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美术创作教学研究3篇

美术创作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2-12-22 16:00: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美术创作教学研究3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美术创作教学研究3篇

美术创作教学研究1

一、针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进行剖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水平,对学科内容进行了分段设计。有的运用“综合、探究”的学习方法,有的运用“思考、发散”的学习方法,这样做都是为了指出教学的目标,那么再运用美术教育的媒介做记录、整合以及表演和展示,通过结合其他学科的一些技能和知识,去感知其他学科和美术有着怎样的联系(1)。首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定为中心,然后进行诸如彼此协作、情景会话等方式对学生去进行帮助和指导,利用课程有限的时间去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使得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在脑海中能够进行快速的建构,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该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整个教学的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次在美术的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也不能是由教师进行单一的传授,媒介也应该多样化,应该由学生占据主导位置进行建构,使其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知识(2)。

二、中小学美术创作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中小学的美术课堂是发展学生情感思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目。中小学生的对知识先天所带有的特性完全是可以通过后天地慢慢培养和磨合逐步去发展并壮大,并且学生智力具有的高低差异也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进行改善,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起稿到完善,是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幸福感的和自信心的,在一幅作品的创作中不单单是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更是对学生动脑观察的能力进行了必要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它既能反映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对知识的记忆力,对问题的想象力,对物品的创造力等,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人格情操和性格的培养(3)。美术创作在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它也正在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

三、美术创作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关心

努力激发中小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引领着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然而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挖掘艺术创作的本身具有怎样的魅力,从而将这种魅力引进到教学中去,利用美丽元素手段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如果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那么他在未来的道路上并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或者是科学家。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人认为数学领域是用不到创作能力的,很显然这就陷入了局部思考,一刀切的模式(4)。美术创作的发展深入对对任何人、任何学科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创作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情,当他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幸福感,学生的大脑有着无限的遐想,孩子的思想如神话般地丰富,每个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因为他们有着灵活的大脑与丰富的情感。四、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那么美术课堂的培养目的是什么?众所周知,它是一门培养学生美得学科;是一门创造美、发现美,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促使美术能够更好的与其他学科衔接并且有助于更好的去学习其他学科。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知识已经渐趋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文科、理科,包括各个学科之间都必然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不同的学科之间正在慢慢渗透相互交融恰恰又是新世纪科学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和必然趋势。那么,与之相适应的美术学科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彼此渗透交融也逐渐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将各门学科在发散思考方式、自主学习手段、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该学科所属知识背景等几方面的教育教学要进行相互的渗透和交融,这样既可以减少各个学科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又可以有效地克服各个学科之间孤立无援,教师要思考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发散思考方式的多元化,掌握知识技能的整体化,才能更有利于切身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操能力和积极思考的创新能力(5)。

五、通过美术可以激发其他学科思维的开发

影响儿童美术创作力的个性特征包括:独立性与创作力、观察力与创造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直觉、兴趣、动机、思维品质、自我管理能力等。美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极其富有变化的,那么对于美术创作教育本身,就可以利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的效率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哪科课程就应该在哪科课堂接收,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变化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在美术的教育教学中,是蕴藏着极其多的奥妙,但是最关键的却是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研究,使课堂变得多样性,不枯燥、不乏味、生动活泼、有朝气,当艺术创作教育成为一个学科出现在课堂上的时候,教师就要把本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充分联系在一起,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同时引领学生进行多方面学科的发展。

