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金融服务思考

金融服务思考

时间:2022-12-14 15:40: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金融服务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金融服务思考

金融服务思考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金融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3]使更多的金融资源转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来,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4]

一、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有一些较为成功的做法和案例。美国采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政策性金融”的系统方案,使美国乡村能够实现跟城市一样的金融服务,成功促进了美国乡村的繁荣发展,造就了美国强大的农业竞争力。日本建立了以农协金融为主的合作金融体系,与政策性金融系统紧密配合,为日本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日本的乡村振兴。[5]德国采取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以土地抵押信用合作金融机构相互配合运行的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土地抵押信用合作金融机构吸纳抵押资产通过商业银行发放涉农经营贷款,实现了农村金融制度保障和金融服务的全覆盖。英国采取由政府牵头分别成立农业抵押公司、信贷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的金融体系,农业抵押公司负责不动产抵押长期信用,农业信贷公司由全国农业协会出资,负责向有动产担保的农户和企业发放经营贷款,商业银行保障农村日常金融需求。[6]我国现有民族地区金融普惠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大多是一些思考性的意见,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于明春(2018)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观点,集中于完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建设、借助金融工具获得发展的权利、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互联性、增强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激励力度,调动各金融主体发展惠农金融的积极性。但并未对普惠金融的具体内涵做出解释,更未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具体可行性路径,尤其是针对农村经营主体如何通过规范经营提升获取金融支持的能力。王嘉钰(2019)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金融创新研究———以伊宁市喀赞其为例》一文中强调,金融机构应围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进行金融创新,丰富贷款抵押品种,扩大放贷范围,提升放贷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建立保险机制。这仅是从金融政策层面的一种呼吁,并未对具体如何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做法。汪祺臻(2019)在《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路径与思考》中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与有效金融供给不足并存、农村金融产品精度与服务黏度不足并存等问题,并认为应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可得性、加强符合区域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等。[7]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覆盖性、可得性,力图让金融服务基本覆盖各民族地区,让有需要的居民、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8]因此,本研究基于普惠金融的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具有现实需求的基础,着力探寻普惠金融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二、研究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重大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9]同时,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要地区就是西部的民族地区,如何保证西部民族地区群众脱贫和不返贫,也需要将着力点放在乡村振兴上。西部民族地区的乡村相较于我国内地乡村发展更为滞后,文化也有其特殊性,导致适用于其他农村地区的金融政策并不完全适用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而在西部民族地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乡村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使金融资源向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和薄弱环节转移,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研究选择以西部民族地区乡村为研究对象,以西藏和四川藏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为切入点,从金融普惠的视角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金融可得性和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以期通过金融普惠政策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对于改善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百姓的民生和乡村发展,以及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西部民族地区普惠金融支持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西部地区全面脱贫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金融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加之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人文与自然环境,普惠金融在西部民族地区开展金融支持所面临的成本与风险相对较高,这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普惠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部分西部民族地区政府部门融合地区普惠金融与特色经济,不断改进普惠金融服务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方式和策略。比如推出“信用保证+再贷款+信贷+租赁+就业”的金融创新服务模式,构筑民族地区农村信用体系,积极开展“信用创建”工作,民族地区农信社不断开发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农户的信贷新产品,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信用示范村。但是,很多民族地区的特困户由于没有获评信用户,其贷款依旧难以解决,不能体现普惠性。对很多非示范的民族村落的融资约束现象依然是存在的。完全依靠政府项目,一旦项目结束,就无法有效地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持久性的金融服务与产品供给。

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金融普惠难的原因分析

(一)西部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仍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西部民族地区多为山地,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规模相对狭小、生产性金融与消费性金融容易混杂。普惠金融业务作为政治任务由国有银行推动落实。很多银行网点少,难以覆盖更为偏远地区的金融需求。虽然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很多新型农场主,但由于农业本身经营风险高、很多时候存在抵押物不足很难及时获得金融配给的问题。

(二)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对普惠金融服务的认知不到位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对普惠金融服务认知不足,缺乏全盘长远的部署与规划,往往开展的是政策性的金融服务支持工作。部分金融政策短时间内可以解决地区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但是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或农场主难以获得普惠金融的充分支持与帮助,这是因为他们缺少普惠金融银行所认可的抵押物。毕竟金融机构是盈利企业,必然会进行风险考量,加上西部民族地区政府的普惠金融支持政策也不到位,所以民族地区发展普惠金融还是缺少内驱力。

