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研究

时间:2022-12-14 16:20: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传统文化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研究1

文学新传统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新文艺路线,区别于五四时期的文学传统。五四文学传统中具有三种叙述原则,即“个人叙述”“平民叙述”“痛苦叙述”;而文学新传统则确立了与之对立的三种叙述原则,分别是“集体叙述”“英雄叙述”“欢乐叙述”。但文学新传统与五四文学传统也并不是完全的对立关系,它将五四文学传统中对文学改造社会的追求强化,强调文学服务于政治,并追求文学作品的大众化。[1]这样的文学新传统实际上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明的文学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文学新传统的指导下,“十七年”时期的文艺创作者往往追求塑造光荣的工农兵形象,歌颂英雄,展现新中国光明灿烂的一面,而文学作品对于个人情感的表现与社会问题的揭露则变得不合时宜。文学新传统并不仅仅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影响着与文学相关的其他艺术创作。在“大众化”的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文艺工作者往往将有一定欣赏门槛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连环画等。因此“十七年”时期,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在改编文学作品的具体过程中,文学新传统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学改编的各种形式中,电影无疑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深切感受到文学新传统的影响力。根据改编的文学作品不同,可以将改编成的电影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电影是由“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小说《红旗谱》是实践“十七年”时期文学新传统的典型代表。作者梁斌在小说中以农民为主体,塑造了一个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作者并没有将目光局限在朱老忠身上,他还关注着知识分子,特别是通过描写保定二师学潮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但从文学新传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描写成为小说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能突出朱老忠英雄形象的情节显得累赘,使小说没能贯彻文学新传统所提倡的“英雄叙述”原则。而在将小说《红旗谱》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凌子风按照文学新传统的要求对一些情节进行了改动。例如,电影删除了与朱老忠关系不大的保定二师学潮的表现,并增加了朱老明主动找朱老忠的细节,借朱老明的行动强化朱老忠的英雄形象。这样的改动不仅更加突出农民英雄的地位,而且还削弱了知识分子的存在感。与学潮情节相关的许多知识分子形象都没能在电影中出场。[2]而文学新传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导演对情节的改动上,还表现在制片厂对电影的政治要求上。

事实上,“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政策与文学新传统相适应,“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严密的计划性和不稳定性”。“十七年时期,电影政策处处体现出党对于电影工作的绝对领导地位,突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是电影生产中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3]小说《林海雪原》被改编成电影的过程就体现了这一点。在《林海雪原》改编成电影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政委就对《林海雪原》的剧本提出了批评,认为它对时代气氛和群众力量的描写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效果。不仅如此,制片厂还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改成一部“农村片”,必须让农民群众看得懂,因此要避免复杂的拍摄手法与艺术效果。在电影审查过程中,又出现了电影将敌人塑造得过于团结的批评之声。这样的要求与批评正是与追求文艺大众化、文艺服务于政治的文学新传统相适应的。最终为了满足政治思想上的要求,1960年上映的电影《林海雪原》特意添加了解说词,方便观众理解。[4]《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在1958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同样是革命历史题材,但与前两部小说不同的是,《青春之歌》并不以代表广大群众的工农兵形象为主体,而是讲述了一位知识分子女性的故事。主人公林道静在经历过种种磨炼后,意识到只有投身人民群众的队伍,参加革命运动,才能拥有真正有价值的青春。特殊的主人公形象使小说在搬上荧屏之前就在政治思想方面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有不少批评者认为林道静的小资产阶级感情是不必要的,认为林道静与工农的结合不够紧密。经历了这些批评,杨沫在参与电影制作的时候,对于作品的政治思想性有了更加自觉的把握。她在创作电影剧本时,将林道静成长主线之外的故事大幅删减,弱化了林道静的爱情故事与小资情调,加强了她与工农的结合。不仅如此,作者还根据电影剧本修改小说。杨沫在小说《青春之歌》中增加了林道静的农村生活和她参与北大学生运动的经历,甚至将电影《青春之歌》中的情节场面和对话进行扩展,放进小说中。[5]这样,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还反过来影响了文学作品。但这些改编与修改依然是对文学新传统的具体实践。

