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03:36: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心理成长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就告诉我们,儿童的心理成长和智力成长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要想发展儿童智力,首先要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如何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形成智力呢?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感觉,让儿童感受事物,是心理成长和智力成长完美统一的重要途径。
儿童对触觉和视觉的感知
儿童从出生开始,最初是用嘴吸吮着母亲的乳头,口腔感觉到了乳头的软硬,感觉着乳汁的味道。他们能够吃食物以后,用口腔感觉着食物的软硬和食物的味道。他们随着手的发展,不停地用手抓东西,手感觉到了物体的软与硬、凉与热、粗糙与光滑。他们还不停地把东西放进嘴里,用嘴感觉物体的各种性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精神胚胎”的指导下,自然、有序地通过用眼睛、嘴巴、手、耳朵、鼻子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感知各种东西的属性。他们在与物体或事物现象的互动过程中,反复多次地感知它,这样,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才会不断地成长。如果他的词汇没有发展,他们对各种各样的感觉不能够表达出来,那么,他们的感觉是模糊的、对物体的属性产生了模糊的认识。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用恰当的词语表述他的感觉,那么儿童对这种感觉就有了明晰地认识,他们对这种物体的性质、对这种事物的现象就有了清晰地认识,他们的智力就随之产生了。
例如,有一个名叫团团的男孩,不到两周岁半,一天,他用一个圆柱体的小瓷杯喝牛奶,他喝完牛奶就把杯子放倒,在茶几上滚动着玩,非常开心。一用力,杯子滚落到地上摔碎了。妈妈告诉他:“杯子是用来喝水的,不能滚动着玩。”他大笑着说:“能滚动着玩,好玩。”他在滚动杯子的过程中通过触觉和视觉感受着圆柱体杯子的外在属性,满足了他心理发展的需要。妈妈的话里“滚动”一词给他模糊的感觉及时配了对,于是,他清楚地认识到了圆柱体杯子外在的能够滚动的属性,他以后再见到圆柱体的物体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个物体能够滚动。这样,他的心理成长和智力的成长就达到了统一。
尊重儿童的经验感觉期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一书中说:“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受知识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就会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如果是别人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的感受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这段话说明了儿童亲自感受对儿童心理成长和智力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没有吃过苹果的时候,单凭别人说苹果是甜的,你能够感受到苹果真实的味道吗?不能。每个人想象出来的甜都不会一样,只有自己亲口尝一尝,才会感受到它是怎样的甜,才会认识到苹果的真正味道。例如,有一个叫宝宝的女孩,在刚满两周岁的时候,在一次坐白色车子的旅途中,她由于晕车呕吐了,这种感受对她的心理成长造成很大的伤害,直到她两周岁半的时候,她都不肯坐白色的车,不管别人说白色的车多么漂亮、坐着多么舒服,她都不相信,她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她说:“不做小白车,做小白车就吐。”这是她从自己的感觉中获得的经验,对白色车产生的认识。可见感觉经验对儿童心理成长和智力成长的影响非常重要。
注重儿童的心理成长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注重儿童心理的成长,从而达到智力的成长。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幼儿的感觉器官,让幼儿在对事物充分的感受过程中满足心理发展需要,对事物产生正确认识,形成概念,发展智力。比如,笔者在进行幼儿园中班物体沉浮的教学活动时,课前准备了充足的典型材料,准备几个装有水的试验器皿,把幼儿分成组,让每个幼儿都亲自动手实验,亲手把实验材料放进试验器皿中,亲眼观察哪些材料的物体在水中是沉下去的,哪些材料的物体在水中是浮在水面上的,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活动中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样,幼儿通过触觉触摸物体、通过视觉近距离地仔细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获得了正确的感受,在亲自感受中对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形成概念,完成了自我心理成长和智力成长的统一。
事物作用于一个儿童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把感受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做出反应,从而产生心理活动,形成一定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就被“实体化”了,成为了这个儿童内在的东西。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只是别人用语言或者动作把某种事物或现象描述给他,那么这些事物或现象就不能被“实体化”,如同过眼烟云,瞬息即逝,留不下任何真实的痕迹,只是让他感到迷茫、模糊。儿童正处于认识事物的最佳敏感期,我们要尊重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放开儿童的手脚,给儿童创造适宜的环境,准备充足的安全材料,让儿童亲自充分感受事物,在对事物的感受过程中认识事物,积累经验,形成知识,发展智力,完成其心理成长和智力成长的统一。
摘 要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失学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留守儿童、失学儿童在教育、健康、心理等各方面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失学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本文主要对留守儿童、失学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心理成长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促进我国留守儿童、失学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心理成长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入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农民工大多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只能留在农村,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儿童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占据了我国农村儿童数量的四分之一,巨大的数量也导致了一些儿童失学。很多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因为缺少教育和父母的关爱导致性格和思想发生严重的扭曲。因此,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人生成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其心理的疏导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1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情况不难发现,因为缺少父母的爱护,心理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孤僻、胆小、封闭等心理障碍都是最为常见的,在众多的留守儿童中,心理能正常发展的不足一半,学习成绩也是不好,针对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解决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1)缺少家长的关爱。大多数的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的次数不超过三次,很多都是一年才回家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平时也只是通过电话来进行联系,常年得不到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情感少就比正常儿童缺失。没有了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呵护,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情感极为脆弱,在学校对这种事情非常的敏感,遭到同龄的小朋友的嘲笑,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问题,思想上也是极为的消极,成绩一塌糊涂。
