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浅谈幼儿教育新观念

浅谈幼儿教育新观念

时间:2022-08-01 05:40: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浅谈幼儿教育新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浅谈幼儿教育新观念

浅谈幼儿教育新观念:幼儿教育新观念初探

摘要: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发现问题,从而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教育是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完成的特殊工程。

关键词:

教学实践;幼儿教育;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及方法的提升和跨越,需要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把握引领者这一角色的内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自身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一些经验。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培养。

一、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的培养

目前,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大部分孩子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使幼儿养成了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但手把手地教,不但效果不显著,还容易让幼儿产生排斥心理。必须因材施教,比如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并把它作为专门的一节课教授,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又如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就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同时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

二、幼儿集体教育的特殊性

众多研究表明,人如果受压抑易使大脑过度疲劳,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处在自由宽松的情境下,则心情舒畅。我国幼儿园教师及家长普遍普遍对幼儿保护过度,这样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使孩子没有主见及创造力。幼儿期是人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天地,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的学习特点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我们主张对不听话的孩子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在道德问题上不听话,就要坚决反对;如果是因为淘气不听话,家长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是思维上不听话,则要予以支持和鼓励,甚至允许标新立异。总的说来,对于孩子听话的问题,家长应该遵循“行为上严,思维上宽;小时候严,长大了宽”的原则。当然,幼儿园生活一定要有纪律,无纪律的集体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纪律约束的同时,给孩子创设轻松的生活和学习氛围,给他们自由的天地,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更为幼儿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都要关注孩子的自我问题,及时改正不良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及聪明才智。

三、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与幼儿共同成长

“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内核”。现代社会教育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其重要性:智育抓不好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会出废品;美育抓不好会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就会出危险品。在幼儿教育中,与其把一大堆孩子无法理解的道德训条灌输给他们,还不如培养孩子的道德选择能力,让他们自己去辨别、去比较、去批判。“天天干才能有义务感”。幼儿教育中用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劳动不应是救火式、临时性的,应该通过长期的、规律的劳动培植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蕴含相似的教育理念。学校中适当给幼儿安排些简单的劳动,家庭中应实行家务劳动承包制,父母和孩子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谁没干活就要得到相应的惩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家庭的亲身实践感受,完整教育内容、方法,参与孩子生长与发展的过程,才能够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武洁莉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中区幼儿园

浅谈幼儿教育新观念:幼儿教育新观念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的实施,今天的音乐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追求“成品”的灌输,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中的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教育更以它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新课程主张通过各种艺术教育,使幼儿内在的情感得于表现和发展,进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并提出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让幼儿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艺术贵在创新,创新需要个性。因此,我们必须走进新课程,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

1、重视幼儿整体发展-----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幼儿个性、能力、整体素质的培养。

以往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意识只停留在需要提供给幼儿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上,意识不到幼儿发展是整体的、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更别说从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考虑,每学期计划中有唱歌、舞蹈及钢琴的内容就行了。唱歌跳舞都是幼儿跟着教师唱跳,反复的练习和模仿,欣赏音乐活动中也都是教师枯燥讲解,幼儿被动接受,弹奏钢琴和打击乐也都是单一的机械的训练,

教师评价的标准就是以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多少、好差来衡量,看中和追求的是短期效应。

现在新课程中的音乐活动目标则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通过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透过提供的音乐活动,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让幼儿成为一个能享受音乐、自主欣赏、积极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者。以参与求体验,以创造求发展,应该明确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艺术,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习艺术,真正艺术教育的含义不是培养什么“家”,而应该是育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大多数的将来不是单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并使他们也能参与音乐活动、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从音乐中享受乐趣,增强能力,发展个性。同时也为今后能从事音乐艺术的幼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音乐活动中,作为我们教师心里想的首先应该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并能把每个幼儿都看成是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教师应该充分的关注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水平。如小班幼儿刚学习弹钢琴时,先让他们自由的弹钢琴上的音,很快会发现音高的不同,弹低音幼儿会联想到大灰狼、大笨熊的行走;听高音则会联想到快乐的小鸟和蹦跳的小兔,接着让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体验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学习弹奏《火车》时,在幼儿回忆火车喇叭鸣声音的基础上,用音乐表现了火车由远及近,声音由轻到重,由悠长到急促的变化过程,让幼儿学会从倾听到表现,从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也许他们的动作和表现不一定使成人满意,但这样的教学强调了对幼儿“学”的研究。它不单纯地追求幼儿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而重在追求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感知、体验、表现、创造,促进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2、注重幼儿主动活动-----从教师决定一切转向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

