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11-18 11:17: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也在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需要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给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施工企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需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内部控制体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没有得到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架构不完善、风险管理不到位等方面,本文针对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相关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施工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一、施工企业构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1.保障工程施工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造价高、多单位参与,涉及利益相关者多。国家对施工安全、建设质量、项目环评均有较高标准的法律与规范,同时施工经营管理中涉及《招投标法》《建筑法》《民法典》等经济类法律法规。施工企业需对经营生产中的招投标风险、合同选用的风险、施工作业风险、安全施工的风险、质量风险、环境保护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障工程施工经营管理实现合法化与合规化。

2.提高施工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当前建筑市场门槛低,行业间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要对施工成本进行准确把控,提升施工产品质量,提高建筑服务水平。企业需要改变传统以低中标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经营理念,通过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升级,摒弃传统的粗放管理经营模式,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提质增效,构建全新的建筑服务体系,内部控制是促进施工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现存问题

1.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方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管理层缺乏内控意识,员工也存在内控意识薄弱的问题,导致各层级人员不主动参与内部控制,影响控制监督的效果;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工作地点分散,信息沟通不畅,减弱内部控制。容易降低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弱化企业组织建设能力,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经营管理问题,滋生腐败侵占企业资产等违法行为,威胁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

2.内部控制制度与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施工企业的业务复杂,采用项目订单式生产,涉及项目招投标、施工生产、劳务分包、物资采购、施工机械、经费开支、税务缴纳等多个环节,且大部分为异地施工实行多层级管理,难以实现全方位管控。许多建筑企业往往只注重施工生产、业务承揽等涉环节工作,不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覆盖所有业务、所有职务。由于多层级管理,施工项目大小不一,现有企业组织结构无法满足内控管理需要。

3.缺少风险意识,风险应对能力差

施工企业主要有生产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风险,生产方面主要有安全事故和质量缺陷以及工期滞后风险。经济方面主要有不平等不利合同履约风险、设计变更风险、坏账损失风险、不正当付款风险等。建筑施工工序复杂,各项作业相互交织,生产进度相互牵制,产品质量各工序讲究配合。而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为获取更多工程订单等,常常忽略风险,做出低价竞标、超短工期等决策。在施工安全生产、质量品控、环境保护、经营经济等方面出现风险时,施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规避风险。

4.内部审计监督未发挥其有效性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未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影响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大多数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级,受企业经理层而非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管理;部分施工企业甚至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组人员由职能部门人员抽调组成。内部审计组成员与被审计对象存在利益纠葛,审计人员束手束脚,这使得内部审计作用大打折扣,难以真正发挥监督职能。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制约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涉及多专业的工作,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基本的审计知识,还必须掌握工程量计算、造价计量、物资采管等知识。但是很多施工企业的审计人员缺乏综合素养,基本都只具有财务专业背景,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水平不足,在审计过程中无法从企业战略高度深层次发现问题,无法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建议,非财务类专业且有管理思维的审计人才有待补充。三是内部审计监督未贯穿整个项目过程,无法有效及时整改。施工企业审计一般仅在项目负责人离任或项目结束时才启动,而施工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贯穿于整个项目,比如不平等不利合同履约风险、设计变更风险、施工技术风险等,施工企业审计监督滞后。

5.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低

现阶段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大,施工企业的毛利率普遍较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大部分施工企业信息化都处于较低水平。为强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目前不少企业正试图将内部控制嵌入企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内部控制流程化、标准化,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但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多个系统相互对接,需要较高信息化程度。据了解,我国企业现有信息系统总体运行不均衡,除大中型上市公司外,大部分企业却仅仅实现了会计核算业务的电算化,没有建立起针对覆盖所有业务的信息系统。而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施工企业特有的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在生产业务版块标准化方面还有更长一段路要走。

6.施工项目管理不到位

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工期进度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建设质量管理、经济效益管理。一般来说,施工生产地点分布于建设工程所在地,施工企业以派出机构形式组织建设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水平随着派驻机构的能力起伏。而施工企业本部无法及时有效对施工项目管理进行监督与控制。因此有部分项目会出现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工期滞后、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出现产品质量事故、项目亏损或遭受环保处罚等。

