想法,认识到学生也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建设和谐社会出谋划策。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并利用微信等网络渠道随时随地与同伴分享资料、探讨问题、共同成长。教师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鼓励他们多说、多想、多探,循序渐进地树立正确观点。

二、躬身实践,探寻制作微课程的注意事项

1.结合时政,选择热点主题为了让微课程发挥更大效用,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时代性的主题,如结合时政热点设计主题,让学生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好习惯,在理解教材基础上了解社会,并运用所掌握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提升学习效果。“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全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尝试判断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设定主题后,围绕时政热点选择有关材料,如“小明回家后,突然发现居住的大楼被‘封’,原来大楼里有人是新冠肺炎的密接者,整幢楼居民都要接受健康检查。小明心想我又不是密接者,为何也不能外出呢这样多不方便啊。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何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这个问题”课件中展示事例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小明的心理也真实可信,具有讨论的价值。讨论后大家认识到这样做虽然会对个人造成不便,但可以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在社区扩散。从这个层面上讲,个人做出牺牲是值得的,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社会现象比较复杂,不仅有正面、积极的内容,还有负面、消极的内容。教师选择主题时,不能仅关注正面现象,还要引导学生面对各种丑恶现象,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家形成正义感、责任感,提升价值判断能力。

2.结构简洁,区分易错易混微课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如果教师将设计制作微课的焦点全部放在美观方面,却忽略知识点呈现.那么就本末倒置,无法发挥教学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结构简明、中心突出的课件,并将学生容易混淆的观点、概念放在一起,课堂上深人探究,激发学生持续性学习的兴趣。教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教师采用表格形式展示相关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帮助学生区分和掌握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提升学习效率。表1展现唯物主义的不同类型,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方式了解它们的异同,感悟时代的进步。表2展现唯心主义的不同类型。学生可以将表1和表2进行对比,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大的不同。表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局限性或优点简明的结构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学习焦点,同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对哪些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进而开展针对性学习,找到学习薄弱点,进而逐个突破,解决易错易混问题。

3.语言幽默,营造快乐氛围制作视频微课件时,教师要注意语言,避免照本宣科,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讲述时语速适合,语调具有感染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这样,让学生更关注学习重点,提升学习效率。“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微课件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视频想象自己成为各个历史阶段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然后用体验方式感受其身上具有的民族精神。教学引导时,教师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如“大家觉得鲁迅为何要弃医从文呢医生在当时是一个稀罕的职业,工资待遇一定很好,鲁迅却放弃了,是因为他的医术实在太差,所以只能放弃吗”这番话引得学生大笑,教师继而启发学生思考:“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精神它有什么作用在鲁迅身上能否看到这种精神呢”让学生在欢乐气氛中深挖中华民族精神。

三、切中肯綮,探析融合微课程的教学环节

1.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设计微课程教学环节时,教师要把握探究性,弓丨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问题层层递进地挖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样,学生思维能力逐步得以提升并发展。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教师在微课课件中先展示各国各地区风土人情,让学生看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再逐一提出问题,引导探究。问题“你知道哪些不同的民族节日和世界文化遗产能否介绍一下”主要从思维拓展出发,开阔学生视野。问题“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你认为这种差异性主要是什么引起的”让学生思维更有深度,尝试探究文化的本源。问题“请大家看这段视频,一名在韩国发展的中国籍练习生因为不愿意在新年行磕头礼,所以被韩国人抵制,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她应该坚持自己的本国文化,还是应该人乡随俗”让大家结合现实生活,辩证分析。微课课件具有一事一议的特点,虽然有时候关注的只是小事情,但是深人挖掘,就能适当延伸、拓展,让学生关注社会、自主探究、把握核心。

2.互动,碰撞思维火花注意互动性是微课件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大家积极互动沟通,可以在课堂进行交流,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沟通互动。设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微课件时,教师关注学生互动,首先用视频展现新闻:某军事发烧友随手拍下一张照片,发送到网络,却给某国情报局提供了军事机密,让他们了解试验中的中国战斗机。有人认为,不知者不罪;有人认为,此人的行为破坏国家安全你如何看待此问题这件事情给我们什么启迪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时时刻刻维护国家利益学生展开激烈讨论,认识到网络中存在不少负面新闻,阅读时要提高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基于国家利益要求,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泄露国家机密,损害国家利益。在互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同伴身上得到启迪,观察事物的视角变得更新颖,感受事物更敏锐。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构筑长效学习机制,在团队互助学习中提升自我。