作者:史晓荣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美术创作教学研究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专业美术教育领域人才辈出,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贡献,我作为其中普通的一员,内心充满了自豪。然而,出于从事美术教育四十余年的工作经历所养成的职业本能,也本着对教育负责的态度,笔者也不断地思考这些年来工作中的得失,发现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许多学生在平时的创作中经常会出现创作观念上的偏差;对现实生活的了解认识不足;对艺术的崇高性、严肃性不够重视;情感空洞;尤其在创作选题上缺乏边界意识,导致只能赶时髦、追风。这些情况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一方面,由于当下的文化传播泥沙俱下,消极文化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社会评价更多的在意于他们的考试成绩,缺乏对品格教养和人文素质的引领,致使他们对生活缺乏深度认知,只能停留在表面。再加上很多学生在高考时只经过几个月的应试短训就考进大学,使得艺术创作对他们来说自然变成了陌生的话题。而且进入高校后,由于接受的主要是专业基础能力的训练,而关于艺术创作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创作能力薄弱可以说是必然的。西方当代文化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量涌入,使得我们的文化生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加之先前长达十多年的文化真空,使得很多艺术家无从坚守,诸多方面只能向西方看齐,某些人成了西方当代文化的二道贩子,良莠不分地把别人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强行粘贴在我们的视野。他们虽然在艺术水准上非常平庸,但在利用宣传和炒作上却都是高手,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是艺术底线的不断下沉。虽然不是主流,但曾一度混乱了艺术创作的风气,甚至污染了我们的文化语境。这种现象一直延续下来影响至今,目前仍有一些学子无法厘清艺术作品的优劣,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艺术学习的误区。而当一个艺术家放弃理想和责任,把艺术和金钱、名声、地位捆绑在一起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要求学生沉下心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开拓眼界,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知能力,提高文化辨识力,认真汲取经典文化的养分,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路径,以一颗虔诚的心面对自己的艺术生涯,扎扎实实地在艺术领域不断耕耘。我们自身更要遵循“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极其丰富的时代,由于获取信息的便捷,使得学生往往远离了现实生活。当下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学生从来没有真正深入生活,即便是来自乡村的同学也不能体会父辈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辛苦。他们在家庭的呵护下远离社会,对生活缺少体悟和感受,手机成了他们联络世界的渠道。把网络中的文化产品当作知识积累,这种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过度依赖网络的现象,致使一些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往往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举例来说,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时期,全国各地都在支援武汉,无数的抗疫英雄奋斗在生死攸关的第一线,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无数的国人,这当中也包括了许多的青年学子。

他们主动参与到歌颂英雄赞美社会制度的创作中,大量的美术作品通过各种媒体呈现给社会,对战胜疫情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回过头来仔细地梳理,这当中有许多作品显现出情感表达空洞,图式概念雷同。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处于一种模式化的学习状态,一直生活在校园里,面对现实社会所发生的事件,在以艺术创作的方式进行表达时,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语境。在这一点上相比于老一代艺术家的认真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发掘美创造美,对生活深沉而厚重的体悟与感念相距甚远。这也是当下年轻学子们必须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和研究的。而如何引导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上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丰沛他们的情感世界,建立有价值的精神家园,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最应该思考的问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一切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2]好的艺术创作不是平庸之为,必须要有崇高的人文情怀作为引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双重建设,安下心来,踏踏实实体验生活,理解人生,提炼情感,注入艺术。艺术的表达不但要有个人真诚的情感和态度,更要有人格追求的精神高度。同时也要在实际教学中将基础课程与人文教养课程相融合,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要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既教书又育人。

说到底艺术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艺术能力、艺术实施能力、艺术观念、艺术修养以及文化立场觉悟等方面的教育,是完全开放的培养艺术人格和艺术技能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从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上,要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艺术的真谛,全面地提升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加强对艺术作品所传达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的认知和判断,提高他们的艺术价值观。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一点还应该归于我们如何通过经典的理解和传承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创作理念和能力的培养也急需提高。艺术创作教学当然要给予学生自由,但在此前提下,教育者对学生的人格引领与示范也十分重要,人文修养,审美能力、创新理念和人生态度以及艺术创作的表达能力等等无一不是值得关注和作为的。我们课程设置现状是专业基础教育几乎占据了教学的绝大部分,而对学生艺术创造思维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创作理论等相关方面的课程占比相对较少,实践课未能合理地结合艺术思维和文化价值教育,理论和实践相分离,针对艺术本质的深度思考与互动少见。

