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20 05:55: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高职财务会计的教学体会

【摘要】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大量投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突飞猛进。由于大学近几年的扩招造成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生源质量的急剧下降,很多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改革都于失败告终。从职业院校的实际存在的财务会计的教学问题出发,根据亲身的教学体会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高职 问题 体会

近几年关于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的争论一直很激烈,什么讲述法,项目引导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的教学实践中。据市场调查,大多数企业在面试学生时,都是考察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而高职院校的这种能力和本科院校相比,差距明显。究其原因,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低下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大都要求双证毕业(即毕业时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才能发毕业证),所以大一的学生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考证上面。基础会计学得不扎实,不系统,而自身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偏差,加上财务会计综合性较强,要求有较好的思维能力,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困难重重。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许多学校大力压缩财务会计理论课的时间,增加财务会计的实训时间。这本无可厚非,如果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比例不适当,那将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为学生理论没有学好,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受很大的限制,实训老师就不得不去补理论知识。这样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二、提高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对于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中难度适中的知识点,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教师启发式的指导,以案例为基础;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或作出判断,从而锻炼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预收账款的知识点时,可引用一个案例:某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收广东从化四新公司货款60000万元存入银行。数天后,实际销售该公司的商品价款为8万元,增值税为13600,差额33600元可以补收。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做分录,有的学生分录如下:A预收货款时,借:银行存款60000,贷:预收账款60000;B公司销售产品时,借:预收账款60000应收账款3360,贷:主要业务收入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3600;C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33600,贷:应收账款33600。

有的同学将B的分录的借方做成:借:预收账款93600将C分录的贷方做成贷:预收账款33600。让两个学生代表把这两种分录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他们进行讨论。最后得出,实质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只不过是思维角度不同而已。第一种思维方法是按照应收和预收账款的定义来思考;第二种是按照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借贷的实质来思考。第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第二种要求他们联想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填写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的数据,告诉他们预收账款是一种负债,它在借方表示一种相应的资产―应收账款的增加。通过这个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在借方和贷方的不同含义以及填写资产负债表中特殊的会计科目的数据。

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改错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设置中,可以安排由老师或学生自己查找企业的实际业务案例,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由师生共同评价会计处理的妥当与否等。在教学工作中采用的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叫――改错法。改错法就是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故意出现少量的错误,然后请学生来思考和改正。平常有些学生习惯于接受正确答案,不会和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问题,因此这样的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较差,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采用改错法时,学生必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也是对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当然,教师解题时也可以特意出现一些错误,如果错误被他们发现,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学习的印象和效果。采用改错法,要事先设计好教学案例,哪儿出错比较合适,通过这个错误,可以提高学生哪方面的知识欠缺。例如计提应付票据的利息时,作分录为: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然后问学生是否有错误。学生经过考虑后会发现老师把应付票据反映为应付利息了,这样做会影响对企业将来债务类会计科目的分析,同时告诉他们应付票据的利息是票据到期时才偿还,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该把这笔利息费用视为相应的负债。同样的教学方法也适用于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有时学生找出的错误各种各样,这时就帮他们慢慢分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争取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另外,在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情景案例教学。(1)可以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企业实际财务活动来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下企业尤其是会计事务所去搜集会计案例。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开动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2)实施情景教学,通过教师对财务会计课程和实训室进行优化设计。如可以将实训室的桌子摆成像财务室那样,并在各个座位上分别标明主管,出纳等字体,使学生实训室能有身临境的感觉。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财务会计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视频、图表与文字整合为既有一定框架和原理说明,又有情景设计和趣味情节的教学参考片和教学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从抽象性、概念化学习到具体性、通俗化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师生互动与情景教学中的实景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实现立体教学。

如果学校在外面有大型实训基地,也可以直接请他们的会计主管当实训指导老师,请他们直接给学生上实训课,实训内容就可以用他们的经济业务。在实训的后期,可以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企业业务链为架构体系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因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会计服务于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资金运动的记录与反映。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筹资、生产、投资活动及生产过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业务是环环相扣,周而复始,这些业务类型不同但都涉及资金运动,财务人员需要配合各业务部门办理相关资金结算,并及时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会计这一核算工作过程是财务人员通过分工与协作,日常及时核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定期计算经营成果并报告会计信息的系统化工作过程。因此,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企业业务链为架构体系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是以企业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对外投资等会计工作对象为主线索,按会计核算工作中典型的日常业务会计处理与期末事项会计处理为时间线索,区别出纳、会计等不同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多维性课程教学方案。该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情境中,接受会计核算任务,与他人分工与协作,逐步完成各种类型经济业务的核算。