(三)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人才匮乏,金融产品缺少创新西部民族地区处于交通不便、较为偏远的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但出现了一些特色的农业加工生产环节,在康定地区的一些乡村发展了菌类产业,例如香菇、羊肚菌等,而针对这些菌类的种植、加工、生产、营销等环节需要特定的金融需求,在当前几乎是金融供给缺乏,金融人才匮乏。现有的金融机构仍然是原来既有的一些基本业务,如存款、汇款和基本贷款服务,缺乏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能力,无法与特色产业经济配套发展。

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普惠服务的建议

(一)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对普惠金融认知力国家实行脱贫攻坚政策时期,地方政府可能会认为普惠金融仅是其中的一项政治任务,时效比较短。这样就可能出现西部民族地区政府对普惠金融服务的了解不够深入,甚至会出现偏差,也就致使普惠金融普惠难。同时,部分金融机构认为普惠金融服务风险高且经济效益不理想,更多的是一种负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针对广大乡村的普惠金融服务将是金融大市场。普惠金融服务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实推进战略是否能够早日达成的关键因素。

(二)大力发展民间小微金融机构,增加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传统金融机构长期在城市中开展业务,缺乏针对乡村资金少且散的普惠金融服务经验。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虽然有所提升,但仍是以传统的金融机构为主,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格局,市场竞争较少,也无业绩经营压力,比较难深入乡村金融市场。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入更多的金融机构,形成市场竞争的环境,加大传统金融机构深入乡村金融市场的动力。乡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前提是了解农村经营环境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而小型的金融机构长期在乡村金融市场有所经营,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小微金融机构,深入到乡村金融市场中去。

(三)构建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要满足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金融需求,必须构建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从业务上来看,普惠金融服务要在西部民族地区增加和普及相应的金融服务,使农牧民在日常金融活动中更加便利地享受金融服务,首先需要构建相应的金融数据库,要开展与金融活动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将互联网全覆盖,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活动服务顺利进行,鼓励使用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手段,逐步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的信用环境,提高该地区的金融资源可得性。

(四)加大政策工具支持力度普惠金融体系形成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乡村金融机构发布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例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乡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然而,在金融机构的考核评价和创新方面还缺乏政策支持,可以通过支农惠农尤其是乡村振兴方面表现突出的乡村金融机构给予金融方面的优惠;对开展金融创新的机构,应该注意整合多方社会力量(例如,信贷、担保和互助合作社),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所有的金融优惠政策以及为生成产业等提供的优惠政策,可以降低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和增强农村金融资源可得性。[10]

(五)培育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从业人才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普惠金融服务最为关键的是培育金融从业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普惠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已在国内某些经济不太发达地区进行了探索并具备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金融人才扎根农村,发现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应用新金融理论、新技术方法、新思维观念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变革,以及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

(六)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普惠金融产品,激励金融创新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普惠金融产品的前提是要熟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特点。农牧民对于正规渠道的融资意识薄弱和融资规则不清楚等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相关金融知识宣传,尤其是与经营主体的需求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需要大力普及宣传,同时,要扎根一线收集乡村各种类型经营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另外,要因地制宜开展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解决其所面临的新问题。[10]努力创新具有藏区特色的金融服务与产品,如“保险+牦牛”的养殖业普惠金融服务,[10]就是由民族地区政府根据相应的财政补贴形式新增的牦牛险种金融产品,切实为西部民族地区部分产业、农牧民和乡村缓解了金融服务不足。六、结束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发展面临着许多特殊问题,而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现在的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人才匮乏,现有的金融产品缺少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需要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对普惠金融认知力,构建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培育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从业人才,激励金融创新,开发特色普惠金融产品,从而服务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作者:汪涛 李惠青 单位:四川开放大学

金融服务思考2

一、研究背景

2022年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开端。“十四五”时期,我们要重点完善金融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技术产业化,以降低碳排放为战略重点,促进绿色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四年来,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取得的成绩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风险,我国是世界上碳排放和能源资源消耗大国,长期以消耗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违背了我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每个企业都要重视环保问题,减少碳排放,降低对污染排放,回收利用废料。绿色生产是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传统燃料逐渐被环保新能源代替。但是在环保技术创新伊始,大多企业会面临起步难的情况,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这时便需要绿色金融提供融资与保险等金融渠道。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绿色金融的研究,时隔三十多年,我国在2016年发布“十三五”规划,可以被视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出台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绿色金融便有了发展目标、方向和任务。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国家。同年9月,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我国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二十国集团峰会议程。自那时起,我国开始并启动了绿色金融国际主流化进程。近年来,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在中央政府顶层机构的领导和启发下,立足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划了绿色发展金融路径。

