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论文

时间:2022-12-12 16:14: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创新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论文1

1研究背景

2020年,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就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在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研讨交流会、高质量论坛等活动。2020年11月9日,在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嘉昆太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协作发展推进会;2020年12月10日,在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嘉昆太地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研讨会———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的培养方研讨会;2021年1月5日,在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首届长三角嘉昆太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等。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指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昆山市、太仓市区域的高职院校。由于各区域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不同,区域教育特点不同,导致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搭建方面存在不协调;在资源共享方面存在体制顾虑;在师生交流学习方面不重视等现象,从而不能发挥长三角嘉昆太区域资源优势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作用。本研究以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代表为研究对象,以该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协作发展等为研究内容,旨在理清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协作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协作发展上新途径,实现教育资源方面进行共研、共建、共享,从而满足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发展需要。

2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一致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而且突出了教育方法创新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通过在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协作发展推进会交流研讨,各高校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情况,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也存在个别领导或部门不够重视的情况。在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协作发展问题上,三方均表示认同,但由于各高校体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及各区域在创新创业政策制度上的差异,为区域高职院校协作发展带来阻力,不利于区域高职院校开放合作、协作发展、资源互补,限制了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发展提升空间。同时,各高校还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认识现象,导致参加课程的多为有创业想法,具备创业条件的少数学生,限制了创新创业培养对象的受众人群。

2.2创新创业协作机制不完善

在首次交流研讨会上,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虽然在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发展目标上形成一致想法,并由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总体协调统一,且已共同举办多次创新创业教育研讨活动,但由于区域高职院校建立联系时间不长,在如何有效激励区域内高职院校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选聘优质企业创新创业导师标准,如何共建共享创新创业相关资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2.3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难

(1)高校间资源共享平台有待建立。虽然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已共同举办多次创新创业教育研讨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区域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师沙龙、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但还局限于学校领导、教师、参赛选手等少部分人群。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在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赛事、创业导师指导评审、学生项目交流及优质项目学习等方面,其他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信息知识的获取程度较低。(2)高校与企业间资源衔接不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突破高校和产业间的屏障,互通师资、课程、资金等教育要素,让“围墙”外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等进入创新创业生态圈,校外导师进入教育平台,参与教学设计、授课和指导创新创业课程[2]。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优质校企合作项目,但由于各高校的体制和自我保护意识,难以真正落实资源共享。

2.4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不紧密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上,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较多,局限于创业意识的引导,课程教学模式单一[3],难以培育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在创新创业课程资源方面,存在不够丰富,师资队伍不健全,没有正视学生成长发展需要,难以形成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在开展的创新创业培训讲座和大赛方面,存在着不能与地方区域行业特点相适应,不能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合力等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方面,与区域政府缺少互动交流,缺乏地方区域经济特点。其次,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重视项目成果产出,支持力度有待增强,未能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4],导致高校难以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2.5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不完善

(1)课程导向需明确。当前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标准方面还存在差距,与已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融合不协调,甚至有少数领导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简单组合,导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割裂,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无法有效地与具体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对接[5]。(2)课程设置需合理。当前各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但开设的创新创业基础课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方面还有待提升;开设的创新创业核心课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增强;开设的创新创业实践课与专业实习相结合方面及社会适应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调整提升。(3)课程授课需完善。各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创新创业课程“填鸭式”教学现象;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上注重创新实践,但与传统专业课理论教学模式不协调,这种割裂的教学模式使得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相互融合,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3长三角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发展的途径探索与实践

3.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1)建立统一的协同机构。为了加强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之间的全面高效合作,确定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总体协调,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开展工作。通过搭建统一的协作机构,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校企资源的调配与共享,在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享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共办创新创业大赛,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减少各高职院校自我保护机制和自我分割现象对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产生的负面影响,避免在类似项目上,资源重复支配,提高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快速推动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2)建立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机制。通过共同举办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校创新创业大赛、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论坛等活动,强化高职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当前已开展的长三角嘉昆太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协作发展推进会、长三角嘉昆太地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研讨会———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的培养方案、首届长三角嘉昆太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为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活动效果显著。各高校还可利用各自区域政府、企业等资源,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教学平台、项目成果孵化平台,获取项目资金、企业导师、企业实训基地等支持,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机制。