总之,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综合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基础会计、经济法等内容。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阶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出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 要】 为实现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的目标,文章试图从财务会计课程出发,探索适应高职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按会计岗位设置项目重构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的实践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能胜任各行业第一线从事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具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基本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从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据会计学科教育的自身特点,注重实践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探索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核算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是,目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本科财务会计教学的翻版,它主要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为顺序,分章节阐述各要素中各会计账户所涉及的经济业务,最后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虽然各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都强化了会计实践教学,但是这种先讲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禁锢在某个会计账户的运用上,而忽视了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现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学生沿袭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知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中具体经济业务的工作情境相脱离,缺乏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按此模式培养的会计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考试时会写分录,但一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仍然是满脸茫然,捉襟见肘。因此,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对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序化,突出实践能力,探索适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重构课程体系

财务会计课程应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与职业能力的分解,根据职业能力安排课程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重构课程架构体系。目前中小企业会计部门工作岗位一般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内部审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与分析等,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是对以上会计岗位进行分解,确定归属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财务会计课程可按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要求,并在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本课程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二)根据会计工作流程设置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中应遵循高职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让学生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中主动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财务会计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是对每章节的内容都是先介绍理论后实践,教学的顺序是“概念――要素的确认及计量方法――账户设置――账务处理――举例――小结”,学生由于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深入理解这些理论。而创新教学模式是按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是“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我们将给学生展示真实的账证资料,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进入教学内容,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嵌入各相关工作任务过程中,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实现课程与工作零接轨。

(三)根据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构建实践环节

财务会计课程应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构建,充分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课程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阶段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阶段为课程讲授前的会计岗位认知实习(校外实习基地);第二阶段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会计分岗实训(校内实训室)和会计岗位实习(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第三阶段为课程学习后的综合模拟实训(校内实训室)与顶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

三、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创设“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财务会计课程按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可划分为八大工作岗位,即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在课程组织过程中,以八大工作项目为导向,根据每个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列出应掌握的知识点。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把财务会计的每个知识点融入到课程中,同时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会计中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与任职条件,加深学生对各岗位的理解。

(二)创设仿真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

财务会计课程对每个会计岗位设置了仿真的工作流程,即“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我们首先给学生展示真实的企业原始资料,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进入教学内容,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的性质与内容,最终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相关账簿资料等,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致,实现“教、学、做”相结合。

(三)创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开设的同时,可配套开设会计分岗实训课程。该实训课程可设置九个实验,前八个实验分别按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设置,由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及提供的实验资料单独完成,第九个实验为某一小型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以小组形式来共同完成。我们把全班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老师派发原始凭证,各小组完成各自岗位的业务核算,并能把已编制的凭证传递到其他相关岗位。在独立的实训课中创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学生不仅能掌握工业企业里每个岗位的业务核算,还能处理好单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业务联系,真正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四)创设真实的工作岗位,实行工学交替

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可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到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如校内体育馆和电子阅览室的收费项目可为学生提供出纳岗位和会计记账岗位,学生超市可提供收银、仓库管理员、会计记账等岗位。学生完成18学时的项岗实习时间,经任课老师考核及格,取得1学分。通过这真实的工作岗位训练,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收据的填写方法,真假币的辨别方法、存货盘点、日常的记账工作和月末结账等账务处理方法。同时,学院还可与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月派出会计专业学生替各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进行记账,每三个学生为一组,每组一套账。通过这真实的记账工作,学生可从实际工作中掌握从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过程,真正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机构的工作流程,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实行工学交替。

四、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会计教育要求的教师是既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学院不仅要鼓励教师考取各类会计专业资格证书,还要求教师都要有企业兼职、顶岗的经验。财务会计教师通过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工作,缩短老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外,学院要从企业一线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担任会计实践课程,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由于现行的财务会计教材基本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编写的,不符合会计岗位项目教学的内容,因此,应结合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编写一套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重心,体现会计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教材。

(三)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将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放在首位。在校内,可建设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审计实训室、ERP实训室、模拟财务咨询公司等,有利于加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由于会计部门对于企业来讲是相对保密的部门,这就为会计学生的顶岗实习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有些学者建议学院成立注册记账公司,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项目,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但如何理清学院与记账公司的产权关系,这是一大难题。学院不妨在成立记账公司前,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每月派出学生到事务所进行记账,事务所的会计师也可成为学生的实践指导老师,笔者认为这是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可操作方法之一。

总之,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采用按会计岗位设置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层次的实践环节,首先创设仿真的工作流程,其次创设仿真的工作岗位,最后创设真实的工作岗位,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实现培养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会计、出纳、审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提出在保证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安排教学内容,体现各章节之间的知识逻辑性,并强化和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宜采用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关键词】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学生在初步认识会计工作的工具即会计科目,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即借贷记账法之后,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老师普遍感觉难教,学生普通感觉难学。即使一些“会计学原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普遍认为财务会计课内容多,难度大。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状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现有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了企业的供、产、销及利润分配环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导致教材编写基本上是内容面面俱到,条条框框的规定较多,重点不突出。加之我国的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准则的频繁修订、出台,造成了“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改和补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系统性,增加了教学难度。许多教师习惯于按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偏重于核算细节。由于许多学校的财务会计课时安排为72课时,导致老师讲完核算之后已经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每节课都忙于单调枯燥的业务核算,看不到会计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压抑。

