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

时间:2022-08-01 05:29: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对于人才的渴望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不在只是单一的需要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我们对于同时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需求量变的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境,本文针对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前行,大学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这种新形势的变化,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党、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大学生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很大的困境,因此,本文就针对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旨在为提高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我国张耀灿、郑永廷等专家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对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中的组成成员进行带有目的、计划和组织性的影响,从而使组成成员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这一定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定义具有特定的历史性与阶级性,当我们所处不同的时代或者所处不同的国家其表现形式和内涵是不同的。以前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强调将其当成是一种政治思想工作的工具从而对全社会进行教育。而现今,我国的发展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开始了飞速发展,我国在教育体制上也不断的进行改革,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变得更高,面对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了新的要求。目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从而更加符合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

二、我国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虽然我国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高等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当今社会,我国的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处在了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够重要,在理论课的开设上也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用专业知识的课程来代替,没有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时,无法达到很好的思想教育目的;(二)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存在着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与专业课讲授方式相同的工作理念,一味的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思想交流,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备上存在素质能力相对较差的现象。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的重要导师,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好坏程度。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水平还有待提高;(四)我国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虽然具有先进性但是在行动上却又具有滞后性。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水平的总体层次不低,但是在具体的行为和实践上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河南理工大学的张悦对河南理工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千名的不记名调查,调查报告表明在一些有违思想道德的行为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种行为

不对的,但是也有很多学生都承认自己确实有过类似行为;(五)我国的大学生在学生生源和教育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等级的学校众多,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存在着道德失范的现象;(六)我国社会的激烈竞争,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思潮影响,对财富产生了剧烈的渴望与崇拜,从而导致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等。

三、我国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如何加强和改革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学校要从平时日常的管理制度入手,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进行强化,强化思想政治教的制度性和规范性。要采用制度和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保障,学校在制定教学工作时,要大力抓好政治理论课程的宣传工作,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考核相结合,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学习的规章制度中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二)大学校园应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领导应从思想上加深认识,确实的了解思想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思想教育课程的理论课时,避免削减思想教育课程的事件发生;(三)学校要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学理念的革新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并且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四)我国的高等院校应提高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在师资力量、资金支持和课程建设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切实的解决高校师资力量假设问题。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将政治理论教师的筛选工作切实做好。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思想政治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并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业务交流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住着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和出国考察等内容,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五)我国的大学应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的高等院校生源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离不开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的。我国的大学可以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有关思想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六)改革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育的重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重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服务学生的教育机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除了要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还要加强建设学校中其他的基础配备,如食堂、医院等,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要保证奖学金制度的完善和公平,保障贫困同学的利益问题。学校还应设立单独的心理健康机构,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有障碍的学生度过难关健康生活。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困境。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培养具有优秀思想道德修养的大学人才,对我国全面开展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

摘要:德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对国家长远发展,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学生本身也并不看重德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出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即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僵化、功利性思想盛行、德育与智育相混淆。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困境

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德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对各学段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国家十分重视德育。思想品德课程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大学教育也不例外。虽然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高,但是在大学校园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国家要求,大学生德育教育陷入发展困境。

一、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

(一)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不对等

德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一直强调德育对学生的心理、道德水平、人格品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大学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程)是公共课,共有四本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两大部分,分两年学习,统称为“思修”课程。很多学校将“思修”课程设置为公共课,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这门课程,这也是学校响应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的表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按规定进行一定的课时教学,但是其教学方式上的随意性较明显,没有严格的评价机制和硬性的实践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重视。许多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将“思修”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只要考试达到及格线就可以,而不关心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的不对等体现为国家重视德育与大学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的矛盾。

