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9:13: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浅谈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高校历史教学是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历史教学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历史教学与通识教育和培养人文精神的关系,讨论通过高校历史教学加强通识教育并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学;通识教育;人文精神
前言
“专才”与“通才”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许多伟大的人物同时精通数理化和史地生。多才多艺不仅不会抹杀专业的光环,反而会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高校历史教学应兼顾通识教育并阐述人文精神,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一、高校历史教学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思想不论是在古老的中国教育模式上还是西方教育模式上都很早出现过。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模式而言,过分强调以分数衡量学习成绩,造成了学校、学生甚至全社会的功利思想越来越强烈。历史教育与人文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历史教育也是高校通识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
1.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可以从“通”和“识”两个方面理解,“通”即“精通”,博闻广记,通知古今,强调的是知识渊博,知识面广;“识”是“见识”,见多识广,卓尔不群,强调的是χ识的灵活运用。相对于当前教育模式中各司其职,各行其是的现象和教育与实践脱节,许多学生“高分低能”的现实,通识教育无疑是一剂补救良方。
通识教育从本质而言是一种不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从内涵上而言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主旨而言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与非凡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从教学手段上而言可以分为类似哈佛教育中的专门设立多种体现通识教育内容的课程的方式和开设一定内容的必修课或者仅仅开设一定内容的选修课三种方式。
2.高校历史教学是通识教育的基石
历史与现实是高度融合的。高校的历史教学不仅强调牢记史实更要强调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观点正确分析历史事件,全面理解历史人物。高校历史教学从内容上符合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博闻广记与真知灼见的要求。
当然,并不是在高校开展历史教学就等同于开展了通识教育。从根本性质而言,高校的历史教学还是一个学科的教育,当今高校的历史教学依然会强调本学科内的教学成果,学生理解、认识历史也不等同于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灵活运用到为人处世和学习、工作中来。但是,不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历史教学给了学生更多更广的历史知识和多维度的分析问题的方式,高校历史教学不失为通识教育的基石。
二、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本材料,历史教育也是通识教育的根基。通识教育有利于形成更好的人文精神,但是,通识教育并不等同于人文教育本身,通识教育强调的是“通”与“识”的能力,人文教育则强调在“通”和“识”的认知能力之上形成“以人为本”的判断和表现能力。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教育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以“人”为根本,以“文”为升华,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人本观念、个人观念和自由观念三个方面理解。人本观念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建国初期宣传的“某某某舍身救国家财产”的观念,现代的人本观念强调的是“财产有价,生命无价”;个人观念强调的就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人是社会性的,强调个人观念必须要有社会性的限制,因此,现阶段完美的个人观念是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自由观念同样具有社会性,自由包括身体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但是不论什么样的自由都要受到社会性的约束,因此,现阶段的自由观念就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个体自由。
2.历史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如前所述,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精神文化,历史教育本身所涉及的人文教育并不多,但是,历史教育对于人文教育意义非凡,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了解领悟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历史领悟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并用人文精神要求指导自己的言行。
三、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与人文精神的途径
高校历史教学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和理解方式基础,也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的高校教育毕竟渗透了太多的功利思想,当今的社会也在追求着“多快好省”地实现物质层面上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相对于这样的现实而言,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1.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的观念和方法
通识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但是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却是在近现代才形成的,通识教育的方法一经形成就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的观念有助于提高高校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拓宽高校历史教学的视野。于此同时,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
2.改进教学实践,淡化功利模式
教学实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当今的教学实践过多地渗入了功利思想,简化实践环节,注重实践结果使得高校教学的大部分教学实践流于形式。通识教育与人文精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只有改善当今教学实践模式,淡化功利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结语
照铜镜可以正外表,对照人可以明事理,参考历史则可以探知时代兴衰,高校历史教育正是为了让学生懂知识,知得失与兴衰,但是,懂知识与明道理、通人文并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半部论语”可以很快读完,“感知天下”则是人生经验与个人修为的体现,高校的历史教学应为通识教育打下基础,通识教育更因为学生形成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目标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人文素质会对每个学生未来的人生形成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我们国家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继而分析了对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
[关键词]大学;历史教育;人文精神;反思;重建
当代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危机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就是人民大众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严重缺失。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层次将会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人们的人文素质偏低,将会导致精神文明跟物质文明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让人们变成道德缺失的经济动物,危机到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教育当中,人文教育是核心,也是其灵魂所在。历史学科教育能够利用各种形式对人们加以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继而实现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确立,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承,成为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1 我们国家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中出现的问题
在近现代,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将人文教育当成了教育工作的核心。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形成了科学救国的动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初期所设立的学堂当中,给学生传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将抵御外敌作为目的的科学教育,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从大学刚诞生的阶段就被科学教育所遮掩。而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成果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多的物质财富,让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更加的崇拜,继而使得人文精神更加的受到冷落。人们为了实现自己欲望的满足,更多的考虑怎样去改造自然给人们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极少重视对人们心性的完善。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人们价值观逐渐扭曲,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将人们的思想领域占据,人们只是将财富的创造为根本目的,对现象本身加以无限的关注,却将现象的本质抛在一边。这样就使得学校的教育完全成为了科技教学的天堂,无法顾及教书育人的真正目标,教育所应有的人文精神逐渐被淡化,继而导致人们在价值信仰和道德方面危机的呈现。
二十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失衡所造成的危害。那个时候的中国却还在学习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使得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转变成为了只具备单一学科的理工院校,各个学科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被人为的隔离开来。这样的情况致使教育活动只能培养出两种人:只对科学技术加以掌握,灵魂却极其苍白的人,亦或是不懂科技,只会空谈人文的人。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更严重的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科技万能”的误区,只注重科学教育的思想渐渐强化,这就使得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被逐步的淡化。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教育基本上都处于形同虚设的状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绝大部分中学生的思想中是一片空白的。中学阶段的这种情况也发映出了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也不容乐观,各级院校逐步将历史教学活动加以不断的压缩。很多大学中政治教育和中文等相关的文科专业中,在他们必修课的设置中已经很难见到历史学科的影子,而选修课的状况也基本如此。只有在一些全校的素质课当中才会设置一些关于历史的课程,不过教学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如果学生不再攻读历史类的专业,那么基本上今后就不再会接触到关于历史的课程,很多在中学阶段历史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到了大学之后,也都将它们慢慢的淡忘,这就是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
