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04:21: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学生自我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程度的不断加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程度逐渐提升。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除了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专业能力强、个人素质高才能够在社会上有所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研究了现阶段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并从大学生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管理;基本内容;优化策略
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比重,会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生活方式不健康、心理调试有难度、学习目标不明确等[2]。本文以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线,研究了管理能力的内容、缺失表现及优化策略。
一、自我管理的内容
(一)管理时间
相对于高中阶段而言,大学阶段学生的时间更为充裕,课余时间较多,因此更需加强对课余时间的管理,提升时间有效利用率[3]。四年大学光阴转瞬即逝,大学生需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合理分配时间并高效率利用时间。
(二)管理金钱
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对金钱的自我掌控能力更强,因此更应在价值观上有所把控,明确自身的金钱消费能力以及投资方向,将资金尽可能应用到提升自己的方面去。
(三)管理目标
大学阶段历经四年,因此我们更应在初入大学时对自身的在校目标及人生目标有所规划。行动需要依靠目标来决定,从而制定完成目标的过程。大学生应明确自身的独立目标、整体目标、短期目标及长远目标,让大学生活更为充实。
(四)管理情绪
由于大学阶段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再依赖于父母,因此更应控制好自身的情绪,提升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主动性与热情。不良情绪会造成大学生在校期间无法专心学习,久而久之性格也会有所扭曲,无法将自身的天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
二、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
(一)自理能力较差
由于目前多数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父母和其他长辈安排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到了大学阶段,不少大学生还不会洗衣服、铺床单、叠被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之前提到,由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一些问题,大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会由于一些小事而与同学产生矛盾,尤其是与住宿宿舍室友之间产生感情裂隙,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
(三)抗压能力较差
抗压能力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关。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状态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也能够意识到心理上的成长,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在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上尚有发展空间。大学时期充满竞争,若无法合理解决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很可能影响到其大学生活及学习的目标设定。
三、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参与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社团的各项活动以及学校和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活动不仅能够提升我们对事件的解决能力、处理能力、规划能力,还能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与主动意识。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能够扩展大学生知识面,在与陌生人交流的过程中也可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参与到各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以及优势,让大学四年生活丰富多彩。
(二)设定目标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必须设立好自己的目标与规划,让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更为充实。同时,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通过每个短期目标的实现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以及办事的主观能动性,为走上社会后的事件处理能力提供支撑。我们应该认真的问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想干什么,设立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目标、学习目标,并明确人生理想。在目标的制定上从短期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向人生目标迈进。
(三)合理理财
由于拥有的资金量更大,大学生更应合理规划钱财用途。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大学生不应以挥霍金钱、攀比穿戴、追求品牌等不良消费方式为金钱管理原则。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消费观,提升自己对钱财的管理能力。
(四)提升约束能力
过了18岁,我们大学生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执行命令、遵守秩序,这些强制性的条约必须从主观能动性信上自我约束。由于风俗习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家庭环境、地域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约束能力上不尽相同,但每位大学生均应提升自身约束能力,在遵守纪律上严格把控,在纪律观念上明确树立。例如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上,部分公共课程可能被大学生看作无用功,例如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近代史等。但须知,每门课程都是学校为了培养我们民族意识、思想意识所设立的必要课程,我们应做到不逃课、认真听课,从这一小事做起,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五)提升抗压能力
首先大学生要强健的体魄,可采用每日早晚锻炼方式,绕着操场跑步或快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及抵抗力,为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其次应在心理上提升抗压能力,循序渐进的改善自身心理状态。从高中阶段过度到大学阶段,期间生活环境的变化可能造成大学生出现负面情绪或与同学、室友之间产生摩擦。但大学生应学会在任何情况下管理好自己的心态即情绪,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这是治愈挫折最好的良药。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需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设立明确的目标,提升自身管理能力,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作者:胡继 单位:空军预警学院
【摘要】
在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含义和意义,学恶习管理和情绪管理为途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伴随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会工作的人,更需要会管理自身、会创造性地的综合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其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高职学生因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将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中之重。首先,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裴炎目标以及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的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身体、心理、时间、信息、思想和行为等)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和组织、自我监控、自我开发与自我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特征是:大学生既是自我管理行为中的管理主体,也是自我管理行为中的管理对象。也就是说管理主体以自身的身体、自身的时间、自身的性格、自身的行为及自身的信息为管理对象,从管理过程来看,就是管理主体通过自我认知、自我决策、自我计划、自我行动、自我约束、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等多方面来进行的管理。其次,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及原因。目前,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家庭结构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环境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对象。他们生活条件优越,在中国大环境家庭教育的背景下,他们是被照顾和关爱的对象,而且,中国家庭教育中,家长习惯性的喜欢决策孩子的事宜,包括孩子的学习专业、兴趣爱好等,习惯于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习惯于替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再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精神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遇到困难习惯性想寻求帮助,喜欢逃避问题,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也表现得相对脆弱,缺乏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事务解决能力包括自我照顾能力相对严重不足,有些学生甚至不会整理自己的床铺;身体上,由于现代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应用,学生更喜欢一个人用电脑和手机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而不是经常性的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在身体机能和精神方面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当然,目前我们国家在教育体制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譬如,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坏;在教育环节上,智力教育和情感教育严重失衡;在教育模式上,重视文化教育而轻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等。这也是当下高职学生甚至当代学生自身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加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在学习期间,其主要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就是校园,接触的对象就是校园里的老师、同学等,与以前的中学环境虽然相似,但学习和生活方式及校园管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高校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制度的管理下学会自我管理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让学生认真学习并熟知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行为上给予高职学生严格的要求和约束。但在制度的制定上也应考虑给予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空间。
