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

时间:2022-06-06 03:30: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浅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 教学内容 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经过了起步和快速发展以后,逐渐趋于平稳,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但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专业未来的发展。本文针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经过了起步和快速发展以后,逐渐趋于平稳,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但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专业未来的发展。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就从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商务英语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已明确提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建立课程标准体系首先需要从课程设置着手。商务英语专业应当遵守“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接轨”的“三接轨”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以往与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趋同的弊病,去除冗余的重复建设性课程,将“语言+技能”的培养理念贯彻始终。我们可以按照专业群必修课、专业群限选课和专业群任选课等模式划分,把学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所应具备的所有语言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都涵盖在内。我们的商务英语专业一直以来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本身就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理论文化基础,又缺少就业的导向作用,所以对高职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天翻地覆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具体问题:

第一、英语课程和商务知识课程衔接不合理。低年级注重语言课程,注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高年级的时候增加几门商务知识课程,但是只有汉语的课程,其实所谓的商务英语专业基本上还是英语专业。达不到设想的“英语+商务”的合二为一。

第二、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各个院校都看到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也在教学中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但是我们看到,有的实践课程,学生根本没有高质量的完成,有时候可以说是应付了事。比如学生的商务文秘实训,因为实训设备的限制只能帮办公室老师整理整理文件,打扫打扫卫生,这跟公司里的文秘工作相比根本不一样;外贸函电实习,只是在教室里把书本上的单证重新做一下。而英语应用实训只能是听一听英语歌曲,看一看英语原声电影,用英语表演个小节目等等。

第三、实践实训缺乏条件和场地。实践实训课程出现在了课程设置当中。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教学中,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本,一本教材。各个学校对文科教学的投入不过,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投入就更不够了。面对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还是几间教室,几本书,几位理论课任课教师。

综上可见,课程设置中的问题还很多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我们再看看教材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本没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材。市面上带有商务英语几个字的教材很多,但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就凤毛麟角了。我们使用的教材绝大多数是本科的教材,起点高,难度大。本科的教学目标也不等同于高职的教学目标,所以这些教材只能由教师遴选使用。只是在近两年,教育部才牵头出版社和专家共同出版了一些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但是因为时间短任务重所以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二、商务英语教材内容缺少更新,编写者水平有限。商务英语教材这两年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可是细细看来,我们发现很多内容都基本上差不多。编写者抄来抄去,缺少创新。比如说在许多函电的教材中还会见到“telegram”这样的词,现在的贸易往来中,“fax”都用的少了,广泛使用“email”。编写者大多是一线的教师,缺少商务实践,所以编写出的教材很难有“新”东西。

第三、商务英语教材缺少英语和商务的结合。我们认为很多商务知识课本如果能用简单易懂的英语编写,这样的教材才能让学生既提高英语知识,又学会了商务知识。但是现实中,英语版本的商务专业书籍,太难,太晦涩难懂,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根本无法读懂,更谈不上学会,学精通了。所以必须得给高职高专学生出版使用适合他们水平的教材。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给出以下对策。

第一、整合相关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首先要求学生在三年内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要掌握商务知识,其实相当于学习了两个专业,理论课时量是有限的,所以就要在最大限度上整合相关课程,避免重复学习。下面分别以英语课和商务知识课为例说明。

比如以前要在入学一年级开设多门基础课如《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五门课平均一周四学时就要占二十学时,再加上公共基础课的体育,哲学,大学语文课等,让学生有吃不消的感觉。所以,可以把五门课整合成两门课《英语精读》和《英语视听说》,当然这时的《英语精读》课时要稍微增加一点,把泛读的内容留在课外,把语法课融合到精读课里边,把听力和口语融合改成《英语视听说》,这就要求教师很好的驾驭课堂,把所有的内容合理的讲授分配给学生,达到预期效果。

商务知识的课程中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实务》合成一门核心课《国际贸易实务》,并将内容按照贸易进展的顺序讲解;以国际货物买卖为对象,以贸易术语和合同条款为重点,以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为依据,联系我国外贸实际案例讲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及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与一般做法。按照贸易发展的顺序讲解:商品的品名、质量、数量和包装;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磋商;出口商品报价、还价核算;贸易合同的内容;国际结算方式及信用证审核;进出口商品检验;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报关实务;进口贸易;国际贸易方式等,完全与操作顺序匹配,也与实际业务顺序匹配。

第二、选取或编写合适的教材

选取或编写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调研现有相关教材、当前生源层次和师资情况、受众需求等因素,根据教学双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确定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做到“以学生为本”,明确培养目标。同时,教材应该既注重传授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交际技能,又注重与各有关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使学生受教后,能够在专业岗位上学以致用,真正以英语为工具,服务其商务专业的相关工作。具体来说,高职高专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强调理论基本够用,重在技能培养,因此其商务英语教材应该定位于实用性,教材起点应该较低,并配有大量实践训练,侧重在实际商务场景下的语言使用,体现“学一点,会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教学指导思想;另外,同一层次不同年级的商务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商务知识侧重面和侧重点应不尽相同。

