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6:15: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伴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众活动需求的增加,使人们对城市公共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建设许多公共艺术作品时,就要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予以关注,更要敏锐地从城市的地域历史文化中探索和挖掘能表现出城市特色的景观要素,并要把它融入到城市公共艺术当中。地域文化作为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经过长期总结出的珍贵财富,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把握。
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并不能用单纯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借助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它是一种思想方式,它能够将现代文化意义与现代社会公众联系起来,是用来表现公共空间民主、沟通、分享的一种态度与理想[1]。城市公共艺术思想方式的社会价值不光在于它是一种和中表现方式的形态,现实中城市公共艺术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城市建筑物、书画作品、海报、园林景观作品、喷泉、公共设施等等。公共艺术是强调建设过程的全社会参与,是倡导由社会大众与代表共同参与商讨和民主决策,公共空间中融入包涵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百姓的关注。地域文化的定义是指其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结构等因素的作用下,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发展,最终形成具有悠久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的文化现象。区域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形成不同的城市或区域的文化各有自己的优点。古语中“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就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地域文化的范畴,可以是某地的习俗,可以是某地的历史,也可以是某地的文化背景等等。国家在不断的发展,地域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它是一种富有鲜明文化色彩的遗产,与国外文化一道,共同促进文化的发展。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着文化形态的不同。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现如今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几千年的演化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如果一个地方的历史遗存越多,那么这个地方的特色就越明显,地域文化越浓厚。公共艺术设计是对空间场所的重新塑造,是对环境的重新理解,这种被创造出的新的空间造型代表着这个地方的文化与精神,顺应着历史的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设计是否实用,关系到设计的成果是否能够为人们所用;而设计的审美价值关系到人们内心的文化认同感,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启发人的内心。地域文化决定着公共艺术设计的方向,是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源泉,同时公共艺术设计是对地域文化具象的阐述,这种新的公共造型艺术随着时间的发展将形成新的地域文化。然而,公共艺术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的传播方面,其也具有大众艺术的特性,让当地传统文化加入信息时代的行列,例如将城市雕塑作为传播体,继承与发扬其地域文化的特性。
二、地域文化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城市雕塑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性强而又常见的公共艺术作品,用它来点缀现代城市,可以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它慢慢的提升了现代城市的品味。雕塑是城市公共艺术体现的一部分,正一步一步的渗透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它也越来越关注。城市必须要有优秀的雕塑来展现其城市魅力,彰显城市所具有的文化韵味。城市雕塑艺术与其它城市建筑共同营造出一个优雅的城市环境,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公共艺术带来的审美冲击,也让人们享受到地域文化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城市雕塑也无形的对周边环境起着促进作用,提高了人们对审美鉴赏的能力。城市雕塑在现代城市中是可以凸显其城市形象,可以作为游客的旅行景点,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雕塑的内容可以是文化的标签和象征,又可以是人民文化生活的总结。雕塑代表着人类发展的过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个时期人们的文化背景,表达了人们从古至今的对审美和艺术的向往之情。城市雕塑乃至任何城市中的建筑,都强有力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雕塑承载了人类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与本质。民族的历史被表现在城市雕塑的外形与意境当中,不同民族采用不同的雕塑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这些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而让人类文明可以经久不衰的发展。城市雕塑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其可持久的代表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很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大致有四个种类的城市雕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一种雕塑是领导人和艺术家的肖像类城市雕塑;第二种雕塑是现实主义特色的。像见义勇为者、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2];第三种雕塑是缅怀烈士的,它们表达了人们对革命英雄的缅怀之情;第四种雕塑采用抽象的形式,这类型的抽象雕塑往往代表了人们想要纪念的场景和事情。安徽合肥的城市雕塑起步较早,初步统计,目前合肥共有城市雕塑百余座,这些雕塑不仅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充分体现了徽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色[3]。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步行街系列雕塑、九狮雕塑、环城公园动物系列雕塑、和平广场系列雕塑,及逍遥津公园内张辽像等[4]。这些雕塑作品不仅提升了合肥城市形象,也装点和美化了合肥的城市环境,既满足了合肥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又丰富了合肥的城市景观特色。城市公共艺术不论宽窄大小,都应当具有明确的主题,这样,整个城市景观才统一完整,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景观特色的吸引力。