二、在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做好自我时间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身体管理、学业管理等
时间管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掌握的一种自我管理技能。时间资源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有限的。短短的三年高职教育,对学生而言,如果不能合理的支配和利用起来,那将是一件特别可惜的事情。很多学生从高考应试教育走来,突然面对大学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茫然的心情,不知该如何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有些学生甚至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网络游戏方面,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对人生及社会也产生了厌烦和消极情绪,从而步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模式,甚至中途辍学。面对刚走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学校在新生的时间管理方面,应给与学生一定的引导,其实就是让学生有一个生活模式上的过渡适应的过程,学校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去参加校园活动,参加校园活动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将业余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事情,另外,在参加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增长其他文化知识,锻炼自身身体素质、增加自信心,同时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协作、学会客观判断问题的能力和掌握解问题的办法。
三、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加自身正能量
我们国家近些年经济发展很快,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期,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自身正能量,在包涵和宽容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处理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高职学生正处于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生理期,我们应给与更多的正面的影响,让他们不要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会和谐的与人相处,掌握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增强经济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学生作为消费群体,其经济来源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由于现代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家庭在孩子经济需求方面都是尽量的给与满足,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大部分钱财都用于了交际、娱乐消费等方面。然而,高职学生在苛求创业方面却有很高的积极性,他们渴望通过挣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针对高职学生的此种心理特点,学校可加强和企业联系,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是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体会钱财的来之不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方式,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另外,在创业过程中,也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当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我们对学生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在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下,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高职学生自身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产生长远和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帆
【摘要】
自我管理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通常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欠缺的特点。本文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概念着手,通过分析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得到广泛认可的一个观点是由阳国亮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按照自身的特点,设计成才的目标,并严格付诸实施,检验行动状况,按制日常行为,实现预期结果的活动过程。另有学者指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从管理者角度: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在使大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前提下,对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关的各项活动进行协调、监督;从大学生角度:配合学校的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创造性、主动性强的优势,最终实现自身发展。本文的讨论,主要依据这一概念中的第一个方面。
二、培养艺术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第一,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艺术实践,大量的艺术实践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社会接触,因此,大多表现出性格外向,积极主动,适应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第二,自我意识较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通常敢于创新和不断突破自我,不墨守成规,普遍崇尚自由,不习惯受到管制和约束。第三,情感丰富,但缺乏理性思考。艺术类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感受性和表现力,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生普遍敏感,情感世界丰富多彩。但另一方面,他们情绪控制力较弱,做事有时会缺乏理性思考,容易冲动,自律意识不足。第四,文化基础薄弱。艺术类专业学生通常不太关心政治和时事。因为他们认为那些规则不仅限制了个性的发展,还会束缚他们创作的激情。因此通常表现为有些自由、散漫,缺乏纪律性。
(二)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能在遵守纪律前提下,自觉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进行管理,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大学生才称得上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当代大学生,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论是对他们在校期间还是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都大有裨益。在校期间,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提高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等方面的能力和效果。对用人单位,自我管理能力也是他们招聘、考核员工时非常看重的能力之一。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但同时又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培训、管理、督促员工上。如果员工能以单位发展的整体目标为奋斗目标,同时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这样的员工自然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
3.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受成长环境、学科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呈现出自我约束力较差、行为散漫的特点。这不仅达不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进度和质量。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能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约束意识,预防因过于自由、缺乏限制而产生行为偏差,从而保障他们的艺术才华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教育管理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自主权。高校管理者首先应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将“以教师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对学生给予信任、鼓励,在必要时提醒他们,敦促他们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
(二)制度做保障。
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使他们为学校及自身发展建言献策,保障学生自我管理有章可循。在具体管理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发声及实施管理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中自觉维护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果。
(三)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作为管理人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首先,必须掌握自我管理相关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后才能灵活运用于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此外,管理者应充分利用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再结合学生实施自我管理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通过梳理和思考及时调整指导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时机。经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反复验证,逐步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蔚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摘要】
高职院校近年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立足于现实和实践。不断加强院校的发展和扩大外延,但是却非常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让学生失去了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机会,造成广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普遍缺乏动力和自主性。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应顺应时展的大潮,积极培养符合新时展的综合性较强的技术人才,所以就必须在着眼于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式,敢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
【关键词】
