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1:27: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探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普及,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的会计从业人员深受企业的追捧,同时具备较高素质的网络复合型会计人才极度短缺,本文针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与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试从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等角度提出优化和改革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学模式优化 实践教学
一、国内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当前国内高校也普遍采用“理论教学+模拟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工作,但是在理论教学和模拟实践的课程比例设置上不甚合理, 比较常见的有两种情况:理论教学的学时安排是实践课程的2倍或者更多,一个学期下来,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平均仅为20课时,且实践课程都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的某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段,无法做到边讲边练,学生在上实践课时很难将之与理论教学很好地联系起来,教师在电算化的教学上也只限于固定资产、工资和简单的财务报表等常规模块,学生在实践操作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所学知识达不到企业的实际要求;将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极大化,理论课程则安排很少,重实践轻理论,学生对财务会计学和企业经营方面的原理理解不深,只懂财务软件操作,只为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考核目标而不懂得灵活处理企业错综复杂的会计业务;以上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培养同时具备良好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的企业所需的高级会计人才。
(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多媒体教学演示法是目前很多高校会计电算化施教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其主要特点是教师主导整个课堂,以PPT的形式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和演示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受教,在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讲解和演示下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可以记住一些实操案例的操作步骤从而通过考试,但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往往重视会计核算,且大多抽取企业某一个会计月份的数据进行验证然后形成财务报表,不涉及跨年度账目处理,忽略了综合运用。此外,近年来高校普遍引进了具备“教学+实战”综合功能的ERP沙盘模拟教学法,但只有很少比例的教师能够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因为对于这种新型的复合型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也是在学习中摸索,并不能熟练运用,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欠缺综合运用教学。
(三)校内实训实验室设施不健全,校外实习基地合作流于形式
当前高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主要分成两个部分:校内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模拟实验室+校外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实习基地,但很多高校由于受到经费和场地等诸多因素制约,校内实训模拟实验室内的硬件和软件等配套设施很难齐全,满足不了众多学生实训的要求,此外,实验室内的教学软件种类不多,安装的软件大多是金蝶、用友等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单机演示版本,不能随着会计准则的更新而升级换代。还有高校没有校外实习基地,有实习基地的高校跟企业缔造一个松散的协议联盟,加上会计岗位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商业机密,学生进入这些企业实习接触不到会计核心岗位的内容,学生去企业实习变成走过场,实训效果不佳。
(四)教师缺乏企业电算化实践经验
由于会计电算化 “理论+实践操作” 的复合属性,要求电算化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功底之外还应该兼有系统的财务软件操作技能,而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部分为学校原有的会计学老师和毕业后新入岗的硕士或者博士,他们有基本的财务理论基础和教学技能,却大都没有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岗位一线长期任职的经历,能达到“双师型”标准的教师比例很低,在电算化教学中过多依靠教材和一些可能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的案例,在实训教学方面只能边学边教,缺乏融会贯通的专业能力,教学质量不高。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一)调整课程结构,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
多方研究结果显示,当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学时比例为1:2时学生既可以很好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可按照上述比例来安排教学,同时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应该穿插进行,学生在学习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及时通过实践练习进行巩固;而且软件实践练习应该尽可能地结合企业实际的工作情况,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实现从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岗位综合运用的能力提升,力求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满足岗位要求。此外,高校可以针对财务会计设置灵活度更高的模块化教学课程,将不同的会计岗位分成不同模块,在学校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的组合,体现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弹性化和职业属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课堂中多引进一些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用启发、互动、活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如运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法,将会计原理和概念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使学生参与讨论,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也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法”,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自由组队合作完成,在下次课堂上展示成果、激烈讨论、交流提升;还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法等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意识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编制企业跨年度的财务报表的练习,提升学生综合、灵活运用财务知识的能力,此外应加强教师的ERP沙盘模拟教学操作能力,让这一先进的综合体验式教学方法真正应用到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教学中,服务于学生。
(三)加强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高校应加大校内实训模拟实验室的设备和软件投入以满足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的需要,比如适当增加实验室电脑的数量从而解决学生实训模拟时电脑不够用的情况,根据高校自身情况对财务软件的组成进行调整;在拥有金蝶、用友等大型财务软件的基础上增加金算盘、速达等中小企业常用的财务软件,学生实训过程中可以使用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财务软件上进行验证。鉴于会计岗位的敏感性,高校可以跟众多企业共同成立会计方面的独立学院,共同打造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在企业与学生双方相互认可的前提下可以签订就业意向书,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增加学生定向培养的比例,让更多学生可以真正进入到企业实质性的会计岗位工作,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四)提升高校教师实训教学技能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师的实训教学技能:丰富教师结构。从企事业单位引进适量的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一线从业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既可以满足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要求,又可以通过跟其他教师交流解决他们的一些疑问,提升其他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不定期聘请具备丰富财务会计管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老师对高校的电算化教师进行实训教学技能培训,培训之前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问列出清单,在培训期间可以专门安排部分时间进行疑难解答,逐步弥补教师在实训教学上的不足;安排教师去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高校为教师创造企业一线实践的机会,教师有机会接触现财务会计岗位,零距离接触最真实的企业案例,在实践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解决书本疑难问题,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大有裨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技能要求越来越全面,高校应该顺应形势,在了解当前企业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重视校内电算化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引进更多“双师型”教师的同时大力培养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优秀财务会计专业人才。