(2)长辈过于溺爱。一些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等进行照顾,这些长辈对孩子相当的溺爱,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父母的外出,对孩子的教育的责任就降落在长辈的身上,但是因为大多是孙子孙女,长辈只有疼爱,舍不得责备,这样就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出现一定的问题。再者,长辈的思想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有着差异,很难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没有了约束的小孩,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胡作非为,做事仅仅考虑自己,以个人为中心,对待别人缺少宽容和理解。
(3)厌学心理比较严重。很多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是一件没有多大用处的事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众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情况,导致很多家长和长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给孩子灌输一些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加上自己的父母没读多少书照样挣钱,就产生了厌学的思想,因此在学校学习中表现的心不在焉,对于学习也是极为不认真,导致学习成绩差,形成恶心循环。
2加强留守儿童、失学儿童学校心理教育的建议
(1)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虽然众多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但是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出现心理问题,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异常突出,生活条件和物质条件也并不是太好,但是却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的生活和成长,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在父母、亲人、老师等的关心帮助下,快乐的成长着,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态度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比任何物质上的奖励都重要,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增加回家的次数,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2)在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师应该帮助一些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在一些活动中,将一些留守儿童与正常的孩子和谐的调和到一起,让他们能一起快乐的成长。除此之外,社会各界的人士也应该为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加强对失学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
(3)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帮助失学儿童和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心理,应该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很多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在生活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批评的教育方式,选择爱心的教育方式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一些类似于不可救药等词语不可出现,这样的话语会严重损害失学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其建立自信心,鼓励其在学习的路上继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失学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社会工作不断地受到重视。最初对社会工作的迷茫无措到逐渐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从这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个人心理成长与社会工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个人心理成长社会工作角色转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随之而来人们的观念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也正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对应的社会工作专业应运而生。尽管社会工作在中国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是这些年的发展势头还是比较迅速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成熟的因素,但是这正也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去探索研究。
一、刚进大学时个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以及存在的现状
社会工作职业是一份高尚的职业,再加上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很多人还不甚了解,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因此,毋庸置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拥有浓厚兴趣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学生是没有考取别的专业后才无奈的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很少。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都是带着迷茫、困惑甚至是抵触的情绪来到这个专业。
一般院校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只是进行专业导向工作训练,并没有正规的专业社会工作实习。首先,通过一个学期的历练,学生对大学生活渐渐熟悉,最原始的那种抱负和激情渐渐淡化,学习状态逐渐进入“疲劳期”;其次,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开始逐渐了解,对社会工作的辛苦,特别是开始认识到了社会工作所选要帮助的对象都是弱势群体,这对于对大学报有浪漫幻想的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学生群体中出现这种心理现象不足为奇,在本质上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带有虚幻色彩的理想主义教育,学生已经对此类教育形成了潜意识的抵触心理。即这种非具体化和表面化的解释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甚至曲解,严重的削弱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成长也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焦虑,缺乏自信和勇气,竞争意识差,有强烈的受挫失败感,孤傲,对他人的情感、意见、利益熟视无睹。其次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心态浮躁、安于现状和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组织纪律性差、诚信与责任意识缺乏。再次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在容纳能力偏低,片面追求只有志同道合的才是朋友、不愿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自我封闭。这些对于体现助人核心的未来社会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自身的问题,成为了首要的解决目标。