90后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素质要求也越发重视,但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并没有构建一个具体的体系,特别是90后的到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管理教育方面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应有意识的加强高职院校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便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是设立学生工作处和学生工作部,承担大部分学生事务及其管理事务。我国的高校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以班级管理、党团活动、宿舍管理耳环学生会管理为核心,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总体来说比较全面。但是这种学生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存在大量的问题,比如管理理念思想不及形式,管理认识存在异议,组织机构上划分不好权责问题,缺乏稳固的理论指导,导致管理模式也不够稳定。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属于在校大学生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者直接因为落榜而选择去高职院校就读,所以他们普遍自信心比较不足,比较自卑,心理素质也不高;高职院校的学校相对来说对自己自身的要求不严格,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对未来具体可靠的规划,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长期缺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只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以及案例分析
1、班级自我管理模式情况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对某高职院校1班和2班两个班级进行没有班主任自主管理试行跟踪调研,1班与2009年开始实行无班主任自主管理这一模式,该班级在2012年7月全部毕业,这个班里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较强,在这个过程中还一起选举产生了“班级管理委员会”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取得了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成果,最后的毕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在之后的就业率上,也是80%的惊人成绩。而2班在第二年开始实行此模式,在2014年2班毕业,但是2班的成绩并没有1班的明显,效果也不够显著,但是相比其他的班级来说,该班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高于没有进行实验的班级的同学,创新意识也是强于其他学生,因此对于这种结果,我们认为这种自我管理还是比较成功的。
2、学生会自我管理模式建立学生会、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等各类学生组织机构,明确各个学生组织的职能,切实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建设,可以有效的为学生的自我管理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条件,可以推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行自我管理,成为必然有效的外在要求和必备条件。在这管理模式里,应加大选拔力度,确保那些能力强、具有乐于奉献精神的、品学兼优的学生脱颖而出,担任各种学生组织的负责人,促进这一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也应加大对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从而可以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把他们培养成担重任、敢当重任、善当重任的骨干。同时也要加大审核力度,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干部惩戒制度,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要求。通过以上做法可以让学生会工作顺利进行,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的促进性虽说是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但是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导员的行为势必和整个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有极大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辅导员来说,可以不断加强自我行为的调控,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去调控辅导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严格的辅导员惩戒制度,对待那些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辅导员,必须尽快清理出辅导员队伍,以便产生更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高职院校90后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1、提供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一个重要的外在条件,学生的发展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关心和重视校园环境。一是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中强调教育和社会功能,加强育人功能,确认人的主体地位,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育的充分发挥。
2、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改变管理模式。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以便协助辅导员展开班级有关的工作合计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团结向上的队伍。
3、高职院校自我管理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进来。在另一方面,应不断规范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和规范学生们,针对学生们的普遍心理和成长规律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健全,这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的重要保障。
4、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高,但他们的社会意识却很强烈,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充分了解社会,尤其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开设第二课堂,适当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所出的社会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对未来的努力方向,使学生可以主动去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可以让所有高职院校的学生认识到,原来学习也可以使全方位的。
五、结语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上有着有史以来属于本质上的区别,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那么高职院校就应该秉承这一理念,结合当代90后学生的行为表现、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基础等,分析他们的特点,不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我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我国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作者:陈秀娟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全面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在当今大学生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中,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一问题较为突出,它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方方面面,同时也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一大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含义
自我管理又称为自我控制,是管理学方面的专业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或者为了达到某一理想的健康、心理或者思想状态而进行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过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具体指大学生充分调动自身主观性,对自己的大学学习、大学生活进行管理、规划,以促进自身能力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对学习目标、自我认知、生活能力、时间的有效利用、情绪控制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我国传统的这种教育模式直接导致了大多数新入学的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掌控力,学习及生活缺少计划性。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除了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外,学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自主能力,培养独立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备独立的人格,对自身有良好的管控能力,工作有计划,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以及事后有反思、总结能力的全面型人才。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低下的严峻现状。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家中的一切饮食起居都有人照料,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时而暴饮暴食,时而减肥节食,连续几天颗粒不进。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体素质下降,甚至患上各种中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学生都有一部分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钱财。学习方面,经历了紧张的高中学习,很多学生一进入到大学这样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后就犹如脱缰的野马肆意享乐,放松了对学习方面的要求。具体表现有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许多学生填报专业时盲目跟风,对相关的专业信息并不了解。入学后觉得不感兴趣,不知道为什么学,不清楚学什么,于是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少计划性,没有做到有效地利用时间。平时懒散贪玩,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开夜车,这样不仅有损身心健康,同时所学的知识也没有及时消化、吸收,是费时又无功的做法。
正如前文所说,大学校园犹如一个微型社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样是大学生们需要好好学习的一课。面对学业上的竞争压力,学习中出现的瓶颈期,以及对将来工作、生活的担忧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时出现失望、沮丧、焦虑、彷徨等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这时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会采取逃避态度,逃课逃学、自我封闭、沉迷网络游戏、寻衅滋事甚至轻生等都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掌握正确排解这些不良情绪的方法,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三、高校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我们可以从观念、执行及评价这三大阶段循序执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具体步骤。
