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精细化管理分析

精细化管理分析

时间:2022-12-13 15:23: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精细化管理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精细化管理分析

精细化管理分析1

1临淮岗工程及管理单位概况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中段,集水面积4.22万km2,工程等别为Ⅰ等大(1)型,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的淮河上关键性防洪控制工程。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作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共有三个局直管理处,主要负责临淮岗工程、城西湖退水闸和姜唐湖退水闸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维修工作,兼有实施防汛调度等职责。

2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工程管理保护难度大工程主副坝全长77.61km,穿越8个乡镇,工程占线长,环境复杂,工程管理区全部处于开放式状态,未能进行封闭式管理,管理难度很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副坝坝顶防汛道路已成为周边乡镇生产生活的交通要道,超出了原有设计功能,地方群众对水工程保护意识薄弱,管理范围内私搭乱建、围垦种植、放牧养殖、侵占护坝地、伐木毁林、乱倒垃圾、破坏工程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

2.1.2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不足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及机械使用费成本增加,维护经费更显不足。由于资金缺口大,致使部分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系统的维护,工程面貌和管理水平难以得到大的提升。

2.1.3信息化水平不高临淮岗工程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不深,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防护能力不足,信息化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安徽省临淮岗水利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虽然通过专家审查,但是由于财政未给予专门的配套资金支持,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按原规划实施。此外,工程运行情况、水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仍以人工监测、定性判断为主,综合业务、档案管理等尚未信息化。

2.1.4工程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张集闸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复后,但是至今仍未能列入规划内,致使张集闸一直带病运行。35kV高压输配电系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该系统为单回路供电,电压较高,架空线路长达14km多,特别是架空线路沿线高杆林木众多,而砍伐高杆林木事宜与当地居民未能协商一致,致使近年来发生多起林木触碰线路引起跳闸的事故,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1.5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要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现有管理人员相关知识不足,无法应对突发的安全问题,不利于工程正常运行。当前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尤为短缺,职工队伍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创新意识不够强。同时,管理单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济基础差,人才环境欠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职工教育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内部激励竞争机制有待完善。技术管理人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较长的过程,难以完全满足目前现代化工程管理需要。

2.2工程运行管理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2.2.1群众水利工程保护意识薄弱临淮岗工程按设计或校核洪水标准利用的几率低,建成后未经历高标准洪水考验,综合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地方有关部门对河湖林草、乡村环境等方面的治理力度和宣传不够,沿线群众对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在护坝地上违规开垦种植、围栏养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砍伐林木、取土、违章建筑、乱倒固体废弃物等破坏水工程和生态环境的行为。由于缺少地方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支持,占线长达77.61km的主副坝,违规违章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2.2.2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有不完善之处由于过去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临淮岗工程在设计和建设阶段未全面考虑工程的运行管理需求,也未充分考虑管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如供电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不高、水工建筑物存在质量缺陷、水闸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兼容性差、工程全开放式管理问题、主副坝坝顶防汛道路兼做地方的交通要道、现场办公生活设施不足、后方基地建设不能满足管理工作需要等。

2.2.3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目前管理单位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且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是管理单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一套务实、高效的组织机制是关键,而目前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

3优化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3.1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促进社会协同参与管理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水利工程向现代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将各项工作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发挥工程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工程公益效益宣传,与权威主流媒体和行业内相关宣传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争取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关注和支持。让广大群众积极了解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工程周边的群众参与到临淮岗工程运行管理中,帮助他们树立水利设施保护意识,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健康运行。在工程竣工验收等关键时期和枢纽运行的关键时段,详细介绍工程的综合效益和运行管理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临淮岗工程保护宣传。利用巡查和世界水日等重要事件节点,采取设立告示牌、发放宣传页、开展专题活动等形式,向工程周边群众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周边群众共同保护管理工程的自觉性。