二、后期在不断的实践中对社会工作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专业见习的不断开展。很所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也有了新的认识。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学生的专业成长进入了滞涨和疲怠阶段,而此时正是见习实习即将开始之时。正是在专业见习中,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书中体会不到的知识和实践,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社会工作实务以及个案工作的开展,不仅改变了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狭隘理解,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举个例子来说,上次我们天成小学专业见习,刚开始每个同学都激情澎湃,信心满满的过去跟孩子们做活动,可是到了现实中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多大。首先,我们没有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只是按照我们惯常的思路来进行活动,导致最后场面很难控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真正实际性的意义。其次,从我们自身来说,挫败感特别强。因为活动的需要和老师的鼓励我们又再次前往这所小学见习,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前往我们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时很好的解决了一些因为家庭环境因素自卑的孩子不合群的问题,这次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同时也得到了校方的肯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中就将自己定位成了一个社会工作者,不仅给孩子带去了欢乐,同时我们自己也是受益匪浅,对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也是对社会工作核心理念“助人自助”的最好诠释。
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国社工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缓慢到发展迅速的转变过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从理论上看,社会工作价值观确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从实践方面,社会工作价值观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在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时必需秉承的专业伦理标准。这两方面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文关怀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不仅能够肯定和尊重弱势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丰富了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内涵和修养,促进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与之相对的个案工作,关注个体独特性,深入了解人的需要,帮助每一个人。而这点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目标指向是组成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关注每个个体的需要,了解每个个体的心理,深入帮助每一个人更好地生存、发展。而就目前我们的专业知识来看,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为一例成功的个案工作不仅需要人文关怀,更需要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沟通交流技术。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小组工作方法正是创设群体互动环境,帮助个体和群体实现积极互动,从而实现对个体更好的帮助和关爱。
《夏洛的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动物以一座农场的谷仓为家快乐地生活着,这些小动物中有只小猪叫威尔伯,它与蜘蛛夏洛要好。农场主想要杀掉小猪威尔伯做熏肉火腿,消息一出,小猪威尔伯吓坏了。渺小的蜘蛛夏洛却向小猪威尔伯伸出了援救之手,它在威尔伯最绝望的时候说:“我救你!”并用蜘蛛丝在猪栏上方编织出了神奇的“网上文字”,被人类视为奇迹,这使得威尔伯最终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大奖和一个生活无忧的未来,成为一只看见冬天的雪的猪,彻底改变了它将被人宰割的厄运。但蜘蛛夏洛抽丝过度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小猪威尔伯又怀着感激之情,保护了蜘蛛夏洛孩子的顺利诞生。
作为儿童文学的典范之作,《夏洛的网》在这个简单而又曲折的故事中对儿童心理需要的充分关照,是它成功的关键所在。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在整个教育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的教育思想。这一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五四”时期的中国小学教育界及儿童文学领域,周作人、郑振铎等认为儿童文学应当“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想转变,儿童文学被定义为“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进入21世纪,儿童文学要“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为儿童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仍然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可见,在儿童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那就是对儿童心理成长需要的满足。《夏洛的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成长需要给予了关照与满足。
首先,生存的需要。
在《夏洛的网》中,儿童成长过程在威尔伯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威尔伯一生下来就是一头弱小的落脚猪。男主人担心养不活,与其浪费时间和饲料,不如杀掉它,这是小猪威尔伯生命开始后第一次面对生存的需要。善良的小女孩弗恩从父亲的斧头下将小猪威尔伯解救下来。女孩弗恩在解救小猪威尔伯时有这样一段让其父亲不得不放弃杀掉小猪的语言:“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就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在小猪威尔伯面临着被他人剥夺生命权的不幸命运之时,小女孩弗恩毫不犹豫地拯救了它。侥幸摆脱厄运的小猪威尔伯在女孩弗恩的保护与照顾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时弗恩把它抱在怀里,喂它奶喝;有时弗恩带它一起出去散步,走累了小猪威尔伯还能和洋娃娃一起睡在婴儿车里……在弗恩的关照下,小猪威尔伯一天一天长大,并且毫无生存的烦恼与忧虑,不用为生计奔波劳碌,每天就是吃着送到嘴边的美食,晒着太阳睡着大觉。威尔伯生存的需要暂时得到满足。
可是,成长的过程是充满挫折与变数的,当一天下午最老的那只羊走进谷仓告诉威尔伯“一到天气变得实在太冷时,几乎所有的猪年纪轻轻地就都被农民杀了”,它是注定要变成人们圣诞节餐桌上的熏肉火腿时,刚刚感受到生活甜美的威尔伯惊闻噩耗,怎能不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望?它再一次面对生存的需要。对于生存的渴望使得威尔伯大声呼喊甚至呼号到:“我要活……谁来救我?”这一次是蜘蛛夏洛承诺一定救它:“你不会死。我救你。”朋友夏洛真诚的话语让小猪威尔伯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夏洛为了改变小猪威尔伯的命运,救下它,绞尽脑汁,尽其所能地织出“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等词语来标榜小猪威尔伯,用以讨好人们。而威尔伯此时也尽力活得与自己的名声相衬,它的确表现得不同一般:全身雪白,耳朵和鼻子粉红,毛像丝一样光滑,举止文雅,会做各种高难度动作,包括连续翻好几个空心跟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更加喜欢它。夏洛编织的网上文字使威尔伯出名了,弗恩的舅舅霍默・朱克曼先生注意到小猪的可利用价值,要带小猪去集市参加一场比赛。在蜘蛛夏洛的帮助下,威尔伯获得了当地猪类评比特殊奖,从此拥有了安享天年的特殊待遇,也成为一只看见冬天的雪的猪。生存的需要得到彻底的满足。这与猪在现实世界里的生存状态是一致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其次,爱的需要。
爱是世界不变的永恒主题,先是小女孩弗恩用自己爱的方式小心地呵护照顾着小猪威尔伯。威尔伯在弗恩的关爱下生活得无忧无虑,威尔伯初生的这段舒心日子可以看作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在父母的关爱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是一个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弗恩是一个很有博爱之心的女孩,她拯救了一只小猪的生命,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它,给予它温暖,从而让威尔伯感到快乐与安全。她天天去看望威尔伯,喜欢有动物围在身边的感觉,甚至给它们读鹅下蛋的故事,还会经常画画展现动物们的生活。她整天和谷仓的动物们在一起,以至于妈妈怀疑她出了问题,委婉建议弗恩去找小伙伴玩,不要一个人老待在谷仓里,可是弗恩不以为然地反问道:“一个人?我所有的朋友都在那里,它们给我讲最棒的故事,让我开怀大笑,而我答应给它们念书。”她甚至不允许自己淘气的弟弟伤害谷仓里的任何动物,哪怕是一只蜘蛛。她天天与动物们为伴,活在心理医生所说的童年幻想中,在内心中她深深热爱这群动物,尤其怜爱小猪威尔伯,与动物们交流的童年难道不是很美好的吗?当她听说熏制室的秘密时,心中万分难过,当她看见夏洛一次又一次为威尔伯织就的神奇之网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说服了霍莫叔叔让威尔伯参加博览会,通过获奖的方式拯救它。如果没有弗恩的纯真善良和博爱之心,威尔伯怎么会得以生存下来呢?