3.2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平台

(1)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可利用地理区域优势,开展线下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大赛、师生讲座培训等方面共建共享线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责任担当的综合能力素质。各高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服务范围广、成本低的优势,灵活开展线上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打破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共同设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的培养方案,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的优质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共同申报创新创业相关课题,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师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使学生在共享平台中,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各取所需,促进学生适应区域现实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逐步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能力。(2)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各高校可实时收集汇总各区域实施的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制度等信息,建立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办事指南,分享区域最新的发展方向、政策趋势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市场信息,邀请企业导师、投资顾问、管理和技术专家,对优秀项目进行辅导、培训和提供技术咨询,分析市场变化趋势,精准帮助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产融对接等问题,为学生创新创业排忧解难。另外,各高校可设立学生创新创业需求“信箱”,定期梳理汇总,高校可根据学生需求安排“一对一帮扶”、创新创业主题沙龙、创新创业主题讲座培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3)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培育孵化平台。各高校可整合政府、企业等资源,通过减少或减免场地租赁费、水电费等一系列基础费用,联合搭建创业梦工厂、青创社、KAB创业俱乐部、众创空间等可为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基础设施的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发掘和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催生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和新业态,开展大学生创客和企业项目的交流展示、产融对接等活动,帮助初创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孵化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协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不断提升。

3.3联合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

创新创业教师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要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参与、专兼结合,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配齐配强专业教师队伍,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让创业经历丰富的人走进校园、站上讲台。各高校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个性化学习、网络化沟通的优势,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着力增强学生敢于梦想、勇于突破、脚踏实地、勤勉践行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各高校要开展专门创新创业师资培训,通过建立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相关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一系列举措,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6];要改革教师考核与评聘制度,着力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

3.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长三角嘉昆太区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划要加强与区域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交流沟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特色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完善调整机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统一,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和举措,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联系,与成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获得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吸引社会资源投入,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更好地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作者:曹加文 罗纯 邓彦敏 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办公室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

创新教育论文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亟须一批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以培养理论性人才为主,出现了理论性人才日益饱和而应用型人才不足的问题。基于该形势,高校开始变革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以此提升学生操作能力。食品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食品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加强训练等方式提升实践能力。《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一书将食品类理论知识融入各实践项目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从整体上增强食品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同时作者在书中设计的各实训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是由吴玉琼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总结食品类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食品工艺、食品安全、食品生产等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致力于提升食品专业学生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全书共由7个项目和8章附录组成。项目部分主要介绍食品类新产品,包括新产品设计、品质检验、标准制定、安全检验、试销等过程。在新产品安全检验部分,作者详细论述了HACCP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HACCP的七大原理。附录部分则是以各种调查报告与不同食品的生产工艺研究为主。在调查报告部分,作者展示了青年群体微信购物情况、运动类营养食品的种类以及市场占比、食品标签发展等内容;在生产工艺研究部分,作者主要分析了黑豆营养饼干和苦荞风味碧根果的生产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面包的危害分析以及关键点控制方式。《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一书是在食品类应用型人才缺口较大的背景下编写而成。与传统教材不同,作者在撰写该书时并未一味罗列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知识融入各实践项目中,帮助食品专业学生在加强实践训练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内涵,进而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虽然食品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但从目前来看,高校食品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首先,高校缺乏专业的实践场所。高校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逐渐加强了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注重通过增加实践课堂占比等形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资金,高校并没有为食品专业学生打造专门的实践场所,实践类教学仅停留在课堂教育阶段,难以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即使有部分高校在政府财政支持下为食品专业学生修建了实践场所,但是由于后期维护成本较高,这类实践场所的实际使用率较低。其次,高校尚未实现“校企合作”。高校对食品专业学生的教育以校内教育为主,即由专业教师实施课堂教育,该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知识,但是脱离真实环境的课堂教育不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目前,高校尚未充分意识到真实环境对于切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也没有加强与食品类企业间的合作,且不注重落实高校与企业对人才的联合培养。

(2)课程教育体系不健全。首先,未开设专业的食品类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方向、开辟新领域、设计新产品是食品行业的“致富密码”,任何在食品种类以及口感上做出创新的企业都能够迅速占领市场,而食品企业的创新需要在创新型人才的支持下得以实现。但是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对食品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以传统理论课为主,并未开设专门的发展新方向、开辟新领域教育课程,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其次,缺乏专业的食品类创新创业教师。现阶段,高校食品类专业教师是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的一代人,其虽然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缺乏关于发展新方向、开拓新领域的经验,在工作中也鲜少能接触到相关内容,导致他们自身缺乏创新创业基本知识。除此之外,高校也不注重招聘食品行业创业成功者担任教师,出现了专业食品类创新创业教师严重欠缺的问题。

