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等学校会计基础工作思考

高等学校会计基础工作思考

时间:2022-12-02 09:58: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高等学校会计基础工作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等学校会计基础工作思考

随着高校内涵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各项经费和资产总量快速增长,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财务管理工作强度的持续增加;新预算法和《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和稽核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然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在规范高校财务行为全过程、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各类事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对高校财务会计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与更高质量的要求。本文在多年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现阶段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矛盾和会计核算的潜在风险,探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和核算水平是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主要路径,有利于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促进高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和优化。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基础核算工作重视度不高

一方面,就目前高校财务工作来说,由于大部分高校管理层一直以来对会计核算方面工作接触较少,存在“重预算、轻核算”的现象,未正确认识到会计核算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导致财务工作中潜藏的各类风险不断暴露,而财务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首先是财政拨款及学费收入是我国高校的主要收入渠道,高校不用像企业对其出资者即政府部门提供补偿或向其分配利润,因此,高校管理层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其次,高校资金过程与效率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体系;最后,近年来相比财政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率的受重视程度更高。从而导致高校重视资金“花了多少”和“使用百分比”,忽视资金“怎么用”和“用得怎么样”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高校会计人员结构和专业化有待提高

对目前部分高校会计人员来说,一是某些地方高校会计人员“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年龄结构偏大,导致其仍旧停留在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对最新出台的各项财经政策与制度学习与吸收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将一些制度的要求与方法与工作实时结合。二是地方高校会计队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比较低,在学历结构上,地方高校会计人员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较为缺乏。三是高校中临时聘用员工在会计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部分人对单位的归属感不强,流动意愿强,队伍稳定性堪忧。四是会计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高校的会计核算具有政策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特别是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以来,对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存在的问题给高校会计工作的推进带来一定困难和阻碍。

(三)高校会计基础核算精细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是从事会计基础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大多是劳务派遣人员。首先,这部分人员在单位工作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对于单位的整体情况和内部治理情况熟悉度不够,对内部管理和内涵发展的了解不够深入。其次,劳务派遣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不高、会计知识的综合素养不高等问题。再次,虽然高校现在对于财务内部控制设置要求较高,都能够从形式上满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基本要求,但是在相互监督和制约上还是流于形式,存在会计基础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岗位职责不够清晰明确、工作流程不够规范等问题,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分散且滞后

目前会计电算化在高校已相当普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财务在服务创新和管理方面转型需求迫切,会计信息化成为传统财务管理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运转、发展的“基础设施”。然而,高校内部人事部门使用的工资申报系统、资产部门使用的资产管理系统、采购部门使用的采购审批系统、学生部门使用的学生管理奥蓝系统与财务部门使用的财务报销系统之间均没有很好地实现对接和互联互通,没有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财务部门内部使用的工资申报系统、国库支付管理系统、预算申报下达和监督系统、税收申报系统、网上报销审批系统等各个系统间也没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财务共享平台。

(五)高校内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当下高校会计工作基础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并没有相应跟上核算发展的水平。特别是会计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以来,财务数字化建设迅猛发展,网上报销、电子凭证、电子档案、会计投递柜等信息化手段日新月异,内部监管手段缺失,检查清算制度不够健全,难以使高校财务管理跟上会计工作信息化发展的节奏和步伐。

二、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路径

(一)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1.实现高校管理层观念转型,形成工作共识

高校的财务核算基础工作决定着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必须提高高校管理层的认知水平,只有高校管理层真正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才能更好地指导落地工作,全面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一方面,各级地方市教委与财政局要以下发文件、制定制度或者组织培训等方式使高校充分认识到财务核算基础工作给学校事业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例如会计核算工作在促进高校贯彻落实财经政策、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保持资金平衡、加强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的提升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在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相关财务管理等日常工作时,也要主动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

2.制定健全的高校财务核算规范化机制

第一,高校应当形成多方位全覆盖的财务制度体系,推动财务核算与基础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根据国家、地区最新的财经政策与制度及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优化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财务行为,使财务基础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二,高校应当以“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为主线,构建严格岗位责任制,专职专岗,一岗一责。特别在经济责任划分和财务报销等重要内部控制环节,要做到明确各级责任人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流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此外,在岗位设置方面,也要根据个人的能力予以配置,将最合适的人放到最需要的岗位上,不仅能保证整个财务团队的工作效率,也能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做到“用人唯贤”,有利于提升整个财务队伍的工作效率与战斗力。

(二)加强会计信息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1.完善顶层设计,加快会计信息化进程

通过运用智慧校园的建设技术,利用现代数字化转系、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手段推动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比如开通网报系统,广大师生通过自主申报,只需要账务系统扫描二维码,便可自动生成会计信息的相应程序;启用校园支付平台,聚合多种支付渠道,集中统一管理校内各种收费,重建收款付款全新生态;全面启用财务消息推送功能,及时将各种通知、资金变动提示信息通过短信、微信等社交软件方式推送给广大师生。