3.2完善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全面实行对标管理对于基层水利工程来说,三分建、七分管,在实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必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依据,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围绕水利管理现代化这一根本目标,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实行对标管理。对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等,不断完善各项工程管理制度。狠抓工程日常运行管理,强化监督考核,全力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水利部新修订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巩固提升主坝核心区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姜唐湖退水闸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达标创建成果,稳步推进副坝标准段整治工作,不断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3.3推进环境治理系统化,提升工程环境效益抓住河湖长制、非法采砂治理、生态区域违法建设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治乱等契机,推进“清四乱”常态化。一方面全面加强水政执法,采取有效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日常执法巡视检查,开展专项执法和集中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违章行为。另一方面,对工程环境特别是北副坝沿线进行系统治理,拆除违建上坝道路,整治坝肩、坝坡、护坝地、界沟,清除垃圾废弃物,有效遏制围垦种植、侵占护坝地、破坏水工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林草治理,因地制宜种植草皮和林木,努力打造工程管理亮点,全面改善工程面貌和生态环境,提升临淮岗工程整体环境效益。

3.4建设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智慧水利管理目标加快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工程控制管理运用的全业务智慧管理。建设工程监控系统,实现水情与工情数据的全面监控,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整合智慧调度系统,根据上级调度指令,自动生成调度方案;实现维修养护数据电子化录入,实时标准化管理;建立智慧巡检系统,实现所有工程设施电子化巡检。按照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临淮岗工程安全运行信息化系统,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全力推进主、副坝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大型水闸视频监视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高度融合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配套建设综合信息门户、综合办公、水旱灾害防御、档案管理等工程应用管理系统。建设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室、三维电子沙盘、液晶显示屏等应用展示系统,构建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网络核心设备,全面支持IPv6。

3.5实行工程养护精细化管理,改善运行管理环境工程养护精细化管理就是对不同的养护项目规定详细的管理内容,对设备的维护与养护工作提供正确的标准要求,已达到精准排查工程风险。合理利用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认真做好年度工程运行维护项目实施计划的编制,精心组织工程日常运行维修养护、除险加固、管理设施维修改造和管理区保护利用项目的实施,注重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生态技术、生态材料的运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改善运行管理环境,确保工程正常安全运行。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重新对张集闸进行安全鉴定,尽早实施张集闸除险加固;编制方案推动35kV输配电系统改造,力争消除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逐年实施副坝坝顶防汛道路改造,全面完成主坝坝顶防汛道路升级改造。

3.6落实安全管理精细化,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管理精细化关键核心是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工程设备安全与人员安全两方面,工程安全保障是为了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评估体系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强工程运行、项目施工和重要时段安全管理,认真开展“铸安行动”、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安全治理”、“安全生产攻坚行动”等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结合单位实际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单位达标,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7采取联合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综合效益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应更好地实现管理与发展同步,可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工程综合效益。全力推进临淮岗枢纽综合利用工程,积极配合省厅和淮委做好前期工作和建设期间的监管,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完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设施设备,使工程综合效益有较大提升。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和配合,推进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和临淮岗鱼道工程顺利实施。充分利用政策,积极推进水费征收工作,实现临淮岗工程上游阜南、颍上两县水厂取水水费和城西湖退水闸控制水费征收,增强管理单位经济实力。

3.8优化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岗位和激励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实现机构运转更加高效、内部管理更加规范、人才配置更加科学、奖惩激励更加合理的工作机制和运行体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强化职工在职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才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系统研究吸引、培养、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4结语

优化临淮岗工程管理模式,是淮河水利管理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推进临淮岗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

作者:高明云 单位: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

精细化管理分析2

火电厂是十分关键的电能生产单位,其自身有着较强的重要性与风险性。另外,火电厂的管理工作属于一项整体性的任务。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碳中和基础发展需求,减少火电厂生产作业时给社会以及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取得更高的发电质量,要求对整个火电厂的生产管理流程实行高效率、有序性、规范化的管理工作。为此,可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发展需求,提高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采取细分化方式,把控好每一处细节,实现对火电厂生产活动全流程的细节全面把控,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改善风险控制,为火电厂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火电厂的安全风险和管理现状