威尔伯生命中的第二个转折点是它被送往朱克曼家谷仓生活后,没有了弗恩对它的关照,它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与寂寞。在《孤独》一章中,威尔伯的自我意识觉醒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但是这时候的威尔伯思想很稚嫩也很脆弱,它特别需要友情的慰藉,它感到孤独无助,它需要爱心的温暖,“威尔伯不要食物,它要爱。它要一个朋友――一个肯和它一起玩的朋友”,它尤其需要在身边能够有一个和它一起成长的朋友。对于威尔伯的这种心理状态,周围的其它小动物们都没在意,都只顾忙活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能够来到它的身边帮助理解它、温暖它。小猪威尔伯既孤独又无助。是黑暗中的细小声音打破了威尔伯的寂寞:“你要一个朋友吗?我可以做你的朋友。”这是蜘蛛夏洛在和威尔伯打招呼。在自我世界的威尔伯不再满足于最原始的吃的欲望而是亟需朋友!蜘蛛夏洛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它这一欲望。威尔伯高兴起来,从此,威尔伯拥有了蜘蛛夏洛的友情,这令威尔伯的生活快乐起来。夏洛喜欢小猪威尔伯,在它孤独时陪伴它,夜深时哄它入睡,惊怕时安慰它。小猪威尔伯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它与蜘蛛在谷仓里度过一段快乐幸福的日子。
当威尔伯第二次面对生存的危险时,它最初反应就是嚎啕大哭,夏洛提出要救它时,小猪仿佛在恐慌而害怕的自我内心世界里觅得了一株救命稻草。朋友夏洛就是威尔伯的“自我心理防御”工具。儿童阅读后,便联想离开母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焦虑和压力。在脱离母体后儿童在心灵上最渴求的就是朋友。由于儿童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是弱者,忧虑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怕黑暗,怕怪物,怕父母把自己抛弃,担忧自己的安危……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友谊和爱的需要是无意识的,是机体自然的心理反应,当夏洛在蜘蛛网上先后织出“王牌猪、了不起、谦卑”字以后,人们误以为是神的旨意,遂把威尔伯当成了神猪供养,生存危机便彻底消除了。夏洛恪守承诺后也付出了生命代价,但留下了蜘蛛卵袋。此时的威尔伯已被夏洛的友爱之心深深打动,为了催促老鼠坦普尔顿把卵袋安全叼下来,小猪毅然决然地说道:“只要你把夏洛的卵袋拿下来,从今以后,当勒维给我喂食的时候,我一定让你先吃。我让你在食槽里爱吃什么挑什么吃,在你吃够之前,我绝不碰食物。”“吃得好”是生存的需要,为了回报夏洛至真至炙的友爱,它宁愿牺牲生存的欲望而做出成熟理智的爱的选择――把卵袋带回谷仓安全抚养。毋庸置疑,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友爱的种子,它发芽成长最需的养料便是危难时朋友的“援助之手”,朋友无私地献出生命的爱的关照。威尔伯所达到的爱的境界被读者升华了,使儿童树立了高尚的人生观。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和威尔伯一起经历了人格的升华,在心灵上得到强烈共鸣。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吗?只要我们也能像夏洛那样为他们编织一张“爱”的大网,他们也能像威尔伯一样熠熠发光,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爱。没有爱,他们就会像夜幕下迷途的羔羊,孤苦无依。他们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呵护。夏洛用生命编织的爱是无私、勇敢和真挚的爱。它用生命编织的这张网刻满了夏洛的真诚与高尚,彰显了夏洛高尚的心灵和爱的真谛:爱是单纯的,是真挚的,还是幸福的。但是,爱的真谛不是索取,是奉献。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爱就会生根发芽,创造奇迹。一旦拥有了爱,生命就会更有意义,“爱”的主题也会延续一代又一代。
再次,生命价值与意义体现的需要。
一只蜘蛛,为了生存必须在一生中努力地织网捕捉食物,但夏洛不仅要用自己织出的网捕捉食物,还能够用自己织出的网帮助威尔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生命为小威尔伯赢取了生存的机会,见证了他们之间的宝贵友情,也见证了小蜘蛛夏洛勇于为友情牺牲自己的一切高尚情操。夏洛感激与威尔伯间的情谊,表明了它珍视友谊的品质,使得它区别于谷仓其他的动物而与众不同,在朋友小猪威尔伯需要自己的时候挺身而出,真诚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从而进一步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达到体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而小猪威尔伯因为有了和夏洛的这段友情,在它的帮助下,免于成为熏肉火腿,终于摆脱了宿命,健康成长,并找到了自己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最终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勇敢地挑起了照顾夏洛孩子的一份责任。
夏洛不是深刻睿智的哲人,但它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的价值取向震动了我们人类的心灵。从夏洛的心灵成长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只在仓房里织网的蜘蛛,在认识威尔伯之前就不满足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就盼望着除了捕食昆虫、吃饱喝足之外再发生些什么,夏洛选择了友谊。帮助可怜的小猪给夏洛带来精神上的充实、愉悦和满足。当拯救小猪成为生活在仓房里的动物们的集体行动时,夏洛又尝到了充当领袖的成就感。决定小猪命运的重要时刻来临,夏洛不顾自己即将产卵的疲惫的身体,陪着威尔伯来到集市,只因为“它也许需要我”。做一个别人需要的人,是自我生命价值体现的需要,亦是对生命的最后最高回报。夏洛在改变威尔伯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夏洛“衰竭”的时候,心情平静而幸福,它确信,它已经救了威尔伯的命,感到安宁,心满意足。它以完美的行动满足了源自内心的渴求:“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它完成了生命历程的重要蜕变,由一只普通的蜘蛛成为威尔伯“那么深情,那么忠诚,那么有本事”的朋友。
曾有一个小读者写信给怀特问:“你的童话故事是真的吗?”怀特去信回答:“不,他们是想象出来的故事,但是真的生活也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罢了,一种想象里的生活也算一种生活。”怀特试图通过这样一个感人至深且催人泪下的童话故事传达一个深邃的现实主义主题: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生存与爱是永恒不变的旋律,而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是最终的目的。
