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分析

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分析

时间:2022-05-09 11:21: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分析

生活在黔湘桂三省区毗邻地区的侗族是手工技艺非常发达的少数民族,其传统手工艺历史传统醇厚、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强烈、民族风格凸显,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如侗锦、侗绣、挑花、服饰银饰、彩绘、楼宇营造、木刻根雕、剪纸刻纸、竹编、藤编、油茶、酸食等成为我国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外来文化浸染、发展环境限制、语境条件拘囿、保护不力、开发缺位或失当等因素影响,其依存的生态日渐式微;受现代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影响,其生产流程和技艺元素被简化或减化,技艺逐步消减、退化,失却了传统韵味和农耕特色。我们调查发现,由于侗族聚居地大部分是贫困山区,过去手工艺品是部分侗族人赖以维持生计的物品,是其劳作、创造、创新、传承的原动力。而今有的地区已摆脱贫困,手工艺已不再是他们赖以糊口的“活计”,有的回避现状远走他乡,或干脆异地搬迁,以致村落颓废,老艺人也陆续离世,年轻人不愿或不屑于学习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正面临空前的困境和危机。因此,在目前的处境下,仅凭活态实物传承、师徒传授已难以存续。而利用数字化手段采集、存储、处理、展示、传播、传承侗族传统手工技艺并建立数据库,再现与共享侗族手工技艺遗产与资源,为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与实践支撑,并有利于加强保护力度和扩大传承面。

一、侗族传统数字化保护的基本原则

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在遵循其原真性、整体性、规范化、永续性原则基础上,对侗族传统手工艺进行采集、编辑(编排)、处理、储存,运用元数据方法和规范重构展示模式,构建共享传播平台,为再现侗族手工技艺遗产资源提供真实、直观的依据。1.原真性原则。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原真性原则,即要求在保护其自然传承的生境状态下,将其实物遗存、活态元素及其精神载体、文化基因原原本本地再现出来、传承下去的原则。早在1964年,国际上就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奠定了原真性对现代遗产保护的意义;1994年又进一步指出“原真性本身不是遗产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但作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方面的侗族手工技艺则日渐淡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渐行渐远,生境危机明显,保持传承的原真性至关重要。数字化技术手段可以从抢救实物、全面收集、数字化记录、搜集文献资料、采访传承人、保护传承场、建设传习所等方面形成第一手材料,以保证侗族传统手工艺真实地、完整传承下去。2.整体性原则。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即要求既要保护好它的完整的静态物质空间,更要关注其发展历程、工艺流程、传承人与现存的传承场等信息的完整性,从而进一步保护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要达到对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保护,就得将传统手工艺放置到民间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态的语境中,对其历史、现状、内涵和特点进行较为全面、整体的认识,深入了解工艺的技术、技能、工序及艺术内涵,全面开展重点抢救和系统保护,形成整体保护的格局。黔湘桂三省区毗邻地区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和侗族传统手工艺的存续地,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保护现状,深入侗族聚落村寨进行田野调查,统筹构建三省区侗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保护工程,开展全面抢救、搜集、发掘工作,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合成、整理、转换、储存,以保证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完整性。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侗族传统手工艺大都通过活态实物传承及师徒传授、父传子续、母女师承的方式传承下来。数字化保护标准化原则要求,要确保保护的准确性,避免口口相传的随意性,必须制定相关标准化管理体系和相应技术规范,将数据永久存储于可检索、可利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或共享服务平台中,以便使其在实体物化形式消失后仍然能在虚拟空间或数字媒介中保存下来,为世人所知,维持、拓展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播、共享、利用。4.永续性原则。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的永续性原则,旨在推动侗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传播,加强侗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保护其地方特色,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侗族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保护可以用最先进的具有互操作性、用户友好性的技术,使数据能长久存储、格式不断更新、未来新一代的设备或平台也能转换识读,构成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一体化的共享传播平台,使传播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实现侗族手工技艺的回归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文化空间,达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终极目标。

