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分析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分析

时间:2022-03-15 10:17: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分析

文章从分析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推行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入手,主要研究了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职业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经营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力和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人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动力源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既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色和关键所在。

一、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层面,深入领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校企合作要以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导向要求为前提

近年来,我国从政策导向上对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要求,必须把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推行校企合作要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必然前提。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实现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科研开发、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为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需要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需要增加和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推行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人才培养成长的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教育效益、经济利益和人才效益的最优化,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一体化发展。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途径

(一)加强职教集团、产教联盟等组织建设,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发展职业教育,就要紧盯产业发展,围绕企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如何使学校与企业对接,教育与产业融合,这就需要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性、综合性职业教育集团或产教联盟等组织,为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有机融合搭建平台。建立起校企之间稳定的人才培养供给关系、发展信息互通共用关系、专业建设协作关系、双方资源互通共享关系、生产服务科研互动关系,为实现校企之间共建、共育、共赢奠定组织基础,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二)根据产业发展适时调整和创新专业建设方向,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奠定专业基础

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要坚持与地方产业格局对接、与园(景)区企业对接,按照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适时整合专业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比如,按地方主导产业对接要求做强一批优势专业群,按地方新兴产业对接要求新建一批专业或调整专业方向,按地方夕阳产业对接要求淘汰一批专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要根据产业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的高度对接,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奠定专业基础。

(三)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挖掘校企合作的深度,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职教集团或产教联盟的组织框架下,依托自身的专业资源,可以从入企办学、引企入校、订单培养和互设基地四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1.入企办学。学校在合作企业中优选一批与学校专业对口、具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稳定、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入企办学,在企业设立教学点和实践点。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在职员工的学历提升和岗位技能提升需求与企业开展的合作方式。对企业定向班学员,由校企双方共同招生,共同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共同管理,共同组织实习,共同考核,把学习实习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对在职员工,校企双方合理安排工学交替,按岗位分类组织全员培训和重点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引企入校。为实现校企之间深度对接、产教直接高效融合,学校要依托某些专业资源积极主动地引企入校,力争做到每个骨干专业都要有企业来支撑。比如,依托某专业引进某企业,对校企双方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与该企业以合资入股的方式合作建立新企业,成为师生的教学实践基地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基地,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实训并参与生产、管理,使产业生产链、人才需求链与人才培养链逐步实现统一。3.订单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与企业共同签订用人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使学生毕业后立即到合作企业就业。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企业负责顶岗实习和接收就业,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互利与共赢。4.互设基地。学校优选合作企业并与之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互设基地。即学校在企业挂牌建立实习基地,并派实习指导教师驻厂协助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在学校挂牌建立人才培养孵化基地。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还可优先向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解决企业的人才短缺问题。

三、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对职业

学校内涵发展具有促进意义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共营基地、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实践教学水平,切实增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学生与市场的无缝对接。2.可以盘活学校实训基地资源,使基地进入市场,教学状态与企业生产过程保持同步,教学环节和企业生产同步提升发展。3.企业课堂、企业家讲堂可以丰富和延伸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滞后的教学内容向与生产同步或超前发展,双师型教师短板得以补偿。岗位教学及岗位学制得以实施,产教联动、学做融合更具实效性。利于师生在现代企业氛围、真实生产环境下提升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4.学校与企业合资建厂经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可借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使生产管理资源变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实训、就业、创业和创新过程中获得企业支持。5.学校在基地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的技术团队、管理团队、市场资源、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运营资金等短板得以补充。6.合作企业资本的投入、技术的引进和人才的进驻,带来了社会资源在学校的积聚,有助于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实训基地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杨瑜,当前国内外校企合作研究现状综述[J].科技研究,2014(14).

作者:邵艳丽 单位:北票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