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7:2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乡村文化发展的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1]。乡村文化是衡量乡村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战略是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国家战略举措,而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塑形铸魂的作用,而且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全面推进的动力源泉[2]。
1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传统文化研究不够深刻
由于过于追求文化建设速度,许多乡村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上,往往不够深刻,多数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刻,都流于表面,无法真正领悟乡村文化的自身特性,只是将传统文化一些内容用文字、石碑等简单形式进行表述,编撰文化故事,推出文化产品等。文化的发展如果无法体现自身的个性,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终会被大众文化逐渐同化,最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1.2乡村文化不自信
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自信,只有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才会热爱、保护自身文化并去宣传自身文化。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文化对于乡村文化的冲击十分剧烈。城市文化中各类丰富的娱乐节目、餐饮美食、以及眼花缭乱的城市风貌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乡村居民,相对于朴实无华的乡村文化,形式丰富的城市文化往往更让乡村居民向往,导致对乡村文化的否定和不自信。还有一部分人对乡村文化推广的不自信,将推广工作交给包装团队,由于无法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独特个性,也无法根据乡村地域特性进行文化建设和宣传,多是利用团队常规推广和宣传模式,使用简单的字面和广告推广技巧,进行文化宣传,这也是目前许多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商业性过重的问题,而且城市化的推广方式大同小异,导致许多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同质化严重,无法体现自身的文化特性,反而被城市文化所侵蚀。
1.3乡村文化建设人才不足
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主体认识错位的问题,许多建设者认为乡村文化的建设必须由文化从业者担当建设主体,而本土村民则只是文化建设中的旁观者和辅助者。这就忽略了本土乡村文化的产生源头,正是本地村民千百年来在日常生活上的文化演变和精神体现,并非空中楼阁,可以凭空产生。本土村民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有深刻的认识,相对于引进人才,他们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亲切感,在乡村建设上,也有相对外人更加饱满的热情。但这些村民因为受制于学历、专业等因素影响无法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增加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人力开发成本和文化建设周期,对精确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产生一定的影响。
1.4文化产业创新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伟大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即使在全世界都是一种创新,因而没有经验可循,各村只能摸石头过河,探索文化产业的建设路径。一些地区成功实现文化产业建设后,会引起周边乡村的模仿。但不同村落间的文化内容存在差异,文化风格和乡土特性不同,模仿的结果往往导致“东施效颦”,增加了乡村文化内卷,无法形成自身的产业特征。如近年来,各地区许多乡村都开始流行复古村镇文化、侠客文化等,但是基本千篇一律,从村镇街道布局设计到餐饮文化,都高度雷同;而今年来流行起来的乡村农家乐主体文化,也大多停留在种菜、钓鱼、采果子等简单的特色挖掘,仿佛是一个一个的复制品,没有任何特色和创新,无法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2.1深入挖掘乡村文化
首先必须要对传统文化的脉络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使得乡村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我国几千年文化历史中,农耕文明一直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农耕文明将依然是当下乡村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且在今后也不会改变。因此,在挖掘乡村文化中的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中,必须以农耕文化为主要核心,如在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上,应该以农耕文化为脉络主体,挖掘这些传统文化与农耕文化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发展历史,这不仅能够深化理解乡村文化的演变过程,更能够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核心内涵,才能将它们与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进程相结合,并以农耕文明为核心,进行相应的文化创新,真正实现各地乡村文化的发展特性,展示不同乡村文化的发展风貌和独特魅力。
2.2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本地乡村居民才能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才能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发展。除了对本村乡村文化的推广和学习以外,也要主动学习和了解城市文化特点,虽然城市文化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快节奏的,快速变化的,而这样的文化特点很容易导致功利性思想,容易变得急躁,不利于生活和生产。而乡村文化的沉稳和厚重,能够净化人们功利的思想,缓解心理的急躁感。因此,只有同时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内涵思想,结合乡村居民自身的性格特性和生产行为,才能真正提高乡村居民对于自身乡村文化的文化自信心。
2.3改进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选用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人才的选用是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乡村情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土生土长的本地乡村居民对于自己的家乡文化总有着最深刻的认知和天然的认同感。因此,对于乡村人才的选用,因首先立足于本土人才的挖掘。乡村本土的文化建设人才对于自身家乡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不仅十分熟悉,而且有着天然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首先需要放宽衡量乡村文化建设人才的条件,同时必须考察其个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在邻里邻居间的口碑与人缘等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另外,还可以引进在外的本地人才以及重视对乡村文化建设有突出能力的人才的引入。由于城镇的不断推进,大量高质量人才的外流,通过施行适当的优惠政策,可对许多身在外乡的本土高质量人才产生吸引力,让他们回乡建设,并能够毫无顾虑的全身心投入其中。而对于引进的文化建设人才,也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差异性管理和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并设立开放共享的文化交流平台,让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真正发挥出所有人的专业特长,实现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3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下,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乡村发展一直落后与城市发展,而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也无法得到深入挖掘。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当下发展良机,针对乡村文化认识深度、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文化人才选用、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和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理论学刊,2021(1):141-149.
[2]杨青云.关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探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6):81-82.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