摘 要 F阶段,由于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各部门对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尤其是对实践环节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性教育也早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该作笔者针对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出现的问题和漏洞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论述,旨在为今后我国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 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改革
民办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关键力量,其起到的效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在高等教育行业中立足,各民办高校就应当另辟蹊径,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加强,办出自己的特色。会计电算化教育作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具体环节,更应当牢牢把握住这点。
1 我国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1.1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在实际的电算化教学当中,很可能会涵盖财务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最为关键的就是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观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通常需要借助实际财务工作中某一较为常用的会计软件为例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给学生们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同时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要领,具备剖析和设计基本功能模块的观念。除此之外,老师们借助电算化软件企业的教学光盘等工具,把大量的教材内容及理论知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令他们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系统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借助上机模拟操作各类会计软件,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在实践环节中及时、准确地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具有宽广的知识面
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所包含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其涵盖了财务及计算机两大学科的有关理论知识。财务知识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以及管理会计等学科内容;而计算机知识则包括计算机原理、互联网科技以及数据库等相关知识。所以说,高校教师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前,应当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
1.3 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财务知识及计算机理论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向前演进。以这两门科学为依托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更应当做到与时俱进,跟随时展的脚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求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持续更新、补充新的知识,目的是满足社会经济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需求。
2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比较模糊,不够清晰
现阶段,国内不少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校内实训的方式来完成,也就是在学校里面的模拟实验室,专业将是借助讲授和演示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们更加熟悉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演变,我们早已进入到了商务时代、ERP时代,要想更好地满足会计电算化工作瞬息万变的现实需求,财务会计软件就必须由以往功能较为单调的核算型软件演变为功能更加全面的互联网软件。各个企业单位所需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者不仅应知悉软件实际的操作流程,更应当具备更高层次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定位,到底是以学生能够熟练地控制和操作财务软件为根本目标,或者是以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开发为目标,还是说两者兼而有之?大部分的民办高校至今仍未拥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在定位不够明确、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的前提下,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安排,比如说:教学活动及教学内容的编排、课程的设计等等,均为不恰当、不可行、不合理的。
2.2 教材及教学软件不足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教材除了不可以主要讲授电算化系统的研发、设计与构建等内容,还不可以主要讲授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如果教学素材太过理论化,会令学生们感觉到枯燥乏味;而教学素材过于实践化,亦会令学生将计算机仅仅作为一种核算用具,从而降低了计算机及信息科技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关键影响,也会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专业理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可支配资金的匮乏,所选取的财务软件多为单用户版演示软件,如此一来,学生们在校内实训过程中仅仅接触到单机版,令他们在未来的财务工作中接触互联网软件时会感觉非常陌生,更不知道如何利用。
2.3 实践教学的形式过于单调,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
作为一门融合了计算机理论、管理科学、信息技术以及会计学的综合性科学,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和练习环节中,往往会出现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等状况。下面,我们具体从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教学模式单调。现阶段,绝大多数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基本模式都是采取“老师讲、演,学生练、听”的单向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手段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其次,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国内大部分民办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素材均来自于书店,造成内容参差各异,令各个高校讲授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老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掌握哪些理论知识,拥有哪些实践技能等,均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更加科W、合理的规划设计。此外,不少民办高校由于周转资金不足等因素,其所选用的电算化教学软件具有软件版本不高、多数功能受限、单用户体验等特点。
除此之外,一些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未全面考虑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功能,财务专业、计算机以及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不够科学,太过重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理论,却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特点。这一问题就造成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仅仅知道了如何在会计软件中录入信息,却没有获得工作应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造成日后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4 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
从事会计电算化教育的专业老师,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外,也必须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理论。然而,因为国内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缓慢发展,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从而造成其会计电算化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再加上教师到大型企业考察学习的机会不多,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便难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操作知识,学生的实践水平也难以得到迅速的提高。
3 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制定更适宜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规划