除了上述由“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还有一类电影则是由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改编而成的,如巴金的《家》在1956年就被改编成电影。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作品不同,这些中国现代经典作品的政治思想性往往不够突出,或者说是不够符合文学新传统的要求,因此在改编时就会出现更大的变化。巴金在小说《家》中突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封建大家庭对青年人的折磨迫害,呼唤青年人从家中出走参与革命。但是小说对于阶级矛盾的表现不够突出。改编后的电影《家》与小说有几处明显的不同:首先,在小说中,高觉新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他是在新旧时代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被旧时代剥夺了所爱却又无力反抗的人物。在他身上,时代沉重的枷锁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样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十七年”时期需要的典型形象,“十七年”时期需要更加有勇气、更加积极的人物。因此在电影中,高觉新的戏份有所减少,而更符合人们期待的高觉慧有了更多的戏份。其次,电影还将觉慧的形象做了改动。小说中的觉慧在天真地追求理想之外,也曾陷入犹豫与挣扎,为爱情而苦恼。这些情感在文学新传统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属于应被批判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因此电影中的觉慧形象有所改变,更加突出他充满进取心,为理想积极奋进、意气风发的一面。此外,小说中详细描写了鸣凤投湖的悲剧,使得小说充满了哀伤的氛围。而电影中,细腻的心理活动难以表现,鸣凤的悲剧被弱化,婉儿代嫁的场面也仅由觉民之口转述。[6]这样的处理既是因为电影形式自身的限制,也无疑受到文学新传统追求积极乐观情调的影响。

但政治导向在“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改编中也并非一直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改编其实处于多重话语力量的博弈之中。当文艺思潮较为激进时,为了更充分地发挥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改编现象较为盛行,改编原则多为再造意蕴,改编时非常注重政治文化诉求;当文艺思潮较为缓和时,小说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开掘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而小说的电影改编会更加尊重原著。例如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被改编成电影时,由于担心电影会被视作代表资产阶级文艺观的作品而受到批判,导演有意弱化了小说中的情感流露。但此时的文艺环境相对宽松,电影对人情、人性的压抑反而引起了大众的讨论批评。[7]由此可见,虽然文学新传统要求文学服务于政治,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创作者与批评家也会对过于极端的情况进行反思。对于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研究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除了电影之外,对于文学作品的其他改编形式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国的连环画在新中国成立后也经历了发展良好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提倡和支持连环画创作,高度规范连环画市场,成立了多家美术出版社。“十七年”时期兴盛的连环画实际上是在高度一体化的组织中产生的,明显受到了文学新传统的影响。连环画创作者从主题、题材到创作手法都受到政策的严格规范。新连环画必须既要贴近现实生活,还要引导读者走向光明,相信真理。“十七年”时期,也有大量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连环画。而在改编过程中,改编者也自觉遵守文学新传统的要求对原著进行删改。老舍的《骆驼祥子》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连环画。改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贴合时代要求,对祥子的性格经历都做了改变。1963年于翔改编的《骆驼祥子》连环画甚至将祥子的悲剧变成祥子与虎妞的爱情故事。除此之外,为了突出反抗精神,贴合工农兵身份,祥子的堕落在连环画中被弱化。改编者还会给予祥子充满希望的新结局,使他向无产阶级革命者发展。[8]虽然“十七年”时期,文学作品改编成连环画的目的是为了让文艺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更好地宣传革命知识,但这些连环画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价值。连环画的改编者有时能将小说复杂的结构简化,使小说中略显程式化的语言表现得更加自然,这就体现了改编者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

