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

时间:2022-08-06 04:57: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新时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究

摘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又称高校新生辅导或始业教育,是指高校组织协助大学新生成功融入大学氛围、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学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教育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校通过制定详细的辅导方案,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使新生尽快实现学习定心、生活定位、目标定向、人生定轨、心理定型、行为定责,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科学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入学教育;培养模式

0 引言

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是大学新生进入校园后必须上的第一课。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新生了解并尽快适应校园文化环境,顺利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因此,了解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对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逐步深入的过程中,现代高等教育在如何使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问题上也同样面临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文化思潮此起彼伏,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表现出不适应性,为了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入学教育。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入学教育课程,有的院校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条件和发展环境的限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因为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内容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知识内容碎片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入学教育质量。鉴于此,如何根据院校实际健全入学教育体制,同时规避上述问题,获得预期的教育成果,是目前各所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2 大学新生入学现状分析

新生在刚接触大学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性都是正常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与新生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个体情况和各项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

“90后”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组成群体。9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90年代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90后也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消费社会的宠儿。然而90后的成长历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过于自我,功利心较强,理想和信念缺失,生活懒散,行为叛逆,有的新生有很强的网瘾或暴力倾向,这不是某一个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这个群体中的印迹已经不明显了,而且他们普遍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十分匮乏。高校有必要对其开展感恩教育,帮助其建造一个以爱和尊重为主流的精神世界。

目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各方在利益边界的界定上会产生各种隔阂和对抗,各类社会思潮不断分化,充斥了整个社会空间。在转型期,一部分社会思潮逐步分化,上升为意识形态,一部分则形成社会普通心理,还有一部分则沉淀成社会潜意识。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认知新事物,并做出本能性的选择。由于个体之间成长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向“内”发展,更乐于探索内在世界,有的学生则逐渐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迫切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总的来说,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入学之处都会产生以下问题:

2.1 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学生大都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在生活上他们过分依赖家长的照顾。离开了原先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他们要面对的是新的学校、新的制度和新的环境,远离父母开始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大学校园中的一切都十分陌生,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关怀,必然会产生孤独感。大学新生刚刚从紧张的高考中解脱出来,还没做好心理建设就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在学习和生活上必然要经历一段迷茫期。在这期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可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消费和休闲娱乐上,沉迷游戏甚至荒废学业。新生在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大学环境的适应性。如果能快速完成高考生到大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化,那么他们的大学生活也将健康而有序的进行。

2.2 难以适应人际交往环境

大学生步入新的学校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环境,面对的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相对于之前的高中生活,大学的人际交往更全面也更复杂,新生要融入大学环境,就必须积极与其他师生交流、学习,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去妥善处理校园关系和各种冲突,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刚进入校园的大一学生往往难以适应陌生的社交环境,有的是过于缺乏安全感而难以接纳他人,有的在处理宿舍关系时常常产生矛盾,还有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导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若是这样极易导致新生产生失落感,使其长时间处于焦虑自责的环境中,不仅会造成自闭、交往困难等的心理障碍和问题,更会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很可能会出现厌学、弃学、混混度日的现象,也有可能因为错交损友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3 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大学的课程安排、讲课内容、讲课方式等不同于高中课程。大学的课程打破了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内容、课堂形式上更注重学生的需要,并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这是很多学生不适应的一点。另外,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与理想有较大出入,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对前途感到渺茫,学习热情不高,久而久之就容易惧学、厌学。因此新生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尤其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时代形势实时更新思维模式,而大学中学的恰恰是新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新生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高中阶段,而且学习状态还是像高中一样被动地学,缺少自主思维。

2.4 难以适应发展方式

大学新生真正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时,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全部的选择和困难,如何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和确立目标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是人格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青年自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平台,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四年的时光,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和充实自己,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大学生经过最初的适应后,需要进行自我定位和目标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做出规划。