二、绿色金融的定义

关于绿色金融的含义,在众多文献中对绿色金融一词的定义没有太大争议。一般而言,绿色金融是指为环境保护、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资和运营,提供优惠融资的金融政策工具。本文认为,绿色金融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马骏在《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中所写的:“绿色金融是指支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活动。”本文认为,这一定义简洁、清晰、全面地指出了绿色金融的绿色内涵。更深层次的,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中也强调:绿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发展中理论和实践的新产物。强调重新调整金融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以实现更好的环境可持续性。绿色金融是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这是金融业的一大创新,在实现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以实现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平衡。从绿色金融的这些代表性含义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金融的定义大多强调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此外,金融层面仍然强调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如保险、证券、基金等来实现经济活动。因此,绿色金融行业一般可以从“绿色”和“金融”两部分来理解和定义。“绿色”代表了世界各国倡导的低碳经济,也是中国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践行。它是环保产业的代名词,而“金融”则与市场相关,绿色金融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现在已经成熟,促进环保企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环保意识,支持发展环境改善型产业所采取的经济和政策安排。

三、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信息沟通方面缺乏有效性,各项工作职责分配缺乏明确性我们对绿色金融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对绿色金融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只知道“绿色”是好事,而不知道“好”在哪里。自2020年9月我国宣布双碳目标以后,顿时成了学术界热门的话题,催生了不少关于国内存在认识误区的说法,但是缺少来自一线技术人员或基层管理人员的声音。在许多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丹麦、法国、荷兰、新西兰、挪威、瑞典和英国,监管机构要求投资者在财务披露中纳入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信息,金融部门绿色监管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金融和环境政策方法往往不协调。财政部通常没有授权银行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和金融机构报告和披露其环境风险。

(二)相关规定有待更完善各层面都要加强对各种绿色金融业务的保护。比如,各家银行开始关注绿色金融的业务,于是产生了绿色信贷业务,这种业务向绿色环保产业倾斜信贷,但目前绿色环保项目的分类和审核不完善,也就是说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这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也亟待完善。行业需要制定一个有说服力的统一的信用基准,以保证绿色金融的信贷业务领域的公平公正和未来的良性发展。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保险条款需要完善。李杜和郑立春在文章《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质量评价研究》中指出:“在他们对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质量的评估中,由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涉及的行业范围广,涉及的公司数量多,同行业公司规模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保险合同是为每家公司量身定制的。保险公司承担不起高昂的费用。这种现象使得保险公司很难制定万能险条款。如果没有通用保险条款,那么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参保公司,他们的利益都很难得到切实的保障。”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国家层面上,全面系统且具规模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仅由两会和发改委发行。目前,我国也尚未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监管制度,监管者的主要职能不明确,分工不具体。

(三)绿色金融发展规模不大,创新性不足面对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创新性的地位被凸显出来,因为创新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器,也是能作为提高绿色金融市场活跃性的催化剂。我国在政策方面,虽然绿色金融已经被承认,但是绿色金融产品正朝着多样化方向转变,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多样的金融产品。但是由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不均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理解绿色金融,使得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缓慢。例如绿色信贷,虽然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绿色信贷制度与考评体系,使绿色信贷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但是相对于其他种类的金融业务,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容易导致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从而影响其创新技术的孵化。

(四)绿色金融人才匮乏,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来说,绿色金融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特别是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很多企业还无从下手,这个时候,人才的优势就凸现出来。“双碳”相关的培训也在国内风起云涌。问题是培训者是否都掌握了专业知识,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熟悉,很难一概而论。整体来看,绿色金融的发展大多只停留在行政方面,虽然已经明确了绿色金融前进的方向,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内部成员活力不足,积极主动性较差。究其原因,就是专业的绿色金融人员匮乏,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未深入工作人员的内心,缺乏全面认知。绿色金融理念在逐渐深入相关工作人员内心的过程中,需要较强的专业素养,绿色金融专业人员在被要求掌握全面的金融知识的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由于某些地区在极力推崇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这使得调整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结构,引导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充分理解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关键问题。