(二)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

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目前的大学德育教育中一个明显的困境就是德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密切。德育内容的理论化程度高,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同时,在教学中也没有建立规范的大学生道德水平评价机制。通过考试对大学德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无法对大学生的实际德育效果进行准确分析,教师也没有对学生提出硬性要求,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了德育理论与知识,但却没有将其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将所学德育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久而久之,大学生就容易产生德育教学无用的心理,学生也不愿意努力学习德育知识。此外,教师进行的德育教育课程内容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听不进去,德育教育流于表面,学生自然也不会将德育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大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大学生德育现状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仍是目前大学德育教学的阻碍之一。就全体人民群众而言,大学生道德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也存在一些参差不齐的现象。例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小孩等弱势群体让座是常见的行为,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视而不见的现象;许多大学生能恪守校规和法律规定,但也存在少数违反规定的事件,如新闻中报道的大学生投毒事件;大多数大学生能将垃圾投入垃圾筒,但是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或者品德上的不端正现象,如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口吐脏话等。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投毒事件,严重表明,目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群体中极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特征给大学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也表明目前大学生整体素质有待加强。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亦或是学生本身,都应该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形成高尚的人格。

二、出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

(一)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僵化

大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就目前来说,依然是中国学校所采用的主要授课方式,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大学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学本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德育教师身上,某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式地讲解德育内容,其教条化和僵硬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活跃课堂气氛,又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导致大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厌烦心理。

(二)功利性思想盛行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功利性思想盛行,这种功利性思想主要表现为学生进入大学的目的性或者其所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同时,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就业率也是其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考评的重要指标。因此,造成很多高等院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学生就业率上[1]。相应的,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在功利性、世俗化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行为举止上可能存在不单纯的动机。一些学生在大学中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参加学生会竞选、积极入党或者担任学生干部等,其动机不是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而是为了在大学中给自己增添所谓的“成绩”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是为了文凭,希望凭借大学文凭获得更好的工作;有的学生在校过程中广泛交友,也是为了扩充人脉,为将来作打算[2]。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企业对于学生能力和人脉的要求颇高,不是所有企业都对学生在大学中除考试成绩之外获得的成就有所要求,但是对文凭的重视程度依然较高,学生取得的其它各方面的成就也确实能为学生加分。当然,不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行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也有一部分学生确实不是为了给自己增添砝码,而只是纯粹享受学习交友的乐趣。同样的,也不是所有高等院校都片面追求就业率,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综合提升学校实力。总体来说,高等院校中存在的功利性、世俗性思想对大学德育教学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德育的不重视。

(三)在教学中混淆德育与智育

国家强调,在教育中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国家一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下,智育即智力教育成为目前教育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教学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模式一直存在于在智育过程中。在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同样也采用了这种模式。有些教师认为,德育就是知识的掌握,强调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概念、道德规范等理论知识的灌输,认为大学生只要掌握了理论知识就实现了德育目标[3]。而事实上,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德育目标,因为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是由成绩决定的,不是说一个大学生在德育考试中取得的成绩越高,这个人的德行就越好,大学教师在教学中,明显将智育和德育混淆在一起,也造成了德育教学的理论化,进而导致德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

三、结语

文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困境进行分析,得出三点造成大学生德育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可以看到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德育教育陷入困境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德育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重视德育的作用。

作者:赵华珍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微信场域中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纾解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持续创新,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充分借助这些媒体特有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使当代大学生对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产生顺从与认同,通过道德引领使其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微信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了微信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和挑战,最后以微信为场域,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纾解途径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借此为德育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

关键词:道德教育;大学生;微信;困境纾解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社会公众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都将成为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1]。当前,由于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加剧,一些人从个人利益出发,超越道德底线,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我们可以构筑的道德体系[2]。加强对社会公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教化,不但能借此净化社会风气,还能使之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微信及其特征解析

(一)微信源起与发展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通信工具,它在更为广阔的信息媒介中极速发送文字、语音和视频,实现双人或多人之间的沟通。这种新媒体中具有代表性的即时通讯服务手机社交软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规模化使用,今天,微信的适用人群已经突破了7亿,每两个中国人中有一个在使用微信。在社会交往领域,微信已经部分的取代了原始沟通和其他基于新媒体的沟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必备的社交沟通工具。因此,借助这一工具开展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必要性。

(二)微信的特征解析

微信能够在大学校园里备受关注,它除了具备传统的手机沟通方式具备的便捷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微信的功能十分强大,能够突破运营商和操作平台的限制,组建更为庞大的社交网能够在客观上打造一个全民社交圈(理论是完全可能),扩展了信息传播的场域,信息在横向和纵向空间中都能够得到传递,使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得到了保障;(2)微信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通过软件和移动信号实现了人际互联,极大适应了移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诉求,这对提高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便捷性创造了条件;(3)微信使用门槛较低,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客户端直接下载微信软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微信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微信给大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有力契机,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德育平台。