【摘要】心理学认为:身体、智力、情绪的协调,有幸福和成就感,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然而美术教学活动正是这一系列健康标准的体现过程。因此美术教育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调节心理健康教育艺术修养
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它要求学校所培养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不仅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的美术教育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美术的心理疏导及美术的心理教育作用。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教育及美术作品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其良好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使一些不良的心理得到疏导与治疗。为此,充分挖掘美术包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发挥美术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一、从一则美术教学案例说起
梵高把艺术创作看作表现其个人主观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的模仿,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色彩明亮、笔触奔放,整个画面如同火焰般灼人。仔细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可以发现这是与高中生的心理发育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的。我们必须明白,美术作品虽然有其客观的艺术价值,但是其鉴赏确实是一个高度依赖鉴赏个体个性的过程,如果忽视高中生这个群体的心理发育水平和生活经验,而单纯从美术作品本身去介绍,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其心理状态
高中课堂教学简单地看起来是一个孤立的、几乎完全由老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但由于美术鉴赏课的互动性质,导致教学过程和效果容易受到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1.逆反心理。
从学生的心理资料上看,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青春期心理发育的常见特点,特别是在正统的思维定势的教育模式下,在高压单向式教学体系中最容易诱发学生的这种心态。对此,若教师一味抓课堂纪律,那互动教学就难以继续,由此,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2.教学要求与学生心理不匹配。
美术鉴赏是一个需要高度的知识和修养才能进行的艺术活动。仍以梵高的作品为例,其实在梵高在世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包括美术界、艺术界精英们,没有人承认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否则也不存在梵高的人生悲剧了。但是他死后,其作品却被社会所接受,并广受赞誉。可见,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绝不是对绘画技法的科学鉴定,而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价值趋向发展而变迁的,这也是人类艺术活动发展的动力之源,当然也是美术鉴赏课所要传递给学生的重要信息之一。
3.对非主流课程的放松心理。
由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应试教育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改变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事实。高中学生就像要进入战场的战士,心理承受着连成年人都不愿承受的压力。因此,作为非高考课程类的美术课,就成为学生感到最为放松的课程之一。所谓放松心态,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不重视,上课听着玩玩,不打算参与互动教学,甚至有的学生在课上补习其他主课没有完成的功课;二是进行“自我心理放松治疗”,虽然主动参与互动教学,但是课上故意或明或暗地对着来,有机会就搞笑一下。
三、改进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策略
笔者认为,高中美术教学应当采取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鉴赏教育形式,来改进现在的标准化倾向传统教学法。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
1.尊重学生要求独立的心理需求。
所谓尊重,首先就是不强求。在教学上就是不强求学生一定要接受某某权威或书本的观点,本来美术鉴赏就是一门建立在高度的个人感受基础之上的,与鉴赏者的经验和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直存在许多不同观点和看法。如果直接拿出来让学生品评,就会适得其反。但若首先拿一幅儿童作品让学生鉴赏一下,他们很快就会被儿童纯真的心态所感动,了解儿童们是用“心”在作画,而不仅仅是眼睛。
2.直面可能诱发学生逆反心理的话题。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要事先对可能诱发学生逆反心理或恶搞心态的作品有所准备,要采取直接面对的做法,而不是抱以回避的心态。例如,介绍古典希腊雕塑作品时,面对众多的裸体表现形式,中国学生肯定会有所反应。在上课时采取直接切入的方法,课堂效果就会改进很多。例如,首先就探讨“为什么中国人面对裸体艺术不太适应”的话题,由于首先点破这个问题,大家都不再遮遮掩掩,一举搞清“海洋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差异性以及艺术表现的差异性,接下来,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鉴赏就会进行得比较顺利,想“恶搞”的学生也失去了着力点。
3.采取“轻松”的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课是一门非高考主流课程,那就不能按照主流课程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生既然要放松,若教师想通过强制方式来改进,不仅学生不买账,就连学校各方面也不支持。既然学生抱着放松心态,美术教学就必须利用这种心态,采取“轻松”的教学方法,当然,这里所谓的“轻松”,不是不负责任地“放鸭子”教学,而是花更多时间研究如何利用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力来进行美术鉴赏活动。