3 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意见建议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不应该成为摆设,应该突出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高校可以从充分重视,周密计划,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持久开展这几方面来改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3.1 充分重视,妥善安排

重视高校入学教育就是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方式陈旧老套、墨守成规,台上老师的发言一用就是好多年,“入学教育就是在新生入学时讲讲话,做做报告”,这是对入学教育的重视不足。入学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尽快适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好的适应大学。

除了要足够重视,还有妥善地安排好入学教育的工作问题,周密计划。首先要安排好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不少学校将入学教育的时间放在开学后的第一周,这其实是对入学教育的误解。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是学校的一员了,新生入学教育也应该从此开始,并且此时在新生身边有家长配合,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入学后的应有所不同,应专门设计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3.2 充实内容,创新形式

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应该照顾新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入学教育,忌讳单一的灌输,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90后的大学新生所接触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老师和书本,而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如何结合新生的特点和变化来改变入学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入学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可以分几部分进行:如进行常规教育、生活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和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法制道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思想健康教育等等。

不同的教育内容,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的适合大型讲座,有的适合小型集体交流互动,有的适合参与游戏。在教育者方面,有的适合聘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来言传身教,有的适合邀请校友现身说法。不同的方式,效果自然截然不同。新生入学时,学校的环境、精神风貌对新生的影响都非常重要。校园环境要整洁有序,接待师生要文明有礼、接待热情,这些小的问题恰恰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素养,能够让新生拥有归属感。

3.3 扎实基础性,突出长效性

在进行入学教育时,辅导员的选取极其重要,要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选任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选出充满凝聚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辅导员对新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要提前进行细致的了解。这些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做好这些,无疑能让入学教育有充分的准备,具有显著的效果。集中入学教育时间不应该在第一周,教育内容应该贯穿第一学期甚至持续到整个的大学生活。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班级团支部,密切掌握学生的生活心理的动向,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相关网页和咨询机构来保障入学教育在时间上的延伸。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朋辈辅导视域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究

摘 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引导和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树立学习目标和进行生涯规划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生入学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借助人类学研究方法,将朋辈辅导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搭建自我教育管理的平台,从生命体验的角度为大学新生描摹大学学习生活的图景,重点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此来解决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朋辈辅导;体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奠基工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90后”成为大学新生主体的新形势,延续多年传统的入学教育与新环境和教育对象面临脱节的境遇。因而,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和模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当今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把社会要求变成教育对象品德和行为的过程”[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肩负着引导帮助新生完成心理转型与重塑、适应高等教育特点、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使命”[2],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都相当重视,并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综观近年来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在“培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教育习惯、自我教育意向和动机,使教育对象在多元的开放社会中依据教育者所传递的价值观进行自我选择和自主构建”[3]等方面显得相当薄弱。

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自我教育进行深入探讨,搭建朋辈辅导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的这一良好平台,从生命体验的角度为大学新生描摹一个自由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图景,重点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此来解决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生群体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大学新生往向上、向善、向好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全方位解读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全方位解读,有利于寻求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点,是探索入学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的依据,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养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夯实大学教育的坚定基石。主要从新生、学长(姐)和学校进行全方位解读。

(一)新生入校的真况实录

案例1: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前,家住襄阳的尹先生,突然收到一份特殊的“节日大礼包”――一条脏牛仔裤、两床被单、三双臭袜子以及五件短衬衫,这就是汉口学院电信电气学院电子与电信专业大一新生小尹给父母准备的长假“大礼”[4]。

案例2:“‘儿子刚刚上大学,第一个月就花了7000元,这可怎么办?’近日,家住枝江的吴女士有点烦,儿子刚考上成都某大学,第一个月就将原本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花光了,‘给多了怕他们乱花钱,给少了又怕不够用’,纠结的吴女士说”[5]。

案例1和案例2两位家长的无奈和困惑很具代表性,作为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在生活上有了自主权,面对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两位同学独立生活的准备明显不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案例3:“我发现相比高中而言,大学的课时安排特别宽松。读高三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而在大学有时候只用上半天课,剩下的时候就得自己安排了。在没课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所以很苦恼”,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新生SK如是说[6]。

