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创新创业教育对医学生创业的见解影响

创新创业教育对医学生创业的见解影响

时间:2022-10-09 08:22: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创新创业教育对医学生创业的见解影响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创新创业教育对医学生创业的见解影响

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强调建设发展“新医科”,对医学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之后,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事实上,自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范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敢闯会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的质量观。然而,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类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究竟成效如何?特别是对于医学生创业意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中的作用机制又如何?先前研究指出,创业教育是一个多元概念,不同类型、不同组织方式的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频率均与创业意愿关系密切[1~3]。同时,关于创业意愿,学者们也强调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异质性,可划分为不同的意愿类型[4~5]。此外,开始有学者强调情感对创业绩效、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6~7],更有学者开始意识到创业教育研究中也应包含关于创业情感的讨论,且呼吁开展系统性的实证研究[8]。事实上,近年来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创业情感并在大学生群体开展了些许实证研究[9~11]。综上所述,本文聚焦医学生群体,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激情和医学生创业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维度解析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医学生生涯追求型和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之间的直接效应,并基于Cardon等提出的创业激情的三个维度[12],进一步检验发明激情、创建激情和发展激情在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的中介作用。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作为调研对象开展相关研究。通过问卷星设计电子问卷后生成问卷二维码,由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在课间休息时间请学生扫码完成,以此保障问卷填写质量和回收效率。同时,设置问卷发放时间为2021年4月13—17日。经统计,问卷发放期间共有869人填写,剔除相关选项数据缺失问卷,最终有效问卷总数为8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高达97.35%。

(二)测量工具

首先,本文因变量为创业意愿。根据梁明辉和易凌峰的相关研究[5],从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和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包含7个题项。其次,自变量为创业教育。先前研究表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如内容、方式、目标和功能等探究创业教育[13]。本文主要借鉴潘炳超和陆根书的研究[2],从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共包含7个题项。再次,中介变量为创业激情。对于创业激情的测量,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是Cardon等开发的测量工具[14],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大学生阅读和文字表达习惯,本文在问卷设计时还邀请多名大学生共同参与量表翻译和回译工作,最终创业激情分为发明激情、创建激情和发展激情三个维度,共包含13个题项。以上变量均采用5分李克特量表。此外,根据先前研究,本文还选取性别、年龄、是否为临床专业、年级(大一至大五)、专业综合排名(前20%、20%~40%之间、40%~60%之间,60%~80%之间,后20%)、是否为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城镇/农村)、父母及亲朋是否有创业经历作为控制变量[1~3,5]。

(三)统计方法

使用SPSS26.0软件开展相关统计分析,包括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二、结果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

846名医学本科生中,男性277人(32.7%),女生569人(67.3%);年龄最小17岁,最大26岁,平均年龄为(20.57±1.43)岁;临床专业有286人(33.8%),其余非临床医学相关专业为560人(66.2%);本科一年级学生有339人(40.1%),二年级学生200人(23.6%),三年级学生为183人(21.6%),四年级学生为124人(14.7%),暂不包括本科五年级学生。关于专业综合排名,227人(26.8%)排名前20%,220人(26.0%)排名20%~40%之间,225人(26.6%)排名40%~60%之间,104人(12.3%)排名60%~80%之间,还有70人(8.3%)排名专业后20%。有468人(55.3%)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244人(28.8%)为独生子女;394人(46.6%)家庭所在地为城镇;509人(60.2%)父母及亲朋有过创业经历。

(二)信度、效度分析

经分析,所有变量的Cronbach’sα均接近或高于0.9,说明各变量的信度很好。此外,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均高于0.7,且相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P值小于0.01,累计方差贡献率最小值为76.334%,因子载荷最小值为0.829,说明各变量的收敛效度较好。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了控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本文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14]。结果表明,第一个因子方差解释率为32.71%,未达到总变异解释量的40%,因此认为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四)模型检验1.主效应检验。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激情以及医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表1,模型1和模型2将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模型3和模型4将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其中,模型1和模型3为基础模型,仅将控制变量纳入其中,模型2和模型4加入理论性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变量作为自变量。结果发现,对于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两种创新创业教育类型均表现为显著正向影响,且根据β值对比,相比理论性教育,实践性教育对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类似地,对于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两种创新创业教育类型也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且根据β值对比,理论性教育对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如表1所示。