除了电影和连环画之外,戏曲、歌剧、话剧等也是大受欢迎的改编形式。它们既能够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也可以宣传国家意识形态。根据《林海雪原》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后来还发展成八大“革命样板戏”之一。歌剧《白毛女》创作后,经过多次改编,加强了故事中的阶级矛盾,加强了主人公的反抗意识。这样的改编实际上也与文学新传统所提倡的叙述原则相适应。评书、苏州评弹等中国民间传统曲艺形式也同样成为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改编形式。《铁道游击队》在被改编成长篇评书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苏州评弹演员编演的《真假胡彪》则是由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来的。田汉在听了《真假胡彪》后还为此赋诗。[9]这足以证明文学改编作品的魅力和影响力。实际上,“十七年”时期文学改编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既有电影这样从西方传来的新型艺术形式,也有京剧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各种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这本身就是与文学新传统所提倡的文艺服务于大众的要求相适应的。而在具体的改编过程中,改编者往往又会结合时代政治要求,进一步修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这又是对文学新传统的进一步实践。可以说,“十七年”时期文学改编是在文学新传统的指导下进行的。主流文学改编始终是朝着服务于大众、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方向前进的。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的结果只是单纯的政治工具,我们也看到有的改编者充分利用了改编形式的优势,使得改编的作品呈现出与原作不同的艺术效果。不仅如此,在“十七年”时期的特殊环境下,改编作品也具有特殊的文学史价值。因此,在意识到文学新传统对“十七年”时期文学改编的重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这些作品自身的价值。

作者:康亚薇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创业教育思考2

用典是我国文学创作增加作品可读性、增加作品价值的一种写作方式,通常引用的都是我国名人典故和经典事件,而这一方式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学的发展,也使我国传统文化的探寻与传承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我国传统文化虽然丰富多样,但是其离不开的宗旨也是围绕儒释道开展的,众所周知,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是正统思想,对我国的生产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儒家讲究仁、和,这也是我国在辉煌时期向世界积极宣扬我国的统治理念,将我国先进的生产和技术推向世界。道家和佛教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综合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主线也就是这三条。在当现代的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品都是围绕这三家而开展的,例如鲁迅的作品多表现出来的是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这与鲁迅曾多次校勘《嵇康集》有关,嵇康所处的朝代是反儒崇道的时期,因此鲁迅笔下的人物都与儒家思想有着极大的反差。

一、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探寻和传承的特点

现当代文学产生的时期,决定了其文学发展的特点,对于传统文化而言,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承是具有极大的可选择性的。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结合当时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学作品对于反抗和战争有关,而对文化而言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传承方式,但是在民族和国家命运受到危害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在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被视为正统,在当时来看儒家思想束缚了中国人的抗争精神,受“仁”思想的影响,国人普遍表现出了更强的奴性精神,另外在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统治异常残酷,也造就了反儒的思想,下面详细介绍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的探寻和传承特点。

(一)引经据典。引经据典这是长期以来我国人文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经典案例,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隐晦地表达出来,这对于文学而言也是锦上添花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引用历史典故。我国历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典故,在用典方面现当代文学家也是信手拈来,所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非常了解的,通过这些经典就可以让读者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时代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极具时代色彩的,尤其是能口诛笔伐的文学大家,对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造诣。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制度的崩溃,旧思想与新思想不断的冲击和碰撞。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发生了变化,文学家们为了找到相应的素材,他们会定向翻阅经典古籍,在他们中间找到答案,从而让经典发挥新作用,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向。另外一些激进的与时代不符的思想也会得到传播,也有可能造成文化传承的负面影响。

(三)反抗精神。儒家文化讲究和、仁,遇事则忍,在我国最黑暗的时期是儒家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经历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大部分国人思想都已经被深深的固定了,对新思想、新理念具有抵触心理,因为他们害怕变革,只求维持现状,但是他们又对现实的生活不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制度不得不发生变革,因为中华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因此产生了斗争和反抗精神,同旧思想、旧社会的斗争,也是通过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再到现代的与一切不和谐因素的斗争。总之,现当代文学作品都是在呼吁人们怎样与封建主义的斗争,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依然极力打压儒家思想,对儒家思想全面否决,也造成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问题。

