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西方经济学视角中的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视角中的马克思经济学

时间:2022-08-02 11:19: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西方经济学视角中的马克思经济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西方经济学视角中的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视角中的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起点理论的比较分析

摘要:马克思《资本论》的起点理论是“商品论”,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理论是“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两种起点理论具有两个方面的共性和五个方面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应当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其一,现有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学只有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才能在更深层次上阐释既有理论。其二,作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理所当然地应当包含“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必然要求其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其三,作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其叙述方法不能单一化为“从抽象到具体”,也应融进具有学科特色的机制机理串联方法,从而要求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关键词:《资本论》;西方经济学;商品;稀缺法则;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西方经济学――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人类“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这样,《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有着一定的契合性和耦合性。再从国际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当今世界原有市场经济国家依然走着市场经济之路,而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告别了传统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为什么现代人类、现代国家都要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市场经济,我们应当怎样站在时代的潮头予以客观的、科学的审视和解读?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研究。单就理论层面的研究来说,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无疑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笔者仅就二者的起点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学术界关于两种起点理论评论的概述经济学的起点理论是“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当然,作为西方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微观经济学还有另外两个假设――“市场出清”和“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则是“市场失灵论”。应当如何看待这三个假设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市场出清”假设认定通过自由价格机制可以达到市场供求均衡状态,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全信息”假设虽然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是不存在的,但它所折射的思想却是在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具有经济人全部属性的社会成员渴望得到全部有关信息以实现自己最大利益的愿望,因而这一假设仍然是以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至于“市场失灵论”则是认定基于经济人动机的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行为必然造成种种外部不经济现象,因而宏观经济需要国家的“有形的手”进行有效调控――可以看出,“市场失灵论”的前提也是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总而言之,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原生理论、基石理论和起点理论)。

关于《资本论》的起点理论“商品论”,学术界的认识较为一致。认为:马克思之所以从商品开始构建庞大的资本理论体系,首先,是由他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决定的。其次,这样设定符合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的客观要求――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从国家、民族、利润、地租、价格等具体的现实出发,也许就不会有成功的资本理论体系了。再次,以“商品论”作为逻辑起点也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相一致――商品既是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稀缺法则”。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始自19世纪7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学。1932年,罗宾斯在《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第一次正式地将“稀缺”引入经济学,把在稀缺资源约束下人类的行为方式作为研究的主题。此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始终将这一法则当成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在计划经济时代,正统政治经济学对稀缺法则不置可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背景下,首肯这一法则的论著多了起来,同时,深入探讨这一法则的论著也出现了。其中,孙剑平提出:如果将资源稀缺设为逻辑起点,如果把从较短时间区间来看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经济学称之为资源稀缺经济学,那么,回应现代科技革命挑战,以相当一部分资源枯竭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经济学,就可以称之为资源枯竭经济学。在资源枯竭经济学中,首先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一起构成经济科学的规律体系;其次要特别强调自然规律对经济规律的决定作用。张俊山则对“稀缺法则”进行了批判,他指出:作为西方经济学出发点的资源的稀缺性这个基本判断是用静态的和常识性的思想方法考察和认识经济活动,因此具有很大的虚构性。