案例4:“我希望自己能把本专业的每一门课都学好,尽快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我还想去报名普通话等级考试等,但又担心那些等级考试会耽误我的专业学习。”新生XC的想法代表了许多同学的现状[6]。

从案例3可以明显看出,刚从过度紧张的高中学习中解脱出的大学新生,面对宽松的大学学习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陷入迷茫和困惑的境地;而案例4则与其相反,这部分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设立了过多的目标而又不知如何去下手。

案例5:小Y自从上大学一个多月以来,经常头疼,发作时无法描述具体是何种痛感,只是感觉沿着头颅的接缝处,头疼持续的时间也不固定,当身边有人关心时,症状也会有所减轻,为此他特意去过医院的神经科做检查,但检查结果一切正常[7]。

依据案例5中小Y的成长经历①得知,他经常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步入大学的他,很难适应宿舍的集体生活,难以融入班级群体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头痛可能是他无意识中想表达内心不适,渴望理解和支持的一种表现。

案例6:小P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却很强势的女孩。她会在心里对他人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旦别人达不到就会生气[7]。

这个案例中的小P,在童年的早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没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关爱。而在之后的生活中虽能得到父母的关心,但是需要与弟弟一起分享,不能一个人完全占有。步入大学的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断重演她与父母间的那一幕,在内心不停地向他人提出要求,希望别人都能以她为中心,似乎只有在一个足够多的爱的环境中,小P才能感觉到安全,才有动力和养分继续成长。

上述六个案例极具典型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不适。根据蝴蝶效应带来的巨大连锁反应,如果不能尽快处理好这些不适的状况,这一部分新生或因目标模糊而学习动力减弱、或因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因学习不适应而无所适从、或因自控能力差而沉迷网络,导致这一部分新生,或补考、或留级、或退学、甚至轻生。因而,创新入学教育模式是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迫切需要。

(二)学长(姐)成长的生命体验

案例7:ZP访谈,访谈对象为LS学院大三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问:你有没有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的经历?

答:没有。

问:你怎么看大学新生把衣服带回家让父母帮洗这样的事情?

答:我看到过相关报道,说约有20%的大学新生有带脏衣服回家让父母洗的经历,这也说明新生刚进入大学,生活上还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我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应加强生活技能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让新生尽快学会独立生活。

案例8:CS访谈,访谈对象为LS学院大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问:你一个月的生活费多少?

答:500左右吧。

问:你的生活开支主要用在哪方面?

答:主要用于食堂吃饭,生活必需品,偶尔也买件衣服。

问:你觉得如何使用生活费,会更省钱?

答:我认为要养成记账的习惯,知道钱用在了哪些地方,购买商品不能盲目攀比和跟风,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来买。还有在节假日或反季购买商品,折扣比较多,能便宜不少。此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做兼职,比如家教或促销员,不仅缓解经济压力,还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案例9:CYY访谈,访谈对象为LS学院大三学生,系学生会干部。

问: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答:我和家里的意愿都是想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所以从进校的第一天起,我就好好学习,争取学好专业知识。

问:那你既然想读研究生,不怕担任学生干部影响你的学习吗?

答:我不那么认为,相反我觉得做学生干部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做学生干部可以提升可迁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与更优秀的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问:你的学习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答:我借助辅导员制定的《学习生活养成记》,每月初计划好专业学习、社会实践、读书分享等内容,月末再对学习生活计划进行评估和总结,特别是针对出现的困惑进行思考和解决。

案例10:CYM入校快一年了,可是心还处于孤寂的状态,总是不由得想起高中的同学。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找到了朋友,一起上课,一起吃饭,只有自己形单影只,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有时主动与人联系,又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经过多次的心理咨询,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后来辅导员了解到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谈话,了解了情况后,与班上一位学生干部进行了沟通,并制定了具体的辅导方案,经过几次的沟通引导,消除了CYM以前不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提高了她的交往能力。