(一)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理念。自我管理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意识、一门学科,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需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要转变观念,将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来对待,有意识地引导其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帮助其逐步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在转变学生观念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广播、报刊等媒体及讲座、辩论、班会等活动宣传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另外,自我管理需要一定的方法,没有方法的自我管理只是纸上谈兵,甚至会引起学生管理工作的混乱。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其进行自我管理相关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同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配套开设自我管理的相关课程,如情绪管理心理学、时间管理方法、良好生活习惯养成途径、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就业规划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二)创造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传统学校教育强调管理指挥,要求大学生服从管理、服从安排,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时期大学教育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这就需要学校转变观念,改革现有管理体制,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自我管理的锻炼机会。在事务管理方面不断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尝试新的组织结构管理。构建从班级、社团、学生会、院系再到学校这样层层递进的管理组织,改变目前辅导员凡事一把抓、事事亲力亲为的局面。
(三)加强监督,建立定期指导、评价体系。任何一种制度的实行必须配有相应的监督、约束机构,管理者的反思和参与者的评价以及外部监督者的评审等一系列步骤的实施能保证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完善和顺利实行。为了避免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盲目进行,学校、教师及辅导员等师长应将定期指导和不定期的个别答疑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自我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为防止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应组织学生对每任管理负责学生的工作进行评分和总结,将其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尹冰洁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体育系
近几年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我国的人才市场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迹象,大学生就业难变成了一个“新常态”。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必须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而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也迫在眉睫。
一、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能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将自身塑造成一个“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有志青年。
1、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自主性强、个性多样、思想多元的特点,这些特殊性都使得高校传统的管理教育方法对他们的功用性小,有时还会有负面作用,这也是源于他们的反逆心理。因此,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好新媒体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令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深化改革发展要求。
2、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长远之计。目前,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国际化方向改革,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将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能够培养出自强、自立、自主的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3、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自我管理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不仅包括学习、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还包括思想、行为上的自我独立。能够做到自我制定学习方案,督促自己学习;生活上有条有理,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班级上自主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考虑问题时能独立全面思考。在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中,一直以校规校级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未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自理”的好习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能使班级事务开展的更有条不紊,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自我认知不足,自我管理意识淡薄。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之前,都是生活在学习压力巨大、老师父母管理严格、单纯简单的高中阶段,不需要考虑太多学习以外的事情,而大学却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学等方面都自己规划好。学生往往由“依赖型”转变为“自主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与已有的认识之间容易出现一些矛盾。一方面原因在于大学生的心理年龄未能及时与实际年龄成长起来,他们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知识还不足以支持他们完成“追梦之旅”。他们真实的自己与想象中的自己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就出现了,他们在自我认知过程中会出现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的存在着矛盾和差距,进而导致他们在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有错误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受限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很多时候过于注视智力开发和文化教育,缺乏独立人格教育、忽视情感教育、轻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不少大学生过于理想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困难,出现了对自己和社会的错误预判。
2、自我规划不清晰,未来目标不明确。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适应社会,然而不少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上的目标都不是很明确。大学生对自己时间的计划性较好,生活、学习比较规律,在整体的时间分配上缺乏合理性;不愿意为自己设立目标,更愿意随波逐流,顺其自然,走一步算一步。甚至有学生不愿意制定学习计划,平时也不愿意学习,习惯在考试之前突击学习,并且喜欢拖延,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3、自我约束力差,自我感觉却良好。75%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在上课期间总是不自主玩手机、开小差,48%的学生曾有过因睡过头导致迟到、旷课等情况,这种事件发生的比率在低年级学生中较高。可见当代大学生自控能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常常因为懒惰、粗心等原因行事拖延,导致制定的大学学习、生活的计划形同虚设。而在自我评价题中,很少有学生能做到“每日一省”,主动地对自己近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也不会寻求老师或朋友的对自己的评价,即使在失败以后也很少向他人倾述感受和咨询自己。
三、加强和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措施与途径
1、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重点在于培育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还要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正如“短板效应”中最短的那一块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高低,学生的缺点也决定了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辅导员应教会学生从正反两反面认知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树立起自我管理的信心。学校、老师、辅导员在日常与学生的谈话中应以“激励教育”为主,多赞美、多激励、多引导、多监督,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不偏不倚,爱护有当。除了依靠“外部鼓励”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信心,学生从自身出发“内部解决”。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习等方法,学生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群,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这样学生不仅能在相对自由与民主的环境中学会思考、行事、合作、领导等能力,更可以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培养领导能力和责任心。当学生能乐观积极地认识自我,开始自信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时,他们已经迈出了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2、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定期自省。与自我认知一样,自律也是自我管理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上大学之前一直处在“他律”的状态下,学校、老师、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约束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感情生活。我们经常能看到寒窗十年考上名校却在大学期间沉迷网游的学生,一直被“他律”约束着的他们,在大学期间离开了父母、老师的监督,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了,白白辜负了自己的十年寒窗和父母的殷切希望。培养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由“他律”过渡到“自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自我约束是实现自我管理最主要实现途径。辅导员可以通过帮助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制定“成长计划”、“学习计划”,监督他们的计划实施情况,定期组织他们开展自省活动,给他们创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会。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员的影响力带动整个班级成员提升自我约束能力。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个人进步,还能带动整个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的提升。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要想实现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需要学生本人具有自我认知、自我约束的基本能力,还要求学生在探索自我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学会自我教育,根据自我意愿和自身情况完成自我塑造。自我教育代表学生从一个无意识分子逐渐成长为一个能独立思考、行事的个体,懂得将自我目标变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动力源,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为主动实现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增设天文学、社会学、舞蹈、演唱、体育等课程,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了解自然、探索世界在课堂学习中收获乐趣、掌握知识、完善自身,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有志青年。
