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08 16:08: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0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既要讲政治、讲信仰,又要讲思维方式、讲科学方法,使学生做到德才兼备。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育人方面,强调政治属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真理性,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世界舞台上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角以审视国家的发展趋势,认识世界发展动态,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必须要采用新的理念、思维方式,培养的人才要有适合全球化进程的创新能力、奋斗精神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与思政课程步调一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对于推动高校合力育人是十分必要的。[1-2]测绘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新时代测绘技术手段正发生深刻变革,新型测绘技术飞速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爱国、敬业、奋斗、奉献、创新精神,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课程中践行“课程思政”,对于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时代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类课程思政内涵

测绘是先行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的事业,自古以来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在“数字中国”和“智慧中国”建设的今天,移动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测绘的社会作用和应用服务范围扩大到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使得测绘地理信息进入跨界融合、泛在应用阶段。测绘地理信息的转型升级对测绘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具有主权性、涉密性、精准性、基础性、共享性等特点,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泄密事件频繁发生,为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地理信息保密与安全意识、法制意识、规范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测绘是内业、外业结合的工作,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测绘技术实用性强、具有先行性和服务性特点,工匠精神、责任意识、奉献与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对于促进测绘技术服务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榫接递进,多元互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具备GIS基础知识,能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生产、入库、分析、可视化及应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结合行业专业背景、课程内容体系,确立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为:以爱国、敬业、奋斗、奉献、创新精神为主线,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等);具备地理信息保密与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版图完整的爱国精神,科学探索与科技报国精神,依法测绘、规范意识、诚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的责任与担当精神。2.1榫接递进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之根本,以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为显性教育,思政为隐形教育,将思政元素以知识(或技能)本身、学科历史发展、案例事件、法律规范、大国工匠风采等形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榫接融合,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针对本课程理实一体的特点,结合GIS知识、技能、思政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重构,设计3个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GIS技术基础、GIS技术知识和技能、GIS技术综合应用,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同时实施认知认同、内化固化、素质养成三阶递进的思政育人过程,逐步达成素质培养目标。

2.2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知识或技能为载体,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通过自身行动、学生管理、案例分析、情感融入方式,借助讨论、小组合作、演示、情景模拟、参观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交叉运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人与网络平台等多元互动,将思政元素榫接融合于知识(或技能)、教学管理中,潜移默化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3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与实践

3.1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集体行为,不是个别要求和个体行为。这就需要全校一盘棋,克服思政教育“孤岛现象”,明确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某一门课程、某一位教师的职责,而应是整个教育环境共同塑造人、培养人、锻造人的问题,要着力形成“立德树人”工作共同体,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新模式,形成协同育人氛围。因此,在学校层面上建设以思政教师为指导、专业教师为主体、辅导员(班主任)和企业导师协同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如图3所示),多方联动,同向同行,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4-7]。思政教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进行方向指导、内容把关,对于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或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在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思政育人方向同行。企业导师参与实训指导、开展专题报告,融入行业发展趋势、国家规范、典型案例、企业文化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育人的主力军,教学中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技巧,积极挖掘并有效使用思政教育资源,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在课堂内外实施课程思政育人。思政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专业教师四方联合,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载体,在课程思政定位、教学设计、资源建设、课题实施、考核评价中实施思政育人,形成多方联动、同向同行的育人环境,有效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3.2三位一体、兼具时代性和引领性的立体化资源建设

良好的教学资源是提高“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保证。“课程思政”资源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实施方案和思政案例库。1)教学标准包括价值塑造、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内容总体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案,课程实施条件。教学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2)教学实施方案以2学时或4学时为单位,包含该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等,以及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还包括教学反思。教学实施方案是课堂教学的详细设计,要重点突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3)思政案例库是案例的集合,应结合课程思政目标收集、整理思政素材,设计思政案例,包括思政元素、育人目标、素材内容介绍、素材融入方式和教学方法。思政案例库要充分体现行业、专业特色,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引领性。为适应当前泛在的学习模式,还应建立线上资源。

3.3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实施

1)GIS基础知识阶段:培养学习兴趣,认识课程思政目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第一次课上,教师要给学生建立课堂规则和规矩,让学生对课堂存底线思维、敬畏心理。通过电子地图系统、打车软件告诉学生GIS技术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借助GI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汽车导航、精美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法律法规、案例事件让学生建立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意识、保密意识,依法依规规范采集、存储、使用空间数据,建立国家版图意识;通过GIS技术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案例,培养学生奉献与服务意识。通过本阶段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领域内的爱国行为,建立利用GIS技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2)GIS知识和技能学习阶段:思政元素深化,培养职业素质本阶段以空间数据生产为主线学习GIS知识和技能,融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法律规范培养学生法治、规范意识;通过国家规范地图作品、大国工匠风采展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团队意识;通过GIS应用情景设计,培养学生借助GIS技术以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深化、提高,为利用GIS技术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打下基础。3)GIS技术综合应用阶段:思政元素升华,培养新时代测绘精神本阶段以国家重大项目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学习GIS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方式,以生产项目为载体,进行项目数据采集、处理、入库、分析、可视化等工作,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提交规范成果。通过教学设计将个人素质、职业素养、理想信念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达成课程思政目标。

3.4全程、全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构建

本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设计多元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包括个人素质和职业素质。个人素质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本课程中机房管理、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的表现,采用加分、减分方法,由学生助教完成。职业素质评价以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为核心,由教师主导设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分值,以测试、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等形式,采用人机互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生素质得分以一定比例记录到期末成绩中。

4结束语

课程思政改革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定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因此,课程思政是在思政课程基础上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载体,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融入其中。其次,课程思政应从行业、专业背景出发确定育人目标,致力于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本文在分析新时代测绘行业特点、课程思政内涵基础上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思政建设,分析思政目标,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榫接递进、多元互动”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出并实践了具有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三位一体、时代性和引领性并重的立体化资源建设,三阶递进的思政育人实施方案,可执行、可复制的效果评价方式,体现了“三全育人”理念,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2]台红蕊.初探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性及其成效[J].科教文汇,2019(1):41-42.

[3]宁津生,王正涛.从测绘学向地理空间信息学演变历程[J].测绘学报,2017,46(10):1213-1218.[4]杨修平.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理据、现状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36-41.

[5]项波,吴仰祺,杨路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物理通报,2020(10):1-5.

[6]刘玉洁,郑丽,熊力,石瑛,邹爱玲.“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4):152-155.

[7]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28-29.

作者:李玉芝;王启田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