3.反思,深化思维品质政治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还要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在微课件中,教师还要设计反思环节,让学生思考自己采用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师引导下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在同伴互动中获得启迪。久而久之,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仅注重学的过程,还关注反思,继而思维能力得到螺旋提升。“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微课件主要介绍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的含义和优缺点,并让学生模拟选举班委成员。活动过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微课件过程中,大家遇到什么问题,是否从同伴身上得到启迪,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呢”有学生提出:“我参与集体活动时,提出用直接选举,我的同伴先对比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异同点,再做出选择。虽然我们最后都选择了直接选举,但是他思考更全面,这是我以后要提高的地方。”教师又让该学生思考以后阅读课件时应如何改进。学生认为:“我觉得同学列表格方式很好,我以后在阅读微课件后也要将相关知识点整理成表格,对比其异同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适当引导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角度,适当运用对比法等找到差距,并结合薄弱环节深人探究,提升自我。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视频、音频、图文资料等整合在一起,能系列化、集中化地展现政治学科有关知识点,构筑相对独立、开放的学习体系。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自主学习,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

作者:施礼兵 单位:江苏省泰兴中学

徹课程教学论文2

引言

商务礼仪课程是本科院校商科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甚至是全校性质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除了礼仪理论知识以外,还包含了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商务人员的行为礼仪等,属于应用型较强的一门课程。另外商务礼仪课程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在青年群体中一次深度的解读与行为指导,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当代青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对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入了解,认同并且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目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商务礼仪进行微课程建设与实践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商务礼仪传统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商务礼仪课程当中,一般采用的是课堂讲授的授课形式,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在课堂中播放一些礼仪示范的相关视频,进行理论讲解,偶尔会进行礼仪示范教学。但是相对较少。从传统商务礼仪课程的授课内容来看,传统的上午礼仪课程的授课内容通常从社交基本礼仪开始,如社会交往礼仪,职业形象礼仪,仪容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以及国内外习俗等内容。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通过传统的商务礼仪知识学习,仅仅是了解了商务礼仪的规则,当然这些规则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礼仪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学生感触并不深刻。

2商务礼仪微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分析

2.1商务礼仪微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设计2.2教学设计2.2.1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课程授课之前,首先确立商务礼仪课程的思政目标,以商务礼仪装扮为例,在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之前,依据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型特点,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J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素养,通过知识目标,争取达到思政课程所要求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核心价值观。因此将本节课的思政目标为,通过商务礼仪装扮技能的学习,树立文化自信;培育礼仪素养;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新时代职场人的责任担当与使命。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微课程的思政目标,比如在商务礼仪装扮中,仪容仪表的装扮,知识目标主要是得体职场人着装原则,化妆原则等,这不仅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礼”的根源,还涉及到了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而在当代社会中,商务交往不仅仅是在柜内,也涉及到国际交往,从而引导学生的加过情怀,文化自信等新时代的核心精神。

2.2.2确立课程思政知识融合点依据微课程的特点,以教学任务为导向,在商务礼仪微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知识教学目标,在微课录制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入思政元素,以此完成思政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思政引领专业。

2.2.3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环节设计在商务礼仪微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类完善思政目标,将思政目标融入到微课程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以商务礼仪装扮为主题进行微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设计如表1。2.3商务礼仪微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评价

2.3.1学生评价在进行了商务礼仪微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首先进行了微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问卷设计,进行了KPI设计,将问卷投放在参与教学实践学生的微信群中,并且进行了数据和数据的检验。其结果为信读系数值为0.816,大于0.8,说明该组数据信度较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对学生的专业、年级和性别与其学习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如表2。从表2可知,专业与年级共1项之间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394,全部均大于0,意味着专业与年级共1项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同时,专业与性别,养成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你是否愿意使用微课学习,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共7项之间并不会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系数值接近于0,说明专业与性别,养成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你是否愿意使用微课学习,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共7项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再次对学生是否愿意选择商务礼仪思政微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时,其结果如下:从表3可知:学生是否愿意使用微课学习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养成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共5项之间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系数值全部均大于0,意味着学生是否愿意使用微课学习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养成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共5项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2.3.2教师评价-自我反思评价商务礼仪微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每个微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都会根据授课内容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微课程录制进行评价,通过微课程教学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来调整教学方案,做到以“思”促教。

