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初探

新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初探

时间:2022-03-26 09:55: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新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初探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初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目标是中国经济质量和效益得到持续的提升。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主要依靠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新时代担负着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责任,同时面临着一系列崭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此,作为实体经济主要代表的国有企业,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经济管理创新,提高经济管理质量,控制和防范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的风险,实现做大、做强、做实、做优的企业战略目标,在新动能的驱动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一、新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

企业经济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指挥、协调、组织、监督等行为的统称。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企业经济管理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新时代确立企业集约型发展的新方式。国有企业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均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形成的管理上的弊端还有很多,如管理上过于粗放、重数量轻质量、重效率轻效益等。改革开发以来,就一直提倡经济要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但迄今为止成效并不尽如人意,未来企业经济管理必须彻底摒弃粗放型发展方式,完善已经建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丰富工作流程,减少管理层次,推动企业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突出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成为新时代企业经济的主体发展方式。2.新时代确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企业经济管理确立高质量发展方式,突出质量第一原则,重视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提升是构建现代化企业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强调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以及活力等,充分表明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是适合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3.新时代确立企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时代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4G技术方兴未艾,5G技术又接踵而来。企业经济管理和生产经营必须实现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不至于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落伍掉队。企业要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上下功夫,使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能够在管理系统、生产系统、营销系统随时落地生根,真正形成驱动企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4.新时代确立企业绿色生产的新常态。企业绿色生产就是以奉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发展方式,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协调发展的企业生产新常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途径,确定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技术改造投资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单纯追求工业文明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和污染,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以至于前几年中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同时又提出要在拉动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再不能忍受“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

二、新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也日益加剧,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顺时就势,发挥作用,解决问题。1.企业营销问题。要彻底告别“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在营销理念上需要从“以销定产”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转移。克服片面地关注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营,而忽视对营销关系的培养和各类营销资源整合的现象。营销不是单纯的产品推销,而是一个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新时代企业要有完整的市场布局和长远规划,每年的营销目标要切实可行,在经过努力后有其可实现性。企业销售部门一贯推崇“关系营销”,比较依赖于与旧有企业的供销关系,销售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新时代营销渠道更加丰富,网络营销、品牌营销、期货交易等现代化营销手段更加多样,对于开辟新市场、开发新客户,解决企业营销问题会大有帮助。2.技术创新问题。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要实现“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的目标,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在现阶段,尖端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企业原有技术人才知识老化需要更新。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客观需求脱节,供求失衡。另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尚未形成,创新维权成本过高,导致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严重不对称,难免挫伤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积极性。3.管理效率问题。从计划经济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但是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有可能在管理体制、资本融资、获取信息和监督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尽失。管理基础、管理能力、管理手段和管理效率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带来一定影响。4.人力资源问题。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包括人员结构和素质、劳动组织和职业健康、绩效考核和约束激励、薪酬体系和社会保险、员工培训和技术教育。计划经济时期,员工积极性的激发,靠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的政治觉悟。改革开放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劳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有企业由职工之家变成谋生场所,主人翁变成了合同制工人。调动职工积极性只能通过经济手段提高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来实现,用经济手段来管理人是新时代企业经济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新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创新驱动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振兴的重要引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动能必将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深化创新驱动,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方向,也对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1.推进营销思维和营销模式的创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指导行为。新时代的企业营销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还包括市场调研、客户需求预测、新产品和新客户开发、定价决策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要以创造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此为营销思路,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主动求变,建立持续盈利的经营模式,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营销理念,主动走出去寻找和创造市场机遇。通过建立产、研、选、销一体化的企业营销体系,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方向,抓住客户需求,调整营销策略,拓宽销售渠道,丰富营销手段。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利用网络优势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采取订单销售的方式,深挖客户潜在需求,强化企业销售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做好产品细分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由“卖粗粮向卖细粮”的转变,提高企业在市场和定价方面的话语权。通过品牌营销、联盟营销、期货交易等方式提高营销成功率。2.运用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动能转化。任何一种产品的竞争力已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包括了背后的数据和资源能力。基于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应用服务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新时代国有企业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是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新优势。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主动与国内外科技前沿企业携手合作,推动产业互联网升级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IoT通信、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共享“数字变革”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共同开发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力求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财务共享、人力资源、物资管理、移动平台、海外业务监管等众多领域,合力构建平台最稳定、集成度最高、可扩展性最强、最贴近行业需求的行业信息化一站式解决方案。有序实施生产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对简单重复、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实施机器人替代的科学管理。以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的新动能,切实提高企业信息化资源集约利用的核心能力和经济管理水平。3.创新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推进企业经济管理的精益化,以内部基础组织结构创新促进经济管理的创新,较好地实现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和企业的社会专业化协作,加强内部成本管控,强化资源能源集约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机构改革的效率。建立虚拟化和柔性化的组织机构,企业可以利用创新组织结构以及网络技术调整,在架构新的组织结构时,注重突出知识、人力资源和信息的重要地位,建立一个无形的学习型组织。柔性的临时性组织可以摆脱原有的管理组织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巨大束缚,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多样,加强了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增强。

参考文献:

[1]王忠禹.应深化企业改革做活做大实体经济[Z].在2017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7.

[2]陈媛.基于新形势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35.

[3]连平.新时代的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N].上海证券报,2017-12-05.

作者:陆平军 单位:安钢集团附属企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