2.中介效应检验。根据Baron&Kenny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经典三步骤法[15],本文进一步使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发明激情、创建激情和发展激情在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创业意愿中发挥的中介作用。首先,第一步已在主效应检验中得以验证。其次,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效应。根据表2可知,模型5至模型7分别以发明激情、创建激情和发展激情为因变量,结果发现,对于发明激情,理论性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样地,对于创建激情,两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然而,对于发展激情,研究结果显示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对发展激情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发展激情在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生涯追求和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成立。最后,分别以生涯追求型(模型8至模型10)和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模型11至模型13)作为因变量,将控制变量、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分别纳入模型中。结果发现,对于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发明激情的中介效应检验不通过,创建激情在两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影响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发展激情在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对于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三个维度的创业激情在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只有发明和创建激情在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三、讨论与结论

总体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医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当前,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从2016年开始,所有高校开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此外,大学生还可通过参加相关讲座和报告、自主阅读相关书籍以及浏览新闻、视频等方式积累理论性创新创业知识。与此同时,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高校也为大学生创设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多种渠道,如举办各类相关竞赛、设立创业俱乐部、开设训练营、举办路演活动等。本文发现,对于医学生来说,无论是主动的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还是被动的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两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均会产生积极效用。然而,不同形式的教育对不同种类的创业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更大,表明在校期间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将更加有助于医学生开展主动型创业活动。而对于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本文发现理论性教育更为重要,当前创新创业理论性知识的积累能够推动医学生在未来职业规划中将创业作为一个备选方案。此外,创新创业教育会通过影响创业激情进而作用于创业意愿。先前研究表明,创业课程和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均有显著影响[12]。本研究进一步将创业激情分为三个维度———发明、创建和发展激情,发现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对三种激情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仅对发明和创建激情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参加实践性创新创业活动,但是基本还是局限于参加比赛、加入俱乐部以及创新创业训练营等,与真实的商业运营以及企业发展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此外,一些维度的创业激情还在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本文发现,医学生接受理论性教育的水平会通过正向影响三个维度的创业激情———发明、创建和发展激情的水平,进而分别作用于生涯追求型和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也就是说,三个维度的创业激情在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高校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课程教学,知识体系是相对系统完善的。比如,安徽医科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创新思维、创业基础知识,也包括企业创建以及企业成长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进而影响创业意愿。而关于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发现创建激情在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两种类型的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发明激情仅在实践性教育影响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这表明,仅有发明激情并不足以对医学生的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产生影响,但实践教育激发的发明激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学生将创业作为一个备择职业的可能性。四、研究启示本研究在新医科背景下聚焦医学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问题,基于安徽医科大学846名医学生调查问卷数据,检验了理论性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对医学生生涯追求型和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以及发明激情、创建激情和发展激情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进而揭示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医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两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医学生的创业意愿均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实践性教育对生涯追求型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而理论性教育对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此外,三个维度的创业激情在理论性教育影响医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而只有创建激情在实践性教育影响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发明激情仅在实践性教育影响生涯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医学类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医学类院校应对两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要关注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而且要重视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其次,对于医学生不同类型的创业意愿,创新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主动追求创业活动的医学生,应更加侧重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而对于备择型创业意愿的医学生,则应更加侧重理论性创业知识的积累。最后,医学类高校在实施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三种创业激情的提升均十分重要,应加以重视。而

参考文献:

[1]纪梦超,孙俊华.创业教育、创业榜样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5):99-107.

[2]潘炳超,陆根书.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20,(5):47-54.

[3]杨钋,王琼,井美莹.大学生创业课程学习投入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85-95.

[4]赵玉,顾欣,汤淑琴.大学生异质性创业意愿及提升策略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6):50-55.

[5]梁明辉,易凌峰.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两种创业意向的预测作用[J].应用心理学,2016,(4):325-333.

[6]张秀娥,李梦莹.创业激情对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21,(9):120-126.

[7]单标安,于海晶,费宇鹏.创业激情对新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J].南方经济,2017,(8):84-99.

[8]黄忠东,陶媛.创业教育与创业情感:研究综述及展望[J].江苏高教,2021,(12):40-51.

[9]崔军,孙俊华.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心智的中介机制研究———基于创业情感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9,(4):1-10.

[10]胡瑞,王丽.大学生创业激情和创造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基于风险倾向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3):43-48.

作者: 吴 娟;胡九英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人文医学学院;安徽医科大学 卫生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