案例7、8、9、10中的访谈对象都是大一新生的学长或学姐,与大学新生有着类似的特点和相似的成长背景,访谈的对象也都是大学生的优秀学生或问题转变比较好的学生,通过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效帮助新生快速认识大学生活和学习,使一些其他人很难理解的表达方式,看待问题的看法,乃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同辈人那里都很容易得到理解和共鸣[8]。因而朋辈教育更能贴近当今大学生面对的实际困难,效果可见比较明显。

(三)学校开展的内容形式

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了促进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专门为大学新生制定了各种辅导计划,可谓内容丰富,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入学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检索的资料来看,主要通过军训、专业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校庆校史教育等途径,内容涉及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适应、心理问题、人际交往等,加强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国内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加强,不断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但入学教育依然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多为各院系自行设计,没有专业队伍或专门机构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忽略了新生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的多样化[9]。

三、朋辈辅导视域下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的大学新生也呈现出相对独特的群体特点,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很少考虑“90后”新生的具体需求和兴趣所在。因此借助朋辈辅导的优势,将会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一)朋辈辅导的优势与问题

朋辈指的是在高校年龄相仿的大学生,“朋友”、“同辈”或“同伴”。朋辈辅导是一群学生对另外一群学生的辅导,包括学习辅导和情感支持,朋辈辅导以其亲近性、认同性和安全感等优势而成为大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有效补充[10]。

朋辈队伍主要由大二、大三的优秀学生组成,作为“过来人”的学长或学姐,与新生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共同的话题和类似的生活经验,具有年龄相仿或关注问题相同等特点。朋辈辅导有利于学生群体间的平等交流,朋辈自身可信的学习生活经历和已取得的骄人成绩更易于感染大学新生,更易于启发和引导大学新生进行合理规划;朋辈之间的相近性和趋同性,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朋辈对自己的影响,弥补对辅导员的施教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的不足,使优秀学生群体由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使新生更好更快地自觉接受教育内容。因此,发挥朋辈的优势和特长,对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朋辈辅导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朋辈虽然是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但毕竟还是未踏入社会的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其认知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稳定,在朋辈辅导的时候仅凭经验去解答,容易出现误导的情况。第二,朋辈还有繁重的学业和社会压力,保持时间的延续性也有一定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同时,辅导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构建新生入学教育的朋辈辅导机制

基于大学新生的特点和朋辈辅导的优势和问题,保持朋辈辅导在入学教育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必须构建完善的相关机制,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1.完善朋辈辅导员的选拔机制

朋辈辅导员作为新生的导航人,对于大学新生的成长成才均有重要的作用。朋辈辅导应立足组建优秀的朋辈群体,建立和完善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制度。该制度是选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具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朋辈辅导员。遴选的流程是通过志愿招募、个人申请、辅导员审核、答辩面试、学校审核等环节,最后入围的同学组成朋辈辅导员团队,协助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2.建立朋辈辅导员的培训机制

朋辈辅导员的培训包含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目标等,既要有理论指导又要有实践分析。培训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朋辈辅导员工作方法、人际关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常规培训外,还应针对入学教育的内容,系统开展专项培训;培训的方式可选择讲座、报告、案例分析、素质拓展等形式;培训目标则是明确入学教育的工作内容,达到入学教育的朋辈辅导效果要求,使培训工作做到精心策划,保证质量,严格实施。

3.制定朋辈辅导的激励机制

在一个组织中,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能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为了充分发挥朋辈辅导员在入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制定朋辈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对朋辈辅导的新生班级综合成绩进行测评,新生对朋辈辅导员的满意度测评,辅导员的考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朋辈辅导员进行奖励和表彰,从而保证其自身权益和满足他们自我提升的需要。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浅析高校辅导员应当如何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摘 要 大学新生跨进大学之门,大部分同学沉浸在激动和兴奋之中,对大学的生活充满幻想,对未来满怀信心。然而,从高中步入大学,因为环境的变换,会让很多同学感觉新鲜的同时面临迷茫与困惑。大学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队伍,应当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大学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关键词 辅导员 新生 入学教育

