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6 11:35: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农业技术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技推广服务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业。近年来,我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以村组示范为基础,上下贯通、专群结合、功能配套的农技服务网络。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找准改革的切入点
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关键在于科技兴农。当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型增长转向科技型增长,农业新技术逐步取代常规技术。而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更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现阶段农民的科技素质现状,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显得十分盲目,一时难以适应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只有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实践证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特别是乡镇农技服务机构直接面对农民,推广技术、指导生产,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市场和农民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地方。目前,我镇有镇级农技服务机构1个,农技服务人员11人;村级农技服务网点21个,农技服务人员69人。从文化结构来看,大学文化4人、大专文化6人、高中及中专文化2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45人;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1人、中级16人、初级27人、无职称人员36人。农技人员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复合型、开发型人才较少,懂粮棉油技术的多,精通特产、畜牧、水产种养技术的少,难于满足当前农业技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农技推广事业经费不足,体制不活,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存在脱节现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基础设施条件差,农技人员工资待遇无保障,不能安心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因此,加快推进镇级农技机构改革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重点。
现行推广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广,致使农技推广目标与农民需求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成果转化率低。因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树立“以人为本、自下而上”的农业推广理念,实现四个转向,即由单一向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转向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由单一的产中技术服务转向产前市场前景分析、产中田间技术指导、产后加强销售系列化服务,形成全程跟踪服务的新格局;由单一的政府和农业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农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农技服务转向放开农技服务领域,创新农技服务形式,实现农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社会化;由单一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向实行名优特等多种经营服务。
二、分离职能、创新体制,突出改革的关键点
创新农技推广体制,逐步建立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关键。一是科学定位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剥离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退出一般性推广服务和经营性服务,集中优势力量履行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行使公益性职能的部分予以加强;经营性职能部分推向市场。公益性服务主要承担重大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动植物病虫害及农情的监测、预报、病虫害的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以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等。二是畅通分流渠道。我们不能认为改革就是简单地撤并机构、精减人员,要统筹考虑,既要巩固公益性服务,又要放活经营性服务。坚持“三个一批”的原则稳步推进,即保留一批农技推广的骨干力量;放活一批市场经营的能人;淘汰一批不具备农技服务条件的人员,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要出台相关政策,用政策的优惠、经济的实惠,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手段、友情的操作推动改革,多渠道安置人员,解决分流人员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安置等后顾之忧,畅通分流渠道,减轻改革的压力,不能因改革而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建立健全推广机制。从抓制度促规范入手,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新机制。制定推广激励制度,设立农技推广基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保护其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农技人员在农技推广中获得收益。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准入关,不能把农技服务机构作为消化改革富余人员的“口袋”。对现有农技人员的资质情况全面清理,不具备资质的一律分流出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行全员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制度,促使农技人员扎实工作。
三、培育主体、创新模式,把握改革的着力点
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结合,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结合,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龙头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技推广网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着力点。在巩固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基础地位的基础上,实行挂靠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开展推广,鼓励涉农企业参与推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技推广的合力。主要是发挥五大优势,培育五大主体,形成五种模式。即发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实行联合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充分发挥新技术“孵化器”作用,形成“院校、院所+农户”的推广模式,使技术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信息优势,实行订单生产,形成“龙头企业+农户”的推广模式,由龙头企业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组织农民按照企业要求生产标准专用农产品,实现企业与农民利益的双赢;发挥农资经销商的品种优势,加快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的推广应用,形成“农资经销商+农户”的推广模式,提高农产品优质率,把品种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优势,鼓励其以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入股、带资入股、项目入股、利润提成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连心、联责、联利双赢互利局面,形成“专业技术人员+农户”的推广模式,提高农业适用新技术普及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种养大户的辐射优势,大力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利用典型大户在群众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带动周边农民学科学、用技术,形成“种养大户+农户”的推广模式,把辐射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
四、构建载体、创新形式,筑牢改革的支撑点。
改善农技推广条件,创新农技推广环境,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吸纳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支撑。一是以学校职业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镇党成校在农技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开展经常性地培训,使每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都能够掌握1-2项农业致富适用新技术。同时要把农村初级中学的文化知识教育与农业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劳动技能、农业技术培训,在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同时,培养一大批农村技术能人。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农业生产主管部门要坚持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进家、科技集市等活动,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扩大农民培训面。继续办好各类农业技术刊物,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平台;高度重视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民依靠科技增加收入。三是以基地为载体。鼓励农业技术人员以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在农村领办和创办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农民,推广农业技术、引领农业生产。政府要加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优惠、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场所,使先进技术、优良品种通过科技园的转化、示范和辐射加以推广,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有效载体。四是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目前,农技推广队伍人才断层、知识老化问题突出。突破这一制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农技人员的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知识存量水平;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热爱农技推广事业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农技推广队伍。同时要加大对公益性服务部门的扶持,重点装备具有一定优势的推广主体,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农技推广的硬件设施,保障推广人员的待遇,使其能够安心从事农技推广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组成的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7.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视三项任务