第三、商务英语专业教材要具有“立体化”的特色。

所谓“立体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印刷形式而言的,教材不再局限于文字印刷品,而是集书本、磁带、录像、光盘、多媒体课件、网上课件等于一体,将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输入方式有效结合,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配合教学过程。它使教与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地延展,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真正将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

第四、大力编写和使用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有效结合的教材。

在学生经过一年的英语知识积累以后,应该尝试双语授课,及使用英文讲授商务知识,这类教材,目前来看,如果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内容过难,不符合高职类这个层次的学生使用。所以应该针对高职高专水平的学生编写有针对性的英文商务教材。这才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经之路。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就业和能力为导向,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当然,教学内容改革与更新需要广大教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实践和工作中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 “弹性订单式” 就业导向 产学合作

论文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与产学合作的重要途径。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弹性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拓宽高职应用外语类专业产学合作的思路。本文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必然性,实施商务英语“弹性订单式”培养的条件及实践三个方面探索“弹性订单武”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订单式”培养或“订单’,教育,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指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与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针对岗位(群)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进人用人单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安排学生就业;企业的“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订单”培养规划。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必然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国际上的先进教育模式提供了现实的参考。德、日、美的“双元制”、“产学结合”、“合作教育”的职教模式,都走的是“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而不是职业校在唱“独角戏”。这些成功的办学经验也成为我国开展“订单式”教育的有力借鉴。其次,社会及企业对“合适”人才的需求也是实施这一培养模式的现实要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企业意图,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的人才,为企业储备和培养了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性人才,成为企业发展“合适人才”的基地。这种“量身定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招工难”的社会压力,实现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最后是国家政策导向的推动。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总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进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向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模式与办学理念学习的结果。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弹性订单式”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条件

所谓“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除传统“订单式”培养中的“校企实际订单”外,学校要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综合分析社会长远需求,制定“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高职院校在综合分析“企业需求的实际订单”和“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lz]’’弹性订单式”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着眼于当前,也着眼于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弹性订单”涉及面更广、更灵活、更具前瞻性。

商务英语专业是以语言为依托,以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和基本的商务知识为目标的英语语言学和经管知识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专业(3]。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而构架这一模式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一)有接纳商务英语人才的大批企业

制定“弹性订单”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开展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和人才需求的走势,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不同于加工制造类、服务类等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没有具体的行业和产业背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技能复杂。尽管许多单位都需要该类人才,但需求量有限,不成批次。要实施“订单”培养的难度更大,所以突破口应放在同一行业或类似行业的企业群而不是单个的企业。“订单”规模受到企业规模、企业所属行业背景、专业属性等因素制约。

(二)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企业愿意接受“订单”的重要前提。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行“订单”培养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校内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按照企业实际需求来设计和布置,配备符合培养目标的常规和先进设备,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运作,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培养企业意识。全方位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依托,学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有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的硬件条件满足后,还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但要精通理论和业务,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培养、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技术革新与改造,参加教学改革与教材编写等;二是引进,可从订单合作企业或社会上引进高级商务经理或企业家。订单教育中,许多课程是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承担的,他们是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弹性订单,'1A养模式构建的实践

自周济部长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之后,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数量在全国逐渐增大,专业覆盖面逐步加宽,发展势头良好。其中商务英语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弹性订单式”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开展“弹性订单式”实践教学应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4]院系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和了解企业对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数量及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邀请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到学校实地考察,了解学校的现状,通过双方领导的互访,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二)“弹性仃单式”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商务英语“弹性订单式”采用“2+l”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式: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课程模块开发、教学实施和质量考核、实习实训、师资培训、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教改实践。具体分九个步骤进行:(1)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创新开设专业方向或班级,建立专门委员会,管理监督该项目的实施;(2)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制定教学计划;(3)根据教学计划,设置课程模块;(4)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5)教育质量考核方式创新;(6)创新教材和相关教学文件;(7)师资职业素质培训;(g)建立校外实训基地;(9)相关的教学管理创新;等等。

(三)“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围绕“订单”培养目标展开,与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在一、二年级学生重点打好语言基础,掌握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英语学习和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融合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相应的商务知识及业务能力。二年级下学期专门开设为“订单班”设计的“企业课程,’,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请企业相关人员开设讲座。三年级上学期即按“协议”规定安排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实习报告,使学生既获得企业经验又获得对企业及行业的理性认识。

(四)“弹性仃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方法

在管理方面,学院、企业共同实施,学校负责考核学生理论教学,企业负责考核顶岗实践教学,并给出相应的定性与定量的考核结果。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班级学生的选拔组建和与企业的沟通等工作由系实训中心负责;学生在企业期间,作为企业正式员工,由企业负责学生的食宿并按照其正式员工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同时学校将安排专职指导老师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习工作中的问题。