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人假设”褒贬不一。褒者如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经济学第一个研究“范式”;更有不少学人称《国富论》是市场经济的圣经,自1776年《国富论》问世,“经济人假设”作为支撑经济学大厦的基石,迄今无人可以撼动。贬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其一,美国经济学家凯里指责“经济人”“实际上不是人,而是受盲目的情绪驱策的想象的动物”,这一理论“讨论人性最低级的本能,却把人的高尚利益看作纯属干扰其理论体系的东西”。其二,德国历史学派指责“经济人假设”将人们在受到道德和情感等诸多方面动机激励下去追求的社会利益排除在外,显然不符合事实和有悖常理。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界,对“经济人假设”持批判态度的观点据主流地位。除了和上述观点相类似的以外,其他有新意的批判有:曾中秋指出,从方法论角度看,“经济人假设”的缺陷在于它的个体主义方法。它赋予每个个体以先验的、一成不变的人性,却忽视了个体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性”的调节力量。赵磊指责“经济人假设”是用“心理来说明心理”,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当然,也有学者对“经济人假设”从特定视角出发作了肯定性的评价。邓春玲认为:“经济人”是在不断的争论与反驳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人”越来越接近现实的人,如由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由最大化到非最大化,由经济利益目标到非经济利益目标等。“经济人假设”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有的学人在评价两种起点理论的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学起点理论。张建映提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类生存发展需求。⑩张俊山认为:劳动应当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中心范畴。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两种起点理论的共性和区别;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学应当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二、《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起点理论的共性和区别

笔者认为,《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两种起点理论既有共性也有区别,二者的共性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它们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都居于始点的位置。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篇的题目是“商品和货币”,第1章的题目是“商品”。马克思在第1章第1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中开宗明义指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而就现行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教科书来看,凡是论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内容的,无不以分析商品为逻辑开端。再就西方经济学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来看,其导论部分首先由“稀缺法则”发轫,阐述人的需要和经济资源的对应关系以及矛盾运动等问题;而在导论中的微观经济学概述中,所设定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人假设”。

第二,从形式上看,两者都覆盖了各自理论的所有内容,或者说,两者理论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在“原点”上追溯到它们。具体来说,在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中,我们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再生产以及利润、利息、地租等理论中,都可以追根溯源到原生态的“商品”。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无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价格基本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核算与循环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则都可以在其基石上找到“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的决定性致因。

笔者认为,两种起点理论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两种起点理论对市场经济现象所作的理论抽象不同。就马克思来说,他通过对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考察,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对象、交换对象、分配对象、消费对象虽然五花八门、难以计数,但它们却具有一个共性――都是商品。②因而,马克思概括的“商品论”是对与资本主义经济当事人相对立的经济物品的属性所作的抽象。而西方经济学的“稀缺法则”无疑是依据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进行的理论抽象;“经济人假设”则是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角度(动力角度)所进行的理论抽象。就马克思的“商品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稀缺法则”以及“经济人假设”的关系来看,显然是资源稀缺和人们追求利益的无止境性构成一对始初性的矛盾,这对矛盾的运动衍生了人类的最初经济活动,进而,又进化衍生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特殊――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分配和商品消费,衍生了人类的市场经济制度。

至此,有的学人可能会提出:马克思概括的“商品论”是一种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则分别是经济“法则”和经济“假设”――三者不在同一个论域,不是同一个“级别”,不属于同一类问题,没有必要也无法对之进行对比分析――这就像劳动价值论可以和效用价值论进行对比分析而无法和消费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一样。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固然,三种理论的属性有所不同,但它们分属于两大经济学派起点理论的地位则是相同的――正是这一点使它们具有了可比性――理论经济工作者就是要分析和阐释基于不同视角的起点理论的共性、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构建逻辑严谨、科学合理的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

第二,两种起点理论服务的对象及其研究目的不同。显然,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这种研究目的要求从分析资本主义原点开始――虽然,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商品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但资本主义却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马克思把“商品”作为《资本论》分析的起点,并由此一步步推演,揭示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资本关系、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等,并论证了这一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则是探讨如何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来达到厂商和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在这之中,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显然源于资源的稀缺,或者说,资源的稀缺必然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厂商“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则是基于经济人属性――因而西方经济学需要把”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作为全部理论分析的起点。

第三,两种起点理论的理论叙述方法不同。大家知道,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不同的。《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而叙述方法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因此,在《资本论》庞大而繁杂的内容架构中,马克思设定“商品”作为理论叙述的起点。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叙述方法则是机制机理分析。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关系错综复杂,但其运动存在环环相扣的运行机制和机理――这种运行机制、机理在源头上就是“资源稀缺”和社会成员的“经济人”属性。正是客观存在的“资源稀缺”和主观上的社会成员的“经济人”属性的始初决定作用才导演了古今人类一幕幕经济活动的活剧。因此,西方经济学把“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设定为自己整体理论框架的起点。

