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跨界融合共建共享课程教学探讨

跨界融合共建共享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12-01 09:35: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跨界融合共建共享课程教学探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跨界融合共建共享课程教学探讨

各高校强化突破传统思维,共建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一方面夯实了设计教育的基础教学,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科发展的维度,提升教育教学团队的认知,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升级,这也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1“跨界融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美国斯坦福大学康托艺术中心设置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科技进步和数字化加速的时代,探索和挖掘艺术媒介设计和表达未知的可能性;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将艺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致力于重现水城威尼斯五百年前的建筑原貌,为当下的修复提供帮助[1]。整合创新资源,构建更多学生参与、互动协作平台,与此同时,国内更多的高校注重跨学科知识、整合创新、设计方法和国际经验的培养。中国美术学院在一流大学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上,也提出以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为背景,提出以“特”“交”“新”“融”“高”为特点的高质量学科体系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构建“注重基础、强化交叉、突出前沿”的本科课程体系,优化和完善基础课程的分层设计和模块化整合,实现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的全面贯通[2]。

2全面革新“跨界融合、共建共享”教育思想

跨界融合,需要在各行各业互通有无,在融合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合作的可能性,突破常规解决问题的思维,让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打破设计思维边界,在合作共享的基础上,发现彼此共通的特点,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在多元、多向、多维发散性思维的角度上,挖掘对方的优点与找资源,更新设计表达的语言,基于更多可能性上完成“大胆、个性”的设计尝试。

2.1从“多元”到“全维”的教学维度实时更新

设计基础课程通过资源重组、不同学科的融合,突破跨界融合传统定义的专业单科界限,展现出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动态需求,重新建构全维多向的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基础课程广度研究,突破教学常规教学单位,展开多全维课程设计与执行,共建共享丰富设计基础教学形式,引领课程知识的“先驱性”教学革命。教学内容更新程度,思政渗透,认知到思辨,合作到共鸣,教学到实操,考试到展览,参赛到获奖,这些从过程性到结果性至社会反馈性,最后达到高阶教育目标,融合发展到共建共享模式。基于前期教学周期反馈与反思,教学实践与思考,做到核心课程的本科教育示范引领,成为同类专业建设的“领跑者”,实验性的强反馈与科研研究结果深远影响都是教学成果的体现。

2.2从“跨界”到“融合”的设计基础课程定位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广度上还有深度上,社会问题的解题方式变革,倒逼着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设计教育教学需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在新文科背景要求下设计学类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更需要多知识进行课程组合,课程定位在新文科下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侧重艺术实验内容、过程与科技融合,明晰理论框架形成的实验性的探索,突破学科课程的范围,引入至课程活动领域,打破或者模糊专业边界和界限,研究解决多学科交叉、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新探索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科交叉运用的难度系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课程方法性关键词展开教学组织和理论建构,课程设计跨界融合、交叉创新,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知识融合,注重过程与思维,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形式,更多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拓展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丰富教学形式,体现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有机统一,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继而制定了严谨的教学目标,完成教育教学本质的渗透性改革,使学科具有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知识体系。

2.3从“包容性”到“整合性”的思维转变

跨界的人才培养很容易给人造成的误解是,面临更多的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搭配的空间,跨学科学习,教学实际过程中会发现这不是重点,难在对象的融合,形成一个面对复杂问题下更好的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当下问题和未来的社会问题,因此课程需要精心的策划,设计基础课程应整合设计创作知识、方法、能力,完成课程内容的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螺旋式难度系数的搭建,才能教授学生独特的跨学科的方法,综合性的学习对文化更有多样性的包容性以及对学科运作方式综合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从而让学生掌握不同学科使用的基本方法,强化适应能力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全面革新“跨界融合、共建共享”教学实践

3.1从“共建”到“共享”推动校际合作由于不同的学校、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都各占优势,在实践教育教学中也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在教学资源库与项目库对接的过程中,优先适合低年级的项目难之又难,学校投入的资源、建设精力、建设能力也会有差别。再加上如果是综合院校,设计学科所享受的资源限制,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发挥。设计的飞速发展,多维学科的融合交融,解决设计问题由易到难,以及院系之间的合作已成为常态,同时也倡导教学实施过程中资源实现地域、学科、学校之间的平衡,在在线课程、SPOC课程中逐步实施。项目的实践则更具有挑战和趣味性。依托学科发展和项目实施,共建共享设计基础教学课程项目资源,推动校与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长期反复的合作有利于构建共享平台,默契的合作可形成约定俗成的质量监控管理机制,最终构建稳定而成熟的共享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拓展校外资源和教学成果的影响力,既解决了资源的不均衡性又催生了更多协同发展的机会。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团队本身的自我努力和教学成果的输出认可。推动高校设计基础课程建设规划的协同进程,从最初的为“共建”到“共享”的观念,进行多校协作,真正发展设计学科。