四、对高职商务英语“弹性订单”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高职商务英语在实施“弹性订单”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也感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采取解决措施。首先,“订单”教育还没有成型的激励模型与方案。建议企业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奖励或处罚。其次,在订单教育中,不同的企业和岗位要求给正常的教学组织带来很大的困难,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开发课程和指导教学,保证课程的针对性和教学秩序的稳定性。

推行“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用人单位对高职办学的需要,更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型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摸索和创新实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和疏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总结和完善。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浅析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途径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专业教师 双师型

[论文摘要]通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实践探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网络兼职、实地兼职、学习考证等方式有效实现,从而解决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难题。

《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这十年期间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要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师“双师”素质为重点的培训任务。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中提到“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且时间紧迫。

一、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

《规划》中提到要依托相关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商务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培训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在职教师,提高师资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教学水平、职业素质能力,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教研教改的开展。

根据对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网2012年全年的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12年培训计划的统计,其中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屈指可数。2012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网上公布的培训计划中,和英语或商务英语相关的计划只有5项。

由高等院校建立的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模式大多为寒暑假召集教师到基地,专家讲座与高校参观或企业参观相结合,然后颁发结业证书。这些培训项目中只有部分培训列出了考核内容,大多不能进行客观考核。

针对武汉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建设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国家与学校经费的支助下,大多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参加了国内“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培训,证书获得率为100%。培训之后,和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一样,教师们仍不敢称自己为“双师型教师”。调查结果表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参加完此类基地的培训活动之后,依然没有变成“双师型”。他们只是获得了“双师型”教师的认证证书,但并不具备“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规划》中所提到的由企业所创办的培训基地并未普及。因此,目前除了培训基地之外,国家或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推出切实可行的途径,真正使得商务英语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二、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缓慢的原因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高职英语专业存在理解误区。商务英语专业有别于培养大众型服务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可以让其从事与英语相关的涉外事务。因此,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只要能用英语做到“能说会道”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建设“双师型”。

原因之二在于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内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方向。据统计,国内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方向主要为翻译、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方向的差别势必决定课程设置的差异和师资方向的差异,这样就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在专业内采用统一的模式,难于建设。

三、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索

事实上,在高职的范畴内,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以培养高端语言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自主摆脱传统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束缚,突出培养学生涉外场景下的语言技能和对策。要实现这些,就要首先让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实现“双师型”。根据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建设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工明确,确定目标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培养,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应该针对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让专业教师有明确的课程方向,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该方向课程的授课,是切实实现“双师型”的前提条件。正如上文所述,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往往设置了不同的方向,只有根据专业设置的方向让专业教师做到方向明确,才能为其自身“双师型”角色实现确定目标。

授课方向明确稳定,不仅能让专业教师将该方向的课程挖深讲透,将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贯彻落实,还能让他们理清“双师型”教师角色实现需做的努力,无需担心努力白费。这样,对其个人的专业知识深化也有促进,从而有效实现“双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专业教师实地兼职或网络兼职

专业教师确定了专业课程授课方向后,就可以着手与企业联系,有针对性地获取企业工作经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中提到推进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累计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活动是实现“双师型”角色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以翻译方向为例。专业教师可以与本地的翻译公司联系,担任其兼职翻译,定期参加公司活动;也可通过网络与国内外的翻译公司或网站联系,兼职翻译其分派的稿件。

以外贸英语方向为例。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企业建立联系,兼职参与其涉外事务,如英文网站的维护、产品英文信息的、参与贸易环节等。

以旅游英语方向为例。专业教师可以实地或通过网络参与国内外旅行社的与英语相关的旅游服务项目,如旅游线路的介绍、会议安排、景点接待等。

这样在不影响实施教学任务的同时,专业教师可长期获得企业工作经历,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并使得教学内容符合岗位的实时要求。

负责同一方向的专业教师互相协作配合,以团队的方式参与企业的工作,更能有助于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三)鼓励专业教师学习与考证相结合

在鼓励商务专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企业兼职工作的同时,应鼓励他们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参加相关证书的考试,做到教学相长、考学相长。16号文指出,职业教育师范生毕业时,既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也要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划》提到要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可见,专业教师获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双师”认定的条件之一。

据调查,80%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除了授课书本和相关参考书之外,鲜有阅读书籍、系统学习文献的习惯。调查中,有57%的商务英语教师表示任教后,没有阅读过除课本以外的英语类书籍。然而,教外语绝不单纯是外语知识的传授,而要与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紧密结合。[3]

因此,鼓励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断学习外语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很有必要。与证书相结合,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检验学习成果。如外贸英语方向的教师可以参加外贸跟单员、业务员、电子商务师等证书的考试,翻译方向的教师可以参加翻译资格证书等考试,旅游英语方向的教师可以参加英语导游资格证等的考试。

