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探索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探索

时间:2022-10-13 20:28: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探索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当代中国最雄厚的文化软实力,它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哲理思想、道德价值,是思政教育的宝贵思想源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思想,又能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途径,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困境开放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学生思想、行为自主空间大,教师来源复杂,素养参差不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上,学生和教师思想认识、教师素养问题对教学影响比较大。

1.思政教育认识问题

开放教育学生重专业轻素养,忽视思政学习。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20岁~40岁之间,因受时间和精力所限,一般选择急需的、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学习。学习目的是为提高薪资待遇和工作竞争力,或为职业转型做知识储备等。学习更关注成绩、证书等显性收获,而有意无意忽略思政教育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隐性价值。大部分学生意识不到价值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进步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深远影响,认为思政教育虚而无用;还认为思政教育是针对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教育,对已步入社会的成人,没有必要再进行思政教育,因此对思政学习不太看重。教师群体也有忽视思政教育的观点,认为成人思想已经定型,再对其进行思政教育意义不大。

2.教师文化素养问题

国家开放教育、省级开放大学和广大基层学校教师文化素养差异比较大,基层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更显薄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底蕴方面都有所欠缺,言传身教间对学生思想熏陶感染的力量不足。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有尝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但限于文化素养薄弱,未能做到行云流水式的融入,切入方式也比较突兀,无法引起学生思想共鸣,教学推进有难度。更有甚者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学生和教师思想认识问题、教师素养问题大而空泛,看似无关紧要,实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首要阻碍因素,而且是短时期不容易扭转的阻碍因素。课程思政教学还存在课程设置、平台开发、手段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相对比较具体,开放教育系统资源优势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

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所以,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把它植入到学生的精神价值中去。1.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格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内外兼修,注重道德、人格培养。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慈悲为怀,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对当代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良好人格养成依然有着重要影响。第一,有利于重塑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放教育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面对社会复杂多元文化和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十分容易迷失自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量,对刚步入社会的开放教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重塑作用。例如:儒家“仁义礼智信”文化,提倡以仁心服务社会,以礼待人,存大义讲诚信,明辨是非,追求君子人格,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端正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品质。完善人格品质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传统孝道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亲情、家庭、社会关系;传统仁厚、包容、谦让文化,培养学生文雅气质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心;传统自强与不争理念,教育学生向内奋发图强,向外谦和礼让;传统内省精神,启示学生提高自我反思与成长的能力。这些传统文化思想,适时加强渗透,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为人做事,塑造良好品格。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课程思政在操作层面上和专业课结合不恰当,容易导致课程思政教学生搬硬套,与专业课“两张皮”,流于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二者适宜的结合点。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任何一门课程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浓缩,课程思政教学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正契合了专业课程培养人才的需要,便于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自然衔接,也有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与践行。第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可使课程思政教学更深入成人内心。成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对思政教育会带有审视、挑剔的眼光,简单说教难以引起思想共鸣。学生正处于成家立业的艰难爬坡人生阶段,工作、生活面临诸多挑战与困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而又非常贴近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在家如何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孔子强调孝“色难”“无违”,教子“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职场如何与人相处,奉行“忠恕之道”;如何面对社会是非善恶,强调“不审不聪则缪,不察不明则过”。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可使思政教育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温暖,教学方显实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

开放教育在系统建设、平台合作、资源利用方面有很大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要摆正观念、加强教师修养,充分发挥开放教育优势,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教学。

1.转变观念、育人与知识并重

开放教育师生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思政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而是全社会各阶层都需要接受的教育,只是接受教育的形式不同而已,应给予足够重视。成人教育要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知识、技术是务实的安身之本,道德品质、人格修养是务虚的立命之道,安身立命二者并重方能更好实现社会价值。而且务虚和务实并不冲突矛盾,如金融、会计方面的专业,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而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秉公办事等职业素养更为重要。对于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要在思政教育活动中长期渗透纠正,让学生意识到务虚与务实学习不可偏废。

2.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可采取与当地企业、协会合作的方式,如与书法协会、武术协会合作开设国学、书画和武术等课程,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活动,举行各类文化鉴赏、比赛活动等。另外,通过校本培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和教学技能。例如:学习多媒体、微课、动画制作等教育技术,开展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须坚持不懈。

3.多在“融入”上下功夫

第一,建设“融入”系统。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是统筹规划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资源共建共享,课程思政教学要利用这一优势,建设系统思政教育体系。目前,开放教育思政课程有统一课程设置,完成了课程资源整合与共享,而课程思政教学还没有形成统一、具体的课程设置。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可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并发挥开放教育优势建立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另外,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利用各自优势,加强校内外交流合作,校外聘请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做课程指导师;校内不同专业教师优势互补合作,如计算机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长项和文学专业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思政课。同专业教师齐心协力共同设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课程思政教学虽然不必形成统一的模式化教学,但依专业特点,设置统一、具体的课程方案,共建共享资源,总校指导分校,充分交流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找准“融入”切入点。具体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一是精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对接元素,如家国情怀、集体观念、家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是二者普遍共同包含的元素,可选其作为切入点。二是抓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期待点、社会热点、国家改革动向等都是学生兴趣所在。抓准学生兴趣点并结合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既对思政教育更感兴趣,又能在专业学习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达到技能与素养双提升的效果。三是抓准情景教学时机。在教学情景中即兴发挥是最自然的“融入”切入点。教师在兴之所起、情之所至处脱口而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言、警句,最能感染学生。这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教育情怀。

第三,拓宽“融入”领域。目前,开放教育课程思政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缺少思政教学设计。思政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教育,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切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社会调研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主题比赛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领会专业精神,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开拓到校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对成人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第四,创新“融入”手段。远程教学一直是开放教育的特色,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开放大学都建有线上学习平台,课程思政教学可利用线上学习平台,设计符合学生碎片化、网络化学习特点的思政教育形式。例如:创建专业课“云上思政”课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场景,制作融入专业知识点的传统文化小视频,设计传统文化思政主题讨论活动,发布引发专业思考的传统文化小故事,分享网站知名思政教育课程等。创建“云上思政”课堂,抓住有趣和有用,吸引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加强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赵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8(8):124-127.

[2]袁文韬.开放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研究—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1(4):64-68.

[3]程志高.后疫情时代成人教育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变革探究—以开放教育为例[J].当代继续教育,2021,39(6):24-31.

作者:杨彩虹 单位:北京开放大学大兴分校大兴区社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