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效策略

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效策略

时间:2022-10-09 09:10: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效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效策略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从总体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实施等方面对国家产教融合做出了重要的指导,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2019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分两批开展试点,首批按照经济、产业和人口基础支撑较强、教育资源相对集聚等原则建设20个左右城市。试点过程中,将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并预计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可见,国家正以政策、指导性方案的方式加大力度推进产教融合,着力加深与加宽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深度、广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提升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先导

借着这样的东风,全国掀起了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浪潮。尤其是应用型高校,都纷纷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各式各样的激励机制,看上去,大学生创新创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就笔者调查研究看来,大学生实际创业率并不高,呈现出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大多数的创业,也都还是停留在一份企划书、一份路演PPT的状态,并没有实际的推进。[1]那么,在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之前,应该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而促成向真正的创业率的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多数指该群体的创新创业选择意愿的强烈程度,是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前必备的先决条件和心理准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整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占有第一位的作用。结合传媒专业特性及笔者调查研究了解,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并不强且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存在偏差,例如:认为创新创业就是指开公司、办企业;创新创业仅仅适合家境优渥的同学,自己没有资金来源,不适合创业;创新创业是找不到工作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是权宜之计等,这些都是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够的鲜明表现。而高校在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前,首先应该结合专业特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升对“双创”的整体认知水平,进而提高传媒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提升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赖于打造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在结合传媒专业特性的同时,应在开展直截了当的创业技能培养之前,率先做好学生的意识培养与意识教育,让学生先行对创业的概念、本质;创业者需要的各项能力、逆商;企业的运行、经营;国家的相关政策等产生基础的认知,激发学生自身对于创业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进而发掘出学生的内推力,驱动整体创新创业实践朝着稳固的方向发展。[2]与此同时,学校与学院也应为传媒专业大学生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切氛围,首先可以做好“双创”的宣传工作,邀请传媒企业或已经毕业的、创业较为成功的师哥师姐进行路演、演讲。热烈的创新创业氛围能够很好地感染传媒专业大学生,也能直接地回应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此也能很好地培养和提升传媒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二、设立针对性课程为基础

在培养打造出传媒专业大学生的“双创”意识之后,高校便应该着力为传媒专业的学生建设既符合专业特性又能提升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相关课程,因此这里的“针对性”课程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即针对传媒专业的专业特性设立“双创”课程;二即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传媒专业是随着现代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新兴专业之一,因此传媒行业具有的鲜明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也是传媒专业对学生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这使得传媒专业成了极具应用性、专业性、实操性的专业,传媒专业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教育也是致力于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应传媒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这样的专业特性之下,想要去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那就必须要与专业特性结合起来。以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为例,结合不同专业方向的特性,学院打造出了不同的“双创”能力培育课程:针对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专业方向的学生,设计开设了有关平台运营与管理的相关课程,打造了新媒体工作室双创专题设计课程,直接以企划新媒体工作室为抓手,引导学生逐步对工作室的创立、业务、运营等形成概念,既符合新媒体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很好地结合了专业的特点,还能够树立新媒体专业方向学生的“双创”意识。实训的内容又能够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实践机会,在实操的过程当中体验创业,有效积累实战经验。除以之外,新媒体专业方向还开设了诸如用户分析、平台运营与管理、网络短视频创作等相关课程,都属于既融合了专业特性又着力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针对广播电视编导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则开设了新闻传播工作室双创专题设计等课程,结合当下融媒体火热的行业特点与融媒体人才匮乏的现状,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融媒体的理念,提升学生全媒体技能,打造一支既有传统媒体素养,又具有新媒体生产技能的生力军,与此同时,还着力培养提升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经营能力,使之能很好地适应创新创业的时代需求,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真正做到专业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相应的,针对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创作专业方向则开设了影视创作工作室双创专题设计等课程,结合行业特征与大学生可以尝试的创业模式向学生详细说明不同类型影视工作室的业务种类、经营内容、服务范围、团队成员、资金来源、财务计划等,以撰写可行性高的创业计划书的方式进行初期实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创业初期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创业的方向。之后,从如何注册公司开始到确立组织架构,再到内容创作、传播、赢得客户等,一步步模拟真实的创业过程,一点点接近真实的经营状态,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形成获得感、成就感,最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有媒介经营管理类课程、直播电商综合实训、传媒产业创业模拟实训、商务谈判沟通类课程。有的课程着力融合专业特性拓展学生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为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奠基;有的课程发扬播音专业学生的专长,朝着直播电商的方向发展,课程本身有非常强的实操性并且能很好地适应新媒体行业的需求;有的课程与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一样,努力将专业性与创新创业的技能培养融合起来,进行创业的模拟,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技能;有的课程则偏向商务谈判沟通的方向,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如何出价、如何还价、怎样让步、怎样签约,以及如何制定谈判计划等,这些都是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最后,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开设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训练、创业基础、影视传媒工作室创业实训、企业管理与人力管理类课程。显而易见,课程的设置既能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又能融合专业特性培植大学生的“双创”技能,还可以塑造学生的管理意识,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双创”打好基础,也能为创新创业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提供理论和能力的保障。