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当把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方面,应根据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可以更加娴熟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熟练地将财务软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通用的财务软件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另外,把上述教学目标真正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民办高校的会计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可以更游刃有余地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2 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
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也应当做到不断更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以及对学生互联网财务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等。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应当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的讲解,目的是令学生们在碰到各种问题时可以从容面对;至于教学软件的选择方面,最好采用适用范围广、更为常用的财务软件,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多种财务软件操作流程的鼓励,使他们在平时的探究实践过程中感悟每个软件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和优缺点,令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3.3 加快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更新
为了更好地推进会计电算化教学进程,最关键的就是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总体的设计和构想,拟定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划,然后依照对应的教学内容选取适用的教学形式。比如说,参照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活动、根据会计岗位模拟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等,都有助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令其从之前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求索,同时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技巧,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当学生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就应当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减少从课堂环境到现实工作环境的转换时间。除此之外,还必须把计算机和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应用于电算化教学当中,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像CAI片和借助互联网等进行补充教学,可以令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并且起到更优良的教学效果。
3.4 构建一支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更高的师资队伍
现今,民办高校教师存在流动性较高的特点,高素质的电算化教师严重缺乏,如此一来便限制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对老师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仅应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也需要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所以说,各民办高校必须激励更多的中青年老师经由多种途径进行业务进修及培训,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团队进行系统的培训,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增强会计电算化的师资力量。另外,各学校还应当重视“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构建,同时鼓励教师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就应当重视现阶段出现的教学问题,不断寻求解决方法,坚持改革创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增强师资力量的投入等,才能够使民办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摘要: 如何搞好会计电算化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已经成为会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分析了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对策
1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缺乏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高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老师,缺乏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师来担任教学。来自财会专业的教师有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乏又财会方面的知识,适应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因素。
1.2 教学内容偏窄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上,不少院校集中在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如拓展,也只是涉及工资管理子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还有相当多的模块没有体现出来,即便有也讲的很浅。这在企业信息管理高度发展的今天,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对企业宏观布局的认识,不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1.3 实践环节薄弱
1.3.1 上机实验操作简单。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部分高校由于经费、财会类学生少等问题,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没有把重点放在实践训练上,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再者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忽视对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电算化实验方案简单,综合性实验少,实验内容的单一,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深入掌握。
1.3.2 使用的教学软件单一落后财务软件跟不上升级的进度,硬件设备水平落后于不断更新的财务软件需求配置的情况,无法满足教学实践需求。电算化实训教学往往是针对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学生只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从而掌握了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因为学生对全面理解会计电算化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财务软件不能灵活运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面对市场上种类众多的会计软件,可能会无所适从。有的学校教学方式固定,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方式,即一位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成员进行教学,不能因材施教。
2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2.1 改革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通过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上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实行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创造条件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利用校园网平台,师生共享校园教学网上的信息资源。
2.2 应重新审视教学培养目标问题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就要取消以考证为纲及任务观念的短期行为。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会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别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最终目标服务。
2.3 课程内容设置应分配好由于会计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发展,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因此,首先改进教材内容,同时推出与教材相匹配的实验教材。有能力的学校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其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新知识。同时,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如:会计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运用等课程。应当不断完善电算化课程设置,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既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
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