1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生活问题

新生步入大学之后面临的生活问题较普遍、严峻,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独立性差,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摆脱父母以及中学教师的管教与约束,心理上渴望独立。但因为生活方式与生活范围的改变,往往事与愿违,大部分学生一旦遇到生活问题便束手无策,因此,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难题。

1.2学习问题

大学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学习范围也较广,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是由自己决定,老师和课堂只是指导性的,这与中学的学习方式具有本质区别,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因这种宽松、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与环境顿时改变,心理开始放松警惕,行为开始变得散漫,没有目的,学习动力明显减退。

1.3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所发生的悲剧事件,不得不令人深思。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面临大学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成长、择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时便会出现心理压力与冲突,加之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排解和梳理,久而久之便产生焦虑、敏感、自卑心理,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4思想问题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的特点,都刻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目前“95”后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主要力量,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思想问题。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工作

2.1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应性教育,大学适应期的调整阶段应当完成角色转换教育、自我管理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辅导员在大学生适应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应当让学生学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学校发展历史与文化,使大学生对自己将要生活的学校知根知底。其次组织新、老生见面交流会,使新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大学生活。与此同时,应当依托班级、社团等形式,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体班会,发挥团结学习、组织学生、教育学生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2专业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正如前文所述,大学新生在面临新的学习环境的同时,出现学习动力减退、对所学专业方向的发展认识不足,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态度,导致挂科现象严重。针对此问题,首先要对新生做好专业发展前景知识的疏导工作,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科带头人以讲座、交流的形式与大学新生展开讨论教育,稳固专业思想,增强学生学习本专业动力。其次,就是帮助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让职业规划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专业观、就业观,以适应大学学习和社会发展变化,而并非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做好大学生生涯规划,关键要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认知与分析,看清形势变化,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坚定自我,树立职业理想。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观念开放,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同时又常常伴有孤独、冲动、承受挫折能力弱等心理问题。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始终保持耐心、爱心、细心,开学初就应当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特殊群体。定期召开学生主体班会,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做到问题早发现、早介入。其次还应当结合大学生市级情况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有针对性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两大方面的具体问题。面对实在难以解决的学生问题可以借助学校和社会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常放心上。与此同时,借助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2.4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必须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言传身教,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情教育,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此同时,应当注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2.5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教育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教育始终要放在首位,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辅导员应以大学生军训为契机,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大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实践融入大学生生活当中。作为一名辅导员更应当要以身作则,爱祖国爱人民,积极引导大学生要放眼世界,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论身处何方都应当对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进入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给教学、生活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极大机遇和挑战。最突出也是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沉溺网络,因此,将网络教育做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迫在眉睫。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实情;其次要利用网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提供服务,积极引导大学生正视网络,学会用网,合理分配网络时间。第三,要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网络动态,严防传播有害信息,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要阵地。

3小结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亦是难点,更是大学生生涯的开端。俗话说辅导员的工作是万条线一根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培养栋梁之才,作为高校辅导员任何时候都要立足学生,以人文本,结合时展特征,时刻站在学生角度,为社会发展作考虑,切实深入大学新生教育工作,把握学生规律,为大学生人生的转折点把好关,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奉献终身。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载体创新研究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大学新生的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入学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不二选择。高校应该认真思考和充分利用新媒体沟通的交互性、便捷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入学教育,真正发挥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大学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确立个人学习和奋斗目标、奠定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重要基础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作为全新的传媒介质,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即时信息,是大学生自我表达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活的起点,对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人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传统入学教育的优势与新媒体载体的特点相结合,对大学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是高校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始性环节,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承担着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任务,不论对于高校还是大学新生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基于此我国高校历来都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积累,我国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和较为固定的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思想特点的变化,传统的入学教育暴露出时间较短、形式死板和实效性差的局限性,其模式和内容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新生的需要,这使得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成为必然。