(一)为高校德育创设了新的舆情引导通道

微信的德育内容能够激发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热情,他们在主动参与、评论和转载的过程中,不但能扩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社会覆盖面,还能为高校德育创设了新的舆情引导通道,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3]。微信借助“强连接”关系实现对特定信息的评论和转发,更容易引发对德育话题的关注。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借此收集大学生微信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向进行掌握。能够更有针对性的组织微信德育的内容,通过与德育相关的热议话题,让大学生参与讨论。同时,也能收集到一些偏激的思想和言论,这对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疏导、确保德育工作收到实效有明显帮助。

(二)为高校德育创建了崭新平台

微信的双向互动功能十分强大,能够在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中发挥明显优势[4]。不但能提高大学生把德育理论内化为自身品质和行动实践的效率,还能进一步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两者能够形成更为平等的关系,对促进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更为紧密的沟通大有裨益。另一注意的事实是,高校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大多为年轻人,他们与大学生都属于思想活跃的人群,都喜欢以微信为媒介进行德育工作,彼此之间的沟通障碍十分有限,与传统的“道德说服”相比,大学生更愿意接受这种生动活泼的“微信德育”,德育效果也会因此明显提升。

(三)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全新的内容

高校中,德育工作者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德育工作,解除了空间约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增强德育的时效性。此外,微信由于与移动互联网相连,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海量信息都可以通过微信捕捉。都能够与朋友圈的人共同分享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5]。德育工作者能够上传、转发具有教育意义的任何德育内容,也可以通过群发达到更广泛的德育效果。

三、微信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

随着微信的进一步普及和更多功能的全面释放,对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微信的高校德育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因此而遭遇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大学生德育主体的挑战

微信在校园中广泛,德育主体要接受方面的挑战:(1)在微信场域中,信息的传播具有极为分散的特性,“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德育主体的天然中心地位被不断稀释,通过何种方式把大学生吸引到德育主体周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微信场域中,要求德育主体除了要具备必要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与强大的生理心理素质外,还具备一定水平的移动通信技术素质,不但要熟知微信的各项功能,还能熟练的加以应用,能够与大学生一起成为微信的主要参与者,并借此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确定德育工作的逻辑起点[6]。

(二)对大学生德育客体的挑战

微信对德育客体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微信具有“通讯游戏”的特征,长时间使用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工具依赖,甚至成为微信的受害者。导致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理解能力就会降低,(2)微信衍生出大量重复信息甚至垃圾信息。大学生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立体化信息的海洋中,不断被吸引、被影响,也增加了这一群体对德育信息进行选择和关注的难度;(3)微信的“自媒体性”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出现了偏差。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感逐渐消失,时间也以破碎化、间断化的形式存在。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被潜移默化的消解,对德育的认知逐渐淡化。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政治与德育博弈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

[摘要]文章分析了政治与德育博弈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四大困境: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分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德性培育与规范教化分离、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分离,并针对各个困境分别提出有效破解方法,寻求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德育博弈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反思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释义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加以维持,并相应地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存在使得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有了共同遵循的规矩、准则,是人们用来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简单原则。人类社会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风俗习惯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道德框架。对于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在学术界曾有过争论。伦理学家、思想家们从自身角度出发,对于道德的产生以及道德所受到的影响作过精彩的论述,概括来讲主要有道德天赋论、道德神启论、道德自然论、道德发展论、道德选择论等观点。约翰・马丁・里奇和约瑟佛・L.戴维提斯在《道德发展的理论》中讲到:“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是指个体辨别正误,形成伦理价值体系,学会实际的道德行为的能力的成长”。道德发展理论解释了个体是怎样形成道德的,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为目的,而进行的行为道德规则教育。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的作用日趋明显,现阶段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仅不能弱化,反而更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指高校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大学生施加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养成高尚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它以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为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为主体,融合人文选修课和各类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为一体的大学德育课程。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考查