火电厂出现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火电厂内部的经营活动所处环境十分恶劣,部分职工采取不规范、不安全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展监督工作时,无法清晰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存在徇私包庇的状况。虽然人性化实施火电厂的管理规章制度也存在一定现实意义,能够很好的减轻职工工作压力与难度,不过此种方式却不适合应用到安全监督范畴中。安全管理人员未能清晰意识到“此刻的心软就有可能酿成明日的灾祸,也是对其明日的不负责”,若是未能将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到位,便可能成为今后火电厂出现安全事故的引火索。近几年,火电厂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在重大会议上确切点明,高危行业务必要将风险管控以及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到位,火电厂也开始意识到安全风险识别、管理、防控的关键作用,并且也对安全管理工作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过,考虑到国内火电厂规模庞大、运行机制复杂,部分中小型火电厂依旧没有将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加以转变;还存在部分火电厂虽然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其经营规模较小、人员构成简单、人手不足等情况,依旧无法在安全管理工作改进上作出有效成绩。火电厂由于自身生产性质的特殊性,在工程现场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风险,而且配置的机械设备类型复杂、数量较多,要想做到全面安全管理控制具有较高难度,既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同时,也会对火电厂的总经济收益带来不良影响。并且,火电厂的电能生产大部分是基于将煤炭、柴油等原料加以燃烧所形成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再凭借各种方式转化成电能,利用输电装置与线路传输至需要用电的区域。在此之中使用的原料存在易燃爆的特征,再加之操作起来不仅流程复杂,还具有较高危险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普遍均为大型安全事故。特别是最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开始进入快节奏生产的阶段,对于电能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高强度的工作既会导致职工身心承受严重的压力,同时还会加快生产机械设备的老化和磨耗,最后导致故障发生几率的频率逐渐提高。另外,火电厂设备维修和保养也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大关键环节,并且,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需要经历高空作业、空间有限、起吊等一系列高难度操作,在实际进行维修工作时,若是工作人员存在中途分心或是经验较浅等问题,就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例如窒息、电击、高空坠落等危险事故,甚至还可能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提升火电厂安全风险精细化管理对策

2.1火电厂安全生产评价强化火电厂安全生产评价工作,是确保安全管理理念得以确切落实的重要措施之一。火电厂的安全管理部门通常会采取制定安全标准体系的方式,来对职工在生产作业中的每项操作行为加以评价分析,为此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规范可行的标准体系,并将其严格落实到位。管理部门在将安全评价体系予以确切落实方面,首先就应当制定规范合理的标准体系,以此不仅能够规避传统标准体系中落后、死板等问题,还可以更好地按照火电厂当前生产模式对标准体系加以细化调整。比如,安全部门所编制的标准评价体系,便可融入定性和定量两类评价方式,使用定量法来评价职工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行为是否标准,而使用定性法则能够实现对生产人员与行为的全方位详细描述,以此取得客观、全面评价结果,为生产模式的改进起到更为有效的帮助。

2.2加强对工作人员和承包商的管理(1)火电厂应当注意提高职工专业素养,并且也要提高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为了可以使得每位职工都能清晰意识到安全施工的关键性和必要性,火电厂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而且还要在培训结束之后实行安全教育考核,以此检验培训效果,并把培训与考核结果一同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职工给予奖励,而对培训考核不过关的职工则不得让其参与生产工作。(2)为确保煤炭原料运输系统能够高质量、安全地运作,火电厂也需要强化对承包商的管控,在工程招标阶段应当选取资质完整、信誉较佳的承包方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要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及时对经营策略做出适当调整,以确保火电厂和承包商之间能够达到协同共赢的目标,以此提高承包方对双方合作履约的积极性。

