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21:15: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中职学前舞蹈课堂建设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经济、文化、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众多艺术教育的门类之中,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也日益突出。在庞大的社会需求和市场环境中,随着大众文化审美的不断提高,大众接触艺术的渠道逐渐增多,舞蹈的审美高度也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舞蹈教育的重要价值不容忽视。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尊重各种各样的艺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具备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舞蹈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多重视舞蹈动作的模仿与学习,此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当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也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审美教育的认识过于刻板和短视。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施舞蹈教学的时候,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专业素养教育和审美教育整合起来,遵循渐进性和深入性,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为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艺术基础。
1.新时代的审美教育
新时代的审美教育主张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转变传统理念下单一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学前舞蹈课程的实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大对于幼儿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对此,中等职业学校就要引导学生立足实际,提升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某种角度讲,审美教育可以看成是美育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知能力,感受不一样的艺术美感,提高自身的艺术认知能力。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在合理的统筹规划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审美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美好和丑恶的事物加以判断,还可以对美好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最终产生美的体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关注职业发展,培养审美能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落实审美教育的课程目标,使用实践活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教师需要以兴趣为基础,让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舞蹈教育中,感知不一样的美感,体验不一样的实践结果,充分将美育的价值体现出来。教师也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审美综合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落实到专业舞蹈教学中,融入到审美教育课程中,让学生在舞蹈作品欣赏与训练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细细品味,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提高审美能力。
2.新时代审美教育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学前舞蹈课堂建设路径
2.1利用欣赏课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舞蹈教师应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与热情,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审美能力和舞蹈素养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传统视角进行分析,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不足,审美能力不够;从舞蹈角度进行分析,不仅种类较多,并且风格多样;从类型角度讲,一般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大家可以直观看到的,就是生活舞蹈,还有一种就是艺术舞蹈。学前教育以艺术舞蹈为主,儿童舞蹈表演及创编、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芭蕾舞等都属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学习的范畴,一般教学内容都是围绕以后的工作而设置的。此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经典舞蹈作品,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最为喜欢的作品,了解优秀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性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舞蹈知识,增加鉴赏和审美能力。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室教学需要优化设备配置,直观地将舞蹈作品的介绍与赏析内容呈现出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向着审美的方向引导发展。
2.2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端正审美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舞蹈教育不断普及,不少教师和舞蹈爱好者开始关注审美教育,儿童舞蹈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生对舞蹈的认识,都是在感性中不断积累的,只有合理地将理论与感性结合起来,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属于正确的审美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现实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过于重视舞蹈动作的学习,忽视了舞蹈理论知识的沉淀。不少学生在为儿童编排歌舞表演动作的时候,只是结合自己的想法去落实,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很多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就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双向的融会贯通下理解舞蹈,分析舞蹈的特点和舞蹈对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视频、图片资料分享,小组讨论等融合到一起,最大限度地树立学生的审美观,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艺术基础。学生要站在幼儿的视角,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找到适合幼儿的舞蹈学习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反映当代幼儿的精神风貌。例如,幼儿舞蹈《小小魔术家》在编排前,需先让学生观察幼儿看到魔术时候的表情和动作,在细致的观察之后就可以将幼儿“原汁原味”的感情色彩编排在舞蹈中,这样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创编的创新性。美感讲授体验法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富有感染力,能够消除“爱玩”和“爱闹”的心理,增强参与性。舞蹈的美育功能和未来幼儿的健康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关系,因此学前舞蹈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与创造力。
2.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审美教育舞情并茂
舞蹈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教师要客观、正确地明确定位,了解学生真实的舞蹈情况,解决学生舞蹈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舞蹈里有鲜明的形象,需要正确把握,在细致入微的基础上不局限于动作的重复和模仿,落实舞蹈的基本要素,分析语汇、节奏、力度、风格等相关内容,在比较中分析舞蹈创作的背景,探究舞蹈风格,展现不一样的特点。美的创造性也是不同的,有的是自由性的,创造者不受任何局限,创作的灵感被充分激发。此外,还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这就需要结合知识、经验、灵感、情绪等相关因素去表达属于舞蹈的特色美。根据舞蹈创编知识,落实实践内容,可以从初级的儿童舞蹈律动开始,之后融入一些审美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编制、设计舞蹈动作,激发舞蹈创编的思维,加深对内涵的理解,实现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编创的过程中感知肢体动作的美感,以乐趣为基础,统筹规划。从客观角度分析,不少舞蹈艺术家都是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塑造出艺术形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掌握儿童舞蹈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灵感之后,就可以大胆地创作舞蹈作品,并且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提高创作的激情和动力。教师还可随时用练习观摩法指导学生的舞蹈练习,归纳讨论本组舞蹈元素,提升编创能力。
2.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舞蹈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个表现美的过程。不管是教学的步骤,还是教学的方式和内容,都需要精心设计,保证层次分明,并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突出学科特点,体现舞蹈的主要特征。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语言表达与动作示范、音乐伴奏等结合起来,分析其中美的规律,以过程美为基础,孕育出最后的结果美。舞蹈不能仅仅是满足于感官上的需求,否则就属于低层次的美感,因此需要在表象感的基础上完成情感上的升华,落实重点和难点,把握风格特点,让内在的情感融入审美教育整个过程。在舞蹈教育中,只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审美教育目标的,可以课外组织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螺旋式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在实践中融入舞蹈审美教育内容,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审美主动性。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即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模仿学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如此难以切实有效提升审美能力。教师在实施审美教学的时候不能局限于课堂,需要让学生在舞蹈表演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培养艺术美感。如使用芭蕾训练方式,塑造形体,保持柔韧性与协调性,要求学生将舞蹈风格特征和动律特点与美妙的音乐结合起来,正确掌握所学舞蹈的精髓,力求在舞台上展现自已的良好风貌。学生能多次登上舞台大胆地“演”,才可以在细节中对加以有效处理,真正提高审美能力。例如通过举办社团活动、节日活动、舞蹈展演、舞蹈比赛等,都可以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舞蹈艺术水平,增强艺术审美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还可以交流互动,增强活动组织能力,提高舞蹈创新能力。在舞台表演中,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舞蹈的自信心,感知舞蹈的快乐,感受舞蹈表演的魅力,将这些审美理念深刻地烙印到学生的心目当中。
3.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专业不仅需要学生注重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增强审美能力。舞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舞蹈认知规律,使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舞蹈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审美教育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涛.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翻转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9):150-151+160.
[2]廖文强.浅析苗族舞蹈引入贵州省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堂的作用及价值———以苗族反排木鼓舞为例[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04):201-202.
[3]朱海洋.舞蹈美学文化与教育发展新趋势探究———评《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09):110.
[4]于平.“心理描写”构成20世纪舞剧创作的重要支柱———杨少莆舞蹈美学思想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04):156-162+12.
[5]李海宾.舞蹈美学视角下中国芭蕾作品的融合创作———以广州芭蕾舞团《浩然铁军》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02):79-84.
[6]阳秀红,陶媛.互联网背景下“高师”舞蹈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初探———以《舞蹈美学》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21(22):136-138.
[7]于平.舞蹈创作应是真实生命积极的个性活动———赵大鸣舞蹈美学思想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03):135-145+8.
[8]吴旭敏,郭安.舞蹈理论与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价值体现———评《20世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研究与经典作品赏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2(02):136.
[9]苏娅.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当代舞台转化形式探索———由“双创”理论看孙颖舞蹈作品创作的当代价值[J].舞蹈,2022(01):41-44.
作者:林瑶 陈科农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