(一)传统道德教育的建构

“道”原义为“路”,在道德一词中就引申为规范、规矩;“德”与“得”相通,但“得”偏重于物质利益的获得,“德”尽管与“得”同音,却包含着精神和意识层面获得的意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秉承“合智德、通内外”的教育理念。早在孔子时,就设定了“以德主教、以德统智”的教育模式①。这种模式主张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德性修养达到自由发展的教育途径。

传统的道德教育传授着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强调传统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道德知识的传输与接受。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仁爱孝悌等道德规范成为中华民族长期遵循的美德。这些都对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延续着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而展开,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教育模式上也沿袭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要求以受教育者的认知为主,辅之以情感教育,注重道德品质的传授,崇尚道义。其最大弱点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要求受教育者从道德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去思考道德问题,缺少道德反思、道德批判和道德创新,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接受。

(二)当代道德教育中政治与德育的博弈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政治教育,这种政治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德育为政治服务”。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德育课程主要开设“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这三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的最基本课程。1951年,国家将三门课程调整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民主主义论”,着重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这一时期,高校德育的一大特色便是突出德育为政治服务,强调一元价值观导向的绝对性。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演变,这种倾向更为突出。

1964年,教育部、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材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指出高校德育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革命的接班人。“”期间,高校德育曾一度受到冲击,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71年。高校复课后,德育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四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7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规定高校的德育理论课程应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四门课程。此后,国家分别于1985年、1995年和2005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课程改革和调整。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课”,课程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透过我国高校德育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德育”和“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改革开放之前的高校德育基本上是贯穿着“德育为政治服务”的理念,突出政治、强调服从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突出政治必然就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强调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服从,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政治标准条件下的一致性。德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而越来越受到挑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政治和德育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三、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

(一)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分离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剧,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迎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突碰撞,西方势力和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使得青年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价值观迷惘、道德观紊乱、信仰危机以及和个人行为失范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然而,现有道德教育的理论解释力缺乏,难以回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深层次影响,难以全面审视和应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复杂社会变革的耦合关系,道德教育理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迷茫和困惑。大学生道德教育一定程度上脱离社会现实,处于“自然界”与“生活世界”的背离状态。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空洞抽象的道德规范知识,学生体验不到自然界与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动和丰富多彩。这种割裂了与社会现实联结的道德教育,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②。

(二)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

道德教育要从根本上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将传授道德知识与提升道德实践相结合,实现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行为等过程的完整贯通,不能简单地将道德教育的这一过程等同于一般意义的智育过程,把生动的道德实践转换成固化的规范知识传授,并且以单向灌输、显性课程和大班授课等形式加以实施。然而,当前的道德教育实践却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生硬的道德知识灌输,教育者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性与物性的区别,缺少对人性的关注,使道德学习成了概念学习,“德育”成了“智育”,“育人”成了“育物”。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训练思维能力,而忽视培育和启发道德精神与价值理性,学生学到的只是工具性的知识,缺乏道德品性的提升,导致学生普遍“有知识、无文化”“有知识、无道德”;另一方面,学科设置越来越注重专业化,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原本相融的系统简单分割,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别执行各自的职能③。

(三)德性培育与规范教化分离

大学生道德教育通常强调规范的教化和约束。这种程式化的固有德育模式,抽离了学生个体性的本质内涵,教育者在德育课堂上所传授的道德规范和概念显得空洞抽象和苍白无力,难以真正渗透受教育者的心灵。一些学生在行动上表现的言行不一、言过其实;或放纵,或盲从(规范);或姑妄听之、阳奉阴违;或难以正确应对情感纠葛、人际障碍、信仰危机,在错综复杂的现实困境面前无所适从。正因为道德教育出现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人文空场”,将规范的教化与德性的培育过程阻隔,甚至代替了德性的培育,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道德诉求,对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规律重视不够,从而使道德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样一来,本应充满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德性提升的道德教育,变成了缺乏主体性道德建构意义、枯燥乏味、惹人抵触的道德说教。