(3)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引导。首先,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不足。一方面,高校对发展新方向、开拓新领域教育的宣传局限于制作宣传栏、印制宣传手册等传统线下传播渠道,宣传效果微乎其微。另一方面,高校尚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食品专业教育范畴,而食品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难以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教学中,致使食品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难以接触到专业的食品类创新创业知识。其次,高校尚未将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高校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发展新方向、开拓新领域教育仍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并没有为学生选购合适的教材。另一方面,高校未制定科学的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并未将创新创业知识与食品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得食品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一书的出现为食品专业发展新方向、开拓新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书中关于实训类项目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切实提升创新能力。虽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食品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课程教育体系不健全、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引导等问题。结合《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一书,在实践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可通过3种方式革新食品专业。

(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校要加强食品专业实践场所建设。一方面,高校需要“开源”,即通过社会募集、接受政府财政补贴、与基金会合作等方式增加校内的可周转资金,以此缓解校园建设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要从宏观层面肯定食品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并注重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修建专业实践场所等方式完善食品专业革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高校应注重聘请专业人员负责实践场所的后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进而充分发挥实践场所的教育作用。其次,高校要落实食品专业的“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可以为食品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真实的实践平台,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校可以为企业输送具有较高水平的食品专业人才,缓解企业人才压力。基于此,高校应与当地食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在为食品专业学生争取实习机会的同时,帮助食品企业完成人才积累,实现“双赢”。

(2)健全课程教育体系。首先,开设专业的食品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方面,高校应变革现有的食品专业课程,适当降低理论课程占比,增加创新创业课程比例。同时,高校要注重依据科学原则为学生排课,尽可能实现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间的连接性,以此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例如,高校可以交叉安排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当专业知识涉及食品安全内容时,在创新创业课堂中为学生介绍业界最新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技术弊端,帮助学生明确创新方向。另一方面,高校要为食品专业学生打造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场所,并提供相应实践空间,帮助学生通过试验迸发更多灵感。其次,培养专业的食品类创新创业教师。一方面,高校要注重从社会中聘请具有丰富食品类创业经历的成功人士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讲解食品行业创新创业的基本要领,并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以此拉近学生与发展新方向、开拓新领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加强对校内食品专业教师的培训,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专业知识。

(3)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引导。首先,高校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高校在宣传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时,要注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就线上宣传角度来看,高校应当借助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类信息,并着重强调食品专业学生积极发展新方向、开拓新领域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在食品专业内部网络中推送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提升学生接触相关知识的概率。就线下宣传角度来看,高校应在充分利用现有宣传手段的基础上定期组织食品专业学生参观各创业基地,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创新创业氛围的熏陶。其次,高校要将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高校要为食品专业学生订购创新创业教材,拓宽学生接触相关知识的渠道。另一方面,高校要鼓励教师在授课中实现食品专业知识与发展新方向、开拓新领域基础知识的融合,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创新创业知识。

作者:刘鹏 王谦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创新教育论文3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业能力,更关乎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又面临着与专业教育脱节,流于形式甚至被误解。未来高校需要什么样的“双创教育”,“双创教育”应如何进行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专创融合”,要求把创新创业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中,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本科高校中的占比超过半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教育”虽然得到普及,但也存在意识薄弱、师资不足、“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等教育问题。推进应用型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对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的必要性、困境和可行性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2]。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承担应用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一线具体岗位从事技术应用、生产管理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大“双创”人才培养,以服务国家战略。专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各行业的专业人才,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反映了高校教育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纯的专业素质人才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型社会的需求。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用人单位不仅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加关注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这就需要高校教育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专创融合既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又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的困境

专创融合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推行过程却遇到很多困难。一方面是理念的问题。两种教育侧重点不同,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养。双创教育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两种教育的理念往往是独立的。另一方面,现有专业课程独立性较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缺乏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联系。而创新创业课程又单单关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创新创业要依托于专业基础。再者,两者进行融合受制于师资力量的限制,虽然现有高校老师专业知识、教学经验都较为丰富但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应用型高校教师虽然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一些设计、想法在市场中的可行性并不高,创新性不足。创新创业导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在对学生的引导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的可行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虽然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社会育才,都是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为融合奠定基础。创新创业不仅需要创新创业的理念更需要专业技能的支撑,专业教育可以为双创教育奠定良好的根基,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依托。而双创教育有利于整合专业知识、创新知识的运用,使专业知识可以活学活用。“专创”融合可以加强专业和产业之间的联系,提高教育的输出,提升对知识的变现能力。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为融合提供了驱动力。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路径

应用型高校承担着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从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
(一)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双创能力培养不仅仅要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将双创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建立以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创新创业能力为引导,创新创业导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培养体系。要依据学校特点、专业特点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文科生和理科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契合点也不同,所以在制定培养目标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不能同质化。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分,建立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