3结语

高等教学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仅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重要基地,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以及对学生专业思想素养的正确引导都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经历了疫情,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多样化,疫情背景下,网络授课也成了一种常态化教学手段,微课在网课教学应用更加广泛,礼仪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应用课程,并且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刻内涵,在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应当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应该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融入到课堂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对商务礼仪课程及课程思政融合的微课程实践教学,学生在对这门课微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更加认可,并且通过这种学习形式,对自身的学习兴趣,习惯以及效果都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专业课与思政融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对学生的职业、专业素养进行了再培养,再塑造;树立当代青年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更加有益于当代青年学生健康的身心塑造。

作者:于振冰 丁 岑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徹课程教学论文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状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是超星集团整合课程资源、软件研发和数字图书馆等方面的优势研发出的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能实现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SPOC)平台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智能化的学习行为管理及准确的大数据分析。从已有的多个案例的分析可知[1-4],SPOC较好地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生个性化教学、实践教学、合作学习等模式的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因此,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政策背景,教学团队进行了基于信息化环境的课程改革与实践[5-6],旨在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1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职药学类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具有知识点多、重难点多的特点,比如:多种提取技术、多种分离技术、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各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等,都是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很强,重要而有难度的知识。鉴于多年的教学总结与学情,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将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提取与分离的实训操作中。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集中演示一遍或是讲一遍,学生再进行练习。虽然讲得清楚,学生被动接受,但并不代表学生就明白掌握了,他们欠缺主动思考,在实训过程中按照步骤机械操作,遇到问题无法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2混合式翻转课堂

基于SPOC课程平台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下发学案布置的知识点、操作技能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在任务驱动下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初步达成知识的内化;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答疑解惑等活动,深化重点知识,破解难点知识;最后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反馈。确实将线上学习和实体课堂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探索混合式翻转课堂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选取教学内容,搭建SPOC课程平台3.1.1分析教学特色,选取适宜内容随着色谱的高速发展,色谱法在化工、石油、生物化学、医药卫生、环境保护、食品检验、法医检验、农业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在各种色谱法中,以吸附色谱技术应用最广,在色谱分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只要吸附剂和流动相选择得当,几乎可以用来分离所有类型的化合物。而且吸附色谱的操作条件要求不太苛刻,目前吸附色谱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学生对吸附色谱技术单元的学习也存在类似问题,对原理一知半解,缺乏通过色谱行为分析物质的性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此我们选择“吸附色谱技术”作为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7-9]。

3.1.2细化项目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课题组将微课程以实训项目“苏丹Ⅲ和对氨基偶氮苯的吸附色谱分离技术”为项目任务,将教学内容细化,转换成课程平台资源,设计课程结构,以任务为导向,项目内容细化成7个单元任务,每个小任务再分解成不同的知识点(表1),将各知识点通过7个简短微课讲解,控制时长,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状态下讲授教学重难点,并由浅逐渐过渡到深,留给学生充足的适应时间。希望通过碎片化、片段化的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3.1.3依据单元特点,进行微课制作“吸附色谱技术”的知识抽象枯燥,通过对知识的分解,笔者对各单元结合知识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微课设计,力求将枯燥难懂的抽象文字动画化、可视化、趣味化,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动画,进行设问、引思、导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清晰美观的画面、直观形象的动画、条例清晰的讲解,深深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微课的实用性。以本期微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吸附色谱的原理为例,在微课中将吸附色谱的原理这一知识点进行分解,使学生在理解“相似相溶”的原理和吸附色谱行为的三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吸附色谱的基本原理。片头以生活总常见的活性炭洁面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动画直观生动演示“相似相溶”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吸附力的大小和移动相的选择依据作好铺垫;再通过教室里打扫卫生的例子,将决定吸附色谱行为的三要素直观化,演示了吸附色谱的基本原理。