第四,两种起点理论串联各自理论体系的方式不同。具体来说,《资本论》遵循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路径,也就是以“从简单上升到复杂”的事物发展规律串联起自己的理论内容。首先,马克思分析商品,继而分析价值形态演变,分析货币的产生及其职能,然后解析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由此一步步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关系串联起来。这可以说是马克思《资本论》的整体串联方式。不仅如此,马克思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分析中也处处体现“从抽象到具体”的串联方式。比如,阐述“生产”时就由粗到细地阐述生产一般、商品生产一般、小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分析“再生产”时则首先分析再生产一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继而分析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等等;涉及“分配”时则具体分析资本家的按资分配、雇佣劳动者的按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分配,以及剩余价值在不同剥削者之间的分配等等。而西方经济学则以“资源稀缺”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或日大背景――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以共同的前提约束条件串联起各个子理论――西方经济学各个子理论虽互有差异,但它们在源头上都是因“稀缺”而生,因“稀缺”而变,“稀缺”

成了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的“端口”。至于“经济人假设”,则是以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源”出现在各个理论构架中,“经济人假设”是以动力机制:机理串联起各个子理论的。

第五,两种起点理论的范畴属性不同。显而易见,作为马克思《资本论》起点的“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因为它只存在于商品经济(或日市场经济)社会中。而作为西方经济学起点的“稀缺”范畴则是一个永恒的经济范畴――因为稀缺是指资源和物品相对于无限的人类欲望而言的有限性。毋庸置疑,整个一部人类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克服短缺的资源约束而满足自己物质文化消费需求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层次、水平的差异而没有过程的终结。至于“经济人假设”中的“经济人”范畴,传统观点认为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为作为特定的思想观念只能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来说,它是财产私有制这种社会存在的反映。比如,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人们也就没有私有和自私意识,从而也就没有“经济人”观念。笔者认为,这种阐释是缺乏说服力的,不错,原始部落的产权是公有的,但产权公有并不能决定原始人都是大公无私的――试问,原始部落劫掠其他部落财富,杀戮其他部落成员的行为该当何论?这难道不是一种放大的在“为公”旗号下掩盖着的极端自私的行为,因而也是一种极端的“经济人”行为吗?

笔者认为,人们的“经济人”观念与行为,其本质不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内在机制而已。这种机制表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表现在千千万万微观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之中,倘若人类的微观个体毫无自利的观念与行为,也就是完全彻底地没有“经济人”的观念和行为,那么,他就会不吃不喝,困了不睡觉,冷了不御寒……由此以来,他也就无法在世界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了。显然,任何时代的人类个体都天然地具有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动机与行为,由此,“经济人”的观念与行为就会存存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经济人”是一个永恒的经济范畴。