(五)绿色金融市场盈利模式的单一首先,商业银行作为中国绿色金融的供给方,存在垄断的问题。其他金融机构,例如保险公司,再加上众多的个人投资者,他们的参与感很低,其作为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巨大的潜力还未被发掘出来。单一的供给方从源头上就注定了单调且有限的绿色金融供给。其次,缺乏保障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以及落实的相关机构。商业银行处于如今的市场主体,也处在探索绿色金融业务的路上,其原有的粗放式信贷等业务已经不适用于绿色金融的业务,还有可能阻碍其发展。最后,发展严重滞后的绿色金融中介服务部门,其专业性和针对性还未树立起来,缺少明确的方向,也是制约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效率的一大因素。

(六)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作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我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为了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领导者,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提高合作广度。如今的绿色金融合作政府是主导地位,并没有发挥出企业的能动作用。即使我国已经积极鼓励各企业要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中,但就目前的倡导阶段,国内的金融企业和学术机构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还未发挥出来,只是处于模仿和随声附和的境地,其力度、经验、成果根本无法影响到国际上。

四、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绿色金融,提高企业环境披露程度面对学术界对“双碳”目标议论的潮流,哪些是对事实的“真实”误解,哪些是“想象”的误区?有时候真的分不清,需要辨别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统一到正确方向上来。同时,面对企业的环境问题,我国应向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因为这些国家通过交流信息和数据等方式,协调了财政部、银行监管机构以及各个企业,及时向大众披露了环境风险。

(二)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绿色金融发展标准社会行为都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好的绿色金融制度可以使绿色金融变好,反之亦然。因此,制度对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这里的制度是广义的,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等硬性制度,也包括习惯、民俗等软性制度。只要是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都要健全。首先,要结合我国国情,从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框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视角,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切实做到使绿色金融业务标准、制度内容等各项指标深入人心。同时,立法之后,还要在法规中确立责任、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各项工作快速有序地进行之余也要保障其合法的运作,这时健全的绿色金融法律保障体系亟待被建立。重点在于明确个人、企业等部门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能够追根溯源,确立责任主体。其次,金融的监管机构也需重新架构部门职能,去掉重叠和冗余的职能部门,保证各部门之间高效运作,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因职能重叠而互相逃避责任,降低效率。最后,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主要目的就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三)提高绿色金融市场活性,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从绿色金融业务的点滴之处做起,逐步推动绿色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以及相关工具,营造一个促进绿色金融的有利环境,利用市场机制,促进金融产品的良性竞争。事实上,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全社会都在强调,但人们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还要让大众所接受。面对社会上一系列的创新障碍,要引导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参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在壮大绿色金融市场主体的同时,为绿色金融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其多元化发展的进步。

(四)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传播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绿色金融的专业人才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骨干,只有发展理念到位、旗帜鲜明,各大金融机构的实践才真正有了领头羊。在政府力量介入的同时,公众的脚步万不可松懈。这就需要全民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能源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协同教育项目校企合作,成立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建设一批国家储能技术的融合创新平台。

(五)建立长期的战略政策框架绿色金融政策,如碳定价、可交易绿色证书和绿色信贷,可以增加未来的现金流或降低项目寿命期间的财务成本,提高项目的营利能力。然而,由于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单一的政策工具可能不足以支持目前和短期内的海上风电投资。因此,为了保证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短期政策组合可能是必要的。另外,政府可以提供补贴和免税,从而提高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绿色金融的投资成本,为实现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多贡献。

(六)提高绿色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仍然是绿色金融的主要参与者。首先,应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到绿色金融业务中来,并积极引导个人投资者的加入,使得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层次化、多样化。为了保障他们良性发展,同时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机构,来提高融资效率,发挥出领头羊的作用。其次,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的服务机构,制定一些激励措施来增加活力和保障活力。最后,要强调人才队伍的建设,专业培训必不可少,招聘环节要提高标准,重点在于拥有全面绿色金融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

(七)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治理我国已经为参与和引领绿色金融国际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应侧重于实践,善于观察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并总结经验,进而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中指导实践,继续保持多边政策的合作。未来,我们可以吸引更多供给者、参与者、监管者加入我们的多边合作框架中,共同探索,共同完善,建立出一套普遍适用、切实可行,容易被同行业和国际组织所接受,具有更高国际认可度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作者:陈凯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金融服务思考3

