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校协同创新中科研团队管理探析

高校协同创新中科研团队管理探析

时间:2022-09-30 09:16: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高校协同创新中科研团队管理探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协同创新中科研团队管理探析

1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1.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研发高新技术的重要力量之一。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团队内各组织成员间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来实现资源、人力等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技术、管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要建立高校与政府采购部门、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间的有机联系,建立共同目标,实现跨领域合作、资源共享,以促进科研技术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实现科研生产应用的一体化发展。

1.2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需要

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本质是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其最大特点就是研、产、售协同发展。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高校知识生产方式的重要需求之一,要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其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强大的推动力。这是因为,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协同创新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也只能在这种协同新创的前提下方能兼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打破了不同学科与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在更为广阔的知识面上进行创新。基于这些需要,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除了以上所述内容,还要借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以更好地为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发展,实现共同目标提供助力。

2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现状

2.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现状。教育与科研工作结合在一起是高校的特点,学科交叉与融合也特别突出,要充分发挥高校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重要作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就十分必要。它可以把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科研工作。为此,高校科研团队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方式,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而现实是,这种协同新创的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还没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第二,从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间的联系,考察协同创新现状。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负责着不同的事务,但是,这些科研团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仅凭团队个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协同不同科研团队的力量,就成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主要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高校科研团队协同新创的平台。而高校科研团队的这种协同新创平台根本没有建立。

2.2高校外部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科研团队间的协同创新建设方面,考察高校间的协同创新现状。因教育、科研方面的重点不同,各高校的优势有着明显的不同,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的目标也有差异,这就较大地分散了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各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实现协同创新,才能较好地发挥不同高校的人才、学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各高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这种高校间的协同新创机制还没有形成。

第二,在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设方面,考察科研团队内的现状。在传统教学工作中,高校科研团队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协同意识,其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在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上,有的高校未能准确领会,因而在教书育人决策机制方面,严重缺少协同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之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的严重条块分割化,更加难以为成员提供多元化的协同培养。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意识里,自我封闭、自我设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外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不能为本校的人才培养发挥作用。

第三,在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要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方式的直接形式,就是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也可以为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但是,高校科研团队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因此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为推动高校与企业、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3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的对策

第一,改革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应该以协同创新为依托,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力量,以更好地形成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及项目引导,以国家倡导建立科技研究共享机制为契机,借鉴国内高校比较成功的经验,建立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建立高校协同新创资源共享机制,将政府、企业、科研团队等资源有效整合到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中,优势互补,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全新培养模式。

第二,高校科研团队要以建设开放、协同的共享机制为目标,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校科研不断发展。高校科研团队应该联合其他研究机构,如建立资源管理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它要包括项目、成果、人员、设备、经费等多种要素,建成共同管理的协同创新共享机制。再如,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互补、互动机制等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研资源共享的联动模式。

第三,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机制。现在,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多元化,基于这种多元化,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研究评价机制,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进取心,使成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选择和自身发展空间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将优秀人才汇集到协同创新团队中来,形成有效的人才合力,在团队里形成以任务驱动的激励机制,从而确立以任务完成的质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社会需求的综合评价机制,进一步整合各个协同科研团队的人才优势,构建具有鲜明特色、衔接紧密的团队组织,为高校科研团队培养更多符合当代科研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第四,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基于面向市场的“市场型”协同创新管理体系。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全新的市场型的协同创新管理体系,就应该以契约、信任和混合管理为模式,确立其协同创新的机制。高校科研团队也应该引入契约模式,使得交易各方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增强对交易对象按要求完成交易行为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各方的逆向选择,减少了交易各方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这里也应该注重信任管理的引入。高校科研团队要与社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校企协同创新的契约一般相对简单,交易各方有时以战略备忘录的方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事项进行约定。校企交易双方有意向并会尽心尽力去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期望的目标,避免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增加的重新讨价还价成本,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方在产学研过程中的协调更为顺畅。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中还要引入混合管理机制。我们知道,契约和信任管理能克服不确定性和交易专用性投入大的障碍,但由于正外部性导致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动机不足的障碍,需要有外部条件加以激励。为了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科研团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需要提供事前的激励构成混合管理。通过混合治理,企业能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声誉,或者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补偿,以激励企业与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

第五,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创新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科研团队作为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就要立足于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乃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研问题,要开展校际间甚至国际间的协同创新。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人才交流,加强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同时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机制,借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团队成员的国际化培养计划,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