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时间:2022-11-22 15:04: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积极为学生设置鲜活的情境、明确的任务和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无论是目标的设定、内容的研制,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师都要以学生的原始经验起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设定个别化教学体系。这里的“个别化”,就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契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体系。这一教学体系的构建,就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个人努力,还要紧密团结家庭教育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化、立体化的语文学习空间。语文教学要构建家校之间的双向联系,在彼此协作的基础上设计个别化指导方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营造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尝试,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针对兴趣爱好,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

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不能停留在语法的机械灌输层面,而是要为学生营造真实、可感的情境,推动学生学习效益的提升。实际上,学校基于班级授课制组织教学的实际,决定了语文课堂只能采用相对统一的模式。尽管很多优秀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但集体授课仍会成为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的阻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较为了解,能为孩子创设不同的语言学习情境,提供适合孩子发展的最佳方案。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的乐园”,这样的习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兴趣爱好,他们选择的描写对象自然就会不一样。如果完全由教师展开统一教学,学生的学习必然会受到限制。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主动与家长联系,建立协同育人的双边互动关系。一方面,由教师对习作要求、写作方法进行整体性讲授和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由家长带领孩子走进他们的乐园,一起参与活动,一起感受蕴藏其中的快乐。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与家长展开合作:一是做好沟通。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将习作的相关要求告诉家长,让家长认识到写好这篇习作需要选择怎样的素材资源。二是做好指导。怎样的地方才能算是孩子的乐园呢?很多家长都会凭借自身的理解,直接将自己所认为的地方当成孩子的乐园,甚至有的家长图省事,直接为孩子指定乐园。看似家长已经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为学生提供了空间,但对于学生习作的帮助却非常有限。对此,教师需要对家长进行指导,如让家长懂得乐园的选择方法,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意愿等。经过这样的沟通,家校协同就形成了教育合力,对于这篇习作的创作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紧扣生活经历,营造不同的思维场域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思维得以实现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形式和表达思维的方式,语言的发展过程也是思维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构成语言词汇和语法。[2]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他将自己的思维以语言文字的形式物化成可见的文本。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思维能力被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实际上,学生阅读文本的实质,就是与思维进行对话。家校协商视角下的个别化指导,就是充分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巧妙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学生营造不同的思维场域,设置个性化的思维历练方案,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创设了影响深远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中处处皆语文”。没有生活浸润的语文,就失去了源头活水。只有将生活融入课堂、与语文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助力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家长会、家长学校和信息化的家校沟通渠道,指导、帮助家长树立“用生活指导语文学习”的意识。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编排了“学会转述”的内容要求。很多学生,甚至包括部分教师,都没有关注到转述的具体要求。他们认为转述只是将信息进行搬运,而对于其中所需要的思维转化视而不见。事实上,看似简单的口语表达,却对学生的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既需要对转述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识记,相机将之贮存在自身的思维意识之中;又需要把握视角和人称的换置,基于不同的转述情境、转述对象和转述内容的语境,从人物角色关系入手,确定转述的人称;同时,还需要对语言进行组织,确保转述时语言表达的精准、高效。因此,仅仅凭借课堂40分钟,教师很难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历练。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就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孤军奋战,而是要通过家校协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在家庭中、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对他们的口语转述能力展开训练。比如,孩子到亲友家做客,家长可以请他帮忙带个信,这时就可以与孩子一起关注带信的内容,并相机确定核心信息,同时指导孩子根据不同的对象,合理选择表达的方式;大人不在,接到了电话,指导孩子怎样将听到的内容转述清楚……这些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遇到的情况。现身说法式的语言训练,将学习置于真实情境之中,对于学生转述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如,教师布置相关任务通知时,故意不在家长群中发布,要求学生以口头的方式,回家转述给家长听。教师可以与家长做好沟通,对学生口头转述的内容、人称以及状态进行全面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口述状态,以便对教学进行进一步调整。

