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近现代工艺对音乐的影响

近现代工艺对音乐的影响

时间:2022-09-05 09:36: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近现代工艺对音乐的影响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近现代工艺对音乐的影响

1工业革命的工艺提升

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部分工作被机器取代,这是因为机器做事比人更加精确,可以产生更多、更高效、更精密的产品,在保证乐器的精确度方面也做得更好了。以长笛为例,早期长笛只有木质结构,音色比较贴近自然音色,较明亮,但是音域不广,只有两个八度的大小,不过在早期的教堂音乐中,该音域已经足够了。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在音乐方面大力创新,音乐的类型和风格不再像教堂音乐那样规整单一,而是利用类似附点音的很有个性的东西来装点音乐,音域自然也更广了。人们对管弦乐音域的要求达到了三个八度,传统的木质材料已经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而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使长笛的结构得到了升级:1847年,第一根金属长笛在德国诞生,其在音域和音色上都有革命性的发展,每一个音都更加严格了,所以长笛也是交响乐队的固定乐器,通常有两个长笛手和一个短笛手。后来为了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开始使用各种昂贵金属制作长笛,例如银制长笛和金制长笛。不过这种长笛的需求量少,一般都是给特定的名家人工定制的。科技的进步使文艺复兴加速。钢琴首次出现于1709年,由于价格昂贵,当时只是贵族家庭和皇室家庭的乐器,而且不太被巴赫等著名艺术家看好,不过仅仅半年之后,钢琴就在欧洲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随着工业的进步,钢琴的成本大大降低,很多名家,比如莫扎特、贝多芬等,都投入了钢琴的怀抱,爆发出音乐创作的热情。18世纪上半叶,由于巴赫创作了很多大师级的长笛作品,长笛的普及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因为钢琴在演奏中双手分别掌握低音谱和高音谱,所以特别适合用于创作音乐,这大大促进了音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科技对艺术的直接作用几乎是单方面的,几乎不存在艺术对科技的直接作用,只能说艺术在间接促进科技的发展,比如文艺复兴就间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除了长笛和钢琴以外,几乎所有现代乐器的产生都可以归功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金属制乐器。这一点也可以从东方和西方乐器的对比得出。东方的乐器几乎都是木制的,都是由纯天然材料制成,这就是当时东方被动发生工业革命的结果。而西方经过工业革命之后,几乎所有的乐器都会使用金属,例如单簧管的主体是木制的,而按键则是金属制成,原因是金属容易被做成机械,方便转动,音调的可控性强。艺术对科技的间接影响虽然不明显,也能举出例子。比如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厂家分别推出了两款手机,消费者会做出选择,大部分男消费者会选择性能好的手机,而大部分女消费者则会在满足她们需求的情况下,选择设计精美的手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手机性能的缺失,这就是艺术对科技的影响。不过,一般最终性能好的手机会获得胜利。

2电子时代的音乐硬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从工业革命进入了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就是发展高科技,高科技再作用于人,例如手机、互联网等。在音乐上,人们也开始追求高品质和多元化。流行音乐就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在近代或古代,人们往往认为音乐是贵族欣赏的东西,因为它要花费很多的财力和时间,而随着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到来,艺术制作和欣赏的成本在降低。例如,以前都是交响乐团或者是合唱团举办演出,而近代开始出现乐队、独立的音乐制作人;以前的舞台必须有很多演唱者以及很多乐器,才能使演出被观众听见,而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功率放大器,紧接着出现了音响,舞台上仅仅需要几个人就能使所有的观众听到音乐,而且使会场听众从几百人可以增加到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这种电子产物大大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电子的发展促进了音乐的广泛传播,这也是流行音乐文化能够广泛普及的真正原因。以前人们只能靠音乐会和纸质媒介才能传播音乐,传播成本的高昂是阻碍音乐传播的一个难题。到了现代,电磁场的应用使音乐可以通过电波信号发送给广大民众,大幅度降低了音乐的传播成本,使音乐真正开始普及。不过刚开始传播所使用的是模拟技术,传播中存在很大的噪声,原因是模拟信号在调制过程、信道、解调过程都会引入大量的噪声,使音乐传到接收端后音质会有所下降,而且模拟技术中的功率放大器会导致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2]后来人们创造了数字电路,即只传播0和1的信号,抗干扰性极强,因此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数字电视就是一个例子。以前装有模拟信号处理芯片的电视,会出现类似雪花一样的噪声,而数字电视不仅稳定,画质也更加高清。在电子的发展中,人们发现电流噪声虽然很刺耳,但是经过处理后,变成了尖锐但是可控的声音,音色类似于人的惨烈的尖叫与吼叫,于是人们利用它做成乐器——电吉他,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摇滚。由于其电流声的可控性,电吉他可以发出许多种不同的声音,成为现代音乐追捧的乐器。电吉他的音域可以在多个频段,即电吉他不止有多个八度,还有多个音域、多个音色。电子琴也是相同的产物,其能够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虽然声音听起来非常机械,但是这也充分体现了电子硬件对音乐的影响。