按照这一模式,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均担任了企业的兼职工作,他们不仅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充分参与了企业涉外事务,很好地实现了高职高专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据学院招生就业办统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达93%;用人单位对于该专业的毕业生也予以充分肯定,从2004年开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人力资源公司每年都会来校为企业招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只有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语言教学能力和商务知识应用技能作为建设目标,综合提高教师素质,将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其需要的合格高技能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试析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下的师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成为高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打造一支符合专业发展特色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文章对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下存在的师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实训 师资队伍

在2002年颁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实践教学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合作的重要力量;是高职高专院校实践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的主力军。”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中,打造一支符合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商务英语项目设计实训模式是以目标与成就为导向,以项目设计为主要形式,将劳动过程系统化的先进教学理念贯穿其中,集项目确定—项目分析—项目策划—项目管理与评估为一体的系统的实训模式。该模式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将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商务能力的培养有效地结合,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是适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方式。该模式在部分高职学校已有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师资队伍建设仍是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加强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下的师资现状及问题

1.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投入不够。尽管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没有摆脱学科式教育模式,强调师资队伍建设,但重视的却只是学科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甚至认为实践教学“人人可教”。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学校层面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视与投入不够。多数院校重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以及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对于实训师资这样重要的“软”条件却几乎没有任何的投入,以至于大部分的实训室场地宽敞、设备精良,却缺少优秀的实训指导老师,实训室主要成了参观的摆设,而实训教学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历为英语专业的教师,语言教学能力很强,但商务知识技能稍欠缺,主要承担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语言基础课程;二是学历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也就是所谓的科班出身,在具备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对商务知识技能也有一定的掌握,主要承担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训课程;三是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从目前的实训师资队伍结构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极少,初、中级以及未评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虽然能够勉强应付日常的实训教学,但在实训模式改革、创新等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能力还很欠缺,专业实训改革很难有所突破;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教师多以35岁以下年轻教师为主,严重缺少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既能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又能进行实训教学改革研究的骨干教师;三是专兼职比例不合理:虽然高职院校办学评估对专业师资的专兼职比例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参与教学的兼职教师并不多,兼职教师所占比例太小。

3.双师素质有待提高。高职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实践教学更是如此。在国家政策和各高职院校的大力推动下,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逐渐增大。但各界甚至包括教师自身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仍存在误区。大部分人认为仅满足拥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就具备了双师素质,把这一标准作为成为双师的唯一标准,以至于许多教师积极加入考证行列,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目的也偏离了方向,变成为了考证而考证,考完后则将证书束之高阁,对于双师素质的养成没有多大意义。目前,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师资队伍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比例较大,但具有行业工作背景或到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的较少,实战经验仍然缺乏,对行业的最新动态也不太了解,对于项目设计这样专业综合性实训的指导仍不能胜任。从而导致项目设计实训模式中,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不能很好地开展,项目设计实训模式的真正优势得不到发挥,实训效果也大打折扣。长此以往,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

4.缺少合理的实训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师的评价,至今仍没有一个适合的评价体系,对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教师的评价更是如此。许多高职院校只是在教师考核文件中,对教师有无承担实训课程有规定,但对于实训效果的评价则没有规定,实训教学的好坏对于教师本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的效果。

5.实训师资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在实训教师的激励机制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时都着重对教师学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在岗位定级、工作量计算、奖金津贴、培训进修等方面,则大多按照职称高低、资历深浅等因素决定。对于实训教师的工作成绩没有制度上的认可,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激励。反而,由于晋升职称、年终考核等需要,加之没有对实训教师的激励机制,多数实训教师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理论研究、撰写论文等方面,而对实训教学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训效果。

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1.转变认识,重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认识,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与教师科研教学队伍建设同样的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鼓励教师特别是具备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高水平教师加入实训教学队伍。学校可以采取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规划中、在教学部门中确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师资比例、完善实践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具体措施,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可以将项目设计实训师资建设计划加入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中,做好规划和实施。

2.建立实训师资培训长效机制,系统规划职业发展。与理论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不同,实践教学师资的培训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强教师的实际业务技能而不是理论研究水平与学历提升上,制订系统的、动态的培训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并形成实训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教师系统规划其职业发展。相对于校内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走出学校、深入企业的师资培训更加适合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师资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长期的教师培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培训、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在真实的业务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并将所学所得应用到项目设计实训指导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系统的、动态的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实训教师不但能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具备了适应其发展的专业技能,有助于系统地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3.教师下企业、专家上讲台,打造专兼结合双师队伍。一是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实训师资来源渠道。深化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专家为实训指导老师。行业专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同时也因为工作太忙、校内待遇太低等因素极少参与到实训中来。校企合作共赢是前提,要想深化校企合作,吸引企业优秀资源,就必须搭建一架连接校企共同利益的桥梁。校方通过教师深入企业,结合企业具体需求,为企业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开展员工培训等形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企业通过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实训,为实训师资来源拓宽渠道。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好校内外两种资源,提升实训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二是灵活指导制度,实行双导师制。改变一直以来的一门课程一个教师的指导制度,实行校内、校外结合的“双导师制”。充分考虑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各有所长,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制订实训方案,但在校内阶段以校内教师指导为主,校外阶段以企业专家指导为主,最后共同评估实训成绩。双导师制既发挥了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的专长,也提高了实训师资队伍的整体“双师”素质。