四、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重点结合时代需要培养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培养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宋立斌 陈方圆 张琼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修身、齐家、安邦、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自我管理和规划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规划就是大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与目标的一个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引领时代潮流,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对这一历史任务的实现尤为重要。
1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的现状
文章以另一个职业技术学院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一、大二、大三、近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生涯规划、学习管理、资源利用、自我控制、工作管理、人际交往和身体管理等7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1部分大学生在目标管理模糊,规划状况堪忧部分大学生在学业、职业、生涯目标管理方面模糊,缺乏有效规划,有70.6%的学生等临近考试才想起不能挂科。3.2%大学生对成绩无所谓,有77.4%的学生不能很好地稳定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有47.3%的学生的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有28.5%的学生经常透支。有68.5%的学生对自己缺乏有效的目标激励措施。
1.2相当部分大学生不能有效利用大学时间,荒废现象严重相当部分大学时间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学生用于主动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荒废在聊天、睡觉、上网等琐碎小事,严重消耗了大学时光,大量实践证明有效的合理运用时间管理是成功地实现自我管理的关键,相当部分大学生在时间的管理和运用上存在严重失调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行为的有效性,成为实现目标管理的巨大障碍。
1.3女性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上明显优于男生从性别上看,男性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均值略弱于女性大学生,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稳定,在时间管理上有明确的时间安排,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且在自我认知维度、自我规划维度、自我评价维度上女性大学生也略高于男性大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调控维度上男性大学生的均值高于女性大学生,且存在着显著差异。
1.4独生子女在自我规划和管理上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资源利用、学习管理、工作管理、人际交往与自我表现以及身体管理等方面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注较多,承载的爱较多,除了在日食住行上由自己父母的照顾较多之外,在自我管理很多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自己,在家庭关系中即是老大,又是老小。多数事情都得身体力行,不存在几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局面的出现,形成较强独立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
1.5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规划与管理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自我规划管理维度上各有各得优势,如在自我认知维度上,大一到大二、大三均呈现上升趋势。大二学生在行为管理上表现出比其他年级更好的能力,而大三学生在认知管理和时间管理上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个年级,毕业后学生较毕业前学生的自我管理上也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毕业后的1-3年,3-5年以及毕业5年后没有明显变化。
1.6科类在自我管理存在显著差异从文理科上看,理科专业大学生自我管能力均值比文科专业的大学生略高,在自我认知维度、自我规划维度、自我评价维度上理科专业的大学生管理能力均值也都高于文科专业的大学生,且在自我调控维度上,理科专业大学生的均值高于文科大学生的均值,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1.7贫困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和规划情况需要关注在当前社会贫困大学生群体多存在于农村学生和部分单亲家庭。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是相对于城市学生家庭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自己身体上的管理,与同伴或其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以及工作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8大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在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将调查发现大学生随着担任班干部的阶段数越多,在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上越强。这可能是因为,当学生们担任班干部的时候,首先要管理好自己,才能去管理班级同学,才能担负了更多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会让自己更愿意反思自己进而自己有更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断锻炼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再者,担任学生干部会让学生与班集体和学生群体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增加了各种锻炼的机会,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各种能力的发展。
2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规划意识与能力的对策
2.1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规划意识的培养李嘉诚老先生曾说:“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大学生已经成年,具有一定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能力。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策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自我,他们有意识地对自我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规划,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的放矢的进行个性化的自我管理与规划,使大学生形成独立、自强、理性、创造、超越的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2.2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进人大学后要独立思考学习的意义和自己所要担负的责任。经过高中阶段的应试学习,很多大学生尽管跨入了大学的门槛,但却缺乏正确认识自我的基本能力。高校要调动最好的师资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我和科学评估自我,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实际状况出发,实事求是,处理好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互动统一关系,根据自己的专业倾向和兴趣爱好,学会运用职业目标测定,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
2.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名校有其科研和教学的优势外,还有其特有的校园文化魅力。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一种独特的隐性的方式影响着学生,改善学生个人“内心世界”与学校教育“外部世界”的冲突,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大学生课余时间多了,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或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尝试着组建新的社团,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团结和相互帮助,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2.4加大对大学生的关注力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群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从国家到地方,针对大学生群体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以往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规划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在大一和毕业班的学生,因为这两个年级经历了环境的变化期。虽然大二年级的环境变化程度不如大一和毕业班。但是仔细分析大学阶段的特点可以发现,大二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大一的新鲜感向面对诱惑阶段转变。对于自我的认识迷茫,自我认识上容易消极,学生的心理变化容易产生波动。再者大二年级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经历从浅显到深入的质变过程,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各种等级考试,使得大二学生出现不适应。所以大二年级群体作为一个隐性的变化期,要引起关注。
有研究显示,在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总的基本心理需满足程度和幸福感指数均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群体在社会的传统观念和自身生理的特征,使得人们对于女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关照。而男性作为力量的象征加上社会对于男性较高的期望与要求,一直是受到忽视的群体,使得男性的身心压力更大,造成需要满足程度和幸福感指数更低、对自我的评价更为消极。其实他们的心理更需要关注,重视男性的心理发展,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者:吴从娟 姚拓 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实习,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大学生活质量,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定义及内容
1.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定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笼统地讲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自身资源,有条不紊地协调、安排、处理好各种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务,同时学习和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开展自我认知、自我规划与组织、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动,从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务包括对大学学业的整体规划、对职业生涯的大致规划、处理与同学、老师以及管理人员的人际交往问题、日常生活的自我安排、身心健康的有效控制等等。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务,那么他就具有很好地自我管理能力。良好地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也是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需要努力培养的一种能力。大学生自我管理具有明显的特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的主体、客体均为大学生自身,而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均由大学生自身参与,因此,大学生自我管理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过程三者的统一体。