2.3构建网格化综合管理机制网格化综合管理机制是落实安全风险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际管理中,首先需要对实施此项对策的流程加以优化调整,例如可按照层级划分来对管理模式作出改进。对于小型火电厂来说,一般可采取三级网格图的方式来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对于火电厂智能管理系统来说,因为其具有管理范围大、管道内部空间大的特征,从而把每一种管理方式的连接点设为网络图连接点。对此种管理层面的联系顺畅性做出更加深入的优化,由此构成一种格中格的结构。在这一基础上,把上述多级网格图实行巧妙联合,再运用合理的管理措施,构成火电厂智能管理系统大网格图,就此得到了一类新式的三级网格图。在综合管理层面,为了更加有效地降低操作难度,可把上述构建的网格图实行编号,以此形成三级垂直网格图管理系统,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实行统一化管理。

2.4标准化设备运行维护机制若是存在生产设备老化、无法正常运作等问题,均有可能引起火电厂安全事故的发生。全球对于用电量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也不例外,这就使得火电厂在生产运作期间往往只重视生产工作,而忽视了机械设备的质量安全管控,若想在电厂内部做到对安全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则应当定期对电厂设备实行自我检查,而自我检查主要包括下述三大方面。

2.4.1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时,必须要细化到每处细节,如此方可保障检查效果。在设备长时间运作使用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故障,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有效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性。此外,对于职工的操作状况也需要定期抽查。管理领导人员也可以不定时的方式,对具体岗位实行抽查,掌握职工工作情况,收集日常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结合职工反馈信息制定解决对策。并且,也要通过组织领导班子会议,以此来对问题加以针对性处理,分析找出生产设备故障的具体位置,并安排专业检修人员负责检查维修,对于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要加以评估登记。

2.4.2针对线上工作需要对职工日常工作展开不定时突击检查,领导人员要对安全生产知识加以随机抽问。按照职工掌握知识全面性实行评分,以此评估职工自身的能力能否充分满足岗位工作需求。

2.4.3针对领导干部的检查管理领导层为火电厂经营运作的核心,对领导人员能否做到精细化、安全化经营管理进行考核,首先可以结合火电厂具体运作情况展开评价,其次也可咨询调查群众与其他领导的看法,从两个维度来评估其是否切实地做好了精细化管理。若想落实好火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任务,则要求全体职工一同加入,并实施全过程管控、全面性管理。因此,必须要将“仔细办事、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理念作为基础指导,在火电厂内实行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由此促使企业职工自觉形成完整的精品意识,把自身的本质工作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并对生产期间的每一流程予以严格把控,由此慢慢发展成为一种“万事有人负责处理、任何工作都有章可循、万事有人实行监督”的良好安全管理状态,促使精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构成,只有如此方可充分保障火电厂生产活动的安全开展。

2.5专业化引导技术日常操控要点通过对火电厂生产活动实行集中控制,能够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与安全性,为此,可以将集控系统运用到火电厂的生产流程中。但与此同时,集控设备在平日操作管理方面会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并且,也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更高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加以处理,要能够做到对火电厂内集控运行操作流程提供专业性引导,在此基础上,既能够实现综合性调整控制,更是我国电力公司发展转型所必须要做到的工作。比如,某一火电厂在进行集控运行危险点控制之时,不仅需要强化技术设备环节的安全控制,更需要加强对集控运行技术的综合调整与管控。要点如下:

(1)公司可组织创办集控设备运用管理知识座谈会,以此提高集控设备操作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确保其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地管控集控设备,并把火电厂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予以解决,做到对火电厂中全体职工人身安全的有效保障。

(2)在对火电厂实行集控运行处理时,需要进行多维度、宽领域的集控运作岗位专业化指导。此部分工作主要涉及到提供充足的专业安全防护人员、有序实施在岗培训、重视对数字化监控系统操作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上述针对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重点在于对职工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管理观念进行培养。若是能将以上措施落实,能够实现对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的有效控制,充分保障火电厂运作安全,降低安全风险。