这是有待我们改善和加强的,如何合理地设计好创作课的比重和流程是十分必要的。专业美术教育属于美育教育,也是意识形态范畴的教育。仅限于专业技术层面的培养往往会使学生在短期内能掌握某种技能,表面上看起来教学很有成就,学生也有显著进步,其实这只是教学的表象。满足于这种短期效应,势必造成艺术学子们只动手不动脑,更何谈艺术创作。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潮流以及文化市场的纷繁杂乱,从有利的方面来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得他们可以较便利地得到大量信息;而弊端是由于年轻人缺清醒的文化判断力,各种文化垃圾也会沉淀在他们的心里,面对一些怪异、荒诞、丑陋的文化习以为常;有些学生在艺术创作上缺乏深刻思考,对于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认知模糊,人云亦云。要知道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对应着创作者的灵魂,不知美丑盲目模仿,将西方当代艺术中与我们民族审美理想相对立的消极之作当成学习范本会断送他们的艺术前程。如何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教育,让他们有能力辨析出文化作品的优劣,能以理性客观的文化态度冷静地分析,综合专业教育和人文引导,把传统艺术当中经典的范例说深说透,把文化发展的脉络结合社会历史清晰地梳理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在艺术创作上找到立足点,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体悟到本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并将其内化于心。

作为专业教育,我们不能在课堂上仅依靠图片空洞地讲述传统,要把学生领进博物馆和美术馆,让他们和经典直接对话,要让习惯于用手机和电脑的学生知道屏幕不能传达艺术作品的全部信息,电子图片是完全无法传达出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真诚的情感和有温度的表达,更不能让人感受到艺术经典当中所饱含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文化价值。当他们拥有了鉴赏的能力和辨别的眼光,再面对作品反复体悟,方能较为深刻里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这种无声的对话比听讲座都更有意义。学生们在与作品零距离的接触中,在物我交融的情境里与经典对话会产生神奇的效应,这是一种神慧的对话,能使学生的心智得以升华,情感得以激活,远离文字和语言所带来的局限理解,从而开启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获得关照现实的能力。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崇尚真善美是华夏文明的根基,也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在美术教育中如果背离了传统的传承必将导致文化的荒漠化。在浩瀚的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先辈们留下了璀璨的文明印记。尤其在近百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齐白石、吴作人、董希文、黄宾虹、李可染、吴冠中等。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人格品质,那就是做人的风骨和高尚的情操以及坚定的信念,他们都心存民族大义,把个人审美理想与民族兴亡紧密结合。

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文化的发展空前繁荣,更是让中国美术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笔者有幸参加了新时期多项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无一不是民族价值与个人价值的高度统一。遗憾的是这些重大项目几乎清一色是中老年艺术家承担的,鲜有青年艺术家的参与。这种现状更迫切要求我们的美术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创造出属于年轻人的时代精彩。再一方面,美术教育中文化价值观的树立,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观取向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正确树立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是人格培养的第一要素。追求真善美,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是文化价值培养的先决条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必然决定未来学习与思考以及艺术活动的方向。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是专业美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花硬功夫。让学生能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树立崇高的文化理想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学生虔诚地向传统文化追寻精神价值,这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近一百年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近四十年的科技迅猛发展引发了经济、文化乃至世界格局的巨变。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媒介已经超过了过往的任何一个时代。把传统的艺术样式融入当代人的智慧必将是我们在艺术创新上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比如在传统的绘画材料应用上拓展更新艺术载体,呈现出新时代科技与艺术并肩前行的现代高度,让艺术样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量,这些都是艺术教育者需要完成的新命题。由此我们要明确的是美术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教育,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来完成人才教育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对于学生艺术技能和艺术修养两个层面的协同教育,忽视对创作者的艺术人格教育是不完整的,会导致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只有技能缺乏修养,很难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有所作为,这是艺术教育中的“术”与“道”的核心问题。当然,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也必须主动与外来先进文化交流对话,取长补短,这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务实的态度。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采取批判与吸收并取的态度,鼓励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智慧,并将其为我所用,在文化的相互比较中建立学生在艺术学习上的高度自信,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担当。传承中华文化的真善美的审美立场,“从伦理的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的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3]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虽然已有近百年历史,但由于战乱和历史的诸多原因,真正走向持续发展的过程,只是几十年的时间。