4.建立实训师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实训效果。要保证实训目标更好地实现,必须有一个对实训教师进行合理考核评价的体系。学校应该像考核理论课教学一样,建立相关的实训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训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应该区别于对理论课教师的评价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成果。通过建立合理的实训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和公正地评价实训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有效地保证实训效果。

5.健全实训师资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环境。健全的、良好的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就要健全实训师资激励机制,为实训教师的职业发展培育良好的成长环境。在相关政策上对实训师资进行适当的倾斜,比如在聘用实训教师时,可以打破常规的要求,在能力和技术优秀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学历、职称要求。鼓励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在顶岗锻炼期间,保留待遇,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在科研奖励的同时,也将实践教学成果作为科研成果上报并给予奖励。适当增加实训课时的系数,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加入实训教师队伍。只有健全的实训师资激励机制的保障,实训师资队伍才能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结束语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综合实训的项目设计实训模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在各项制度的保证下,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实训教师队伍,才能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浅谈辩证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

论文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实践性 辩证分析

论文摘 要: 实践性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常被夸大或缩小化。辩证分析实践性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地位是科学组合本专业三大教学板块,即英语语言、商务理论、实践技能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任务,提出英语语言教学必须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工作重点。专业实践性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校内外实训贯穿在语言及商务理论教学中。

1.引言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处理国际商务的英语人才,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商务英语专业每年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逐年扩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热衷及教育界的重视。而专业的实践性更是该专业被讨论的核心话题。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体系由三个模板组成,即英语语言能力、商务知识、实践技能。毫无疑问,高职商务英语较普通英语的竞争力在于其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商务技能培训。但是,如何权衡英语语言教学及技能培训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看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也是值得专业界思考的问题。目前,在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两种极端现象。第一种是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都埋在英语书堆里,记单词、背句子,学习的目标是考四级,过六级,或者考取相关的商务英语专业证书如BEC。第二种现象是很多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对以后工作帮助不大,必须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及经验。他们认为现在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看重毕业生有没有实践经验,所以虽然人在学校,心却在校外。他们到处做兼职,把很多精力都放在校外的实习中。这两种现象,都脱离了商务英语专业基本概念及教学宗旨。那么,应该如何权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下文我通过总结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看法。

2.专业实践性的辩证分析

对任何事物都必须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对高职商务英语的实践性也同样,必须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其忽视或者过分的重视都会给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不良后果。

2.1科学定位专业教学任务

很多高等院校主张“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的实用性。有些高校甚至到学生单位进行调查,调查的核心问题是:“我们所教的知识是否能用到实践中”、“你们企业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的学生”。根据反馈的信息,学校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或者有些学校甚至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订单培养”。这种教育理念一方面确实体现教育服务社会需要的教育精神,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另一方面也走上了教育功利化的道路,高校成为了培训机构,违背了高等教育应该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英语里education(教育)与training(培训)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不一样。高等学校,无论是高职还是普高,都必须走education的路,而不是training。虽然高职高专崇尚“学以致用”,但是高等教育不可能真正做到所学的每一知识点滴都能运用到具体工作实践中。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思维,以及办事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思维及方法,在工作中才能得体地应付万变的事物。具体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首要任务是扎实掌握英语语言基础,包括一般的听、说、读、写,其次是了解一般性的商务知识,比如经济学、管理、营销、国际贸易、谈判技巧等,另外还要适当地补充实践实训课程,如单证制作、贸易实务操作。学生学时有限,三个板块——英语、商务知识、技能操作必须有次重分明。在这种学科定位基础上,学生才能学到专业最重要的知识,从而避免过度强调实践,脱离语言中心而浮于表层教学的现象发生。

2.2强调英语基础语言教学

辩证分析法主张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英语基础非常差。这是因为高职院校一般为专科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低。而近几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般不用通过英语考试的筛选,都是只要愿意报读就可以被录取。这更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上失去优势。先天的不足只能靠后天的弥补。高职学制一般是三年制,最后一年是学生实习学年,学生能在校园安心读书的时间只有两年。在短短的两年里面,要学好一门专业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像英语这样必须靠日积月累苦读出来的专业。就高职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要在两年内掌握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难度是很大的。如果这两年不下工夫,那么学好商务英语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根据商务英语学科特点,即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积累与商务学科先基础、后实践的特点,从纵向来看,课程设置总体思路为:一二年级落实英语基础,强化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开设相应的基础和技能课;从二年级开始才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类及实践类课程”。[1]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一般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如果英语没掌握好,纵然学生有很好的操作技能及兼职经验,也很难独立完成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业务者来说,缺乏英语语言的支持,其他一切技能都是空中楼阁。所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务必把英语基础的学习看做重中之重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学习语言,争取最后成为英语语言的良好操控者。