四,采用多元评价凸显个性心理
评价学生美术作业优劣的标准应建立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认识基础上,每个学生都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评价时应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差异性,采取多元性的评价。在色彩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作画选用的色彩越鲜艳越好。其实色彩折射的可能是学生的性格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应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将自己的情感跃然纸上,使得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得以充分的发挥。
总而言之,要有效地开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本身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还要理解和照顾到课堂之外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中国教育的现实条件。如果对之进行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就可以化为促进美术教学的推动力。用艺术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能用美的熏陶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家庭文化建设中,已婚女性的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一个女性能否推动婚姻家庭向幸福、美满、和谐方向发展,取决于她是否具备了良好的人格特征。女性若能在婚姻历练中自觉地成长,通过学习爱自己、学习给予,尊重家人……不断地学习来做好自己,便有助于她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使其能够智慧地引领婚姻家庭走向美好的未来。
女性心理 家庭文化 心理成长 爱自己
目前,我们的家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而这其中,多数婚姻的女主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因为女性在家庭中不容置疑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巨大影响力,她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和谐,是否积极向上。所以,每一个珍爱自己婚姻的女性如何在婚姻中主动地成长对婚姻家庭文化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成长的含义及其作用
在基础心理学中,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属于心理过程。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我们的心理在随着生理机能的不断完善并与自然、社会密切接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变化:由简单到丰富、由稚嫩到成熟,人的心理所经历的这一过程便是心理成长。客观事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才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行为习惯和不同的性格。改变思想,就能改变行为。
二、已婚女性心理成长的必要性
1.没有心理的成长就无从完善人格
女性良好的人格有益于家庭文化的建设,然而人格的完善需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心理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成长,心理学研究人员认为生理的成熟所需时间可能在25岁以后,而且“生理成熟心理才会成熟”,而我们的心理成熟却可能需要更长乃至终其一生的时间。我国法定结婚年龄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事实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实际婚龄差距是很大的,超过25岁的也大有人在。可见,当我们走进婚姻时,我们的生理已经成长成熟或接近成熟,而很多人的心理还远不够成熟,这就意味着女性心理成长还需要在婚后继续进行。
2.女性需要克服个性中潜伏的危险
女性个性中的弱点,在不经意中就有威胁婚姻的危险。因为女性的“感性”很容易因敏感而多疑,其“柔弱”很容易因没有主见而懦弱,其“单纯”也很容易没有内涵而无知……女性一旦多疑、懦弱、无知,内心就会缺乏充实感、安全感,丧失独立性。婚姻无意中揭开了女性的性格面纱,将其性格中潜伏的弱点暴露出来。很多女性走进婚姻就是这样,婚前温柔娴淑可爱的“淑女”形象被“母老虎”“泼妇”形象取而代之,丈夫与之难以沟通、情感上难以接受。女性要做到始终如一地温柔、可爱、贤淑,将个性中的感性、柔弱发挥到恰到好处,就需要女性充实自我,内外兼修以避免性格中的危险。
3.女性心理成长是现实的需要
数据1:2011年中国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去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数据2:1990~1995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为5.85%比1989年以前高0.5%;1996~2000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为8.64%比1996年以前高3.21%;2001~2008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为10.73%比2001年以前高2.1%。
如此高离婚率的原因是什么?逐年攀升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很多,而不可回避的是夫妻、父母心理的不成熟现象,致使很多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僵化,难以沟通。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指出,多数夫妻没有岗前和岗位培训,缺乏现代婚姻家庭观念和技能的指导,不能很好地胜任各自角色。孙云晓说:“层出不穷的青少年问题,追根溯源都是家庭问题。”于是不合格的夫妻制造了不幸的婚姻,不合格的父母制造了孩子的不幸,他们也都制造了家庭问题。
三、已婚女性心理成长的必要条件