倘再作进一步的考察,还可得出,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人的“自利”属性也是持肯定态度的。比如,马克思在分析流通领域劳动力的买卖时就指出:在“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边沁!因为双方(指劳资双方――笔者注)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惟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还说:“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邓小平同志则直接将否认人的自利欲求的观点斥之为“唯心论”。小平同志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笔者认为,人类具有“经济人一般”的属性,也具有“经济人特殊”的属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类的“经济人”观念和行为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由“经济人”所体现的自利需求与他利、公利要求的矛盾关系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有为公,才能为私――人们的“私利”寓于“公利”之中。这种状况造成了原始人仿佛没有“经济人”观念的假象(长期以来此种假象以正统理论左右着人们的认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者、剥削者的“私利”建立在侵害被剥削者的利益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之上――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受人挞伐并最终要被进步的社会荡涤消除的极端的“经济人”的观念与行为。而这个时期的小生产者,由于处在自然经济制度下,其行为基本可以定义为利己不损人,但也并非增加别人或社会的利益这样一种类型。显然,这种类型不会遭受任何道德指责,是一种自然的、本真的且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经济人”的观念与行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毋庸置疑地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也就是为了个人私利而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但他们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社会。这可以定义为是一种“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经济人”类型(亚当・斯密对此有过深入分析);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雇佣劳动者基于“谋生”劳动的性质,也必然具有“经济人”的全部属性。在规范的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也就消灭了凭借生产资料私有权剥削他人的损人利己现象,但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依然是“谋生”性质的劳动,因而,即便是劳动者也必然具有利己心,这种利己心既会衍生利己利人、利己不损人的现象,也会衍生损人利己的现象,总之,会衍生所有“经济人”行为。笔者深深感到,唯有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利己利人、为公为私才会水乳交融地统一于一体,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为私的,也是为公的。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达到了极高水平,由于实行“按需分配”,每个人的物质消费必然得到充分个性化的满足,进而,社会劳动也就必然由“谋生劳动”转化为“乐生劳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将主要升华为精神消费(这种情况就像一个学生学完了小学课程,转而追求更高级课程的学习一样)。而人最大、最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就是从事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共产主义社会势必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私”与“公”的良性互动。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的深刻含义。这种情况就如同马克思的事业既是个人的恢宏事业,又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求解放的伟大事业一样,“私”与“公”都交融在一起了,统一在一起了。

三、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学应当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称为狭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理论)则可以称为狭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商品经济理论(小商品经济理论),三者的组合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广义市场经济学。笔者深深感到,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学在理论架构中应当而且必须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一)现有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学只有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才能在更深层次上阐释既有理论

具体来说,如下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既有理论必须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1.在商品理论方面。如上所述,马克思《资本论》的起点理论是商品论,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篇第1章“商品”中并没有首先给出商品的定义,而是直接分析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商品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过是后来学者的概括。其实,这个定义的外延是缺失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非劳动产品例如自然矿藏、野生动植物、处女地等也可以成为商

品,因此,外延周全的商品定义应为:“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和自然产品。”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自然产品都能成为商品,例如阳光、雨露、空气等就没有成为商品。这说明,自然产品成为商品的前提是该产品必须是稀缺的。同理,所有的劳动产品也都是稀缺的――正是“稀缺”才使得使用价值成为商品――由此,在更深的层次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商品论”应当引入“稀缺法则”。

2.在价值规律致因的解读方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或曰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进行。那么,我们往深处问一下,商品的价值量为什么要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为什么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传统理论没有探究这些问题。其实,往深里说,价值规律的本质不过是维护每个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公平合理地获取个人收益的游戏规则而已――其背后所隐含的假设前提乃是人人都是追逐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否则,如果人人都是完全彻底为他人、为社会的话,那么,每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就将只讲奉献而不求索取,从而不会去计算自己的劳动付出和个人收益,也就不需要“著名的价值规律插手其中”了!此外,这一规律也暗含了稀缺性假设。十分明显,商品购买者之所以要花费代价才能获得作为消费品的商品,那就说明,商品的生产供给不是无限的,而是稀缺的;商品生产者之所以索要等价物才让渡生产物,那是因为不索要等价物就无法弥补生产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今后的生产就无法进行,这说明,生产资源是稀缺的。

3.在供求关系的探索方面。就商品经济的供求关系来看,显而易见,作为规律表现的情况是:卖者总是希望把价格抬高一些――而卖价提高势必要减少买者的利益,这岂不是将自己利益的增加建立在他人利益减少的基础之上?这难道不是人的自私属性的充分暴露吗!同理,买者则总是希望将价格压低再压低――而卖价的压低,则意味着卖方利益的损失,这无可置疑同样是人的自利属性的充分暴露。这就是说,“经济人”的思想与行动事实上是贯穿于商品交易的全过程之中的。