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载体创新是适应新媒体时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所谓新媒体时代,是指在新媒体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情况下,新媒体快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形成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状态,从而出现以社会生活新媒体化为特征的时代。新媒体时代在中国高校尤为明显。互联网、QQ、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生媒体作为传媒的先锋力量和主体力量,被大学生广泛使用,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生学习生活已呈现新媒体化的时代特征。时代在变,一切都要变,时代的变革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在新媒体时代条件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也是大势所趋。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载体创新是适应大学新生发展特点的需要。

大学新生作为刚刚加入到大学生群体的新生力量,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于当下正处于日新月异发展中的新媒体通讯,同样具有非常强的主动性。大学新生成长于新媒体兴起和发展的时代,对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新媒体的使用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在高考结束后拥有前所未有的放松心情,并开始拥有大量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在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的前提下,大学新生在成功考取大学后,就自然而然地迅速加入到新媒体的使用大军中。

3、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载体创新是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从内容到形式都明显落后于时展和大学新生思想发展的现实需要。首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式比较固定,一般是在新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集中进行,长度从一周到一月不等,难以充分发挥引导新生尽快认识自我、适应大学生活的需要;其次,入学教育内容看起来丰富多彩,但实际上起课来却比较枯燥,一般包括校史校情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党团教育等,难以吸引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憧憬的新生;最后,入学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普遍采用集会或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忽视新生在入学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生在此过程中几乎完全是被动、机械地参与其中,缺乏接受入学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是当今高校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载体创新

传统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在一定时期内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局限和不足也日益显现,形式僵化,实效性差。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必然进行顺应时代特点的载体创新。结合当下各类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以及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使用频率和受欢迎程度,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载体创新工作应该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力进行。

1、建立新生入学教育专题网站,对大学新生进行系统的入学指导。

高校从应该组织专门从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并富有入学教育经验的教师职工建立新生入学教育专题网站,从报考到入学,从适应到发展,对大学新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大学生活指导。新生入学教育网站应该囊括传统入学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内容,包括:入学准备与报到须知、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人际相处与心理健康、文体活动与社团宣传、校园安全与大学生活、党团教育与感恩教育。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便捷、及时的沟通特点,因时制宜地增加灵活多样和互动开放的入学教育内容,比如:制作新生入学教育宣传片、师长学长寄语、新生入学推荐阅读、新生建议与咨询、入学教育评估评价。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新生入学教育专题网站,是对传统入学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一方面可以突破传统新生入学教育时间的局限,将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前移至高考报考前,后延至新生入学后第一个月,甚至贯穿于新生的整个大一学年;另一方面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使大学新生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想要了解的入学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入学教育内容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可以根据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生的建议与咨询内容,及时地增加、删减或者修改既定的入学教育内容,切实尊重新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入学教育过程中新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2、建立新生QQ群,与大学新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

伴随着即时通信工具的快速普及,QQ群作为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群体交流方式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及时建立新生年级群、专业群、班级群,充分运用QQ群的各项功能,与广大新生进行广泛、即时的沟通和联系,也已经成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效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利用QQ群的群聊和讨论功能,教师和新生可以进行一对多、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各种形式的沟通交流,为新生答疑解惑;也可以就新生入学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全体或分组实时讨论,引导新生形成合理共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利用QQ群的相册和共享功能,群内成员可以将个人或者是集体活动的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记录同学们的不断成长和大学时光的美好瞬间;也可以将重要通知发至群共享,便于新生随时查看,或者是将优秀的文字视频资源发至群共享,方便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利用QQ群的公告和邮件功能,可以一次性完成对群内所有成员的公告、通知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工作,大大提高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效率,保证重要通知及时有效地传达。

