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探究

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探究

时间:2022-10-08 16:23: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探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探究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具有降雨强度大且分布不均,土壤抗蚀性弱、母岩易风化等特点,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境内水土流失点多、面广且易发的特点,是我国水土流失较大、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1]。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发展与改革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投资严重不足,制约水土保持监测的问题和瓶颈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结合广东省新形势下水土保监测工作需求,探讨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目标、任务,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定量监测等水土保持监测规划建设内容,同时规划监测设备配备,提出监测成果管理及应用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全省水土流失预防及治理、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以及其他水土保持行政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1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东省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以2001年成立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为标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得到逐步开展。一是依据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于2008年组建了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省级站下设7个监测分站和28个监测点,开展定位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二是开展多期次的全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掌握了各阶段全省水土流失情况;三是开展了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从2018年起连续4a开展广东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量掌握全省水土流失分布及侵蚀程度。部分地市级监测机构、监测站点尚未建立,难以有效开展监测及其管理工作,无法适应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总体上,大部分监测站缺乏专业监测人员,难于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此外监测信息采集体系不够完善、水土流失时效性有待改善提高、社会化服务未正式开展。存在监测网点配备和信息采集体系不够完善,水土流失普查时效性有待改善提高、社会化服务未正式开展等突出问题。

2监测目标与任务

2.1监测目标

围绕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的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建成监测内容全面,覆盖全省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监测站网,完善和更新观测设施和数据管理系统,持续开展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尝试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定量监测,夯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基础,继续推进重点项目、风险项目监督性监测、自然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等工作,全面提升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能力,实现监测与管理的有效融合,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支撑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水土保持监测水平,为全省水土保持各项基础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2.2监测任务

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优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路线和方法,加强计算模型参数本地化转换,及时定量掌握全省及各地市、重点防治区以及主要支流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动态变化,探索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定量监测,开发建立自动监测设备及系统,强化城市水土保持监测。通过水土保持调查、重点防治区水土保持监测、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定位观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测、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监测等,获取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状况,进而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其发展趋势,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发布水土保持公报,建立科学的水土保持评价评估体系、生态考核指标和水土保持预测预报模型,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3监测规划研究

3.1水土流失监测站网优化规划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涉及水土保持监测的战略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按照“查漏补缺、全面覆盖、提质增效、规范运行”的原则,结合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和省水土保持规划统一部署,完善我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为科学评价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情况,针对性制定水土保持政策、方针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在对现有水土流失监测点优化的基础上,针对粤北岩溶区、崩岗发育和红砂岩分布区以及粤西坡耕地集中区等区域新建小流域综合观测场,填补全省自然水土流失定点监测和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方面的空白,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效益评估等提供基础数据;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服务水平,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点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优化全省现有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并完成重点区域监测点监测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工作,提高监测点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尝试建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信息系统,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实现水土保持动态智能感知。

3.2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

深入推进全省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及风险项目监测、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工程的动态监测,明确基本监测要求和方案。优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路线和方法,加强计算模型参数本地化转换,及时、定量掌握全省、各行政区、重点防治区以及主要支流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动态变化,重点推进桉树林、针叶林等树种林下水土流失监测;对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范围内重点工程范围、本底现状、建设过程水土流失、建设进度、措施及效益等开展监测,定量掌握重要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评价水土流失预防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开展水土流失图斑落地,全面强化遥感监测、地面观测、信息化监管数据的有机融合、系统分析,为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与质量分析,结合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专题成果,推进全省水土保持“一张图”运用,为各项水土保持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编制新一期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并组织实施。

3.3城市水土保持监测规划

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地区城市中心为试点,开发建立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及系统,以排水出口泥水含沙率、黄泥水发生频次等为指标,在城市生产建设项目中开展水土流失自动、定量监测,对排水超标的生产建设项目及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严格管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排水要求,强化城市水土保持监管。结合城市清洁小流域建设,在常规监测基础上增加城市定量监测指标,增加面源污染率、水土流失率、裸露地表防护率、土石方外弃率、生态边坡实施率、水文地貌、水质等定量及定性指标,对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进行全过程监测[2]。日常监测中,对水土流失敏感区域,特别是靠近山体、河湖库塘,易产生山体滑坡和造成城市管网堵塞的地段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和频次。

3.4监测设备配备规划

提升水土保持感知监测能力,按水利部规划完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地面监测站布局和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建设主要包括监测设备的配置。水土保持监测设备主要以自动化监测、无线传输设备及满足监测指标需求的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设备。建立省级监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推广应用自动化监测设备,主要以人工监测设备为主辅助自动化监测、无线传输设备,提升监测数据高效采集、传输、存储、汇交、处理能力,更好发挥监测站点的基础支撑作用。

4监测规划组织实施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水土保持事业自身的发展。根据省级部门事权划分,明确水土保持监测规划实施的各部门职责,落实分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目标责任,保障监测规划顺利实施。具体为广东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具体负责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广东省及各地市水土保持监测站负责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管理及维护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有能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等相关单位,作为各类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合作单位,协助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性监测、重要流域、重要支流水土保持监测等工作。省级及下属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要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抓住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化及数字化的机遇,组织实施本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设备、制度建设。

5结论

本文结合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围绕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的需要,提出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对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在对现有水土流失监测点优化的基础上,在粤北岩溶区、崩岗发育和红砂岩分布区以及粤西坡耕地集中区等区域新建小流域综合观测场,优化全省现有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并完成重点区域监测点监测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工作;深入推进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监测、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优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路线和方法,加强计算模型参数本地化转换,探索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定量监测,开发建立自动监测设备及系统,强化城市水土保持监测,提升水土保持感知监测能力,按水利部规划完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地面监测站布局和监测设备,并提出了监测成果管理及应用相关措施,健全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体系。通过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研究,全面提升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水平,为全省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考核、水土保持公报发布以及水土保持行政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姚成平,郑国权,张晓远,等.中山市平原河网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8(6):212-216.

[2]王锐亮,何丙辉,罗雷,等.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1):31-32.

作者:舒若杰 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