2.构建递进式双创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分层递进式双创教育模式,在递进中融入专业教育。在低年级教学中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第二层为专创融合,通过设置《专创融合》课程,激励学生在专业中寻找创新,在创新中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在专创融合中使学生既对《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理论加深理解,又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第三层次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综合原有《专业实践》课程和《双创实践》课程,加深对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实践中进一步贴合行业企业,进一步贴合社会需求。第四层次为创新创业竞赛,通过校内大赛及校外赛事,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推动项目的落地。

3.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各高校经过多年的课程探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有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但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显不足。为实现专创融合,需要对现有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创新意识的培养既需要《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灌溉,又需要专业课的滋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创新创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增加具有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实践课。另一方面对现有专业课程进行改造提升,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开发专创融合专业课,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联合性知识的融会贯通。

4.加强实践模块建设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高校在进行专创融合时,应注重实践平台的建设,设置实践模块课程,为专创融合提供实践的平台。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能在对知识的运用中锻炼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所以高校应积极扩展校外、校内实践渠道。在校内对现有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在专业课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对专业知识的创新应用。在校外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双创人才培养从校园延伸至产业链,扩宽实践活动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助推创新成果落地。通过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双创意识的形成,坚定学习的信心,避免学习无用论在校园里的滋生。通过校内校外实践双平台的联合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交融。

(二)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

1.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支持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依据,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支撑。为实现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教学大纲加以完善。要明确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与培养目标的指标点建立联系,明确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的切入点。可以参考课程思政的做法,在教学大纲中嵌入创新创业元素。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学科前沿,企业、产品等创新发展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社会发展和企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合理组织课堂活动,加强实践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把课程连为一体,把专业知识和双创能力培养连为一体。

2.改革教学方法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革。在OBE理念引导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式、探究式、案例分析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培养创新创业能力[3]。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强调互动式教学,将传统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也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具体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也可以利用学习通、智慧树等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使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有效衔接起来。

3.改革考核方式现有专业课程考试内容一般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忽略了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分标准上更多的是强调规范性,而没有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种考核内容不利于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引导。所以在专业课课程考核内容命制时除了设置记忆型、理解型题目外,要更多的设置应用型和发散性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而不是仅仅靠死记硬背掌握专业知识。设置评分标准时也要将创新因素作为考量标准或者加分项。考试形式也可以多样化,虽然传统的笔试对知识点的考核更加全面,但口试、答辩、方案设计、大型作业等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非闭卷考核方式的驱动下,也会更加注重思考和知识的运用,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

4.加强过程性考核教学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期末考试容易存在“临时抱佛脚”的现场,依靠短期记忆、背诵记忆应付考试,不利于双创人才的培养。所以要在改革期末考核的基础上,突出过程性考核。一方面提高过程性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另一方面,创新过程性考核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不是简单依靠考勤、作业,而是要提高过程性考核的创新性、灵活性、实践性,采用小组汇报、答辩、调研、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行动起来。在过程性考核时,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考核项目中。

三、“专创”融合实施保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创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依靠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导师,是需要全校各部门、所有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师资是专创融合的根本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对外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建双创导师库。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导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者。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意识。可以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提升教师科研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能够真正贴近行业企业、熟悉企业所需和面临的问题,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以上举措建立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的双创导师制度。

(二)政策保障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做好专创融合必须要有政策措施为保障。第一,要有组织机构保障,除了学校层面设立相应机构,各二级学院也要成立双创办公室或教研室,开展双创教学研究,尤其是结合各二级学院各专业的特点组织专创融合的研讨、讲座。第二,要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带队指导学生各类双创比赛,在专业课程中开展双创教育并给予一定的课时补助,并且可以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方面有一定倾斜。第三,鼓励教师参与创新活动,如技术创新、发明创造,为更好开展专创融合积累素材和经验。

(三)多方合作,协同育人“双创教育”需要多方参与,专创融合同样需要多方协同。政府是人才培养的主导,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行业企业是人才最重要的需求地[4]。因此要将多方联系起来紧密合作,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元共建、协同合作的育人模式,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实践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实际生产相关的实用性课程,使学生了解实际的企业需求,探索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新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全方位的综合能力。推进“高校走出去”,鼓励老师参与企业实践,逐步积累创业引导经验。多方合作既可以提高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又可以给企业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四、结语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是必然而且可行的,要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需要从多个途径出发。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递进式双创教育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模块建设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并加强过程性考核,促进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以培养方案为引领,以课程融合为抓手,并实施专创融合保障措施,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既有创新创业能力又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文静,夏磊,张新鑫.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9(30):162,164.

[2]高英敏.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6):36-43.

[3]李政.现代运输物流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J].中国储运,2021(6):104-106.

[4]仇志海.“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21(8):92-95.

作者:樊驰 单位:齐鲁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