3.1.4配套相关资源,搭建SPOC平台课程的学习资源库除了微课程的资源外,还需要配套的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录像、教学课件、电子学案、作业、在线检测、知识点分类、参考资料目录等,以本课程建成的SPOC课程平台为依托,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此可调动学生发挥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培养专业素质,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希望通过碎片化、片段化的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3.2基于“吸附色谱技术”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本次以我校16高职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项目“苏丹Ⅲ和对氨基偶氮苯的吸附色谱分离技术”为例,构建了天然药物化学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与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的实践性操作要求相结合,主要有理论学习、实例分析和实训操作三个部分组成,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评价反思三个环节(图1)。

3.2.1课前自主学习提前两周,通过学习通课程平台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并发放电子学案。鉴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欠缺,我们以小组方式学习,由组长监督,负责小组的知识点学习与讨论。各小组成员登录SPOC课程平台观看学习微课视频,完成吸附色谱技术基本知识的预习学习,以小组为团队进行对吸附色谱的原理、三要素、操作技术等微课中预留问题的讨论,完成学案布置的习题。教师通过课程平台的后台数据,可以看到学生有没有完成视频观看,是否完成预留问题的回答以及正确率。而组长负责将本组讨论过程中所遇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到小组的学案的任务卡中,并将讨论过程留下照片作为佐证粘贴在任务卡里,便于监督。另外为了进一步考察学生预习的效果,通过课程平台的在线检测项下给学生发布了10个题目,包括基础知识类6个:吸附色谱的原理、吸附剂、洗脱剂、被分离组分、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操作要点;应用类2个:色谱行为与物质极性的关系、展开剂的选择;拓展类1个:吸附色谱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中应用研究进展、自拟题目。要求每组选择一个题目,完成10分钟左右的PPT,派一名小组成员代表本组在课堂进行汇报。为了监督学生能够全员参与,要求将PPT的准备及制作过程的分工记录到任务卡中。在选择题目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先选为准”的方式,在课程平台上发布题目后,采用抢答的形式,先抢先选,其他小组只能从剩余题目中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既有趣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8个小组在十分钟内完成的题目的选择。在选题时发现,学生抢先选择的多为基础知识类题目,以吸附剂、洗脱剂、被分离组分、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操作要点最先被选择,可以发现吸附色谱的原理是学生认为的难点之一,而应用类和拓展类也是学生,最终各小组学习的薄弱点,说明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上的欠缺,在拓展提升方面应该加强文献查阅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3.2.2课堂知识内化(1)小组汇报展示,解析单元知识由各组代表对某一个单元任务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汇报,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再将七个单元以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针对共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个性问题特别指导。在微课的趣味化、直观化引导学习中,学生逐步掌握吸附色谱抽象的原理,理清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践问题。小组汇报展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2)各组评价检测,重点难点总结教师结合线上和课堂情况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侧重解析吸附色谱技术的重难点,将“相似相溶”和“流同固异”的原则传递给学生,从本质上掌握本次课的重难点。同时进行随堂在线检测,反馈学习效果。通过检测结果能够掌握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发现学生对吸附色谱行为的结果分析方面正确率在80%,说明学生对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稍差,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这也能作为今后教学的借鉴。(3)完成实训操作,深化知识应用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完成实训任务,要求各组将实训过程拍成照片,完成电子版实训日志,上传至学习通。教师在实操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有针对的进行指导。学生因为带着课前发放给他们学习任务,在实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原理的探索,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2.3课后评价反思对各组PPT汇报评价方面,进行了教师评价、组内自评、组件互评的三方评价反馈,及时对学生的课前及课堂表现打分,再加上对理论和实训操作的考核对学生进行了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可作为今后学生学习进步过程的综合素质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改进意见,有利于教师对本次课进行反思总结,对课程平台的资源库不断更新丰富,提高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

4结语

微课程的资源运用于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为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吸附色谱技术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不断互动、相互促进,对于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和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校本化”改造,能够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契合学生学习心理、顺应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需要,具有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琛.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2):52-58.

[2]赵慧臣,刘革,李彦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特点分析与发展建议———比较的视角[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5):1-5.

[3]李月.SPOC模式下的限制性策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3):66-70.

[4]姚巧鸽;周原.基于SPOC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导刊,2018(2):51-54.

[5]王晓芳,杨艾,金会艳,等.微课程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学教学中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102-104.

作者:杨春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