3结语

总的来说,在火电厂内实行安全风险的精细化管理,是保障电厂正常经营、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基于对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明确与确切落实,能够使得电厂的生产作业更加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精益求精的生产管理观念,能让每位职工都处于安全的环境下开展日常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火电厂生产效率以及电能产量,还为电厂的持续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社会提供稳定、充足的电能,以此推动火电厂朝着更为科学、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韩威 单位: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

精细化管理分析3

0引言

面对以工程量大、工序复杂、工期长为特点的现代工程施工,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既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也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运用“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革新管理制度、同时引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进行质量精细化管理,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中做好对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大要素的管控,既能提升工程质量、也能促进行业发展。

1目前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我国施工人员多由农民工组成,他们受文化知识水平所累,且没有经过严格的施工操作训练,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且质量意识薄弱,既不愿在施工过程中精益求精,也不愿在施工完成后主动检查纰漏,甚至会向专职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刻意隐瞒作业中的失误与瑕疵,以逃避返工重做。这种思想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处理质量问题,从而盲目施工,增加质量控制的难度[1]。

1.2无法发挥事前控制的作用事前控制是指在开始施工之前进行的施工组织以及施工安排,主要涉及人员安排、施工准备、编制施工方案等几个要素,但在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中,事前控制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人员设备配置不齐、图纸会审不精细、材料采购程序混乱、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方案粗糙甚至不符合工程实际的问题广泛存在,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责任混乱、质量通病严重、频繁更改设计图、甚至还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怪像。这些现象轻则导致工程质量不佳,重则造成工程事故以致人员伤亡[2]。

1.3建筑的复杂性使施工难度提升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数十年中,建筑结构也从过往常见的砌体结构逐渐变为了现在常用的混凝土结构,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数量陡然增加,形状各异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在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与形体不断变化的同时,其结构特殊性所带来的施工难度也在增加,近些年来,因为施工质量控制不当而引发的工程事故不在少数,其中,深基坑与高支模都是事故高发环节,这些事故的发生与建筑结构的特殊性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建设工程中,无论是工序的增多还是工艺难度的增大,都会切实地影响到最终工程的质量。

1.4质量控制在技术上存在局限性工程项目是以五方责任主体共同负责的,其中施工方是承载信息最多的责任方,施工阶段是对信息表达要求最高的一个阶段,以CAD图纸及合同、规范等文件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已经难以满足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对信息表达、沟通的需求。其次,现在的施工企业缺乏进取精神,对施工工具与施工方法的革新并不注重,落后的施工工具与施工方法也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2精细化理念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精细化施工质量管理原则①全面管理,重点把控。施工现场错综复杂,在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下,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全局的全方位的管理,除了对以人、机、料、法、环为主的4M1E影响因素进行管理外,对某些影响比较大的施工环节如深基坑、高支模等分部分项工程应重点把控[3]。②系统推进,工具支持。要从意识到制度、从文化到行为进行系统化的变革,以落实责任、提高执行力为目的进行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人员的细化分级和管理制度的革新。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支撑对管理系统进行构建,从经验管理向数据化管理进行转变。③持续改进,稳步发展。对产生质量问题的深层原因和薄弱环节加以放大,采取量化、细化的方式和工具手段进行控制和改进。以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为基础对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对质量要求逐步提高。

2.2精细化施工质量控制流程①事前控制。以BIM为主的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不断被发掘应用,其最大优势在于针对复杂的建筑工程可做到由传统的平面图纸向精细的三维可视化图像转变,在施工前期,可对施工进度、施工方案仿真模拟,辅助决策,对事前控制大有裨益[4]。②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信息的实时反馈与处理非常重要,对人员的行为、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材料的调用、环境的协调都需要即时的处理。在此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结合5G互联网的监控系统可做到对信息的实时收集与反馈,对施工过程精细控制[5]。③事后控制。事后控制的关键在于检查与整改,其主要要求为:1)对每一道工序,都要设置严格的检查标准。2)要构建完善的检查制度,严格按照自检-互检-专检的流程进行质量控制。3)进行质量偏差分析,实时根据质量计划对现有施工质量进行质量偏差分析,在质量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找出原因及其从属关系,查清问题根源。4)纠偏及调整,经后期修补可达相关质量要求的,出具修补方案及结果证明,有严重质量问题的,按相关要求进行返工。