3、开通认证微博、微信,与大学新生进行实时互动。

微博、微信是今天社会上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微媒体。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微信是一个拓宽认知的平台,方便阅读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以及方便交流。微博、微信作为新兴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沟通、联络、聚集的重要平台。现在高校普遍开通了包括学校、院系、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各个层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架起了学校和学生之间便捷、精准的交流平台,形成了一个生动活泼、高效便捷新媒体育人环境。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必须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大学新生的现实特点,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的功能,发挥好其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作用。利用微博、微信情感沟通和信息传播的强大优势,结合当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实需要,学校、院系、团委、学生会等官方微博、微信应积极承担起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责任,微博及时就新生入学相关问题和工作进行信息,微信撰写或者选取一些实用性强的优秀入学教育文章进行推荐阅读,并组织专门人员及时浏览微博、微信评论和留言情况以随时掌握新生实际需求和关注热点,了解学生,融入学生,以更有针对性地给新生提供入学教育指导等实质性的帮助,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一项常规工作,没有固定模式和内容,要与时俱进地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新生的特点加以调整和创新,以更好地完成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新生成长发展的任务。传统入学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更加灵活和生动的方式纳入到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系统中,以不断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大学新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山东 曲阜 273155)

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究

摘要:本文从“95后”大学新生特点出发,分析了“95后”大学新生在自我意识、理想信念、思维特点、心理状况和交流方式五个方面的特点和问题。笔者从高校教育发展和“95后”大学生健康成长角度,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95后”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95后”;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引领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习和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95后”大学新生是伴随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逐步普及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社会的急剧变革转型、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背景和优越的社会成长环境都对这个群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入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情境和挑战。

一、“95后”大学新生特点

1.自我意识。“95后”一代大学新生多数成长在“4+2+1”的家庭模式中,两代人的焦点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相对独立的成长环境造成他们普遍个人主体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故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崇尚个人主义,渴望自我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但参加集体活动时积极性却不高,也常常不愿受到别人的干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公开透明化,“95后”大学生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敢于对社会上不合理的现象提出质疑,积极争取自身合理合法的权益。虽然大部分“95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向上,总体积极向好,但个体间责任感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离我们培养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责任感培育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1]

2.理想信念。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型期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思潮不断涌入,“95后”大学新生的理想信念受到多种意识形态的冲击,他们的理想信念也日趋多元化,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开始在网络和社会中盛行,有的学生开始由于过分关注利益得失和物质享受而迷失了自己;有的学生甚至被企图分化、抹黑中国的反动言论迷惑而丧失理想信念。然而,“95后”大新生是未来科学技术创新、推进国家兴盛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所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刻不容缓。

3.思维特点。“95后”大学新生生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对新生事物往往充满好奇,有主动接触新生事物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新知识;同时,他们成长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从小就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大多数人对陈旧和传统的事物并不感兴趣,而是敢于突破传统思维,乐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给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或策略,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国情、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对西方价值观念也仅限于片面的解读。这导致他们缺少理性思考、判断能力,在观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主观、片面、固执,容易迷失自我。[2]

4.心理状况。步入大学校园后,“95后”大学新生面临与高中差异较大的生活、学习环境,往往会经历一段适应调整期。在此阶段,面临新生活的挑战,部分同学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和挫败感,面对困难,缺乏坚持不懈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容易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而显得敏感脆弱。同时,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别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造成的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困扰部分“95后”新生的难题,寝室矛盾和恋爱纠纷屡见不鲜。而“95后”大学生的家长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他们缺少时间、精力与子女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忽略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这使得不少“95后”大学新生在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并由此引发心理问题时,常常无法得到家长的及时关怀。[3]因此在新生群体中,心理问题日趋凸显,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5.交流方式。“95后”大学新生擅长通过网络工具交流沟通。网络在极大丰富学生的生活,提供快捷便利的沟通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过度依托于QQ、微信等网络工具,甚至出现近在咫尺的室友不面对面交谈而选择网络聊天、部分学生能在网络上夸夸其谈但在生活中不善言辞等现象。人际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欠缺使得“95”后大学新生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和排斥,并且形成“不交流―能力欠缺―排斥交流”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宅男”、“宅女”式人物的大量出现。[4]这种严重依赖于网络的交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发展。