2.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自我资源管理能力。(1)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从长远角度来讲,要求大学生找到自身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方案,以确保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从眼前角度来讲,就是要求大学生对整个大学学习生涯有清晰的认识,并确定整个大学生涯的具体目标,制定完整的大学学习计划,保障大学生涯的具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为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打下基础。大学生需要具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监督能力,才能够拥有较强的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了解正确的自我认知方法,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学习工作生活状态,能够准确地确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对自己做出客观全面地评价,为制定合理可执行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自身素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随着时间不断改变,同时外界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随时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知自己,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短期和长期规划做出适当地修改,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对职业规划的近期目标和终极目标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匹配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学生本人对职业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步骤清楚了解,而且只有自己参与其中,别人对此都一无了解,那么要确保职业规划中的每一个步骤细节得以确切实施,需要大学生本人具有较强的自我监督能力,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诱惑,从而为实现自我职业规划的终极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合理地安排和分配自己的时间,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身心健康问题。它主要包括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自我时间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安排和分配自己的时间,从而确保专业知识学习、课余文化活动、人际交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项目能够有序地顺利地开展和实施。大学期间,由大学生自行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生活不仅失去了光彩,而且也会使大学生觉得无所事事,毫无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学生丧失进取心、奋斗的目标。大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发育的最佳期,但是由于年轻,都会自认为身体素质很好,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很有信心,从而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够关心,更没有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管理意识。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保证大学生连续有效地学习和参加实践活动,从而影响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激发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和主动性,无法保证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3)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本职就是搞好学习,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学习并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以拓展知识面,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和动机,同时明白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仅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求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水平、创新意识等等,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自身技能的提升,同时做好技能管理。(4)自我资源管理能力。自我资源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自身资源的利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一种能力,这些资源包括图书馆、师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等。大学时期,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需要全面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那么这就需要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
第一,缺少强烈的自我职业规划意识。高中时期,学校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每个学生的近期目标都是考上一所好大学,目标一致而单一,根本没有学生个人规划之说,至于未来的职业方向,学生没有意识,同时学校也没有加以引导,从而更谈不上什么职业规划。而且,即使是为了达到考上一所好大学的近期目标,学校、家长、老师都已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计划安排得很好,根本不需要学生自己烦神去思考,去计划,从而失去了学生锻炼自我规划能力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第二,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不强。首先体现在不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高中时期,什么时间学习什么课程都是由学校、老师安排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课表学习即可,留给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很少,但是,大学不同,学生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生活也更加多元化,这时,大学生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时间,如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进行娱乐活动;其次,大学生没有良好的作息规律,身体健康意识不强。第三,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偏弱。进入大学学习阶段,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延续着中学时代的学习思维方式,觉得学习好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忽略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他们很少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经验积累有限,无形中错过了很多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机会。第四,自我资源管理利用能力不足。大学校园里有许多资源能够供大学生们使用,包括学校的图书馆、授课的专业老师、自己的同学以及学校里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等,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资源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大学四年没去图书馆借过一本书,有的学生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却不知道教师的姓名,这些现状凸显出大学生自我资源管理利用能力的严重缺失。
三、校外实践实习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校外实践实习是指实习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实习岗位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一种实习活动。
1.校外实践实习提高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意识、增强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能力。首先,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更确切的想法和目标,从而提高了职业规划意识;其次,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都有所了解,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这个行业的位置,为自身的职业规划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与社会进行了充分的接触,亲身体会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自身的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
2.校外实践实习增加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方法,提高日常生活管理水平。参加校外实践实习活动,让大学生脱离了大学里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时间上不再那么自由,需要按时上下班,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这就需要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按质的完成。参加实习活动不同于在校学习,在校学习的时候,一旦身体不舒服,就可以请假不去上课,但是一旦进入企业,不可能一旦身体有所不适就请假不上班,此时,让大学生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改变不良作息规律,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以确保身心健康。
3.校外实践实习确定大学生学习目标,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接触了专业知识的最前沿,也明白了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在,从而为以后的理论知识学习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大致目标;同时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大学生清楚地明白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校外实践实习提高大学生资源利用意识,增强大学生资源利用能力。在校外实践实习过程当中,大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沟通交流方面的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等等,每当遇到这些问题,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合理地利用自身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大学生意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学习资源利用方法,确实做到合理利用自身各项资源,增强自身自用利用能力。