以往的各类音乐活动虽然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但最后幼儿还得服从教师的意图,逃不出教师的“魔掌”,在学习过程中总处于被动状态,被动的接受知识掌握所谓的本领。现在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权威型”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的主动学习应该是在新课程主题活动背景中学习,在创新中生成。教师应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丰富材料的提供,使教学活动不仅建立在尊重幼儿内在的独立和主体健

康的基础上,而且还为幼儿的终身着想,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从“问题情景”、“问题材料”出发,在教师与幼儿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当然必要时也有讲授或示范模仿式教学,因为音乐本身是一种表现艺术,首先要让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演唱、演奏、表达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跳、听、敲、想、弹、编、讲的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增强音乐表现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在主题活动《我也会》中,我引导小班幼儿学习音乐游戏《有趣的板鞋舞》,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感受音的长短,学习简单的节奏,我先组织幼儿复习了,目的是让幼儿明白团结一致的道理,然后让幼儿穿着板鞋体会其中的乐趣,倾听声音的变化,再玩板鞋,边玩边感受节奏,发现敲打板鞋的声音有长有短,明白音乐的声音也有长有短,结合圆舞板敲打节奏,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音乐节奏、声音长短的理解,迁移经验探索敲打其他的材料,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幼儿学习探索也积极主动多了,通过游戏体验只要团结一致就能取得胜利。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充分的参与进来,主体活动的机会多了,主体积极性也体现的更充分了。

3、强调幼儿学习过程-----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

以往我们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幼儿的“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选用,活动的效果等等都是从教师的“教”为出发点的,备课也是单纯的备“课”,很少考虑到幼儿是怎样“学”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大多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单向发挥作用,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集体教学,在教育过程中也经常把教师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幼儿,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现在新课程中提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要备教又备学,要看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是否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别差异,是否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不光要研究教师怎样教,还要研究让幼儿学会学习的方法,这里要解决“教会”与“学会”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当在观察了解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寻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努力做到为了幼儿的学而教,为了幼儿的发展而教。在幼儿学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发展幼儿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的内心情感和思维能力。如我班的幼儿在玩游戏中容易投入歌曲表现的意境扮演角色,引起情感的共鸣,我在教幼儿学唱歌曲《小鸡叽叽》时,我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在观察认识小鸡特征的基础上,创设了游戏意境:“小鸡们在音乐伴奏下,跟着”鸡妈妈”在草地上玩耍,做游戏,捉虫子,表现了活泼、喜悦的情绪体验。在欢乐的气氛中,幼儿不知不觉的理解了内容,熟悉了歌曲。在游戏中幼儿还自然而然的哼起了自己创编的”小鸡小鸡叽叽,肚子饿了叫叫,不喊爹,不喊妈,自己去捉虫呀”的歌曲,让幼儿体验到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同时我们也应明确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你能既注重教育过程,又不忽视结果,同时又能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良好的结果。

幼儿的发展,即幼儿发展了什么能力,锻炼了什么技能,获得了什么情感,形成了什么态度。我园音乐教育的的整和体现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做到一日生活音乐化,如生活、教育活动的渗透音乐,每周的DRM小剧场,艺术周的展示和区角活动等;主题教育和钢琴、舞蹈等专门性的教育活动中。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根据教育内容,挖掘整和的要素,在符合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和,如听音乐绘画,画连环画编故事等。

浅谈幼儿教育新观念:分析幼儿教育新观念

【摘 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学习观念初步生成的时期。幼儿能否以积极而自主的态度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是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这一时段的幼儿刚刚从父母的呵护下独自走向校园,对很多新生事物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作为教师,如何以更积极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适应环境、融入集体生活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 管理 兴趣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在中国正逐步走向多元化。在当下,幼儿园的数量非常繁多,既有民办学校也有事业单位主办的幼儿园,而且比之以往幼儿园也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班级设置,既有小班教育、中班教育,还有大班教育。如此纷繁多样的种类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高低不一。政府机关主办的幼儿园虽然教学质量上乘,但不能满足需要,一般的民营幼儿园又存在教师教学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有的教师连最基本的幼师资格证书都没有,就大张旗鼓的在幼儿园教学上课。这种问题虽然相对较多,但在此阶段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对于教师学历等的过于关注,而是幼儿能否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在步入小学阶段之前,关键是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灌输一种独立的认知意识,为小学阶段能顺利听教师讲课打好铺垫。