首先,已婚女性心理的成长需要主动性。主动的心理成长可以调动女性经营婚姻的主观能动性,为女性面临婚姻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心理准备,使女性对婚姻中出现的各种预想之外的变化能够以沉着冷静之心去面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本性能改”靠的就是主动的心理成长,有意识的主动成长,才能使人从问题中深刻反省自我,发现个人不足,改变错误认知,达到人格的完善。女性有意识的成长也旨在做婚姻的主人,将婚姻引向正确方向。
其次,女性应当珍爱婚姻。每一桩婚姻都有它理想的状态,幸福或不幸并不是一开始就注定的,它的理想状态是否能够出现,决定于婚姻中人的经营状况。如果婚姻出现危机信号,如恋爱时的激情退却、生活趋于平淡、磕磕绊绊多起来、夫妻对婚姻的热情减少时她若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绝对好的婚姻,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婚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婚姻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依赖与索取……那么这些信念就能够激发自己对婚姻的责任感,避免她停留在对婚姻不切实际的幻想上。女性有了这样的责任感,就有了经营婚姻的主动性。
四、已婚女性完成心理成长的路径选择
1.学会爱自己
爱自己的人往往自我评价高,自信心足,能够悦纳自己,这样的人内心也容易平和。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有拥有主宰自己的能力,才能为自己营造属于自己自由呼吸的心灵空间。这样的女性在婚姻里的心灵是自由的,她的心情是舒畅的。她因为爱自己,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富有情趣,也能为家人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她懂得家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懂得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她因为爱自己而能够更好地爱家人。所以走进婚姻的女性,无论如何不能忘记了“爱自己”,婚前不懂爱自己的女性需要学会爱自己,婚前懂得爱自己的不能丢掉对自己的爱。“爱自己,你便可以从伴侣身上发现自己内心的弱点并让彼此都获得克服弱点的能力;爱自己,你就能将婚姻变为医治精神伤痛的场所,让自己治愈自己并实现与伴侣间平和健康的沟通;爱自己,你就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通过自身树立的榜样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美好和睦的家庭。”
2.学会尊重家人、理解家人、宽容家人、欣赏家人
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家庭成员间发生碰撞的根源。比如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兄弟姊妹之间、不同辈分之间,因为出生不同、从小的教养不同、经历不同而生出的观念的不一致就很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冲突。信任、接纳、平等、真诚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心灵相通的前提,尊重家人意味着对家人完全的接纳和信任,把家人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能够保护其个人隐私,以真诚之心待之。做到这一点,就能避免与家人在心理上产生对峙,在彼此间搭建一个良好的关系平台。理解家人则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对和自己个性不相投、观念不一致的家人能够不反对、不支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让自己以平和之心对待其不理性的言语或作为,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避免矛盾升级,实现和家人良好的沟通。宽容家人,就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得失,让家人之间的争斗更加严重,因为计较越多感情就越淡漠。宽容家人是以尊重、理解家人为基础的,做不到尊重与理解就难以有宽容之心。欣赏家人则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家人予以肯定并赞扬,对家人投以认同、喜欢的态度。它让欣赏者与被欣赏者都会有愉悦的感受,被欣赏者更能在被欣赏中获得积极、自信的体验。作为妻子应该看到丈夫身上的优点,才有益于夫妻的亲密关系;作为母亲也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自信。
3.培养独立自信、积极乐观、幽默的品质
要成为一个成熟女性,最重要的是独立自信。女性的天性是柔弱的,但是已婚女性培养独立自信,就要从骨子里打消对丈夫过度的依赖性,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在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里尽量地发展自己,尽量独立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还要有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勇气。积极乐观,是我们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品质,是我们遇到困难能够坚持不懈、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动力。女性走进婚姻,可以通过改变过去片面、消极的认知模式,正面、积极地认识事物,阳光思考来培养乐观的品质。幽默感是一种捕捉生活中乖谬现象的敏感力,更是一种智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其不断开发的潜能。能够学会幽默,有利于我们家庭的和谐关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母亲,能够在孩子的成长中培养他的幽默感,无论是对孩子的情商还是智商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在婚姻中巧妙地使用幽默,那么很多家庭矛盾就会轻松化解。已婚女性可以在生活中多关注幽默资料,积累幽默故事,并与家人分享,以此培养幽默感,应用幽默,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让全家受益。