作者:汪琦 崔杰 单位:安徽大学
1创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环境
要想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民主开放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于班集体管理也是非常重要。建构民主开放的班集体,关键是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就要求班主任充分重视学生在班级中的自我表现,给同学们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强调他们在班级中发挥的作用,以此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班级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并将自我管理贯穿于学生的身心活动的全过程。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创造和谐的环境。对于自卑、逆反、孤僻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给予特殊照顾,这样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人的生命中总会存在一些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平衡的困扰,民主开放的班集体能够帮助学生放心说出自己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方法
自我管理是建立在自我管理方法之上的,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自我管理就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优秀的老师擅长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多种方法。例如情绪管理,情绪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正确认识导致的,它包括自卑,自负,抑郁等其他不良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只有克服这些阻碍才能够好好的生活学习。所以,帮助学生掌握排解情绪的方法,保持好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介绍两种常用的情绪管理方法:情绪沟通法。它是对学生运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法,在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移情”的能力。情绪控制法。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自我调节情绪,控制不良情绪。情绪控制主要包括环境调节法、情绪宣泄法和注意力转移法。三是情绪熏陶法。熏陶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受影响,从而感染自己,养成乐观情绪,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3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依然是应当遵守的信条。目前,许多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社会上也有一些败坏诚信道德的事情,这些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为了保障学生自我管理,应针对学生制定一套合理健全的制度。一方面,在新生入学时就发放管理手册,组织学生学习交流,让他们学会按制度办事,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对手册进行修改补充,让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逐步完善管理,使培养的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对每个人做到公平对待,不徇私情,对待违规违纪同学也坚持原则。另外在评优活动中,也要正确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原则去评选,不能靠关系远近去选择。还有辅导员助理和学生干部应当公平对待身边的同学,不能以权谋私,光为自己谋利益。考试作弊是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诚信问题光由学校努力是不够的,更应当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通过他们自律意识的提高和心里对诚信的认可抵制不诚信的考试作弊行为。
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老师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我管理中与他人产生的矛盾,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二是给他们灌输好的思想,不要让他们在学校中形成太世故太圆滑的思想,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自我管理氛围。
作者:徐静 赵英 尚久舒 杨鸽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一、制订目标,全盘规划
作为小学生,他们刚刚来到学校,开始独立的学习生活,很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他们在心理上更需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作为班主任,要制订好班级管理的目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要及时地引导学生了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按照老师所制订的目标去做了,班主任更要引导学生应该怎么做。当然班主任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计划目标,这样每个学生就会有了自己的心中目标,也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管理自己,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要多多营造学生自己管理的机会。实施值日班长制,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一个小小的班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他们非常看重这一要职。因此,我就设置了值日班长的制度,每天都要更新班长,这样他们都非常自豪地担当自己的神圣一职——值日班长。这样一来,他们都能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更能认真地去管理他人,对班级的工作极为负责,他们都坚信“我能行。”这样形成的全班岗位制与值日班长责制,使班级里的各个岗位责任到人,实行“人人有权,人人有责”。再有,班级的值日生负责制不仅赋予值日生义务,而且还让其享有权利,如卫生、纪律的监督,反映不良现象等权利,在班委的领导与督促下,全面负责当天的具体班务。通过这样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工作能力,更有利于他们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班主任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管理机会。
三、开展活动,塑造自我
教师可以组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安排迎元旦联欢会,让每个人都表演一个节目,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自豪地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人的努力也形成了良好班集体的荣誉感。还可以开展小制作博览会,学生们会用灵巧的小手,将废旧的物品制作成精美有用的东西。三年级的孩子竟能利用电路图装出一架电动小风车,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手工艺品,孩子的个性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示,孩子的自我价值在别人赞叹声中得到认可。
总之,学生习惯的养成,有一个从被管理到自己管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一般先由学校或教师向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逐步建立正确的观念,养成执行学校和集体要求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转化为约束自己行为的规范。最后达到不用别人的管束,自己能调节自己的言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便进入了自我管理较成熟、较完美的阶段。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民主的效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成为将来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作者:马清华 单位:扶余市增盛镇李勇小学
一、换位思考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其中换位思考能够让学生转换思路,从多维度思考问题,自我反思,及时纠偏改错,化解矛盾,做出正确的举措。
(一)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换位思考是思路正确的矫正器,它的精髓是理解,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所思,理解至上。学生正确运用换位思考的理念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就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容易达成共识。换位思考同时也是自我反省、自我纠正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我鞭策更快的成长,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二)帮助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育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提到换位思考式互助的前提,互助性关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的素质拓展至关重要。通过换位思考能够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揣摩他人的心理需求,促进有效的沟通,寻求最佳的解决矛盾的方案。
二、换位思考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展“换位思考”的相关主题班会,学生自由言论,班主任点评,让学生深刻理解换位思考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不断体会换位思考的作用,并把这种思维方式应用于学习、生活,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端正态度,变得理性、豁达和成熟。学生慢慢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二)自觉遵守校规向学生介绍学校规章制度,并抛出问题“如果没有这些规章制度将会怎样”,让学生发表言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若没有校规,那么学校将变成“一盘散沙”,学生浪费了光阴,荒废了学业,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同学才能认识到制度约束的必要性,才能够自觉的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三)班委尽职尽责班级的高效管理是每个班主任追求的目标,优良的班委团队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薛华[2]提出让班委学会换位思考而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威信,有助于班级的管理。班委努力尽责的管理其他同学的过程中,不断督促自己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四)协调人际关系青春期的学生在身心方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支持。遇到困难时,思考问题方式比较单一,甚至不能走出困惑,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教会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冲突、矛盾,体会对方的情感,相互理解、包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换位思考是学生与老师、家长、同学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首先,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经常站在老师的角度出发,理解老师上课的辛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自觉的认真听讲,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在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能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学到处事的技巧。其次,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容易和家长顶撞、冲突。