我们要珍惜美术教育事业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我们的本分,培养出更多优秀美术创作人才是我们的担当。年轻人的血液里继承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基因和人文精神,他们是祖国文化事业的建设者,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好属于我们时代的艺术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不懈努力奋斗。

作者:赵振华 单位: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美术创作教学研究3

一、美术课程对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影响

1.审美感知能力的含义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项纯粹、原始的能力,三到六岁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美术学习是一个发现世界、接受世界、探索世界的过程。

2.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特点大部分儿童喜欢四处涂鸦,即使是僻静的小路,他们也会在地面上、石头上、沙滩里,用小石头、小木条、小树杈描绘自己的梦想、快乐、忧伤。儿童画中简单的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而夸张的颜色以及他们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常常使成年人感到不可思议。儿童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无处不在,只是人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环境对于儿童的刺激越丰富,儿童的体验就越丰富,他们的感知能力也越强。当然,这一切不是短时间内的强制性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尊重每名儿童的生理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的过程。三到六岁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他们对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之所以选择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展研究和分析,是因为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感受美的能力。给儿童看一些不同的图形图案,儿童观察美观的图形图案的时间会比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美观的图形图案相对久一些;给他们看一些正常的人脸画面和把五官位置弄错的人脸画面,他们关注正常人脸画面的时间要比五官错位的画面时间要久一些。从三岁起,儿童开始对环境有审美方面的要求,即进入审美敏感期。人们会发现,许多儿童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倒矿泉水绝对不可以倒到杯子外面,书包一定要有型而不能松松垮垮,其学会了打扮自己,想要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3.美术课程对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影响儿童对美的感受往往表现在颜色是否鲜艳明亮、形状是否美观好看等方面。儿童对绘画并不陌生,早期的儿童绘画经历了涂鸦期和形象期两个时期。对于这两个时期的儿童来说,其只能画出一些杂乱的点、线或者色块。他们的涂鸦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这个时期的儿童手部的肌肉功能没有发育完全,手脑不够协调。因此,这个阶段美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各种各样的美术趣味活动中体验美,对美产生更科学的认识。教师要帮助儿童发现事物美的原因,理解其作品想要展现的意思,并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分阶段实施针对性引导。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及时发现每位儿童喜欢的颜色、形状和图案等,尤其是对于色彩的热爱。教师要从兴趣入手,用色彩当作吸引眼球的诱饵,通过各种颜色对感官的刺激激发儿童的创作灵感。儿童学习美术可以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因为画画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这样可以加强儿童对身边事物的有意观察,从而使其审美体验更加深刻。

二、美术课程对儿童审美理解能力的影响

1.审美理解能力的含义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2.儿童审美理解能力的特点根据三到六岁年龄段儿童的年龄特点,这个时期的儿童常常喜欢具有明快色彩的美术作品。抽象派因其大胆的色调、丰富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表现手法,更符合儿童天真烂漫、天马行空的特点,因而容易被儿童接受。直线会给人一种稳重安静的感觉,波浪线则会有上下起伏的动感。儿童美术教育往往通过向儿童展示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给儿童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从而完成其心灵的塑造。如,颜色中的冷暖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不同冲击,暖色让人兴奋,冷色使人冷静。色彩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十分直接的。如:火热的红色会让人觉得兴奋、刺激,也常常让人可以联想到太阳、火之类的事物;而冷静的蓝色则会让人感到沉稳、理性,会让人联想到大海、蓝天等;黑色会让人感到惶恐和不安,让人联想到漆黑的夜晚。这些都是对色彩的理解,也能反映出儿童对客观对象的不同理解。儿童的想法千奇百怪、天马行空,是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给予儿童更多层次、更多角度的空间,可以激发儿童积极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美术作品学习和了解的主动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人眼中的世界与儿童眼中的世界具有天壤之别。如,《小王子》里面的主人公小王子在六岁时从一本书里看到一幅画,十分喜欢,小王子觉得有意思极了,便自己用彩色蜡笔重新画了一幅。他画好后拿给大人看,大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会不同,而儿童的思维更加灵动跳跃、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3.美术课程对儿童审美理解能力的影响每名儿童对美术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受与体验,当他积极表达出来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评价。儿童的审美认知心理及时得到回复及肯定,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释放他们的审美想象。对待儿童,人们要做到“六个有必要”:有必要学会尊重,有必要学会信任,有必要学会宽容,有必要学会理解,有必要学会激励,有必要学会提醒。人们要鼓励、保护每名儿童的天性,让他们拿起画笔在洁白的画纸上畅所欲言,将内心最真实、最真挚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会显示出儿童绘画的美学特征。作为欣赏者,人们要善于发现儿童绘画作品中洋溢的热情,他们用稚拙的线条、萌动的色彩以及他们的独特方式表达着对世界的思考和观察,这是他们独特的认识活动。在此过程中,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才能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