引言在金融风险急剧扩大的今天,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金融监管已经不能有效满足目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除此以外,金融审计对于维护金融安全也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文评述相关文献,探讨金融审计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有助于金融审计的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金融审计的文献综述我国的金融审计自1983年至今,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金融审计的内涵也不断扩展演变。刑凯华(2019)认为,在198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金融审计尚处于财务收支审计阶段,此时,以对国有银行进行金融审计为主;此后至2007年,金融审计走向了资产负债表审计的阶段,这一时期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为重要任务;2008年以后,我国的金融审计以安全为重点。目前,金融审计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主要任务。金融危机是我国金融审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金融审计将更多目光投向打击金融犯罪,其目标在于改善管理、增加效益,核心在于信贷的真实性(郑靖等,2013)。在这一阶段,金融审计主要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审计,用以识别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并做出处理处罚。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金融审计转向维护安全、缓解风险的方向。

(二)关于金融风险的文献综述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损失的可能性(秦冲,2020)。金融与风险总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割。在今天,金融资本越来越集中,并且不再需要依赖实体经济进行运转,常常受到人为操纵,并充斥着越来越重的投机意味。由此,金融风险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深,越来越集中。高霞(2020)认为,造成金融风险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我国的融资市场存在缺陷,其中许多证券公司存在人为操纵股价,内部控制不完善等严重问题,若不加以严格管控,一旦这些问题爆发则极易引发金融危机。第二,财政风险极难清除,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一直存在,财政风险易向金融风险演变。

(三)关于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的文献综述关于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的关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徐权(2010)认为,金融审计是监管的拓展,在其基础上对金融信息质量加以提升。李斌昌、陈文夏(2019)认为,金融审计是一项再监督工作。郑石桥(2018)则认为,金融审计有别于金融监管,它是一种所有权监督,与金融监管的行政权监管不同,二者不可混淆。另外,有一些学者从金融审计对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这一方面创新地进行论证。例如,周中胜、何德旭(2012)认为,二者不可分离,否则金融工作将难以为继。陈艳娇、易仁平(2009)认为,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之间已经存在不可逆的一体化趋势,只有将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融为一体,建成金融审计免疫系统,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杨小玲(2021)认为,目前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之下,金融审计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关于金融审计作用的文献综述张伟(2021)指出,金融审计具有反馈信息的功能,可以帮助决策。金融审计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将发现的潜在风险上报给监管部门,而监管部门则依据金融审计反馈的信息来进行深度分析,及时实施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防止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制定科学的政策。除此之外,金融审计还具有预防和预警作用(王西凤,2015)。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金融审计的预防和预警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

(五)文献评述现阶段,国内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于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更为广泛。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学者更偏向使用实证分析以及传统规范和比较研究法,研究方法多样。在研究的内容上更侧重于金融审计的工作边界、功能、产生原因、维护金融安全的路径等方面。然而,现有国内文献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与国家金融审计化解金融风险相关的文献较少,缺乏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够充分,如何将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有效结合所受的关注较少;从审计角度对防范风险的宏观政策的研究匮乏,对于如何建立金融审计协同防控金融风险体系的研究不足。

二、目前我国金融风险现状

金融是经济运转的命脉,而金融稳定则是经济稳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在此情况下,我国机遇和挑战并存,而金融风险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挑战。《中国金融风险报告2021》显示,大体上来看,我国金融风险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近三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开展金融风险攻坚战。目前,在这场战役中,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斗争中,我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全年,中国金融体系总体上一直保持稳定水平。然而,报告中也严肃指出,中国金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点。例如,美联储的收缩性货币政策使得我国存在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现象,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其受到的狂热追捧也使得金融风险攀升。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加趋向复杂,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也会因此而降低,投资者素质下降会使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也存在着风险,信托公司的不良资产占比较高,证券公司经营管理混乱,行业竞争无序混乱,都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另外,如何应对政策变化和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金融面对的重大挑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迎来了历史性转变,存在着被动中下降的趋势。除此之外,我国经济发展的追求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不再盲目追求速度。此时,地方政府应当摒弃低质量的投资项目,转而去寻求高质量的投资项目,以稳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因素,一直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如何把金融风险降低至可控水平,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是金融审计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因此,各类文献都对金融风险做了详细概述,研究较为透彻且具有科学的体系与理论依据。