3电子时代的音乐软件

电子时代的音乐硬件其实并没有改变人们音乐创作的成本,硬件之后出现的软件才真正地改变了音乐的创作成本,使小规模乐队和独立音乐人大量出现。软件就是人们通过固定的硬件多样处理与修改信息的工具。通过软件,人们不仅可以改变音频原有的音色,还能将多个“感官”结合,形成新的多媒体,被称为“交互式多媒体”。[3]就音乐本身而言,在处理由发射端传来的音乐数字信号时,这些信号是一些离散的序列,人们将它和它的傅里叶变换转化成可视的图像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发现这个曲线图相当地反映了音乐的音轨。人们还发现,数字信号因为是0、1序列,所以非常方便修改,在引入一堆公式和算法之后,这些音乐不但没有产生噪声,反而使音质得到了强化,独有一番味道,这就是一门新的科目——语音信号处理。于是,人们开始运用大量的软件来编辑和创作音乐,例如Cubase和Fl之类的音乐处理软件,都是音乐人不错的选择。这一类软件几乎可以承包音乐的整个制作过程,拥有前期创作、编曲、后期制作、降噪、音轨模仿等功能。由于数字信号是离散的,而音乐信号是连续的,所以要将音乐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就需要通过采样来获得离散的序列,不过该数字信号的体量会非常大,以至于一首音乐需要1个GB左右的存储空间。后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音乐文件是可以压缩的,通过对音频文件的压缩编码,可以将其需要的存储空间压缩至原来的几分之一,而且能够几乎无损地将其还原。由于音乐是连续的,所以在相邻的采样点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线性预测方法来恢复语音信号,[4]音质也是极其完美的,这大大减小了音乐在传播中的体量。例如,现在常见的音乐格式有MP3、WMV、WAV等,这些格式都可以做到对音乐的无损压缩。也有另外一些格式受到了欢迎,例如MIDI格式,这种格式会非常详细地记录整个音乐文件的信息,包括各个音轨、各个音色等,方便人们对其进行详细的修改,因此该格式受到了音乐制作人的广泛追捧,不过其音乐体量会非常大,一首3分多钟的音乐大概需要1.5GB左右的存储空间。还有CD格式,这种格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音频格式,不过要求播放它的设备也需要具有非常高端的配置。目前我们在电脑上下载的各种音乐播放器,实际上就是内置了许多解压缩算法的软件,它们能够识别音乐压缩的格式,并进行对应格式的解压,然后通过音频设备将音乐播放出来。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即便有了这些音乐格式,人们还是意识到了其在立体声上的局限性,这些音乐最多只支持双声道,人们还想得到3D立体环绕声。美国的杜比公司就做到了对环绕声的完美研制,他们研制出的杜比音效可以说不仅是对完美音质的追求,还把声音分解成无数个通道,不同的通道位于环境的四周,比如人声从前方传来,背景音乐从顶部传来,背景音效从后方传来,让人们得到无比的享受。一般这种音效只运用于大型的场所,例如电影院这种极其追求感官效果的地方。

4结语

目前科技还在不断地革命和更新,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人工智能的语音交互、单人演奏整个交响乐等高新的形式。不过,即使机器为人们做得再多,音乐创作的本质还是离不开人的感情,只有流露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被广为流传。就目前整个艺术领域来看,科技还没能与音乐艺术完全地结合,只能说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没有出现与科技和艺术都挂钩的职业。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出现这样的职业,将科技和艺术真正结合在一起。音乐的电子技术也在不停地发展,将来可能会出现AI技术来改变与创造音乐,例如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语音识别等。[5]总之,科技和艺术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淼.长笛及其在交响乐中的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11.

[2]周睿.毫米波模拟欲失真线性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5.

[3]马仕华.交互式多媒体作品创作中的音视互控策略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7:2.

[4]李晓明.语音与音频信号的通用编码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8.

[5]魏爽.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语音识别的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10):228.

作者:胡超 崔之进 单位:东南大学信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