从教学方法上看,在财务会计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讲述法,黑板上的一段文字或是老师口里的一段描述就是一笔业务,学生在这段文字中或教师的描述中去想象这是一笔什么样的业务,然后照葫芦画瓢地编制会计分录。有时,学生不理解业务,老师要费很多口舌去讲解这个业务,很多时间浪费在这些解释和描述上,而学生仍然会对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有许多上会计课的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将一些原始凭证和业务流程以较为生动的方式播放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观摩,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没有真正的进行原始凭证填制,没有真正的业务流程体验,虽然在课堂上、考试时会写分录,但一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仍然是满脸茫然,捉襟见肘。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既不能完全跟着准则走,也不能完全离开现行的准则。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具体准则中常规的、经常性的、与会计六要素有关的业务,如固定资产准则、存货准则、收入准则等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于具体准则中的特殊的、非经常性的业务,如会计政策变更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债务重组及非货币交易准则等,教学中可以不涉及这方面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涉及到具体准则时,教师要了解具体会计准则修改和制订的背景,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此外教师可以将这些准则以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的方式通过邮件、学习网站提供、推荐给学生,以方便学生的专业拓展学习。

(二)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重新组织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教学内容固然有其学科的严谨性和知识的连贯性,但却缺乏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如传统教材中资产要素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与后面的“收入”要素,资产要素中的“存货”与负债要素中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在核算内容上是有较强的业务关联性的。按要素分开去讲每一部分内容,学生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按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将这些有较强业务关联性的内容安排在一起去讲,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既懂业务流程又懂核算要点,还能在真实的业务流程体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将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拟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见表1:新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比较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保持原有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新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从形式上更为灵活,在章节安排上更加紧凑,前后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课程教学内容从认识报表为起点,以编制报表为终点;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为基础,以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为分析的起点,强调会计要素的涵义及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具体经济业务核算过程形成会计报表的结果,反过来,通过报表结果的具体项目增减变化来推断经济业务的过程。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既反映了基本业务的核算内容,又突出了专业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在会计学原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和账户进行较复杂业务核算的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而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单靠嘴上说说、纸上写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较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此要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结束后的集中训练。新的教学内容要求每一章节均应合理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或布置一些工作任务。

如在第一章“公司的组建与经营”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参观一个生产型企业;2.模拟创办一个生产型公司,完成资本投入的核算;3.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4.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公司财务规章制度;5. 认知公司的资产、负债;6.认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 认知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8. 认知公司账簿;9. 建账。

在第二章“供应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认知料的供应流程;2.观摩料的供应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3. 填写收料单;4.讨论料的供应的计价方法;5. 分析应付及预付款项;6.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供应的核算;7. 登记有关明细账;8. 认知国家和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9.认知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10. 认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程序和管理制度;11. 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12. 无形资产取得、使用与处置的核算。

在第三章“生产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认知企业料的发出的流程和管理制度;2.讨论料的耗费的计价方法;3. 观摩料的耗费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4. 填写发料单;5. 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的耗费的核算;6.登记有关明细账;7. 解读工资单;8.编制记账凭证,完成工的耗费的核算;9. 登记有关明细账;10.认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耗费和管理制度;11. 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耗费的计量方法;12.编制折旧计提表;13. 编制记账凭证,完成费的核算;14. 登记有关明细账;15.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问题和处置;16.认知产品完工入库的流程和管理制度;17.观摩产品入库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18. 填写入库单;19. 登记有关明细账。

通过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下,接受和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中做,做中学,既能核算,又懂管理。

三、有关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上述教学内容,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一)观摩法

将一些业务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是收集、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及有关会计事项的办理指南,制成票样或打印出来,放入文件夹供学生查阅观摩,让学生获取较直观的认知。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由于学生已学过会计学原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发给学生一个模拟实训企业的会计资料,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老师掌握实训进度,以下达实训任务书的方式告知学生应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内容,具体实训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但工作成果要按期交给老师检查以评定成绩。

(三)角色体验法

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到很多的具体核算业务,由于学生并没有接触实际工作,对于工作的分工和业务流程缺乏感性认识,而会计核算和管理往往是站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业务流程上进行,学生缺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采用“角色体验法”,即老师设计一项或几项业务,让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会计、出纳、销售人员、经理、客户等,模拟各种角色体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将烦琐、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讲到应收票据的有关业务时,老师设计第一项业务即客户甲来公司商洽业务,拟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购入我公司商品一批。则扮演销售人员的学生在得知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总经理,按公司规章制度进行事项审批;审批之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收到对方开来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开出提货单交运输部门发货,开销售发票给客户;会计人员根据销售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记账。如在讲到存货购入核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采购员和仓管员,各司其职,完成材料的购买、款项的支付及材料的入库等业务的流程及会计单据的传递。