幼儿园的教育重在管理,我们不能因为幼儿园教育相对比较简单而选择不予以重视。幼儿园阶段正处于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初步阶段,对于幼儿的管理和教育更不能予以轻视。现在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锻炼,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未来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将来能够更轻松的融入社会。那么,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无论对于家长而言,还是对于幼儿自身而言,都是学校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相对于进入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幼儿而言,幼儿园阶段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其全面发展的意识,帮助孩子提升身体素质、开发大脑智力、发展个性、培育对美的认知能力,促进其人格健康健全发展等。我们发现在很多曾认识幼儿教师的同行眼中,幼儿教育的核心就是哄孩子。孩子不哭不闹就好,对于学习知识这件事儿,关键还是等到小学阶段再说也不迟。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公允。在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在幼儿园阶段给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集体协作意识,在小学阶段幼儿的学习才能进展的更加顺利。在幼儿园时期,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和管理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和规矩的建立。

兴趣对于幼儿学习自主性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要幼儿能够建立对某一事物的兴趣,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少花费时间来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幼儿园时期的儿童基本正处于3-6周岁之间,其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正误判断能力还未完全建立。因此很多行为和事情都需要教师的指点和教育,通常老师说什么是对的就是对的,教师说什么行为是不恰当的,那么幼儿也会认为有些具体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花一些时间观察幼儿的具体行为。如果发现某几位幼儿孤立某一位同学,那么教师就要身体力行告诉幼儿不应该歧视或者孤立同学,告诉幼儿如果觉得自己的同学哪里做得不对,应该及时的告知对方,直接孤立自己的同伴是错误的行为。当教师把这些行为的危害告诉幼儿,幼儿就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记得孤立他人是不正确的。因此,教师的具体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吸引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法、活动法、模拟教学法等方式开展具体的教学。比如说,假如老师要给幼儿讲《咏鹅》这首诗歌时,教师不要上来就让幼儿跟读。我们要清楚小孩子是爱听故事的,可以给幼儿讲一些与鹅有关的故事,或者让幼儿先在笔记本上画鹅的形状,为了方便幼儿了解自己的授课内容,教师也可以给幼儿模仿鹅的叫喊声等,当讲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采取跟读法等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教学内容。当然学习儿歌时,还是应该以跟读为主,这时教师最好可以声情并茂并加上动作开展教学活动,不要毫无表情的歌唱,不然幼儿很难被吸引,也就不会觉得好玩,更不会主动学习了。只有将小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幼儿才能在欢快的节奏中掌握教师讲课的内涵。

在幼儿园时期,除了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习惯需要养成。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在幼儿园时期,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各项技能,如加强对歌唱、跳舞、运动、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当然,其中还要一项内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幼儿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的养成。甚至于对学习知识而言,此时帮助幼儿养成一个很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呢?因为幼儿一旦在此阶段养成了良好的时间和纪律观念,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他就不至于会剑走偏锋,成为问题少年。当然,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这种习惯。在每天下课前,给幼儿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第二天上课,教师要引导性的让幼儿进行回答。此外,每天在上课前,幼儿园都会有早操运动练习。在这一时间段,教师一定要给幼儿做好动作示范,告诫幼儿一定要参加每天早上的晨练,不能迟到。这时为了让幼儿养成时间观念,教师可以暗示性的说“按时到校是好孩子的标准,同学们想不想做好孩子呢?明天早上准时到校的孩子,老师会提出表扬哟。不按时到校的同学,我们要让他上台演讲或者进行唱歌表演。”幼儿为了成为好孩子,他一定会及时提醒自己的父母把自己早点送来学校。长此下去,对于幼儿好习惯的养成是有帮助的。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幼儿教育,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职责所在,更是幼师的责任和义务。幼儿园时期的教育是幼儿真正开始进入学习生涯的认知阶段、起始阶段。这一时期,教师一定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唯有如此,我们的幼儿在未来的学习中才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当然,作为教师,实现这一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不断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教育方式的历练过程,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不断的努力,我们的幼儿教学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