4.在商品经济矛盾的阐释方面。显而易见,在商品经济(或日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劳资双方的矛盾,还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企业与地区、行业与行业、地区与地区、行业与地区(所谓条条块块)之间的矛盾,抑或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其深层原因都是各类实体的“经济人”思想与行为所使然。当然,这里的“经济人”概念应当是广义的:它既包括个体经济人思想,也包括集体经济人思想,同时,还包括国家经济人思想等。

5.在商品经济制度的解读方面。笔者认为,商品经济(或日市场经济)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及其最终决定力量都无法摆脱“经济人”理念的支配。比如,产权制度安排就是如此。试问,人类经济社会为什么要建立不同的财产所有权制度?西方经济学认为这是由于财富的稀缺性所致――如果财富是无穷的,如自然界的空气、阳光就不会界定产权。这种阐释当然有道理,但还不足够深刻、全面。其实,产权的界定还与“经济人”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试想,如果人人都没有私欲,如果人人活着都是百分之百为着他人的利益,那还要界定产权干什么!正是因为明晰的产权是实现个人利益以及其他经济实体利益的切实保障,所以才有产权制度建设,才有各种形式的产权交易制度。

总之,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现有理论只有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才能得到更深刻的阐释,才能准确地洞察它的运行机理,而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研究显然还很不够。

(二)作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优化资源配置”,进而要求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如上所述,马克思依托《资本论》研究市场经济,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运行规律,揭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必然取代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由此,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批判色彩。然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涉及资本的运行,涉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分析,比如,马克思对“协作”的分析,对“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分析,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游离”的分析,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等就是如此。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摒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市场经济发展之路。有鉴于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与实俱进”,研究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而要服务于如上的研究目的,就必须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三)作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其叙述方法不能单一化为“从抽象到具体”,也应融进具有学科特色的机制、机理分析,从而要求融进“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

毋庸置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学,而且也适用于所有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因此,“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叙述方法一般。鉴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服务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因此,不同学科除采取一般的叙述方法之外,还应采用具有自身特色的叙述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特殊的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属下的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学,除了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之外,还应同时采用机制、机理的串联叙述方法。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应当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稀缺法则”和“经济人假设”的串联叙述方法。显然,这样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叙述方法融合在一起,必将使得其整体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环环相扣,更加严谨,更加深刻,更加具有解释力。

西方经济学视角中的马克思经济学: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摘 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两者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统一,而是对立统一的。解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歧,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结合之处,可为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歧;联系;结合

作为特定历史阶段和特定发展阶段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皆对客观世界和经济实践活动进行了相对正确的理论分析。两者既有明显的相互对峙、相互竞争的分歧,也有显著的相互补充、相互耦合的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分歧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结合之处,对中国经济学的构建不无裨益。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歧

作为以公有制和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的经济学和作为以私有制和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本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主要观点,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具有很大分歧。

1.研究目的的分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目的,它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也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当然,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出发点,而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承接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剖析的目的在于探索、研究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结合的形式,以便于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分析、研究、预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并最终为使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奠定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反映自身经济运行特性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普遍规律、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探索、分析、揭示经济规律的科学。与此不同,西方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其目的在于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及资源效益最大化。西方经济学在以私有制和“经济人”假设作为内在规律和根本前提的基础上,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格的计量检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研究规范,它不仅对商品、市场、现代经济的微观机理进行了深刻剖析,也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机理进行了研究。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生产关系极其变动的规律,例如剩余价值规律和两大部类协调发展规律,而西方经济学注重研究经济运行的具体过程和细致环节,其所谓建立在主观心理上的规律例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规律。