3.2从“共建”到“共享”的教学形式翻转“课上”到“课下(第二课堂)”(如图1),涉及:基于SPOC拓展了学生自学的途径,实践并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PBL(问题式学习)、TBL(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注重科学研究、教育与知识转移的有机结合,鼓励和推进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完成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调动教师教学能力,加速转型教育教学理念的呈现。与此同时拓展学生自学的途径并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项目采取以两人为一小组,完成项目分支,共建学习共同体工作。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原则,依托“项目”课堂上:每两位同学合力为小组在大主题方向里面完成分支子项目,两两学习到一组团体调查展开项目制的执行,注重实践过程:实验室实操、线上大咖讲座,校外实地考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可以尝试以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教学科研项目、工作坊、暑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等培养学生在科技时代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兴趣点,学生“乐学”“享学”“思学”。

3.3从“协助”到“协同”的教学共建共享课程实施为了更好地体现“跨界融合、共建共享”,需要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真正的实践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则需要搭建相应的共享资源的平台。设计基础教学的“项目”的实施、实践都需要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实现,主体学校需要有宏观布局和统筹的策略、谋略,在引入低年级课题,以高校之间联合教育教学更能从根本上完成从大设计定位到基础教学与基础研究新基建,课程实施。

3.4做好项目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管理的预案处理。两至三个高校分别由老师带队,组成“项目”研究小组,以线上线下混合制,做好线上线下的沟通与协作,通过一个项目多名指导老师共同完成,正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专业拥有自身学术研究的侧重,团队与团队的交流,将拥有不同专业方向指导意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落实。以“项目制”为先导,“导师组”为保障,“课程联合展”“邀请展”为手段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教学甚至成果联合展。在多元共享机制下,共建共享。

4课程实施的推进计划与复盘

作为“解题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型,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体现课程的实验性与创新性。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突出示范领跑,促进设计类基础课程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前期对针对已有教学现状进行经验的初步反馈与总结,按学期为单位,稳步推进。结合初步结论和基础平台专业学生的特点整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跨界融合、共建共享”教学,反馈课程效果,完善教学活动,更新教学大纲,并记录课堂实践。累积至少两个学期螺旋性实践改革,结合学期教学成效,深入调研、反馈与实践,进行两学期的递进螺旋式实验教学,更新教学大纲,完善设计类教学体系本质的更新,并记录课堂,完成《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实录》研究报告,两个学期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成果策划与展览。总结“跨界融合、共建共享”实验教学形式优缺点,召开反思总结会,针对性修改,复盘总结的过程的中重要性甚至超过实超,结论的总结,应具有操作性,使团队教学的整体把控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次序性。针对已有教学现状进行经验的初步反馈与总结撰写教研成果论文,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的收集、整理、凝练高水资源建设水平,写示范性教材,练习册,满足区域内高校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并予以教学推广。

5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方法

根据课题的实操,为了更深层次的解决教学问题,除了教学与科研以外,需要从不同角度找到突破点,辅助完成整个课程实践,并及时反馈。问卷调查,从学生的学情调查结果和学习成效反馈,带着问题针对性地进行问卷调查,内容辐射面大,受访学生多,体现普遍性和真实性。访谈调查,主要围绕教学实时执行情况,从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反思,实时了解对具体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反馈。文献查阅,调查国内外的各大高校的在新文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采用,教学活动的开展特色,除了文字资料的收集,还应展开访谈录等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实地考察,辅助文献资料内容的深入的重要手段,以核心教师为带领,展开对兄弟院校和国内知名院校的拜访,走访,反哺实时教学。会议(课程)交流,聘请相关课程教授、老师召开教学主题分享、教学成果鉴定会,交流与反馈。

6结语

突破学科壁垒整合创新,创建起教师团队的主导的、不同学校之间学生参与性、信息化支撑的设计基础课程攻共建共享之路,以多学科的广度,完成学生宽厚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型,在教学实验中获得突破性进展,提升教学效果。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促进艺术、科学、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能用跨界融合、共建共享思维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构建教学模式框架,指导教学并为之推广。

参考文献:

[1]田忠利.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关于“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建设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21(06):52-54.

[2]周光礼.一流本科教育的中国逻辑———基于C9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02):15-22.

作者:林家立 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