(四)案例教学法

在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学习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给出一个公司的存货资料,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或者让学生分析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在讲到企业投融资业务活动时,运用案例资料,让学生完成从投资取得到持有到最终出售的全过程的核算,并就投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四、结束语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一课。教师应认真组织好本课程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应克服各种困难,化就业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学校应做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各项教学内容能按量保质完成。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定位思考

[摘要] 《财务会计》是一门集理论、实践、技术于一体的实用性学科,教师在传授中应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如何抓紧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财务会计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一、加强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是现代会计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为了适应国际会计惯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重修了《企业会计准则》,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必然会推动会计教学改革,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那么高职院校应如何来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这就要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让高职院校培养出既具有较宽厚的经济与会计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1.实践性教材贫乏

目前使用的实践教材种类虽多,几乎是“各自为政”。在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与高职院校配套的实践性教材,有相当部分院校采用自编教材。这些教材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环节的审核监督问题;模拟资料“过于其实”或“过于虚假”;实验的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不成体系等现象,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进程,制约了高职人才的培养。

2.实践项目单一

大多数会计模拟实验都采用制造型工业企业,且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其他行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项目还有待开发,实验项目仅停留于“报账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要求和层次低,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项目,缺乏特别有待开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

3.实践教学环境欠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手工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还有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自己的校内实验室。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认识。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虽个别高职院校在校外建立了实训基地,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实习学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工作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忙于找工作,根本达不到预期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效果。

4.有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匮乏

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后形成的,导致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偏低,具有一定研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更少。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教学任务繁重,知识结构老化,没有精力参加进修,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流程缺乏感性认识,在指导实践教学中,往往力不从心,也不清楚当代经济发展究竟需要哪些新技术,这与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是不相称的。

5.教学观念陈旧

对高职的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的很明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

1.领导重视,建立以素质、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

(1)更新观念,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首先,学院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实践性教学改革。坚持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尽量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理论4:实践6),更新实验内容,重组实验课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实验单独设课,增开实验选修课程。同时加大实验经费和实验教学设备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验基地,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其次,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2)更新观念,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搜集会计案例,充实教学资源。教师在模拟案例的设置方面,应考虑有关国际理论与实务(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面;应开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学生也可根据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编写统一的、权威性的高质量财务会计实践教材

(1)要保证实践教学取得好效果:必须有一本好教材!必须有一本好教材!因此必须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编写制度,组织那些具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的教授、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实验课教师、会计实务工作者和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教师共同组织编写,做到教材共享,既减少重复劳动,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选用或编写的教材应具备“全、新、实、简”的特点。所谓“全”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选用的经济业务类型应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所谓“新”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应能反映最新的会计、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谓“实”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中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应符合现实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所谓“简”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选用的经济业务应尽量典型化,即具有一定的“简约性”。同时,在基本资料中设置少量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等,以解决目前模拟实验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的问题。其次,还可增加一些非常规的经济业务,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兼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或考虑与企业联合建立自身的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实践人员担任实习基地的各科室负责人,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2)采取上送下派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按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财会教师读研或到国内外高校学习进修,以提高会计教师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选送会计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到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进行适当地社会调查,既可以由学校联系对口单位,也可以针对会计改革的热点和专业教学研究中的重难点,由教师自发组成专项调查小组,搜集整理资料。

(3)适应社会,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会计的时效性强,不仅是从核算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专业教师都应与时俱进,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校内实验室应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电算化实验室和ERP沙盘综合实验室等。现代会计教学中,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在手工会计实验基础上应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做到教材、数据共享,使两者融为一体。

(2)实践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校内模拟实习,也不要让学生实习仅仅流于形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从政策、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应积极寻求出路、拓宽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路,把财会管理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3)引进建立德国式“模拟公司”。实践证明,“实验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长相关知识,但没有外部相关部门的配合,还是摆脱不了“闭门造车”的境地,远远不能和“模拟公司”相比。学校应在教学理念、实践方式、实践手段上大胆创新,国家也要加大各级实践基地的投入,借鉴德国“模拟公司”的运作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减少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时间,实现“无缝衔接”。

5.加强实践性教学考评,完善评价体系

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评,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可以从实训纪律、实训技能、实训报告、撰写论文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训成绩,其中以实训技能为核心,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办法:(1)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增加会计模拟实习课的份量,加大实账处理的考核力度;(2)探讨抽题考核的新办法,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用于毕业考试)。(3)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采取层层量化;(4)尝试运用计算机,减轻评价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