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1-30 15:37: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行业都在创新升级,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环境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发展平台,大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相关的就业创业信息,还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受互联网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和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时容易出现眼高手低、心理压力大等状况,阻碍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支持[1]。

一、“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实意义

(一)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同时详细了解当前企业商业模式的运作特点。在这些信息支持下,大学生获得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如一些商家会依托各大媒体平台发布招商信息,大学生就可以利用电商平台低门槛、低投资的特点获得更加广阔的就业创业发展空间,实际运营期间也能够通过互联网途径获取行业相关信息资料不断丰富自身的创业经验,从而获得稳定长远发展。这些情况都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可能性[2]。

(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更好环境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能够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招募信息,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不同行业平台获取就业创业信息,同时高校还可以整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等提供更多可用资源,尤其是可以在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建立众创空间等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为全面和优质的服务,从而促使大学生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自身个人和社会价值。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信便捷的优势与同龄人展开沟通交流,在向外界展示自身的同时借鉴其他优秀人士的想法获得创新创业思路,甚至还可以与有相同爱好的人士展开紧密协作取得更好的就业创业效果。

(三)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提供支持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要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获取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要求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更为明确的专业学习训练计划,然后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等内容,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之余借助信息网络获取相关课程、实训、操作等资源,甚至还可以进入相关行业参加岗位实习,熟悉岗位工作内容,以此提升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就业创业的可能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问题

(一)就业创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不强的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创业的潜在风险,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在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创业的潜在风险方面,大学生认为就业创业需要有高能力、高科技和高资本才能够完成,并且将就业创业与综合素质锻炼混为一谈,开展就业创业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在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方面,大学生不够了解市场环境,对自身缺乏理性的判断分析,容易出现盲目追赶创业潮流、将就业作为攀比竞争的手段等情况,不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和个人发展。

(二)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不足

网络上存在多种信息资源,如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各行业市场发展状况等,大学生对这些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和利用,能够为自身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是结合实际发现,网络上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尚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在运用整体市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报告和构建就业创业网络教育资源数据库方面,还存在未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就业创业教育网络资源融入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3]。

(三)校企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出现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情况,就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培养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校企协同育人、优化创新课程体系、打造实践实训平台等方面。目前,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了解人才培养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等表层方面,细致分析企业用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内容涉及的较少,极大地降低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促进大学生毕业后实现就业创业。

(四)缺少就业创业实践平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更加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且学生开展的就业创业活动没有实践平台提供支撑,即便是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也多是通过学校建立的实践实训基地和企业岗位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积累更多工作经验,而在依托信息技术打造众创空间和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体验机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参加就业创业实践学习的需求。

(五)就业创业指导有待优化

现阶段,高校大多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打造线上教育平台、提供就业创业信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的内容较少,无法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支持,阻碍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升。以开展线上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为例,高校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支持、与各用人单位联系不够,线上基业创业指导服务还停留在提供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发布求职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等层面上,分析学生岗位竞聘优势、加强心理教育疏导、推送其他相关求职岗位等服务还有待优化。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措施

(一)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意识

首先,高校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其可以依托校园广播、信息宣传栏、校园网络等新旧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有关的内容,并将宣传重点放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通过就业创业实现人生理想、树立正确就业创业思想观念等层面,以此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就业创业;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创业方向等引入生动形象图片和实际成功案例,通过宣传教育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重视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此为自身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高校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互联网、学会运用互联网搜寻筛选想要的信息、加强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等路径,促使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并使其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获取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4]。

(二)整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汇集了各行各业的多种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特别是在把握市场招聘信息、分析人才实质需求、完善课程教育体系等方面,有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支持,可以确保这些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助力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整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具体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应组织专门人员整合各类企业在招聘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政府部门颁布的创新创业扶持信息等,并将这些信息集中发布到校园网上,供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第二,网络存在许多可利用的就业创业教育资源,如实际案例、优秀课程、就业指导等,高校应通过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分门别类管理这类信息资源,以此为后续开展就业创业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三)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大学生就业创业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而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打通了校企之间的沟通壁垒,为校企开展协同育人、调整专业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高校应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以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展产教融合,高校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在这过程中,高校应与企业展开密切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订单,学校根据企业发展的人才要求针对性培养人才,从而使高校顺利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还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并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通过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等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局面。第二,打造双师型队伍,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和职业技能较高的管理、操作人员到学校任教,以弥补学校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与学校专业老师组成双师型队伍真正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以此使培养的人才更加契合企业实际岗位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为企业优秀人才与学校专业教师提供更多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其通过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弥补各自劣势,从而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工作水平,进而为现实人才培养提供有力师资保障。第三,高校和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畅通学校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渠道,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快学校各专业与产业、岗位等的对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搭建就业创业实践平台

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发展实质人才的需要,高校还要打造“互联网+”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实践机会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相关措施如下:第一,高校应根据自身开设专业,将不同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孵化器相结合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此打造出极具特色的创新工作坊、校园文创工作室、创意家等创新创业网络平台,并通过支持学生借助这些平台展开交流、发表独特想法、展示个人创作等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高校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实践实训平台,并联合企业开发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依托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还原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课程和工作场景进行学习操作,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就业创业活动[5]。

(五)优化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首先,在学生进校之初,高校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科学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大二阶段对学生开展就业创业知识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大三大四阶段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掌握更多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早日达成职业规划目标;其次,在学生就业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整理各企业的招聘信息,并将招聘信息在学校相关平台上发布,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学校还可联系各用人单位组织线上或线下招聘活动,以此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和获得就业的机会;在学生创业方面,高校可通过打造众创空间,为学生提出的创新性想法和有操作性的创业项目提供实践场所,并联合相关企业为学生项目实验孵化提供场地设备、专家指导等支持,以此促使创业项目孵化成功。

四、结语

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学生在获得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而高校应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引导大学生对就业创业引起高度重视,然后通过对整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深入推进校企之间合作等措施促使大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和提升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从而使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2(6):124-126.

[2]房兴.“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288.

[3]张彩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及改进策略[J].科技与创新,2021(19):116-117.

[4]潘静雅.“互联网+”背景下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1):117-119.

[5]刘丁慧,侯盈权,周映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4):7-8.

作者:周瑾萱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