班主任应耐心教导学生变换角色,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改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此外,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换位思考的思路决定了行为,是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重要途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五)培养团队协助精神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在团队协助中提升,而换位思考是团队协助、同心发展的融合剂。有研究者提出换位思考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力[3],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展现、释放自己,体验班集体活动的快乐,明白团结才是力量。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学生体会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换位思考的基础[4],教师要将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成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作者:朱慧芳 陈二华 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1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1农村与城市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本研究以生长地为组,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从自我管理总分的均值水平上来看,生长于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资源利用上呈现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在资源利用上呈现出了比较显著的差异,在自我管理总分上也呈现出差异。从均值上来说,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高于农村大学生。
1.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各维度上的差异以是否独生为组,本研究对独生子女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从自我管理总分上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具体到各个维度上来说,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趋势需要上呈现出特别显著的差异。在资源利用和观念意识上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差异。在学习管理和身体管理上呈现出显著差异。除了自我效能,独生子女的自我管理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高于非独生子女。
2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在承受巨大期望的同时也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大学生有效管理自我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2.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大学生自我管理提供环境支持校园环境通常是由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场所组成供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如果校园环境优雅而且布局合理,就可以有效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自身优势并不断发挥自我潜能。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创建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氛围,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校园环境中传递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品质。
2.2开展自我管理能力的专题教育,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学校应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的主题讲座,呼吁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问卷调查,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自我管理能力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项训练。
2.3加大社会关注,形成自我管理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有思想的个体,其成长除了受家庭和学校影响以外,受社会的影响也特别大。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时代下,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讨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建设上,社会要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不断利用社会舆论呼吁并引导大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使大学生能够建立完善的自我管理体系。
2.4加强自身建设,了解自己自我管理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学生,作为有主见有意识的个体,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仅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而且还要根据自身特点不断优化和完善目标,不断激励自我克服困难来实现目标。在面对外界的挫折和自身惰性阻碍时,要学会加强自身的修炼,改变自己的态度,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有效解决困难,并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
作者:韦红雪 王宁宁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管理的可行性
1.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特长。独立学院的大多数学生由于从小受过特长教育,在学校活动中有意愿展示自己的才艺,如在体育比赛、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中,独立学院学生的表现都比较突出。由于其个人综合素质较高,可塑性也很强,将他们培养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知识性与能力型相结合的综合人才是可以实现的。2.独立学院学生的头脑比较灵活,社会实践能力较强,能经常走出校园,积极拓展社会实践能力,如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双休时到福利机构当义工、寒暑假到相关单位实习,这些实践活动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社会适应性也得到提高。
二、影响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
影响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大环境当前,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而且良莠不齐,而大学生的判断能力稍显不足,容易受社会各种不良思潮和现象的影响,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
(二)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独生子女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由于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备受家人呵护,他们有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但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存在依赖心理,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更多地在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甚至连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和简单的个人事务都想让别人替他完成,遇到困难就想求助他人或选择逃避。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首先,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不让子女操一点心,父母习惯于安排子女的未来,习惯于满足子女的需要,习惯于替子女解决困难,往往忽视培养子女学会做人、学会独立、学会自我管理等能力,导致子女形成一些较突出的个性缺陷。如: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弱等。其次,由于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仍然是适应应试教育的制度,因而在教育理念上,以服从教育为主,缺乏独立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缺乏,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独立学院应多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
(一)更新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把学生看做是主动的学习对象,而是被动的客体,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多是灌输式的,这种管理方法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会导致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缺失,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独立学院应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的要求,明确学生作为高校管理主体的地位,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其自我管理,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二)创设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环境。要想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创设一个宽松的自我管理环境。首先,在制定学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从而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整个学校形成注重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并使自我管理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最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各方力量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体系。应积极建立健全院系、班级的学生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在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中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得到提高。
(四)实施大学生自我管理指导。首先要让大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要注意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管理者要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影响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再次是适度放权,重视学生干部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最后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监督、评价及奖惩体系,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状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并适时地调整到最佳状态,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境界。
作者:叶珍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