(四)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分离

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质上表现为灌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希望学生无条件接受并认同预设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④,其工具性色彩突出。反观当前我国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地位明显,学生往往从属而被动地接受教育,这是一种封闭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以对道德价值进行正确判断和自主选择,对于教师主导的各类既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学生只能简单被动地接受。大学生有着丰富的个体差异,其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道德理想各有不同,因此,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尽相同。当前,激发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是应然的选择,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根据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将教育的目标要求转化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并付诸实践,培育主体精神,发扬个性品质,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唯此,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长期以来,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而忽视了社会对于个体的尊重与满足。正是这样一种整个社会对个体与集体的评判观念,才形成了说教和遵从的道德教育。

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浅析“90后”大学生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摘 要:“90后”大学生是社会热议的一代新群体。德育环境特混杂、家庭德育欠养成、学校德育亟须更新是这一群体的德育困境。可通过因人施教,凝聚力量展现高校大德育魅力;查行施教,释放家庭生活德育的内在力量;净境施教,营造良好的网上网下育德环境;顺性施教,激发“90后”德育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措施来化解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德育困境;因人施教;查行施教;净境施教;顺性施教

“90后”是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中国公民。2008年,我国各大高校迎来第一批“90后”大学生。在国内外局势深刻发展的关键期,“90后”备受世人关注。人们时而因他们是“道德缺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啃老一代”而忧心忡忡;时而又因他们是“勇敢的一代”、“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海宝一代”而无限欣慰;他们被贴上了“80后加长版”、“非主流”、“火星文”等标签。矛盾的称谓和个性化的标签折射出浓烈的道德评价色彩。或褒或贬的道德评价,客观地说明了“90后”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道德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德育的角度,深入分析“90后”大学生的德育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应对之策,以便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90后”大学生德育之困

第一,德育环境混杂。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时代的“90后”没有经历先烈走过的曲折求存之路,没有经历祖辈政治风雨,没有经历父辈艰难走过的生活磨难。他们面对的是社会相对稳定、言论相对自由、生活相对富裕、网络相当发达的新时代。网络为他们打开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诸如“黄、黑、假”等信息垃圾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90后”大学生无可避免地将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1]。有的网络成瘾,使得网络恶搞、网络炒作、网络人肉盛行;有的热衷网络shopping,潇洒地享受生活而不去考虑未来;有的过分标新立异,叛逆地发出与时代主题不符的声音。此外,市场经济重利轻义之风的泛滥,使得庸俗、低俗、媚俗文化大行其道;贪污腐败等不良风气喧嚣尘上,加大了对“90后”大学生宣扬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会理想的难度。面对价值取向多元、理想信念模糊的“90后”大学生,鱼龙混杂的网上网下德育环境亟待治理。

第二,家庭德育欠养成。目前在校的“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并备受长辈的呵护和父母的疼爱,有的甚至发展到溺爱的程度。这种溺爱易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的“小太阳”性格,加之从小相对狭小的生活空间和同辈交往,使“小太阳”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校的“太阳”常以自我为中心,容纳不下他人。多个“太阳”并存的宿舍极易产生室友矛盾,造成室友关系僵化,严重者甚至发生打架斗殴致伤致死等惨剧;娇惯的生活养成“90后”大学生相对较弱的生活自理能力,为避免人际关系紧张,出现了“90后”大学生家长“陪读”的现象。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集体主义、人际和谐、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在“小太阳”们身上无形流失;传统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对“小太阳”们影响式微,对娇惯的“90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家庭德育欠养成。

第三,高校德育亟须更新。作为整个家庭中心的“90后”大学生,承载着家庭、社会、国家的厚望。1999年高校扩招,包分配政策的瓦解,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业难”成为即将迈入职场、贴着“前卫、叛逆、自我”标签“90后”毕业生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寒窗十六年后,他的工资可能还不及外出打工的同乡”。面对压力,“90后”大学生开始分化:部分家境好的,抱着万事无所谓的态度,悠闲地过着“啃老”生活;无条件而仍在校深造的“90后”则直面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的因落差过大,因点滴不如意事件,而轻易走上了不归路。目前,与“90后”接触较多的是辅导员。目前,虽然辅导员配给已有了较大改善,但面对琐事多,且与以叛逆著称的“90后”大学生,辅导员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成效较为隐形的德育工作之中。加之其他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教研一线,使得高校德育无法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德育没能真正解决“90后”大学生的难题,在提高“90后”大学生承压耐挫能力和生命自强意识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