二、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的技术应用

1.二维类图像信息采集。侗族的传统手工艺如侗锦、侗绣、挑花、服饰银饰、彩绘、楼宇营造等其服饰图案、色彩、纹样风格丰富多彩,并且内容上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具有表意及识别族类、支系的重要作用;其艳丽的色彩、繁复的装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显示出鲜明的侗族艺术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创造中积淀形成的图像宝库。这些极具表现力的工艺作品需要有高清晰的二维图像采集方式来永久性地进行记录,并且需要根据不同工艺内容在年代、产地、风格上进行归档梳理。因此,此方面信息的采集可以进入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原产地,通过高清摄影或图像扫描的形式采集RAW、TIFF等高还原率的格式,来全方位且快速地获取此类工艺品的二维图像信息。2.三维类模型信息采集。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是侗族的主要建筑,其建筑精巧,形式多样,在悠久的融合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木结构手工艺文化,体现了侗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和文化价值,更是苗侗民族原生态的典型文化特质。二维图像类的数字化保护只能在外观、形态上做视觉记录,不能在搭建结构和地形地势上做具有参数化的处理,更不能在大型的侗寨建筑的聚集信息上作出科学处理。而三维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可以通过手持三维扫描仪进行中小型建筑和无人机地形扫描仪进行大型建筑群的采集信息,获取侗族建筑工艺的现存经典样本三维资料。在后期通过在三维软件中用模型搭建的方式对建筑木结构进行数字还原,以达到用三维信息技术来记录现存经典侗族建筑的工艺现状和搭建结构。3.影音类视频信息采集。在侗族手工艺的制作技艺上,至今保存了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等多种类型,用色上,对比强烈,色彩浓郁、厚重艳丽,其中蜡染工整、细密、精致,构图严谨;侗族银饰的工艺精美、华丽,一直以“大、重、多”影响着自身民族的审美观,组合部件多的有数百种,繁复重叠,呈现出繁缛之美;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的建造过程更是及其复杂,需要有多工种长时间的配合才能完成。这些工艺流程必须通过影音类的视频信息采集才能完整地进行记录,并且还需要针对同一工艺的不同工匠做多类型采录,才能达到工艺流程的科学保护。4.数据库的标准体系建设。面对记录得到的大量侗族手工艺数字信息资源,需要在元数据、分类编码标准保存体系上做梳理研究,这样才能让这些资源得到标准的储存并能得到快速地查询搜索。该部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首先提出核心元数据元素集方案,赋予各元素资源特征相匹配的元素注释,以达到兼容性和适用性的最大化;然后研究数据库分类编码体系的标准方案,为数据库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分类系统;最后参考国际文化遗产的标准范式,对数据库的标准体系进行理论层面的梳理。

三、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的实现策略与应用

1.实现的路径与策略模式。首先重点搜集现存的侗族传统手工艺实物进行数字化文字、图像、音像记录和分类整理,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为手工艺构建新的生存空间,实现新的社会价值,对手工艺进行活态保护传承,使之得以延续和发展,探索馆藏式的资源数字化技术方法。然后建立档案数据库,对采集到的侗族传统手工艺实物、传承人、工艺流程、传承场的文字、图像、音像等进行进行数字化筛选、处理,复原和再现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基因、工艺元素、知识与技艺及传承人信息,创新共享和体验式传播展示空间。在此基础上,将采集到的动态的视频录制、动作捕捉等工艺技艺流程信息进行合成,构建一套尽可能完整的包括工艺品类、制作流程、文化内涵的数字化整体保护、传承与共享平台。2.加强手工艺的立法保护力度。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规划。从侗族文化集中的黔桂湘三省区来看,贵州省在2012年正式启动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建设工作;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也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从国际、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立法体系日趋完善,一套由法律、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组成的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体系相结合的保护体制业已形成。3.在传承、开发上的应用。侗族传统手工艺在数字化技术手段的支撑下,让传承人体面活着、生存环境具有活力、核心技艺活学活用、生产活动源源不断,既有效维持、拓展活态实体传承,还能实现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一体化的立体生存体系,“对数字化开发而言,要形成包括数字影视、数字游戏、数字动漫、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应用、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数字产业链。”以实现侗族传统手工艺的存续、共享、创新与再生。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开发、利用侗族手工艺及其产品,构建侗族地区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链并推向市场,使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侗族传统工艺文化的创造力。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通过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使开发利用成为一种多方参与、多方获益的实践,使包括政府、传承人、开发商、营销商、当地居民等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和参与者均实现权益的最大化,形成行动者网络,“既可惠民、富民,又能增强保护工作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促使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6]带动侗族地区经济协同式发展。

四、结语

侗族传统手工艺是地域性、时间性极强的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正面临衰落和消失的危机,形势严峻,传统的保护模式已难以为续。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对侗族传统手工艺加以保护,将侗族传统手工艺资源转变成数字文化产品,对弘扬和传承侗族文化遗产,实现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意义深远,还可为侗族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挖掘原动力并提供理论依据,已成为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J].文艺生活,2015.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石含洲 邓 鹭 闫邦仁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