(一)金融审计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金融审计因更加独立与综合,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极大的作用。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点。第一,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监管不完善导致出现以同业拆借、资产管理等为主要形式的影子银行产生违约风险;而金融审计很大程度上可以规范影子银行的业务并降低其违约风险,甚至还可以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制度,化解金融风险。第二,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不安全、屡屡爆雷,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与不稳定性。金融审计通过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审计并防范其风险,降低损失,规范其行为并督促整改。第三,反馈信息,帮助决策。金融审计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将发现的潜在风险上报给监管部门,而监管部门则依据金融审计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及时实施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防止风险扩大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制定科学的政策,利于长远发展。第四,再监督的功能。金融审计使得金融机构工作更加精准并能够督促整改。而内部金融审计对于组织内部更为了解,对于金融风险则更注重事前的监督检查,可以从内部化解金融风险。现阶段,我国将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脱虚向实的趋势势不可挡。在化解金融风险这一方面,仅仅依靠金融监管是远远不够的。金融审计相较于金融监管,更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强制性。因此,将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进行协同,才能更好地维护金融安全服务。

(二)现阶段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金融审计的内容、范围、方式以及技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审计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尚存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金融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能匹配现在的风险情况,难以识别一些潜在的风险点。另外,金融审计人才队伍中缺乏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大多毕业于财经院校,对于计算机、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而实际审计工作难免会碰到这些领域。第二,金融审计的范围还没有完全拓宽。一些小额信贷公司被遗漏于审计范围之外,开展的审计工作难免不够全面。针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审计实施困难,审计全覆盖尚未完全实现。第三,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不够全面与滞后的地方。审计实践中往往难以界定一些问题,相关机构与人员得不到处罚,因而也就难以改善业务。若不能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充分与及时的完善,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第四,缺乏对新兴技术的运用。

金融数据的分析与审计项目的进行不能很好地结合。对大数据的运用不够充分导致对风险的识别不够充分与到位,金融审计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金融风险不能被有效降低,也不能使金融体系保持稳定。第五,现有审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我国的金融审计机关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存在职权不清的问题,双方之间在进行沟通与合作时常常存在困难,以至于双方各自进行工作,浪费了审计资源,降低了审计效率,白白消耗审计资源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国家治理的成效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第六,目前我国的金融审计缺乏服务国家治理的意识,没有发挥作用帮助正确制定宏观决策,也没有完全从财务收支审计转向风险审计,在服务于宏观政策和建设性作用领域等方面存在不足。

(三)金融审计的发展趋势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维护金融安全,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我国维护经济稳健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审计未来会像智慧金融审计、金融风险审计、金融衍生产品审计以及绿色金融审计四个方向发展(段志平,2021)。这其中,绿色金融受到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增大,相关政策正在完善之中,绿色金融的发展正处于新兴阶段。与之相应的绿色金融审计也应当跟上其发展的脚步,绿色金融审计是金融审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未来金融审计将会增加对系统性金融机构进行审计的频率,加强绩效审计,扩大金融审计范围,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并行,更加注重安全性、公共性、公平性、宏观性以及风险防范。三、建议为了使金融审计能够更好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针对金融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审计人员的选聘任用更倾向于复合型人才,为审计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精准识别风险。第二,拓宽金融审计的范围。将一些容易忽略的小额信贷公司也纳入审计范围,将整个金融市场作为审计对象。加强审计全覆盖建设,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进行审计工作。第三,完善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给予金融审计工作更多的法律依据,使金融审计可以明确界定问题,让涉嫌金融犯罪的人员与机构得到处理处罚,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第四,加强金融审计的技术支撑。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和金审工程的不断建设与发展,金融审计更需要坚持“科技强审”的理念,将这些最新技术与审计数据相结合,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第五,整合审计资源。将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审计机关的工作进行协同,联通两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利用对方的工作成果,提高审计效果。第六,服务国家治理。随着国家对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未来金融审计需要坚定地以风险为导向,力争做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以及金融体系稳定,服务于整个国家的治理工作。

结论

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增长,我国在金融风险的防控与化解方面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新发布了许多相关政策与措施。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实施效果、金融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则需要金融审计来判断。金融风险是关乎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金融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更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方向。了解金融审计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推进金融审计的良好发展,为将来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邢凯华.金融审计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J].当代会计,2019(10):85-87.

[2]郑靖,陈岚,李昊迪,等.中国特色金融审计及其发展战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3(04):75-78.

[3]秦冲.新形势下应用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微探[J].财经界,2020(32):198-199.

[4]高霞.金融风险防范视角下金融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7):121-122+95.

[5]徐权.金融创新与审计监督———兼论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10(04):14-17.

作者:禹静雯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