3.1 会计电算化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建设是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保障。当前市场上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此思路可运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上。通过建立一个手工模拟与电算化相结合的联合实验室,模拟若干套会计业务数据,让学生一方面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另一方面采用电算化手段进行处理,使学生不仅熟悉两种会计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一个亲身感受,为将来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多年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专家,聘请企业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作为实践课指导教师;通过国家职教培训基地学习、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实习等,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同时在全体教师中启动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这一活动,把现代职业教育先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去,学中做,做中学,教师通过听讲座、讨论、演习、反复修改,在完成课程教学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4结束语
专业是学校的核心,专业建设应是学校建设的龙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行业企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为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为教学方法;以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向。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在高校内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对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同时,对学校的教育事业也起到了推进的作用。文章从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手,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给内部控制提出的三方面的要求:其一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其二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其三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笔者从三方面对如何全面完善高校会计内控制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仅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1 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审计工作,同时也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源泉。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实现管理层提出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实施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但能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且能为单位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高校决策者及时性地调整预算和支出,达到收支平衡;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有利于防范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2 会计电算化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1)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一。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因而自动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正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固有弱点,所以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二。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3)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三。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后,数据的载体不同了。所以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纸介质会计核算资料,而且要保存、保管好以磁性介质方式存储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
3 全面完善高校会计内控制度
3.1 完善操作控制制度
为保证会计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人为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健全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这是操作控制科学化、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各种录入的数据都要经过严格地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数据录入人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但不能擅自修改;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须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不能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现场;定期做好数据备份;专机专用。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高校管理、会计核算手段以及信息技术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2 加强操作人员权限控制
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应制定适当的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常采用设置口令来实现。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控制,明确职责分工。组织控制,是指在系统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约束以相应的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职责分工,是指将电算化部门与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的职责相分离。其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科学、有效的内部职责分工,以弥补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
3.3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系统安全控制是要保证系统程序不被修改、不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其内容主要包括接触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实体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等。
(1)接触控制。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以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
(2)数据和程序控制。程序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而数据的安全与否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数据控制的目标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损毁、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通常采用的控制包括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程序备份等。系统的安全控制还要求系统使用单位制定具体的防病毒措施,定期对系统进行查、杀病毒和升级杀毒软件,使用网络病毒防火墙以防止日益猖獗的网络病毒侵入等。
(3)实体安全控制。实体安全涉及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光和磁介质等数据存储体的存放和保护。机房应符合技术和安全的要求,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技术要求,并配有空调和消防设施。对用于数据备份的磁介质存储媒体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磁,对所有业务数据实行双备份、异地存放,建立目录清单,对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储媒体还应定期转储。
(4)软件安全控制。①软件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循财政部颁布的有关规定,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系统软件完成后必须与提交的原程序清单保持一致,减少软件开发时可能埋下的安全隐患。②应分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③尽量减少人机对话窗口,重要窗口力求界面友好,防错能力强,做到非正确输入不接受。④增强系统软件现场保护和自动跟踪能力,提供“黑匣子”模块,记录一切非正常操作。
(5)系统网络安全控制。①将整个网络系统分级管理,设置不同岗位,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②每个用户按照各自的身份和密码进入系统。对密码进行分级管理,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③在网络中传播数据前对相关重要数据进行加密,接收到数据后作相应地解密处理,并定期更换加密密钥。④在系统内部安装实时监控软件,在内外网之间建立防火墙,对外部访问实行多层认证,防止病毒感染和非法侵入,确保网络数据安全。
(6)病毒的防范与控制。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制度是学校自我调节,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是目前学校管理的现实需要,它对于适应现代办学体制的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学校,促进现代学校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降低办学成本,保证投资决策和各种支出,减少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学校的资信度,防范财会管理动作中的违章、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