1.战略重点和布局
在科技项目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攻关。
"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科技的需求,大力发展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增产技术。(2)针对我国农产品品质较差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优质技术。采用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转化等多种途径,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不佳的状况。(3)针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技术,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4)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国际农业竞争的热点,要针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加速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5)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性强的特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以农机、节水灌溉机具、肥料、农药、农膜为主的支农工业技术研究,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6)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林业科学技术。开展生态林业、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以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体系。(8)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发展区域性综合配套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促进全国农业快速、持续、均衡发展。为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实施农科教战略西进紧急行动"。
中远期战略重点。(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基础理论
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4)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5)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6)改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7)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此外,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8)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管理水平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十五"期间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分流、制度创新为重点,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调整农业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进发展。
转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框架。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将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
分类指导。目前对农口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院所定位,分类指导。对从事农业、林业、气象、水利水文资源、生态环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对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分析测试、质量标准等的科研机构,要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具备研究开发优势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性企业或进入企业。
抓大放小,适当归并。根据未来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单位专业结构分布情况,应在专业重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依托综合性科研机构,稳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保留若干个研究院,按非营利机构运行,由中央管理;归并若干个科研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企业;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若干个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转化。
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变,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
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通过组建国家级或地方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高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集聚农业最优秀科技人才,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
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九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与经验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较,还有相当差距。在利用化学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有的专家认为与国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与少耕理论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土壤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肥料利用率稳定在50%-7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减产科技
据专家估计,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虫行为机制、害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害虫与天敌间的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产后运输、贮藏、保鲜、加工设施和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据估计,北京因粮食储藏条件而导致虫蛀、霉烂和其他侵害损失的粮食总和达500万公斤。每年约有15%的生鲜果蔬损耗掉,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植物生物技术
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畜牧业科技
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农田灌溉技术
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
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农业信息技术
计算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从世界范围看尚属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林业科学技术
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战略思路和目标
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总体目标。"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六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为农村经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带动辐射面涉及全国范围。为农村国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使用农业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为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并辐射全国。
[摘 要]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农业经济学教学改革要以课程特点为基础,教学方法上要抓住“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主线和基本内容,安排好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注重教学的实验环节,拓展社会实践环节;同时要加强研究教学技巧。通过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掌握农业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我国产生、由我国命名的一门农业技术科学与农业经济科学密切结合的交叉学科。[1]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许多实际问题。目前这门课程已成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农业技术规律,又要学会运用经济学方法评估技术应用效果,因此须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我国“三农”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为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的研讨和交流。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特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专门研究我国农业产业领域内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应用与其经济效果的经济科学。[2]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经济科学联系密切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涉及农学、工程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其构成要素为技术、经济和计量。[3]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具有不同其他学科的特点,这也是研究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础。
(一)综合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要求农业技术经济人才必须具有多学科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研究与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或较为复杂的农业技术研究项目,只有共同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
(二)计量性。计量性是一般技术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客观、合理、完善的评价时,需要做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主。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技术经济学分析和研究就是一个选优的过程,也就是在多种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优,需要用数据和数量结论说话,而离开了定量分析,各种经济方案的经济性就无法评估。