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十年的艰难传承,终于走向了和平年代,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文学作品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和人民的窗口,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也是一个有力的传承工具,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以中性的观点看待文化的传承,从而全面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中的崇尚自然。崇尚自然是道家的一种最高追求与境界,但是不仅指的是大自然,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和方式。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精神需求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人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且对于人们的生活规律也是一种规劝,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压力较大,因此更多的人追求回归本性,从而释放压力。在现代文学中可以经常捕捉到这一思想的引用,而且文学家逐渐地也认识到该思想对当前人们精神的洗礼,所以也就自觉地传承了这一思想。这就衍生出了一种对现代文明的反感情绪,用现代词汇形容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愤青”,他们虽然心理有了各种不满,却依然不得不为生活操劳奔波,而他们内心对自然的渴望也就越来越高。

(二)传统文化中的清高淡雅。自由和民主是现当代文学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而真正对自由追求的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在对自由的追求过程中,也就引导人们树立一种清高淡雅的生活态度。虽然这是一种悲观的意识形态,但是不可否认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也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过度地对社会性东西的追求,其丧失的是你的本心,其带来的无外乎忧郁和伤感,因此只有追求自由才是清高淡雅的追求。文学家们对自由的概念理解的比较清楚,也高瞻远瞩,人的一生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所以就有了一种视死如归的理念,而且这种理念是建立在自然法则之下的,究其内因还是对自然的服从,所以基于这种理念,也就只有树立清高淡雅的思想,追求内心的自由才能自如地面对这种绝对自由带来的负面心理,才能在悲剧的人生中找到一种解脱,从而形成一种自娱自乐的满足感。总体来看,道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而这种发展与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文人虽然不能改变现实,但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本源,生命的本质,不断地对社会进行反思,悟出人生的哲理,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讲,也是一种平静的过渡。文人也以一种从文学中提炼出来的社会色彩,改变着文学的发展,不断地以文字促进自由和个性解放。

(三)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历来都被视为正统,而我国传统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也当属儒家文化,中华五千年也是儒家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五千年,并且从未中断过,孔子的家族也是由于儒家文化而被视为唯一的正统传承,并且延续至今。儒家文化作为正统也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时期,最开始这种思想是孔子提出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思想不断被深化改革与利用,并且逐渐成长为封建统治的工具。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核心的主张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坚持“仁”的思想,而这也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儒家思想作为封建阶级的统治工具经历了一段历史低谷,并没有就此消沉,反而有了崛起之势,这时因为在儒家思想中,儒家文化还是有许多正面积极作用的,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诸多的体现。文学大家也在作品中利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中论述了仁者无敌的思想,并且利用诸多角度去诠释该思想,从而创造性地改变了这种思想,逐渐形成了新的儒家文化体系。文学在现代人眼中被认为是人的文学,也就是说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形式,因此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品都在将道德、人道等作为内容核心进行论述,从社会现象中挖掘儒家文化的优秀思想,并且赋予其现实价值意义。儒家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运用,为人们提供了思想灵魂的归宿,可以说儒家文化的传承,为文学中对永恒价值和超越意义的人学思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探索动力。

(四)多民族文化的特点。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而且传统文化也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在历史上我国曾出现对此民族文化的融合,而中华文化在融合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因此也就赋予了其多民族的特点。但是文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限制在儒释道的话,那就缺失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因此在研究现当代文学作品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与传承中,就必须认识到少数民族这个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文化的传承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少数民族相对于汉族而言,其文化传承的方式又具有独特性,那么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也不在少数。文学作品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为在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描述,并且获奖的基本上都是汉族文化的作品。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被发现要归功于阿来的《尘埃落定》,他的出现让少数民族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界,并且少数民族文化以其自身的文化特点不断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五)民间文化的传承。高手在民间,这是近年来比较火的一个词,民间的传统文化是相较于官方的传统文化而言的,因此民间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从属于官方传统文化的分支,但是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官方对其约束有限,因为其内发散性,政府并不好控制和掌握。另外,民间的传统文化多是根据习惯演化而来的,这对文学家来讲,民间文化的传承显得有些处于劣势。虽然民家文化的发展不具有系统性,但是其也是一种传承性的文化,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形式是代代相传。文学作品对民间文化的采用也显示出文学作品创作的灵活性,他们通常更加靠近民生,同时带有幽默的色彩。