2.3专业设置中体现实践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实现。第一,课程设置及专业培养方案中适当安排实训课程,校内配套有相关的实训基地,如商务实训室、试听说实验室和国际交流实训室,实训课程在实训室里上。“指定符合本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学生在校三年的实践内容,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与教学全过程,形成系列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2]教师设置贸易情境,“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法,推行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利用各种资源,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实施实践课程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验、操练和实践”。[3]另外,专业培养方案里,至少安排第六个学期顶岗实习。通过一学期的实习,学生完全可以积累到相关的工作技巧。第二,学校必须联系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必须是处于正常运作的企业或其他单位,比如外贸公司或广交会。学校可以争取与广交会签订协议,利用每年的春交会、秋交会安排学生实习,让学生接触国际贸易第一线,或者企业实训基地,在适当的时候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了解企业的运作及经营。第三,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适当做兼职。寒暑假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企业实习,了解行业的情况,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也对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自己喜欢或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毕业的时候有的放矢地寻找自己想要的工种。第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即为能胜任商务英语理论及贸易实践教学的教师。为体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学校在建设教师队伍中必须保证“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并为教师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利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到企业实践或兼职,并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

3.结语

辩证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就是要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及高职办学的实际情况,一分为二地看待实践性在专业中权重。在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中,既不能忽视该专业的实践性,也不能过分地强调而颠倒了专业结构的本末。英语应该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的重头戏,离开了英语,其他外贸技能都是空中楼阁。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必须体现出专业的实践性,但不能离开英语学习这个基本点。科学地、合理地对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才能使学科最终成就一批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素质的、有培养潜力的外贸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 高职 商务英语 专业课程 标准体系 构建特色

论文摘要: 改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首先从课程这个根本点出发,构建起多元化的完善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从而指导和规范教学工作。本文就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建构及其特色作一探讨。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日益凸显、国际贸易往来日渐紧密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一直是高职院校中广受学生青睐的专业;然而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使其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快速地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良好地融合到相关产业当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本专业的整体建设,其中体现高职特色、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相应课程的开设和完善更是商务英语专业赖以安身立命的基本。

尽管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步凸显出有别于本科学院的自身特色,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要提升学生英语运用和专业实操双向技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建立起符合高职特色的课程标准体系,从切合高职教育特色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思想出发,重新思考各类课程的定位和要求,明确目标和方向,实现课程教学的合理创新和规范有序。

二、打造特色鲜明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要打造体现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就业为方向”的课程设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已明确提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建立课程标准体系首先需要从课程设置着手。商务英语专业应当遵守“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接轨”的“三接轨”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以往与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趋同的弊病,去除冗余的重复建设性课程,将“语言+技能”的培养理念贯彻始终。我们可以按照专业群必修课、专业群限选课和专业群任选课等模式划分,把学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所应具备的所有语言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都涵盖在内。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体现这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1.语言基础课程(专业群必修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积极性,在基本语言能力上做到全面提升;同时改变学生过去那种被动、应付式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依其最大利益来读书,为他们将来就业、升学、终身教育做准备。

2.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群限选课)则显现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即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等岗位一线需要的,能直接应用所学知识,具备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要考虑英语教育的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将学生将来走入商务职场所需的技能课程纳入范围当中。

3.在提升语言和技能水平的同时,课程设置还应紧密结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开设一些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需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任选课程。

(二)“多元化、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包含多样化和弹性化的评价制度,改革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多元评价体系。而从目前的课程评价方面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评估考核学生的方法仅仅是英语卷面考试,主要内容是趋同于本科院校的知识性和基础语言性考核,标准则是分数的高低。这样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无法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对学生的考核是单一片面的。

要想真正达到公正客观评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我们应该搭建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需求,不光要考查期末成绩,还要考查平时表现;不光要检验知识掌握程度,更要检验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从而实现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的三方有机结合。同时,课程标准还应该依据社会、企业要求,由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将教育标准与企业(或行业)标准融合,并且把课程考核与相关职业证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进行从头至尾、全方位、公正合理的考评,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考核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摒弃盲目和形式主义。

(三)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纳入课程标准范围。

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单一以课程本身为载体,还应该将课程的实际操作者——教师纳入课程标准构建的规范之内,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让教师规避教学的盲目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避免课程安排的随意性。因此,这就要求从基本素质要求、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教学质量要求等几方面对课程执行者——教师进行理性规范,让教师明确职责,从而形成“教师—课程—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职业能力的要求较为关键,让教师自身通过各种一线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成为区别于本科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高职特色。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的构建应该在对传统教育模式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要贯彻以人为本、能力优先的教育理念,把“能力本位、素质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参与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标准构建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中国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理性探讨,结合国内外外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今就业形势下对人才的岗位需求,构建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又符合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为切实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试论如何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社交礼仪;商务礼仪