2.研究方法的分歧

这一般表现在基础分析方法、一般分析方法和具体分析方法三个方面。在基础分析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而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例如,马克思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为起点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理论却以“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起点对其进行分析。在一般分析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矛盾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科学抽象方法、强调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强调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等。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西方经济学对边际分析方法和最优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流量分析方法和存量分析方法、长期分析方法和短期分析方法等的运用明显多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科学叙述的研究方法,客观地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灭亡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整个体系、内部结构的运动规律,而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却大量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复杂的经济过程、微观经济现象、宏观经济现象进行量化分析与描述。

3.研究对象的分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生产关系包含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种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是其研究对象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途径,也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揭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经济关系,虽然它也分析经济运行机制,但其侧重点在于解剖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制度。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其重点研究的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虽然西方经济学也涉及经济制度的研究,但其侧重点是研究在既定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很明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深层次、本质性、实质性、原始性的问题,后者研究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浅层次、对策性、操作性的问题。总之,西方经济学是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表层分析,其理论注重解释经济现象而非经济实体的价值度量和内在运行规律。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考察经济发展变化时,以物质的社会关系为起点,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注重揭示其现象背后的本质。

4.研究内容的分歧

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相互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概括和总结,而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化和细致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基础,着重经济关系本质的思考,而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的表层。因而两者在许多重要问题的论述上存在观点分歧。例如:在价格和价值问题上,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混淆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区别,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而价格和价值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取决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供求只是影响价格的表面因素,而价值才是影响价格的本质因素。又如工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等于劳动的价格或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工人的劳动能力创造了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获取前者,资本家得到后者。再如经济危机问题,西方经济学界有供给学派的“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引起危机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危机论”、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供应引起危机论”等众多版本,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联系和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并不意味着两者无相似之处。实际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间区别的目的就在于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找出两者的结合点,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合。西方经济学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化地满足经济活动主体的需要,而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生产资源体现了其在经济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因此,可以说西方经济学是对生产力的分析和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是一门注重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能动的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又受制于生产关系的发展。其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研究生产力,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力时也不能回避生产关系,因此,以生产力变化规律为研究重点的西方经济学与以生产关系变化为研究重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彼此切入,进而构建一门集全面性、系统性于一体的经济学。

其次,在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相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以物为载体,决定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商品以其使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西方经济学认为,效用价值是物品满足人需求和欲望的能力,它具有稀缺性和有用性两个必备条件,即只有同时具备稀缺和有用的物品才具有价值。通过对比可知: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使用价值和价值当作商品必备的、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两个因素: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存于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商品生产者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使用价值,而购买者要想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即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这里,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效用价值与价值和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统一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相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合。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来决定。进一步,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竞争和交换的市场过程中形成的,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包括竞争规律和交换规律在内的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可以形成这样一种逻辑: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市场规律决定,而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蕴含着市场规律决定价格的思想。主流微观经济学关于商品价格的决定问题在马歇尔对经济学所做的第二次综合里已有详细论述。马歇尔综合运用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说明消费者需求和生产者供给决定商品价格。其中前者体现在需求方面,后者体现在供给方面,而生产费用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如此看来,劳动价值论不过是生产费用价值论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此点上的结合也是可能的。

最后,在平均利润论和正常利润论相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部门内部竞争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进一步展开与扩大。由于不同的部门存在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存在明显的差别。竞争的手段则是资本的转移。结果是,利润率低的生产部门,资本增量很少,资本存量大量转移,生产大量缩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利润高的部门恰恰与其相反。资本在各个部门不断涌进涌出,直至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即趋于平均化时才会暂时停下来,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由此可知,从长期来看,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企业只能获得收支相抵的正常利润,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利润,而不能获得由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稍微比较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平均利润和西方经济学中的正常利润是趋于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中的供求导致正常利润的形成。实质上,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都是市场规律的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可以在此点上实现结合。