三、搭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为路径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作为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是高校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首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院校通过企业反馈与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结合就业与市场的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达成很好的教育实效;其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双赢”模式。院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院校利用企业提供资金、设备,企业利用院校的场地组织人才培养活动,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实现有机结合,从而节约教育成本。最后,校企合作有利于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实现教育成效、达成教育成果的重要角色,是教育活动的关键要素,而传媒教师更是具有身兼专业培养与思想教育、创新意识引领等多重责任的特殊性,是传媒产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校企合作能高效引进传媒行业中的高精尖人才,吸纳各式各样的传媒技术人员,融合传媒行业当前的发展动向,更好地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合理化教师的发展路径是优化传媒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凡的意义。目前,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先后与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山西广电集团)、IMS(天下秀)新媒体商业集团(以下简称IMS)签订了协议。山西广电集团担负着全省重要的新闻宣传任务,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力量、媒体平台和地缘优势,与传媒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契合度非常高,合作达成后成了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一举措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加大了教学成果的转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IMS是一家立足于红人新经济领域的平台型企业,核心服务红人(内容创业者)、MCN(红人经纪公司)、品牌商家、中小商家,致力于用技术驱动去中心化的红人新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搭建了大数据平台,连接红人与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为企业的营销需求与红人账号实现精准匹配,帮助红人实现私域流量的商业变现,以及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经营效益。IMS与传媒学院重点对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进行了探讨,以“理实一体,协同教学”为特色,将应用场景化演练教学、全视角多角色的特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培养能够掌握新媒体营销基础、项目运营与管理、内容策划与创作、社群及用户管理与运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产业学院智能化教学建设方面,双方就教学场地建设需求、建设进度等交换意见。智能化教学区域将积极打造以智慧课堂为核心,充分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主播与互动要求,设计新媒体营销互动实验室空间,实现教、学、实训等环节相统一,打造便捷现代的创新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据笔者调研了解,IMS目前承担了传媒学院新媒体工作室双创专题设计、用户分析与运营、平台运营与管理、网络短视频创作、财务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普遍反映企业老师处理知识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性强,能很好地把实战引入教学,实操性强。如此看来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搭建与完善,是实现应用型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四、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

服务地方经济是应用型高校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和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应用型高校应该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自身发展的重点目标。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地方经济想要发展的好,想要先人一步,就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就要求高校也把培养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要的抓手。由此可见,服务地方经济与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关。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人才保障,其培养的方向与目标应该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以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为例,太原森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便是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一众毕业生一手创办,自2019年以来发展至今,承揽了山西鸿雁传书酒业有限公司、杏花村金象竹酒、中坤集团(主要服务煤炭产业)的短视频业务,除此以外还与各矿山机械设备及配件厂商、工矿设备及配件厂商、机电设备厂商建立了各式推广宣传合作,参与了由腾讯主办的山西古建数字藏品推广项目(旅游文创类),为平遥古城、永乐宫、飞鸿塔、佛光寺、晋祠公园等山西省著名旅游景点拍摄旅游宣传短片,参与了包括定襄法兰在内的产品营销与直播推广,与忻州市岢岚县政府合作,拍摄了岢岚电商宣传片,帮助当地农特产推广营销,参与直播电商扶贫。作为一个由传媒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传媒公司,能心系山西地方经济,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将自身的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是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榜样。由此可见,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上较为精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在持续提高地方自主创新能力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也将继续不断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贯彻服务地方经济的总目标,从而更好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继续促进地方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结语应用型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的拟定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发挥专业的特性与专长,以培养提升传媒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先导,以设立具有专业针对性、“双创”能力针对性的课程为基础,保障“双创”教育在科学方针的指导之下顺利有效推进,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引领下搭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使之成为提升“双创”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将教育的理念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双创”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昊,沈辉.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唤醒[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2):104-106.

[2]靳艳.产教融合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市场,2021,(35):75-76.

作者:徐宁 单位: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