二、“90后”大学生德育之策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2]这表明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为此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的同时,也启示我们,德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因人施教,从大学生日常生活出发——查行施教,从大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净境施教,从促进大学生发展出发——顺性施教。四方面举措齐头并进,可一定程度上破解“90后”大学生的德育之困。

第一,因人施教,凝聚力量展现高校大德育魅力。高校是大学生德育的主阵地。解决“90后”大学生德育之困,首先要凝聚高校力量,贯彻大德育观念——辅导员专业化育人和教职员工全员育人相结合。如班主任在开学之初,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校后有针对性地引导“90后”积极规划职业发展目标,并分步骤指导实施,使他们大学四年行之有的;德育课教师要改善灌输方式,努力探索新的德育方法,承担其专业知识育德的责任;辅导员要加大专业化育德力度,如通过班级QQ群等方式,及时与学生平等耐心的交流与沟通等;学工部门要鼓励“90后”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建立个人发展档案,引导“90后”关注彼此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在思想碰撞和交流中,逐步坚定各自的理想信念;团委部门引导和支持“90后”大学生社团开展一些精品德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磨炼其意志与耐挫能力,培育并提高其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使“90后”悦纳自我,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第二,查行施教,释放家庭生活德育的内在力量。家庭德育承担着“90后”品德启蒙与发展的重任。要充分重视家庭生活育德的力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办家长培训机构,搭建家长、学校、社会的交流平台。如帮助家长转变爱子观念,尝试有效的交流方法等。让家长借助这样的交流平台,了解“90后”大学生的言行,爱孩子而不娇惯孩子,并针对孩子自身的言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如针对自理能力差的“90后”大学生,家长要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内向的“90后”大学生,在假期鼓励他们外出聚会,多接触社会,提高其社交能力;针对压力大的“90后”大学生,家长要主动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针对其自身兴趣爱好与发展能力,合理地规划发展目标。同时,父母要有榜样意识,做尊老爱幼的表率,以自身言行感化“90后”。如常去照看老人、关心小辈发展,增强“90后”大学生的亲情观;男女平等,夫和妻畅,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等。总之,家庭应最大限度地释放生活德育力量,使“90后”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第三,净境施教,营造良好的网上网下育德环境。“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古训告诫我们要重视成长环境。面对当前复杂的德育环境,在不能完全隔离其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迫切需要我们治理和净化“亚健康”环境来优化网上网下育德环境。首先,加大网站建设与管理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网络监管队伍,保障“90后”安全获取信息。其次,凸显法律的威慑力与强制性,健全法律法规来约束不良行为。加大对贪污腐败、严重影响社会风气的惩处力度,警示后人。最后,提高自我媒介素养,为“90后”营造宽容的舆论环境。如提高自我明辨是非及驾驭媒介的能力,不给“90后”乱贴标签,不过多指责他们的言行,以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来遏制网上网下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博大的胸怀来引导“90后”正确地认识社会不良现象,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辨认力和抵抗力等。总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齐心净化、维护与优化育德环境,让“90后”在良好的环境中熏染、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四,顺性施教,激发“90后”德育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启发我们:“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以需要为核心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3]。“90后”大学生生长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时代,其低层次需要大多得到了满足。而今,他们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即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就迫切需要我们以其行为及性格特点为突破口,顺性施教来满足其尊重需要,并鼓励他们追求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体悟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行为表达方式;了解他们的困惑,尊重他们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以榜样的力量吸引他们深入剖析自我,激发他们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榜样选取的多样性及宣传的艺术性。如打破官本位、钱本位的偏见,将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做贡献的师兄师姐纳入榜样行列,扩大“90后”大学生的就业眼界;选取他们身边的学习榜样、工作榜样,以一批鲜活、真实、可见的榜样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向善、从善的动力;同时,以“90后”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艺术性宣传,如印制个性独特的榜样文化衫、设计包含榜样创业、榜样工作的电脑游戏等,以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渗入“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开阔其眼界,调动其自教自律的潜能,使他们在认识自我中激励自我、在自我教育中调控自我,在调控自我中完善自我,促进“90后”大学生自觉全面地发展,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接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