三、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问题改进措施

1.重视内部控制,构建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纪律与架构,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施工企业由于员工分散、点多面广,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职业教育、制度宣贯、夜校培训等多种形式让所有员工掌握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其次应加强公司与派驻机构的联系,建立信息互动平台,设置培训、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机制,让总部与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

2.完善内控制度与组织结构,加强制度落实

施工企业一般实行总部加项目部模式进行生产经营。项目部一般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设置有与总部同样的职能部门,从而实现两个管理层级,执行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并行的管理模式。施工企业应要根据内控管理需要梳理两个管理层级的组织结构,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与组织结构,并建立责任矩阵,让责权合理分布各个部门与岗位。另外各级管理层要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并遵照执行内控制度与业务流程,员工对内控的态度通常会受到管理层的影响。企业要严格对违反制度的员工应予以相应惩罚,并建立鼓励员工揭发违规行为的机制。企业要明确责权配置,做到奖优罚劣才能加强制度落实。

3.增强风险意识,制定风险应对防范策略

风险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对施工企业很重要,施工企业主要涉及的安全事故、质量缺陷等风险,这类风险关系着企业生死存亡与战略目标的实现。施工企业要制定风险管理应对策略,如通过设置安全风险隐患预警机制、严格实施技术方案审批制度、作业前技术与安全交底制度等控制风险,也可以通过联合体中标以及购买工程意外保险分散或转移风险。通过内部制度规范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利,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应用风险应对策略。还要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辨别能力,树立法律观念,使员工的个人行为避免盲目性,及时发现风险并有序应对风险,力争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4.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对增强管理层内控意识,营造贯彻内部控制制度的氛围,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强化内部监督机制也是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内部监督,目前施工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有内部审计、财务监察、效能监察等多种形式,各种内部监督形式各具特色。施工企业应灵活应用内部监督各种形式,在项目的不同时期应用不同内部监督手段。二是增加内部监督覆盖面。内部监督应于项目施工过程全覆盖,前端介入项目招投标审查项目可行性,项目策划,责任成本下达,中间穿插于项目施工过程中,审查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后期对项目收尾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工程进度、质量、经济成果。内部监督应贯穿于施工企业各级管理层。上至公司管理层,下基层业务部门员工,内部监督应从管理成果、制度执行、组织架构进行审查与评价。三是加强内部监督奖惩力度,根据内部监督审查结果,奖优罚劣,提高内部监督权威性、严肃性。通过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可以增加施工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提升员工对内部制度的敬畏,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5.做好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要做好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梳理企业现阶段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权衡信息化升级改造的成本与效益,设计内部控制框架,整理出可以实现信息化的内部控制流程。其次要改造或升级现有的信息系统,将内部控制流程固化入信息系统,关注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安全保障问题,确保信息系统顺畅清晰,满足内部控制制度关键审批需要,形成的数据信息符合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再次要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价,适时改进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是平台,在运行中不断更新企业的管理制度,改进信息系统使其更契合内部控制要求。

6.做好施工项目各个环节管理工作

作为施工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应贯穿于从项目工程招投标到竣工收尾整个过程,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企业首先应明确经营开发程序,规范经营开发行为,落实经营开发责任,提高经营开发水平和中标项目质量。工程招投标要根据企业资源和战略目标对招标信息进行筛选,针对客户及具体项目相关信息进行资信情况调查,掌握客户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信誉状况、法律事务情况、拟建项目有关资金、立项、审批、招标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项目投标前要进行标前调查、标前成本测算,履行投标评审程序,项目投标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合企业实际与市场行情合理报价。对合同条款要参考专业法律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履行合同评审与签订程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及时配置项目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做好项目策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具体的管理要求,将每道工序、每个工程都做成精品。施工中经济效益管控分为“开源”与“节流”。以建设合同为前提,预先策划形成完整项目商务实施方案,推进项目管理精细化,化解合同履约风险,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施工阶段的管理模式选择、施工方案的选择、分包策划、成本对比分析、二次经营等多种手段来实现项目经济管理目标。

四、结语

我国的施工企业存在着资金占有量大、工程分布领域广、人员流动性高等一系列特点,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恰当的方法优化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企业的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缺陷。本文针对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解决对策,认为施工企业在未来除了本文所探讨的相关理论,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进一步改进管理体系,保障施工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作者:付兴 单位: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