(三)实用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农业技术经济所研究的课题、研究数据和材料来源、分析的方案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建设实际,并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进行,并要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方法正确与否。总之,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大量实际资料的搜集、汇总、整理与综合设计分析,使之达到农业技术要素的合理组合,提高经济效益。
二、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
结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做到教与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理论学习和课堂练习,进行计量软件的计算机操作和案例模拟,同时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一)掌握课程结构――两条主线与三方面内容
农业技术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多学科,内容丰富,评价方法种类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学起来一头雾水,感觉好像是农业技术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估等课程内容的拼凑,不容易掌握。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课程结构和脉络认识不清。事实上,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主线清晰,内容明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牢记和掌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线和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理清思路,心中有数,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根据农业技术经济学者和教师的总结,该课程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技术线,解决的是农业技术的内在发展规律,即研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农业技术进步的规律问题;一条是经济效益线,研究解决的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问题,即农业技术扩散与应用过程的经济效益问题。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它们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贯穿课程始终。[4]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由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应用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组成。[5]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农业投入产出边际理论、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及效率评价理论、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等。研究方法包括农业技术指标评价体系、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程序和农业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其中农业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包括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投资评价等方法。应用型研究是运用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技术政策、技术制度、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问题。
(二)安排好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涉及经济学原理、经济学评估方法及应用等,要合理安排好课堂和练习的结合。一是安排课堂授课内容。课程内容难易不同,对于比较易于理解的内容或学生以前在别的课程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可以粗略讲解或让学生自学。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章节内容,如经济效率和技术进步测定部分,在课堂上需要多用时间,还要补充一些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否则有些学生一次听不懂,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在课题上,还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收获情况,同时还加强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上偏重于评价方法介绍,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因此多做练习非常重要。[6]学生们多做练习题,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知识的应用与掌握,不断巩固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步骤,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练习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算例题或练习题,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更正,或让学生们当场提出疑问,教师进行答疑;另外一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课下完成,然后提交作业,教师批改后反馈给学生。这种师生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学的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是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们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相关计量软件,结合案例来解决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相关的技术经济问题。在农业技术经济评估中,有些基本方法需要借助专门软件支持才能完成,学生们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方法,并在实际中应用。根据课程内容,动态经济效果评价、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农业生产结构及其优化、农业技术进步测定、农业技术效率的测定等一系列的实现项目,需要EXCEL、SPSS、EVIEWS、DEAP、FRONTIER等软件作为实验教学软件。实验环节要安排充分的课时,保证软件讲解、演示和学生操作时间。实验环节的教学安排要区别于一般授课安排,首先确定要解决问题、经济原理、方法介绍、计量软件以及案例,做好课件,提前发给学生们预习;其次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授课内容,重点是给学生们演示软件操作的步骤,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再次教师讲解完之后,布置课堂练习作业,并在教室巡回辅导、解疑;最后学生们提交作业,教师修改后反馈给学生。通过实验环节能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分析的步骤和程序,从而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但是目前农业技术经济学还没有比较完善的专门的实验教材,全凭教师讲解或网上搜集资料,比较局限,所以我们正在着手编制《农业技术经济学实验教材》,希望能够对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四)拓展社会实践环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课程,需要进行社会实践环节教学。本人在“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小学期实习,让学生们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以便能迅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一是带领学生们参观农业科技园区,让他们亲身体会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的神奇效果,并听取农业科技项目负责人假设项目的论证、评估和施行等。通过这样的实习,在课堂上讲授的技术创新,如无土栽培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等,学生们觉得空泛,但在参观、实习中他们亲眼看到这些技术成果,非常感兴趣,不时对技术、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问题,以前课本上学的内容立刻生动活泼起来,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二是让学生自己深入企业或农户调查,让学生确定主题、设计调查问题,调查农户或企业的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然后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写出调研报告。例如,测定全国或某一区域的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评估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等。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们掌握方法的实际应用,产生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们对我国三农情况和农业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和认识,增加感性认知。
三、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技巧
(一)结合科研。在高校许多教师都从事科研工作,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例如,本人在讲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测定时,就首先把发表在《农业技术经济》上一篇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效率测量的文章展示给学生们,学生们很感兴趣,但看到DEA方法公式比较复杂,有畏难情绪。但我告诉学生,只要学生们认真学好这一章的内容,同样也可以写出逻辑清晰、理论性强的文章。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劲头就大大增加,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结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弗商学院最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用来自于项目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之一。[7]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非常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在一起互相讨论、思考和交换意见,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分析与探讨,运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技术经济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8]
(三)适当运用图片和视频。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工具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提高授课效果。在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农业技术讲解起来很抽象,教师可多搜集一些相关图片,直观地展示技术成果。同时还可以多利用视频,将关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过程和步骤、可行性研究等,结合视频来讲解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