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应力图突出展示城市地域形象,这也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要注意把周围的建筑与街道景观融合在一起,尊重设计空间,寻求景观空间与建筑的密切联系,形成统一的设计理念。这样,城市公共艺术才能真正体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要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状着手,适应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重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提炼、浓缩历史文化的内涵。城市公共艺术大都建设在繁华街道、大型公园、小区中心,这些地方是城市重要的交往空间,是市民的精神生活中心,凸显出城市的精神面貌。它能展示着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例如,位于合肥城南的天鹅湖畔公园,其规划设计了大量非常具有生活文化气息的场景雕塑。整幅雕塑作品以徽派设计元素表现自然与环境的浑然一体。写实的风格表现,在建造技术,造型设计等方面体现了一流水准,使得整个公园富有生活化的韵味。从而让整个雕塑不再冰冷,注入新的生命和情感。合肥和平广场系列雕塑也被称为徽派文化应用的典范。和平广场是合肥市向国庆50周年献礼项目之一,广场位于明光路、大通路、和平路、全椒路之间,占地83亩。今天的和平广场,明显是合肥的标志性景点,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它都将会是合肥环境、城市风景,不可缺少的风景线。一座成功的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将会成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文化的记忆点,也将成为传承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公共环境设施也是一类重要的要素,它包括电话亭、垃圾桶、公共座椅、街道装饰照明、道路指示牌、广告牌等设施。公共设施是城市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也是展现城市历史和文化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城市街道设施是城市功能完善、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公共设施的设计和陈设风格应与整个街道景观的整体风格相一致,从特色建筑中提取设计元素,结合当地的地方性材料、气候条件等要素综合设计。同时更要考虑到使用人群的需要,对所提取的设计要素进行分解、重构、组合、变形,将其融入设计当中。
三、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
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它们却有着丰富而紧密的关系[1]。尤其是在当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追求功能的和实用的所谓“现代”的生活方式,缺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就缺乏特色。地域文化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能够体现城市精神、反映城市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城市公共艺术是从形式上通过塑造具体的造型大小、颜色和肌理等表达出的景观外在特性,而从内容上则结合具体场所、环境通过组织空间结构和必要的符号化的造型来表现城市景观的内在含义。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如何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反映城市特性是当代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面临的问题。伴随社会的进步,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受到追捧,也成为了一个城市的风向标。当人们走进城市,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那些摩天大楼,也不是葱葱的绿地,真正给人们留下印象的是优美的景点,美丽的公园,广场,雕塑等标志性建筑,让来的人们可以领略地域文化的洗礼,所以,有人说一座城市的雕塑就是这个城市的名片,通过这个名片,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这个城市的魅力。公共艺术作为现在新兴的一门学科和艺术形式,还没有太多的准确的结论。公共艺术本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一种文化概念,引入之初,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国内的一些艺术家也曾感到迷茫过,不知道要怎么把这种艺术相识和中国自己的公众产生共鸣[5]。伴随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对于公共艺术的要求和品味越来越高,不但要符合文化特点,还要适合人们的生活要求,还要扩大生活圈。中庸之道,和谐共存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公共艺术里不同地区的文化进展。所以,一定要达成未来梦想的生活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发展公共艺术,提高人类生存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焦躁不安的现代生活,人们不免常常追思记忆里的那片净土,是人们心灵的港湾,灵魂的归宿,带给人心灵的抚慰。因此,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就是要扎根本土,充分认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努力挖掘地域文化,提炼出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努力构造出适合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归宿。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坚持探索,设计出有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伴随科技和社会进程的不断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创意萌生,让我国的城市建设不只具有科技性,更加有自身的本土文化风味,让国人自豪,让外国游客流连忘返。城市公共艺术的同质化,使得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逐渐消失,真正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关怀,是对人本身的价值观给予肯定,是对生活方式的尊重。只有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设计,才真正富有内涵和生命力,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健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2:36.
[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长沙: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
[3]鲍诗度.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1.
[4]丁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城市公共艺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47.
[5]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0.
作者:朱大发 单位: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