二、目前国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配合与保障。目前许多学校的入学教育仅依赖于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或辅导员,与系科的专业老师缺乏相应的交流,这就导致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常常陷于学校教育边缘的尴尬境地,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5]新生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学业情况和发展前景比较好奇,如果相关内容在入学教育期间不能及时告知学生,会导致他们的兴趣减弱,对今后的发展极其不利。特别是如今许多大类招生入校的学生,对专业分流情况处于迷茫状态,亟需在入学教育阶段得到相关指导。

2.缺乏互动与交流。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偏向于进行单方面的灌输教育,讲座、开会和参观等方式十分常见。这样的模式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双向的交流互动,导致教育者难以真正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以及需求。对于思维活跃、乐于创新的“`95后”大学生缺乏系吸引力,很多情况下是报着应付学校任务的心态参与其中,热情度很低,使入学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95后”大学新生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平台寻求信息或帮助,而学校往往忽视了这些平台的交流互动性。

3.缺乏连续与层次。许多高校都将入学教育安排在开学1~2周或者1个月内进行。由于时间短,教育内容多,覆盖面大,缺乏层次,其中往往还包括新生军训,在新生对大学陌生的环境还没有深切的感受、适应的时候入学教育就结束了。由此导致新生在入学初期常常会陷入迷茫的状态,不适应期也没有随着入学教育的结束而结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面临问题和困难而暂时无法解决时往往会造成强烈的失落感与挫败感。新生进入大学之后的心理适应和认知重建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短暂而集中的入学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95后”新生入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针对“95后”新生特点以及以往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

1.爱国荣校教育。针对新生的爱国荣校教育旨在将校情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引导新生学习领会校训精神。加强新生国情党情理论知识,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学校发展和祖国腾飞紧密联系。弘扬“红色精神”爱国主义,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新生军训期间,学院党委书记为全体新生做入党启蒙讲座,端正新生的入党动机、提高新生思想积极性。

2.理想信念教育。针对“95后”新生入校前理想信念薄弱、价值观多元的特点,针对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以及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新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学院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新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在学院团委微信平台宣传展示新生班级的主题活动,使各个新生班级形成互相学习、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风气。在引导新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用具体行动凝聚一股强而有力的正能量,也将学院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

3.生活适应教育。“95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步入大学校园之前,普遍存在独立生活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特点,学院在军训期间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团训破冰活动,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尽快完成新生于高中生与大学生之间的身份转换,适应新环境,树立新目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军训认识,自觉调整自己,将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坦然面对苦与乐,借助各项体能训练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获得全新、健康、积极的大学生活。新生结束军训后,学院结合学院特色,组建、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予以持续关注,定期反馈。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新生寝室整理内务培训活动,提高新生的独立生活和整理内务的能力,同时加强新生的宿舍整理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适应学校生活。

4.生涯起航教育。学院的生涯起航教育围绕启蒙与适应、自我与职业以及规划与未来三个部分组成进行。启蒙与适应部分首先通过名家讲座启发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思考,在指导学生完成如适应能力测试、MBTI等测试之后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解析其能力特点,协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自我与职业板块,学院开设讲座、进行分享,提供体验平台。邀请多名优秀校友开展讲座,让同学们看到相关专业人才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宏观定位,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结合起来。于此同时,让新生提前学到一些职场生存技巧,把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这一系列的入学教育活动促使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在新生群体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做好新时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而临的情况比以往任何阶段都复杂多样。从“95后”新生的特点来看,每个新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有着不同的目标的和追求。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