论文摘要:礼仪教学的实践性较强,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好并能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结合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地改革礼仪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

交际习俗与礼仪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了解丰富的礼仪知识。因此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具体方法可以如下:

一、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进行专门的礼仪训练

笔者认为可以开设《社交礼仪实训》和《商务礼仪实训》这两门课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礼仪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一)改革教学内容

1.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安排课程内容。掌握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与气质是实训课程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章节为主要内容,其余章节或自学,或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完成,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重点,又能兼顾知识的系统性。

2.教学内容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社交礼仪实训课程上加入西方礼仪习俗训练;商务礼仪实训上侧重介绍在商务场合上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商务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礼仪。

3.礼仪实训因其时间短,及其课程本身具有较高的形象、视觉要求,有些内容仅靠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礼仪要求,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上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光盘结合观摩分析的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理论知识的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力求系统生动地向学生讲授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

4.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穿插丰富的案例。

(二)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法、演练法、互动法、直观感受法、对比互评法、情境法、课内外结合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开拓动手操作的渠道,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在各种阶段性训练的基础上可举办一次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面试情境模拟表演”,模拟表演的内容由学生自定题材、人员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自写台词、自设场景,进行精心准备并公开在课堂上表演。通过情境模拟表演,可使学生真正处于教学与实践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能将所学的内容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三)改革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融会贯通与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重点放在实践操作的成绩上,结合实训报告、课堂表现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成绩评定。礼仪实训教学应当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举办形象魅力大赛,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礼仪的魅力。

二、将礼仪教育渗透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中

文化因素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此将礼仪知识的讲解渗透到不同的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学习和掌握礼仪知识是现代商务组织和个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应及时发现礼仪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礼仪课程教学环境必将得到有效改善,形成良好的礼仪实践范围,提高礼仪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浅析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符合现代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开展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实践。将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学科知识、职业特点以及行业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引言

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嘉兴市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全力拓市场,全市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根据市155家重点联系企业的监测,有近八成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增长,其中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企业占48.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0家机电类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57.5%,54家纺织服装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46.3%。外贸出口队伍不断壮大,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276家,同比增加394家。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嘉兴共遭遇了来自印度、土耳其、美国、欧盟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2起贸易经济调查。涉案金额4708.69万美元。主要涉及玻璃纤维、紧固件、纺织、轻工等行业。在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符合现代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

因此,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将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学科知识、职业特点以及行业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项目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我国,对“项目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局部实践西方的能力本位课程,然而当时只关注如何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选择课程内容,没有深刻认识到依据工作任务重新设置课程,确定新课程结构的重要性。这些课程只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只让学生获得一项项孤立的技能,而无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能力即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个体能富有智慧地完成任务时,才能具备职业能力。因此,项目课程应该以其鲜明的职业性、综合性、人本性,融知识训练与能力训练于一体,代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实施中,要防止市场的短视性、逐利性和盲目性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扎实推进电大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地方经济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经贸英语人才。

三、“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的课程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一是校企合作开展项目提高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多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作共建,共促发展。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有协议、有合作地组织开展项目训练。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并且在人员的数量、素质、结构、责任感要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比如,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到外贸企业——学校的实践基地进行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结算等单项训练,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将各个单项训练的内容和技能联系起来,相互融通,提高综合技能。这一系列商务实践模拟活动,力求以真实的素材、先进的手段与方法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中学生们积极性高、不怕脏累、干劲十足,实训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在岗实习的工作指导还不够深入、细致,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业务档案不完善等。我们应该加以改进,建立详细地记录学生实习的单位、工作情况,以及教师跟踪指导的具体资料,转变教师笼统分派指导任务的管理方式,实现有效的教学监督。

二是模拟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模拟企业经营实训以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为背景,采用把企业搬进课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训室可以步入另一个工作环境,同时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边说边做,使整个企业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外贸函电的传递过程,熟悉单证的种类,在逼真的环境的环境中提高应用能力。

四、“项目课程”教学项目的开发和设计

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学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改革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式教学,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把职业能力要素分解、转化,组合成教学单元与实训项目,构造模块化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实训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针对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从事外贸的特点,在项目课程设置时要立足商务,向进出口贸易发展,培养进出口贸易单证员,报关员等,强化如单证英文识别,运输报验,托运,投保等英文实践操作,从而培育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适应全球经济需求的高级商务人才。

在“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设计上,必须围绕着岗位技能训练展开。在项目设置上,根据开放式商务贸易技能训练的要求,其训练体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单项训练为第一阶段,比如: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商务谈判等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为第二阶段,比如:通过模拟外贸公司等形式开展综合实训,将学员学习的各单项的技能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当今外贸企业的用人要求。最后,基地训练和顶岗实习训练为第三阶段。即让学员深入企业,在实战中检查学生在校学习和训练的效果。锻炼应用能力。当然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岗位落实后,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要细致,不能流于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具有相应专长的教师给予指导。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参与,跟踪辅导,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关商务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准则,扎实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技能。