作者:马晓宇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创业教育思考3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各类艺术品中均有体现,现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多。从不同地区的历史角度看,各地区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华民族文化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文章概述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元素及两者关系,分析了现代文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特征和发展创新,以求为现代文学作品提供参考。

一、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一)现代文学的含义现代文学是现代作家接受了新式思想后所产生的文学产物,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当时,中国的白话文刚刚兴起,现代文学处于混沌时期,新式的艺术手法、词语表达、思想境界都让读者耳目一新,现代文学既完成了中国文学的变革,也很好地发扬了西式文学的手法,使得现代文学作品直观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随着现代文学的普及,许多白话文作品开始出版,读书写作不再是贵族学生的特权,人民的整体文学素养得到极大提升。现代文学让人民了解到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更可以是大众的、通俗的,现代文学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探究,是中外沟通的一座桥梁。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传统文化元素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产物,能够体现出某个地区的民族特色或是风土人情,也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代表了这个朝代或民族给后代留下的文化符号。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支撑着中国人的信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独特智慧。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与诸子百家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学中有许多表现,现代文学因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层次更加丰富、含义更加多元。

二、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一)民间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学的关系首先,民间文化元素往往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与需求。例如,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以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多数的英雄都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有意识地打破了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小说中除有历史记载的主要人物,还设置了一些次要的戏剧性的穿插人物,在他们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以滑稽的姿态对现实进行嘲讽和揭露。同时在小说的许多篇幅中都存在着“庄严”和“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相互补充、渗透与消解。这些现代文学作品无一不体现出作家对民间文化元素的热爱,这种反映现实的元素更加贴合作品主题,折射时代背景。

(二)儒家思想元素与现代文学的关系儒家思想元素自春秋时期兴起,至今仍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标杆,中国古代帝王多以仁治国,奉孔子为师,以儒家思想为官方思想。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惠及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影响全社会。此外,儒家思想着重强调社会的道德建设,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法治道德建设,很多儒家思想元素沿用至今,例如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会遵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儒家文化元素在历史更替中不断打磨、验证,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中华传统美德,这是儒家文化元素具有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儒家思想经久不衰的原因。在现代文学中,中国文学已经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其中孔子“仁”的思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推崇,其不仅架起了现当代文学的桥梁,还推动了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中国以汉族为主要人口,其余共计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区,其民族特色习俗也各有不同。例如,傣族居住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善于模仿孔雀,孔雀舞最负盛名;白族出现过写有《途中》的诗人杨奇鲲、写有《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的诗人杨义宗等;回族多居住于宁夏,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有关。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是一个地区的代表,与现代文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现代文学作家在创作瓶颈期会选择到各地参观,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而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更深层的含义。例如在想象少数民族的篝火晚会时,对比作者自身的凄凉境地;在品尝蒙古族烤肉时,回忆城市的战乱动荡,这种鲜明的对比手法可以凸现少数民族人民的热情及在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不安情绪。在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元素后,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将会达到更高层次。

三、现代文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特征

(一)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丰富内涵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在童年时代都曾饱读诗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刻的见解,他们将古文典籍作为自己的写作基石,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当代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批判,从而传达出内心的观点。例如,现代作家郭沫若,师从沈焕章,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的同时接受了新式教育,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赴日留学后,他阅读并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系统了解,从此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翻译,郭沫若的思想初步成型。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读者在反复琢磨中探寻真理。