2 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
如果一个民族拥有一些关注于未来的人,那么这个民族才能得到长期的发展,而如果人们都只是关注于当下,这个民族将没有未来。在历史教育逐渐被人们所摒弃,人文精神逐渐衰败的今天,对历史教育加以重新组建,逐渐将丧失的人文精神传统找回,给国家培养出具有长远眼光的综合型人才,应该是当下大学教育阶段所应该具备的核心使命。
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重建的一个前提就是对大学教育理念的树立。教育真正应该面对的应该是灵魂,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人文精神逐渐将受教育人员心灵上的潜力加以激发,让受教育人员能够具备完整的梦想、人格和对未来的追求。而对大学教育人文精神构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历史学科教育的强化。
大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历史教育所蕴含的本质是针对学生,去发展他们更为健全的人格,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不太习惯以教育心理学的层次去对人格培养的目标加以设定,也不会注重以社会环境的角度对人格的教育所具备的价值加以界定。历史学科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以及个体发展的功能,其蕴含的社会功能把教育当作促进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一种工具,而对于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关注将人当做核心,将历史的教育过程当成对人加以培养的过程。
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从价值角度上来说是要让全部参与教育的人员充分的认识到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所呈现出的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也一定要加强在人文方面课程的设置,让它成为大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目前,我国大学正在逐渐促进人文教育跟科学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也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点。科学教育主要是将求真作为核心,而人文教育却是将求善作为其根本,科学是一个国家的立世之基,而人文精神却是每个国民的为人之本。
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包含几个方面:①在宏观层面上重视对文理的渗透,而在人才的培养上则要给学生们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权力;②依照每个大学不同的定位来对学生的发展加以侧重化,实现文理科之间在高等教育中的整合;③尽力去加设关于人文历史方面知识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自由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学生们加以启发,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加以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继而激发出他们更为高尚的人格,促进自我完善的同时以更好的姿态去服务全社会。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以往社会发展忽视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状况我们要加以正视,在当下,要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积极创设关于历史教育的相关课程,逐渐提升国民的人文精神建设,继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更为高尚人格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些规定体现了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价值。历史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社会价值,最突出的作用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怎样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呢?应在历史教育中重视渗透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进而适应人生和社会的挑战,适应生活。
一、感知历史
首先,通过“感知历史”来感知我们身边的社会,尤其是社会的发展,体验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在根据新课标编制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根据本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的课文内容,安排了历史活动课《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学生通过自行编演《文成公主入藏》,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加深了唐朝和吐蕃所代表的汉藏两族人民间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其次,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景点、博物馆等。如在讲了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内容之后,利用五四青年节前后的时间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乐亭县“纪念馆”和“故居”参观访问,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的了解,感受大钊精神。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历史在今天的存在,理解历史对于今天的意义,从而建立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二、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关怀和尊重生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历史教育主要是以人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切以人的存在为基础。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其次,历史课程中有大量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素材。如中国历史中的《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中讲到隋唐之际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在百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千金翼方》一书。他的医学著作之所以要以“千金”命名,是因为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此外,还有世界历史中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等。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我们歌颂赞美关爱和尊重生命的行为,鞭挞批判对生命的践踏和侮辱,使学生树立对生命的正确意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对不同意见和观念的尊重和包容
人文性是对人及人类社会的关注,而人和人类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其原因有二:其一,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为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对同一历史认识客体所得出的看法和结论也可能不同,除处理一些特定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等)没有争议外,大部分的历史研究和学习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随着思想的活跃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学生学会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看法的情况,在历史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正是历史课程的魅力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其二历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还包含其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习全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尊重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使学生“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溶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通过世界现代史的学习,学生应学会“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中国国内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宽广;在世界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更能体验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理解不同的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些方面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差异很大,但我们必须学会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并汲取其优秀的东西为我们所用。
四、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素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以其丰富的内容、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教育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期间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以及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孙中山、和邓小平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不懈努力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之,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很多充满教育价值的人文精神素材,教师应进一步发掘,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适时、适度地点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五、历史教学课上营造和谐、平等和民主的课堂气氛
历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和谐育人氛围,创造宽松、协调的育人环境,从而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允许学生大胆设想、质疑,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互相碰撞、互相交流,使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