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6 11:44: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国有粮库公司治理探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有粮库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切实发挥了宏观调控“稳定器”、应急保供“蓄水池”、粮食储备“主力军”公益职能,为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政策性粮收储背景下,有的地方国有粮库仍未政企分开,治理机制还不健全,政策性粮管理较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新形势新要求尚存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从公司治理层面进一步构建地方基层国有粮库治理与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同向发力新格局,为更好地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为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党和国家战略全局,深刻阐释了粮食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重大战略部署,以宏阔的世界眼光、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忧思,多次就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国有经济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承担粮食储备职责的国有粮库,紧贴人民群众、专营政策储备,是我们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截至2019年3月,全国政策性粮食承储库点达到2.1万多家,货位达到20余万个,布点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45个地级市、2181个县(市);全国稻谷、小麦库存能够满足一年以上市场消费需求,政策性库存粮食的常规质量、储存品质和主要食品安全三类指标合格率均处在较高水平①。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国有粮食企业1.3万余户,从业人数48万余人,粮食收购量近1.4亿吨。国有粮库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切实发挥了宏观调控“稳定器”、应急保供“蓄水池”、粮食储备“主力军”公益职能,为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如一些地方基层国有粮库改革还存在“重调控轻治理”的情况,有的仍未政企分开,有的治理机制还不健全。对地方基层国有粮库的监管呈现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监管、国资监管部门国资监管、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以及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监管等主体多元、政出多门的特点。地方基层国有粮库的治理水平较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形势新要求尚存一定差距。有必要从公司治理层面,进一步构建地方基层国有粮库治理与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同向发力新格局,为更好地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为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
一、完善国有粮库治理体制,规范治理结构
(一)全面加强国有粮库党的领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党建和粮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粮食行业特点和国有粮库公益特性,加强和改进地方国有粮库党建工作,促进国有粮库党的领导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推进落实党委前置研究清单,进一步厘清国有粮库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及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监督格局”等机制设计,将党的领导深度嵌入国有粮库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国有粮库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力量常在,保障国有粮库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国有粮库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和决策执行力。
(二)健全完善国有粮库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推动地方国有粮库政企分开和公司制改革,完善国有粮库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优化国有粮库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有粮库和其他优质仓储资源,建立省市县三级储备粮管理公司,推动实现国有粮库扁平化管理、集约化运作、集团化管控,提升集约化治理水平。
(三)强化国有粮库治理主体管治合力
指导地方国有粮库进一步完善公司章程,规范国有粮库党委(组)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治理结构,合理划分权责,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强化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出资人职责,压实国资监管主体责任,明确产权性质,加强资产管理;加大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财政部、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主体监管协作,指导地方国资监管部门与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协同联动,切实强化对地方国有粮库落实粮食收储政策法规的监管合力;加强粮食流通法制建设,有效提升国有粮库外部治理合力。
二、健全国有粮库治理机制,压实治理责任
(一)创新全链条合规的经营决策机制
支持地方县域企业在整合重组国有粮库、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委(组)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会一层”治理结构和党委(组)前置决策清单、国有股东授权清单、董事会决策事项清单和经理层经营权限清单“四大权责清单”等日常决策运营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建立健全国有粮库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全链条合规的经营决策机制。
(二)建立信用监管为抓手的监管机制
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会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国有粮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国有粮库收购、储存、调运、销售、监管等全链条信息共享和客观充分披露;建立健全粮食行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质量和信用评价结构在国有粮库市场监管、执法检查和业绩考核中的贯通运用;通过强监管、严问责,切实推动国有粮库内控监督制衡机制“长牙”“带电”。
(三)健全聚焦主责主业的考核激励机制
进一步聚焦国有粮库主责主业,强化收储政策执行和储备安全管理,统筹制定国有粮库领导人员考核和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将国有粮库政策执行和储备安全管理考核结果与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晋升和绩效薪酬挂钩,进一步健全以主责主业为本,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
三、优化国有粮库要素投入,激发治理动能
(一)优化粮食仓储设施投入机制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大投入力度,统筹粮食产区、销区、产销平衡区以及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粮食储备规模,综合政府储备与企业社会责任储备,进一步优化储备体系布局,切实建立与保障需求相适应的储备能力提升长效机制。
(二)完善国有粮库人才支撑机制
构建完善的国有粮库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补充机制和人才成长机制,既充分发挥科学保粮、科技储粮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又着重打造一批粮食储备领域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团队,培养壮大粮食储备行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三)健全国有粮库科技创新机制
创新科技驱动机制,聚力打造专业化、体系化的储粮科技研发平台、储粮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和储粮科技服务平台,开发“无形良田”,端稳“中国饭碗”,切实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软实力。在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前提下,完善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投入分配机制,提升粮食储备效率和效益。
作者:何在中 单位: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