3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教学楼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3.1工程概况宜春市坤山小学(二部)建设工程,江西省宜春市卢洲北路与宜清线交汇处往卢洲北路延长段方向1500m。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坤山小学二部由三栋组成,一栋五层教学楼,一栋四层教学楼,一栋四层综合楼,选取其中的一栋五层教学楼进行分析。

3.2精细化管理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3.2.1事前控制的具体措施①该项目在施工组织中成立了QC质量小组(QualityControlCircle),QC小组在施工前按工程特点设置了质量控制关键点和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按标准、按程序进行质量检查及处理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分析原因、建立成档,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阶段形成质量闭环,循环进行,控制了质量偏差。②项目采用了BIM技术进行事前控制,在主体结构建设之前的图纸会审阶段,利用以Revit为主的BIM软件进行由CAD平面图纸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包括建筑、结构等层次的建模,如图1、图2所示,在碰撞检测方面共计检测出24个碰撞点,经由与设计单位沟通后在开工之前已全部进行调整。后将模型导入广联达软件后加入时间维度进行了施工模拟如图3图4所示。此外,该项目使用BIM-FILM就模板、框架梁、柱等施工工艺进行了可视化模拟如图5所示。使得工人在施工之前就对工序质量的控制要点了如指掌,在进行工序检查时,质量提升明显,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还提高了施工质量。③在资源配置上,借助BIM技术,不仅实现了对材料的精细算量,还对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安置、材料的堆放、以及可遭遇的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具体的BIM应用流程如图6所示。

3.2.2事中控制的具体措施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该项目借助物联网5G监控系统进行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在监控点布置上,主要覆盖于材料运输通道、加工棚、堆料区、以及人员作业平台、机械设备工作面等对质量与安全影响较大的区域。该工程借助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人、材、机、法、环的全面、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第一时间得到决策,并通过对讲机直接反馈至施工人员,在质量监督、质量巡检上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极大的推进了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程度,该监控系统构架如图7所示。

3.2.3事后控制的具体措施①在质量管理的事后控制阶段,主要由QC小组进行对三检制度的落实监督和对质量偏差的分析、溯源、整改为主,每道工序在经历自检-互检-专业检查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即采取成品措施,配合监控系统,现场的QC小组随时随地的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有保护措施损坏的,及时进行恢复。②在项目内部分别组成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装修、安装等分项工程质量考评小组,对每个施工完毕的施工段进行质量会诊和总结,并填写入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装修、安装等质量会诊表中,质量会诊表中着重反映发生每种质量超差点的数量,并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QC小组成员在每周质量例会上对上一周质量会诊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措施,预控下一周不再发生同样的问题。同时,项目工程部对各层同一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发生频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做出了统计分析图表,进一步发现问题变化趋势。整个过程以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形成质量闭环如图8,更好地克服了质量通病。

3.2.4对比分析与传统的质量控制相比,精细化管理下质量控制的优点明显,具体如表1所示。

4结语

在施工质量控制中进行精细化管理,不仅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管理制度进行革新,还要积极使用新工具、新方法对管理系统进行构建,以数字化技术+物联网监控的精细化质量控制模式不仅能切实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

参考文献:

[1]杨新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2(02):125-126.

[2]黄榕福.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2):160-161.

[3]秦永亮.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陶瓷,2021(12):140-141.

[4]王亚浩.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J].河南科技,2021,40(16):102-104.

[5]刘守宇,宋海港,周亮,等.基于BIM+智慧工地精细化协同管理平台架构[J].重庆建筑,2022,21(03):23-25.

作者:田世钊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