2.建立信息化建设协调和沟通机制

如何加强各项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之间的衔接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高校应当全面构建智慧型财务管理系统,做到校内资产、人事以及科研等职能部门共享业务资源,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并且建立信息化建设协调和沟通机制,在各部门深入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人事部门的人员变动、科研部门的项目申报审批和下达、学生部门的学生情况变动、资产部门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变化、采购部门的采购审批和购买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财务系统,实现共享共生和共用。

3.做好会计信息资源分析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梳理每条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透过财务数据客观真实反映业务经济活动。如通过分析每年资金来源单位,为开源增收挖掘潜力,通过分析资金流向单位分析成本管理潜力、通过分析单位主要预算项目负责人等掌握控制资金资源较多的工作人员,为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提供财务智慧。

(三)优化财务体系,提高会计队伍素质

1.配齐配强会计人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高校的财务经费也迅速增大。目前地方高校的财务收支增长均在10%以上,每年的会计凭证量也按照不同比例增长。然而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是相应的会计人员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其增长效率并不乐观。按照高校财务资金量的比例和增长来配足和配齐会计人员十分必要。同时根据现代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分学院和部门来配备与岗位相匹配的会计人员也是大势所趋。

2.强化会计人员沟通协调能力

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要加强与学生部门、人事部门、科技部门、资产部门和各个二级学院的沟通与交流,让会计人员不仅知晓财务知识,也要掌握相关部门的业务基础知识和常识,以便从财务角度更好推动业务部门工作的开展。帮助业务部门从编制财务预算开始,到事情进展中的资金如何使用,如何加快业务进展流程,均可以给业务部门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从而达到财务融合的目的和要求。

3.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一是建立完善财务人员培训体系。要有针对性地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内外部培训学习,特别是某些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法律经济等多领域的交叉培训、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着力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二是可为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设置对口财务服务小组,为学院各教职工提供业务实时咨询和最新财经政策宣传,不定期开展财务培训与业务交流,运用业财融合的思维促进多部门协同联动,利于财务工作的有效推进。三是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财务部门要引导财务人员严守底线与纪律,牢固树立红线、底线与规则意识,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坚守职业操守。

4.建立健全岗位绩效评价体系

各高校要结合财务工作特点科学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并有效执行与落实,在提升部门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其个人综合能力。一方面,财务部门可结合其岗位及工作特点为各岗位设置KPI等激励指标,成立内部考核小组对各岗位的工作质量与日常工作量进行定期考评,对于在工作上取得突出成绩的贡献者应当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另一方面,财务部门也应从人员自身建设和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对于部分非编或者劳务派遣类员工,根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提高其物质待遇,给予他们与在编人员同等的晋升与发展机会,减少其人员流动性给工作推进带来的影响,不断调动、激发部门全体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审计监管,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审计监管应当贯穿于整个会计活动。高校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和防范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完善从会计制单—凭证复核—出纳付款—档案保存全过程的监管职能。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建立起公众监督体系,让社会公众参与到高校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中,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

1.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第一,充分发挥高校审计部门的监管作用。让高校的审计部门随时参与和监督财务部门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全流程。在高校财务系统开放给审计部门的接口中,让审计部门可以随时查看财务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在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及时进行监督和纠正,确保高校内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第二,高校财务部门内部应该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通过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建立,让所有工作都在各个不同工作人员全方位的监督下有序开展,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稽核的有效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风险。

2.加强公众参与的外部监督体系建设

高校目前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赠和校外投资等,其中关于社会捐赠和校外投资方面,公众有权知道高校内资金的流动去向,因此各高校应该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预算决算等基础数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提高高校资金流动的透明性,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在高等教育突飞猛进,高等学校财务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今天,构建现代化的会计核算基础体系以保障高校的有效运转,提升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能力和高等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尤为重要。加强高校会计基础规范管理,是高校各部门有效有序运转,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佳骏,张琳梓,于佳明.高校成本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9):130–131.

[2]刘海苹,蒋欣然,王素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探究[J].财会学习,2022(06):96–98.

[3]王诺,郝福锦.高校数智化财务转型策略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2,33(01):43–48.

[4]谭媛元.高校财务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商业会计,2021(24):98–101.

[5]王少康,卫雅琦.权责发生制在高校财务核算中的应用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1(08):80–81.

[6]田颖.高校财务预算核算一体化实践中的衔接要点[J].财会学习,2021(35):51–53.

作者:张国魁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财务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