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建筑工程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11-15 08:32: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建筑工程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工程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

一、bim技术应用建设的内容需求

BIM技术应用建设的内容需求主要分为可视化需求和协同需求:

(一)可视化需求

在BIM模型中图形数据所占比重较大,通过关键的特征数据,包括可视化结构物理空间数据、精准的文档、能源与环境分析数据等,不仅提高了三维的立体展示及可视化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BIM数据中几何与非几何信息的链接,转变了建筑设计的传统思维方式,同时也使项目各方最大化突破技术壁垒的约束。

(二)协同需求

通过BIM技术可以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数据模型,利用模型汇总并展示项目各方所生产的建筑工程信息,有效杜绝项目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并且将形成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确保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各相关主体高效共享。同时BIM模型在精度控制上相较于传统模型有质的飞跃,并多方位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通过高质量数据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实现了从原先协同范畴仅覆盖单纯的设计阶段到协同范畴扩展到覆盖整个建筑全生命管理周期的转变,由局部协同走向到全部协同,可覆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阶段。

二、BIM技术应用建设的服务需求

(一)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为各个专业耦合设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传统的二维设计条件下,图纸中图元本身没有构件属性,都是一些点、线、面。项目业主、造价咨询单位要从各自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及性能上测算和优化,需要造价咨询单位将二维图纸重新建模,建立算量模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同时设计方案修改后,造价单位需要重新按照二维图纸进行模型修改,导致不能及时准确的测算项目经济及性能指标。通过BIM技术服务,实现建筑设计与经济及技术性能化分析计算相互耦合,通过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建立并积累大量的几何信息资源、属性及性能资源、空间布局资源等,将这些资源进行模型化建构,并导入专业的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由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专业分析过程,通过BIM就可以自动完成,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缩短了分析周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设计质量,且如果方案有所变动,只需重新导入BIM数据资源,便可直接得出修改后的经济及性能分析结果。

(二)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实现施工进度模拟、施工组织模拟

1.实现施工进度模拟

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度复杂且不可控因素较多的强动态过程,且在如今,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体量不断增大,施工工艺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更加使得施工项目管理难度系数不断增加。通过BIM技术,建立大量的基于项目空间属性的数据资源和时间属性的数据资源,并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完全以一个可视化模型来展现,这样不仅可以让整个建筑施工进度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反映出来,而且更有利于项目可视化调度,大大提高进度与成本、质量等管理要素的联动管理水平。通过这些BIM数据资源,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准确掌握施工进度,可大大促进整个工程在施工进度、资源调度和质量管理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以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管理目标。

2.实现施工组织模拟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确保整个施工活动得以科学进行的重要手段。施工组织的设计水平决定了施工过程中各活动的组织水平,它需要合理组织施工过程中各方主体、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BIM技术,建立大量人、财、物等项目数据资源,对项目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特征模拟,尤其对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一些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以及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等一系列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措施的可行性,以便更加直观的展现整个施工安装环节的时间节点、空间分布、安装工序,更有利于准确把控安装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系数。

三、BIM技术应用建设的质量需求

定制和应用BIM相关的标准规范,是保证BIM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BIM数据标准实现对数据规模、精度、可信度以及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设计与固化,避免出现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因缺乏数据标准而导致各阶段采集与生产的数据资源无法交互与协同现象。BIM数据标准规范的核心在于信息描述与信息互通,其架构应包含四个概念层级:资源层、核心层、互通界面层及领域层,其本身具有面向对象的特性,通过参照及继承方式来运用各阶层相关资源,以满足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与领域需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