三、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并非完全对立,在一些方面存在结合的可能,这为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经济理论存在的核心价值在于解释经济现实和预测经济未来。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迥异于西方经济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描述的道路,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难以很好的解释中国出现的问题,中国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以解释中国经济现实和预测中国经济未来,为此要处理好“既不能完全依赖西方经济理论也不能完全丢弃西方经济理论”和“既不能完全依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两方面的问题。之所以不能完全依赖西方经济理论,主要因为经济科学是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而意识形态体现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诉求。众多事实表明,经济学家在分析、研究、解释、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很少有例外。正统西方经济学是反映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经济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它极力否认资本主义剥削和力图掩盖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学。基于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西方经济学不可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而只能给予主观、片面、肤浅的解释。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虽有阶级性、辩护性、庸俗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工具性的一面。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约翰•穆勒的第一次综合,马歇尔的第二次综合,萨缪尔森的第三次综合),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不断革新,这有利于对经济现实做出相对精确的研究和预测,因此,在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其持完全丢弃态度,而应持批判性的态度。中国经济学的构建之所以不能完全依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的经济学,其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且着重探讨不同阶级的行为和利益矛盾,而疏于对具体经济行为研究。另外,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述已不相符合,难以用马克思主义现成理论解释。然而,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国家,经济理论和实践当然也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更何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蕴含丰富的科学内容,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都应坚持,因此,完全丢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错误的。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定位应是: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方正统经济理论的具体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逻辑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西方经济学视角中的马克思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系的几点认识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学生对二者的关系认识还存在诸多困惑。论文在辨证分析二者异同点的基础上,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二者关系所应坚持的科学态度,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关系

作者简介:朱黄莉,女,出生年月:1983年2月,土家族,籍贯:湖北省恩施市;学位:经济学学士,工作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为大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上往往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政治经济学受意识形态影响,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已经过时,而西方经济学对现实有较强的解释力,是真正的经济学。因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应以西方经济学作为指导。二是,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学说,是“庸俗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不能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教授这两门课程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个性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1、阶级性上的差异

从阶级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

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而西方经济学则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虽然双方都会从对方汲取对自己有益的成分,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各自的阶级立场和本质属性。无数的事实说明,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很少有例外。

2、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引用

美国当代经济学权威代表萨缪尔森在他那本广为流传的教科书《经济学》里的话:“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1]简单的说,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对稀缺的资源进行配置,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无限多样的欲望和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的论述:“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看法是存在差异的的。西方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既定的前提条件来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它研究的重点是生产力而不是研究生产关系。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解释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背后人与人的关系,它是一门侧重研究生产关系的学科。

3、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将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永恒的、稳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终究会被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所代替。而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坚持了唯心史观和理性主义。在这种方法论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建立了一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观,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将永恒、稳定地存在。

另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侧重于规范分析,采用抽象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则侧重于实证分析,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推理、计量、检验,探索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具体运行机制、运行规律、资源配置、分配制度、宏观和微观的市场调控方法,为政府和经济主体提供可选择的政策建议。

4、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1)价值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格不过是商品价值在货币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承认,商品的价格还受到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但是,市场供求力量只是一种“干扰”性力量,它只是使价格暂时偏离价值,围绕价值波动,决定商品价格的还是商品的价值。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供求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即一种商品与另一商品的实物交换比例,在货币条件下就表现为商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这样价值就与均衡价格完全一样了,并不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样存在独立于价格之外,并决定价格的抽象的价值本质。

(2)收入分配理论的差异

因为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的价值都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工人的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所得的一切非劳动收入均来自对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这样,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就体现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以及土地所有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仅仅当作生产要素的一种来进行研究,商品的价值是由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该理论运用要素边际生产力理论以及供求方法分析得出,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要素市场的供求均衡来决定的,这一价格就构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它可以被看成是要素对生产做出贡献而所获得的报酬。这样在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中,工人的工资如同利息、地租一样,都是生产要素对生产贡献的报酬,是生产要素在要素市场供求作用下的价格,是社会成员各方自发自愿交换的结果,因而并不存在对工人的剥削问题。