总之,在“十二五”的开局年,嘉兴广播电视大学要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综合优势,形成多功能的社会服务网络,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商务英语服务团队和校企合作商务研发团队,积极实施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活动,为实现电大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浅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多元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毕业论文;创新实践

论文摘要: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特点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文章以笔者所在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0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学指导为例,探讨了毕业论文多元模式创新实践,旨在为高职文科和商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改革提供参考。

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性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已经取代原来的毕业论文成为学生毕业的重要指标,但是商务英语、文秘、电子商务等文科以及商科类专业还一直采用着传统的专业论文写作的形式。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使得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弊端

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表明,传统的写作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以及归纳等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预期效果。

首先,学生重工作而轻论文写作。论文写作一般都安排在顶岗实习的学期,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期间找工作比写论文更重要。为了能顺利毕业,在关键时候,一些学生从网上截取几篇与自己专业相契合的论文,然后七拼八凑,略作加工,形成自己的论文,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学生在论文的选题方面缺乏自主创新,选题范围狭窄,思路不宽泛。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也容易引导学生依照教师个人的专业方向选题撰写论文,而忽略了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即使做到了论文内容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仍没能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

再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科研论文撰写知识了解甚少,同时自身的语言基础、逻辑思维、布局构篇的能力欠佳,因此论文质量较差。这也给指导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英语论文的写作指导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为了让毕业论文写作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且能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笔者所在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指导进行了多元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多元化的毕业写作和设计模式创新

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原因之一是认为论文写作仅仅是学校的毕业要求,与找工作和提高职业技能没有关系。如何使毕业论文写作与学生的专业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成为创新与实践的“瓶颈”。经过研究和讨论,从2010届开始,我院将过去单一的专业论文写作的模式改为了专业论文写作、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商务项目设计和商务翻译及评述多种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总结本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情况,发现选择市场调查报告和商务项目设计的学生较少,主要是因为在校期间对这两种形式的写作接触少,缺乏训练。特别是商务项目设计,虽然与工作实践联系密切,但是要求综合能力强,难度大,不是特别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而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和商务翻译及评述的写作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专业或职业工作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广泛选择紧密结合岗位并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主题展开设计写作。比如,在某涉外公司从事秘书工作实习的学生可以就秘书的特点、要求、所需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以及现阶段仍欠缺的知识或技能等方面撰写个人论文。再如,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学生可以就校内所学与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撰写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为了防止学生将研究报告写成工作总结,我们要求学生在初稿前提交一个写作实施方案(表格形式),要求务必指出相关的职业岗位或工作职能名称、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着重于某一个方面)以及为解决问题拟定的思路和方案。写作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按步骤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提供方案样本、论文格式样本等,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该项写作的目的、形式、特点及要求。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方案查找资料和相关理论、总结或借鉴经验,通过对相关要点的扩展、例证及归纳,就能写出一份不少于4000 字的研究报告。由于研究内容是针对自己的实习岗位,不会空洞和脱离实际。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实践,找到自己原先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研究报告,继续为今后的业务工作提供借鉴,一举两得,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届毕业生写出了诸如《艺术陶瓷的发展及其对外贸易前景》、《纺织业外贸跟单员的作用》、《长沙市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及就业方向》、《关于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和处理投诉》、《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语言的运用》等与自身实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优秀论文,虽然可能在研究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性等方面有不足,但我们认为,这些选题和写作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商务资料翻译及方法评述

商务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之一。商务资料翻译及方法评述应该属于一种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而这种毕业设计完全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具体做法是:指导教师将8000单词左右的商务英语资料在学生离校实习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译完毕,翻译之后还需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困难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完成1000字以上的方法评述。

翻译的英文资料要具有时效性和应用性,主要选自商务英语杂志和国际商务网站。为了保证每位学生所翻译的资料不会雷同,同时,保证学生的翻译有一定的质量,我们原则上要求选择该毕业设计的学生要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又特别安排两名具有翻译资格证的教师专门负责其资料的选用和翻译指导。112名毕业生中有近30名选择了该形式的毕业设计。绝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认真阅读、理解原文,做到了翻译文本基本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同时中文表达通顺、达意。在学生的评述中,也能就常见的翻译问题和技巧做分析和总结。通过答辩,还了解到学生为了完成设计任务,采取了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他们对商务翻译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带来的快乐都有了亲身体验,达到了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形式促进了学生将相关专业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综合实践技能,促使学生在真正踏入社会前认真完成了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能力实训。我们就此进行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已经显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形式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对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论文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还需相应地加大力度。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力争构建一个适合高职院校语言教育类及商科类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最佳模式,使得毕业论文写作真正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