三、依循学生特性,提供不同的审美范本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是一门关于“美”的学科,只要我们悉心体悟、用心感受,语文的美便无处不在。然而,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始终将语文教学停留在机械训练和生硬灌输的泥潭之中,将审美教育局限在课堂上,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之美的感知。[3]这样,学生对于语文之美的体悟就会相对有限,甚至只能局限在逼仄的空间中。笔者认为,只有家校协商一致,形成育人合力,才能为学生提供审美发展的认知性框架,丰富学生的美育积淀。以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月光曲》一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经典钢琴曲———《月光曲》的过程。其中,盲人妹妹聆听贝多芬的琴声之后,在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想象画面,就蕴藏丰富而多样的美学资源,作者以翔实、具体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将这种独特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不妨着力从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对其中的美进行鉴赏:

一是关注其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人物的言行细节里,感受盲人妹妹对音乐的痴迷,以及对贝多芬的崇拜,让学生认识到盲姑娘虽然贫穷、双目失明,但对于自己的理想有执着的追求,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蕴藏在盲姑娘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二是关注其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依循角色特征,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内心的激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师不妨在这一板块中,搭建与人物进行多维沟通的平台。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以“……,我想对你说”的方式,将自己对于人物的认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角色,将人物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以心灵告白的形式加以表达。

三是关注其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月光下海景的变化之美,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月光曲》究竟是怎样的,由此达成“人、情、曲、景”多维交融的审美境界,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向着语文学习的内核迈进。教学至此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鸣金收兵”了,这一板块的教学仅仅是对文本蕴藏之美的鉴赏。教师还可以与家长进行联系,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回忆曾经触动孩子内心的“那一刻”:“那一刻”发生了怎样的事?形成了怎样的情?欣赏了怎样的“景”?如果要选择一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你会选择哪一首?有了家长的参与和指导,学生就有了更多最贴近自己情感和认知的审美范本和资源。就此,学生可以完成一篇属于自己心灵独特感受的周记,在浓郁情感的推动下、在真实美景的支撑下、在感人音乐的浸润下,文字也会流淌鲜活的美感。

四、根据成长经历,创设合适的文化学习场

文化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将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为课程目标,还特意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文化形式。我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易中天教授说过:“没有文化的浸润,生命的成长是没有活力的。”这就如同没有养分的滋养,禾苗的生长不仅速度慢,而且生长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一样。试想,如果语文学习纯粹停留在生硬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层面,学生所经历的都是枯燥的训练和“畅游不完”的题海,文化浸润又何从谈起呢?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文化做到理解和传承,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引领和教育,还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形成个别化的指导方案。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伯牙鼓琴》一文为例,这篇小古文主要描述了我国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古琴文化”和“知音文化”。如何在这个故事中开掘出这两种文化内涵,并彰显出文化育人的独特价值呢?教师不妨在学生理解小古文、感受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之后,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首先,对于古琴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渠道,收集与古琴相关的图片、文字,有条件还可以走进博物馆,现场观看古琴实物,或走进音乐厅欣赏古琴演奏。然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针对“知音”展开研讨:钟子期和俞伯牙之间身份悬殊,而且还只见过一次面,为什么他们就能够建立如此深厚的友谊呢?借助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研讨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相机讲述传统文化中“知音”的内涵。由于教学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只能围绕着这一案例展开研讨。虽然他们已经学习到了“知音”的相关内容,但是教师要想学生真正把握其实质,还需要通过不同的资源和素材加以充实,延伸课堂教学的时空。为此,对这一篇小古文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家校协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家长的资源和智慧,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比如,有的家长拓展补充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有的家长讲述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友谊;有的家长针对生活中的现有资源,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人或事,从正反两个不同方面,让孩子逐步理解并传承“知音”文化。

参考文献:

[1]俞九菊.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1(1):16-17.

[2]徐飞.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相关单元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22(3):17-20.

[3]薛永娟.审美课堂:指向学生生命成长的语文教学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2(4):33-37

作者:涂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