(二)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传承性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创作新作品时,传统文化元素起到了过渡作用。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有所不满,通过作品创作找到发泄的突破口,之后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将其掩盖,只有对传统文化有很深造诣的读者才能读出其中精髓。从胡适的作品中看,《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了问题与主义论战。他在《新月》杂志上发表的政论文《人权与约法》,标志着中国人权运动的开始,随后发表政论文《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对于建国大纲的疑问》《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在《独立评论》第四十六号上发表杂文《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表示“我极端敬仰那些曾为祖国冒死拼命作战的英雄,但我的良心不许我用我的笔锋来责备人人都得用他的血和肉去和那最残酷残忍的现代武器拼命”。这些作品与文章,无一不彰显出胡适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以及创新式文学题材的钻研让他成为北京大学文学组组长,也正是通过在文章中的辩论契机让他的思想开化、文笔升华,成为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三)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历史性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来看,现代作家在作品中利用新型体裁对怀才不遇、遇人不淑作不同表述。现代文学在思想层面上与古代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作品细节的描写有所不同,但通过作品所表达出来的豁达包容心态与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作家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中创作了现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表面上是对当时政府、时代的声讨,却在一次次辩驳中验证传统文化元素的历史作用。以郑伯奇先生为例,郑伯奇是创造社的元老、左联领导人之一,留日期间,他参与发起成立了创造社,后又在上海参与发起并筹办左翼作家联盟。他的一生身处跌宕而充满历史剧变的环境中,既参加过旧民主主义革命,又大力推进了五四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和新中国文学的建设和发展。(四)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批判性传统文化依靠诸子百家的学派体系流传开来,而文学作品中对于诸子百家的理解与描述决定了历史的变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中,经常有学派体系流传,古代文人志士推崇的儒家思想在作品中体现最多。例如,《水浒传》的创作背景就是作者对于仁义的向往及对时代的不满。随着时间推移,现代作家同样也在借用传统文化元素表达着对时代的批判与控诉。金庸创作了数十部武侠小说,人与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正教与邪教之间、国家民族之间以及朝代与朝代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造就了不同个人、门派、国家、民族、教会、朝代的各种悲剧。从本质上来说,金庸正是企图通过在小说中抒发强烈的悲剧情怀,旨在达到解构负面价值、弘扬正面价值的效果。传统文化元素的批判性让文学作品更具有思考深度。

四、现代文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创新

(一)服务读者的精神与传统作品相比,现代文学作品能够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情绪层次。传统文学中,人们把皇权思想当作天经地义的事,认为封建社会的制度是对的,而现代作家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年轻的人们改变旧思想,拥有新思想。对比于其他作品,现代文学更加注重作品的教化功能,希望通过阅读来改变人们迂腐的思想,这是这个时代的作品独有的特点,与其他时期的作品不全相同。以《林海雪原》为例,这本小说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林海雪原》中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将人们带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而战争的胜利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胜利的渴望。这样写实的故事也本着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将教化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揭露黑暗、追求光明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作家会在作品中揭露黑暗、追求光明。从鲁迅先生的《药》来看,《药》是暴露黑暗,表现光明的,作家用对比的手法,一面写原始的愚昧,吃人血的故事,一面却写出光明的牺牲的故事,既是实写,又是象征,暗示着他们的死,都是封建统治者“吃人”的恶果。同时,华夏两姓也是象征,他们的命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以“药”作为全篇的情节发展的契机与标题,有其象征含义,暗示着革命者需要寻求真正能拯救中华的“药”。这种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可以透过生活现象概括生活的本质,也可以更充分地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启迪读者去想象和思考。鲁迅先生对人世间的不平等之事有所感悟,却又无法抒发,只得在作品中一点点宣泄、爆发,最终呈现出具有讽刺意义的现代文学作品。

(三)爱国主义的情怀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无论哪个年代的作家,在遇到危及家国的战乱时,他们都希望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作品是反映作家的理想信念、文学素养的最好工具,同样,也能够隐晦地透露出时代背景、作者的政治态度等。纵观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学作品,作家想要表达的无非都是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社会命运的担忧,现代文学是有着明确历史背景记载,如何理解作者对时代的看法主要取决于作者的身份阅历以及生平。总而言之,在了解传统文化元素中爱国主义的表达手法后,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爱国主义之情应该有更加深层次的感悟,只有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写作情感。五、结语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从古至今都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实现传承文化内涵、丰富作品层次、提升作品批判性的作用。相对比传统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法有了极大改变,语言的简化以及内容的隐晦让作品更具有神秘色彩。在阅读分析现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时,应该对作家的生平有所了解,进而再去理解其作品,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刘芸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