三、美术课程对儿童审美创造能力的影响

1.审美创造能力的含义美术的审美创造能力即人在美术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杰出的、非凡并且具有价值的才能。创造能力并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整合。儿童用已经学会的知识重新分类并组织转换,再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幅精美的作品。

2.美术课程对儿童审美创造能力的影响绘画不是一味的复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可以束缚儿童的创造能力。儿童美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要尊重每名儿童的个性,让他们敢于想象、敢于表达、敢于创新。
四、在美术课程中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措施

1.创设趣味性的游戏环境教师可以创设各种形式的展览,通过贴、悬挂、折叠、拼凑等形式,让儿童从多角度主动探索和发现美的存在,在环境中感受美,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2.融入生活的美术欣赏教师要多采用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物品的实用性进行广泛拓展,尽可能多地设想该物品的用途。如《有趣的牙刷》一课,教师让儿童收集各种各样不同样式的牙刷,从牙刷的造型、图案等,结合刷牙的良好生活习惯,让儿童明白爱护牙齿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教育儿童废旧牙刷不要丢掉,可以废物利用,用来刷鞋子,让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3.欣赏与评价优秀美术作品儿童的绘画创作需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等。在涂鸦期阶段,儿童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也许会跟小花小草交谈。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协调儿童的手脑平衡感。象征期的儿童会依据自己的记忆创造符号,如他画的是一个三角形,他会认为这代表一块三明治。当然,象征期还分为前期和后期。在后期,随着儿童视野的不断开阔,其各个领域的能力也在不断进步,此时的儿童的感觉比较灵敏,能够产生完整结构的记忆,并能凭借脑海中已有的记忆把自己亲眼所看到的事物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五岁以前是儿童的一个创作高峰期。图式期分为图式前期和图式后期,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创作开始变得复杂。儿童开始学会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感情色彩和自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对记忆的重复。其在绘画中开始出现更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开始运用多样的绘画手法和视角等,作品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最后进入写实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写实倾向。儿童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充分的构想,并且形成了自己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开始对一些美术作品有了自己独特而新颖的观点,对客观现象开展独立的探索。因此,教师在儿童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培养思维创造力。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运用集思广益的形式,使儿童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通过联想产生更多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抒发对美术作品的见解,畅所欲言。

4.启发儿童大胆创造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每一位儿童的可取之处,在看、听、说中增进儿童对美的感知,深化并引导儿童对美的理解,最后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在玩耍中学习美术,在学习美术中玩耍,让每一位儿童发自内心地爱上美术,努力发现美,积极创造美。结语现阶段的美术课程除了提供对儿童美术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也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儿童形成初步的审美观,在培养其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文雯.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科技,2017(11).

[2]王静.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学素材多样性的研究.智库时代,2017(12).

[3]王松光.主题统领校本课程,素养引领学生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综合课程开发研究.华夏教师,2017(11).

[4]宋静燕.浅谈美术活动生活化的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

[5]杨帆,李慧真.核心素养下桂林本土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艺术教育,2017(10).

[6]蒲亚莉.实现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策略.美术教育研究,2017(18).

[7]叶丹.浅析美术教学中的作品欣赏.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

作者:张剑楠 单位: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