(3)对资本理解的差异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对资本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或资本品包括那些生产出来的耐用品,它们在进一步的生产中被作为生产性投入。”[3]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将资本作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认为这种要素是和劳动、土地一样,都是生产的必要条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不是具体的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4]资本虽然也以物的形式存在,不断交替地成为商品和货币,相继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态,并进行不断循环,但资本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是能在流通中保存自己并使自己增殖的交换价值或货币。资本的本质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其次,在对资本作用的认识上,二者也存在分歧。西方经济学用资本边际生产力来证明资本的作用。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假设情况下,通过增加或减少资本的投入来分析资本投入对产出和收益的影响,由此衡量资本的作用,计算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通过这种方式,西方经济学论证了资本在生产中的贡献与资本的收益是相对应的,说明企业获得收益与资本有关,资本家通过资本来获得收益不是剥削,而是正常的经济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承认资本的生产性,认为资本代表生产力的一个方面,但是资本生产力并不是资本本身带来的,而是劳动生产力的另一种体现。资本靠对劳动的雇佣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并占有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收益,资本的收益来源于对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不合理的。

在研究内容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只是列举一二。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共性探讨

虽然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二

者同属经济学范畴,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不同,是存在很多的共性的。

1、二者拥有共同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来源。而西方经济学学者也同样将古典经济学作为其来源。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将“通过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而发展成目前的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比喻为由古典经济学“这棵大树”分出的“两个枝干”[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拥有共同的起源,即古典政治经济学。

2、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共性

前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着共性。

抽象演绎法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则继承和发展了因果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演绎法。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出版后,很多人对其进行了评论。基辅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尼・季别尔认为,“就理论本身来说,马克思的方法是整个英国学派的演绎法,其优点和缺点是一切最优秀的理论经济学家所拥有的。”[6]

另外,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普遍的经济规律。而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也不可能是站在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角度上提出来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普遍经济规律,尽管他们在对经济规律本身的具体认识上存在着分歧。

3、二者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共性

首先是在生产力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很重视生产力理论。马克思非常重视生产力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西方经济学也有生产力理论。例如熊彼特的创新生产力理论、贝尔等人的知识生产力论,李斯特所论述的生产力的体系。西方生产力理论注重的是生产力的技术方面。

其次是在有关市场经济规律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英国为对象研究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他在该书中详尽研究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对市场经济的现象和规律有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而整个西方经济学体系,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进行的研究。同时,对市场经济的特征,二者有着相似的看法。他们都认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着是独立的法人,是市场的主体;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的。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教授这两门课程的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1、引导学生认识二者的科学性

虽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但是必须使学生认识到,二者都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都具有科学性。另外,二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站在劳动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指导意义毋庸置疑。西方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和立场虽然不一样,但是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对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资本市场,政府对资本市场进行调控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二者之间的互补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视对经济本质的揭示,而西方经济学往往注重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完善经济学理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重质的分析,西方经济学注重量的分析,我们在具体研究经济问题时,不仅要注重质的分析,也要注重量的分析。再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重规范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注重实证分析方法。实证经济学研究了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回避作出社会评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砸揭露现实经济中的缺陷和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更有利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3、引导学生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借鉴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过分侧重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的规律性,对市场经济的具体运行研究不足。而西方市场经济是发展了几百年的成熟市场经济。所以,研究西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必然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另外,西方经济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这是我们在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比如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些研究变得更加精确。

对于西方经济学来说,同样需要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西方经济学侧重于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对表层现象进行解释,而忽视了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站在历史的、发展的角度进行本质的、内在的分析。另外,西方经济学过于侧重于单纯的资源配置或者是人的选择行为,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而经济活动最终是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不同,它始终关注人的解放,立足于研究生产关系这一主体,立足于整个社会在经济力量推动下的形态变化和结构变化。因此,在这一点上西方经济学也数需要借鉴的。

总之,在对待二者的关系上,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