4.不断地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知识和人才不断淘汰更新的过程中,竞争压力日益严重,如果一个人不学习,那么他的竞争能力和心理素质都会逐渐弱化。婚姻也是一门学问,如果不学习就会变成门外汉,对婚姻问题就会因无知而束手无策。所以一个女性婚后想要轻松面对社会压力与家庭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学习来提高个人业务能力、社会能力和心理能力。对已婚女性的心理成长来说,不断地学习是提高婚姻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作为情感细腻、敏感的女性,在婚姻情感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实现与丈夫良好的沟通、如何使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怎样对待家人,怎样做最好的自己,这些都是需要主动学习的。
五、结语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更是爱情的升华,怎样促进婚姻家庭文化建设,获得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离不开女性在心理上的主动成长,女性人格的完善过程便是婚姻家庭文化不断优化的过程,婚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也会随之提升。愿婚姻中的女性朋友们都能够在婚姻中主动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个能够掌控个人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个性良好的女性来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为自己、为家人营造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
案例回放:小霞,女,个子不高,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中等。小霞是刚从周边的民办学校转进来的插班学生,在班中不惹事、不吭声,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小说。刚开始觉得这个小孩不错,布置的作业很快就能完成,很爱看书,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尽管作业中有一些小错误,但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去她家里家访时,我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她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孩子在这里打工,家庭条件不好,母亲的管教比较欠缺,生活不容易,母亲很担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我积极地鼓励她,这个小孩爱看书,反应快,好好努力,将来会很出色的。
慢慢地,问题出现了:到学期中期,我发现她只看言情小说,爱打扮,经常戴耳钉和手链,而学校规定是不准戴的,她却总是戴着到学校来。不太喜欢参与班级里的活动。经常上学迟到或者不来上学,学习成绩下降了许多。有一次母亲打电话来说,女儿在家不听话,她动手打了女儿,结果女儿一气之下跑出去,到晚上很晚都没回来,最后是镇上的联防队深夜在一个角落里找到她并带回家的。
案例分析: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有朝气、精力充沛、有好奇心,但是情绪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不稳定性。又由于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变化,心理上也出现了从以前绝对服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到反抗成人权威的变化,这些都是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了,就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时间长了还有可能使矛盾激化。
小霞的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妈妈的批评教育。当妈妈打了自己之后,小霞出现了自主逆反心理,深夜一个人跑出去不愿意回来。所谓“自主逆反”是指处在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中小学生,强烈地要求成人予以尊重,给他们以独立、自由支配自己的权利。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分对孩子进行控制,使之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本来愿意去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
干预措施: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做了以下努力:
第一,与该学生沟通,了解情况。从小霞那里了解到,小霞的妈妈由于爱女心切,总是怀疑她胡思乱想,经常翻看她的书包,看到有男生名字的作业本就怀疑是她们谈朋友,有小纸条就以为是某人写的,没有耐心和她谈心、引导,经常就是直接骂和吵,工作中有不顺心的情绪也会带到家里来,没有鼓励和尊重,也没有让小霞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引导她把注意力多放在学习上,对学习成绩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只满足于现状,不能只跟班里的同学比,要向年级里更优秀的同学看齐。我能够理解她在这个年龄段的想法,但要注意对自己来说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才是重要的。经过多次沟通之后,小霞也把心里的很多想法和不愉快告诉我,很真诚,很信任我。
第二,经常当众表扬,帮助她树立信心。在班级里经常当众表扬她爱看书和爱学习,是很多同学的榜样。多安排她为班级做事,鼓励她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挖掘和放大她身上的优点,让她感受到自己每天在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慢慢地,小霞开始摆脱言情小说,喜欢上了学校的课程。我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经常创造一些机会,让小霞去展示自我,让她慢慢地融入班级集体的生活中,让她感受到了班级上每一个同学都在关心和帮助她。
第三,与该生周围学生沟通,鼓励生生帮助。和她的一个好朋友谈心,希望她多关心和帮助她,有什么事情一起活动,有什么心事可以互相分享。为了不让她去网吧玩,甚至同意她俩每周可以到老师办公室的电脑上玩一会,我也注意引导她俩关注网上健康有益的东西。下载与学习有关的资料,还可以促进她们的学习,从而达到帮助小霞在心理和学习上双重进步。
第四,与该生妈妈沟通,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经过多次家访,和她母亲沟通,发现母亲在教育孩子上确实有一些问题。小霞看言情小说,心理越陷越深,脑子里整天充斥着不切实际的瞎想。而母亲经常上夜班不在家,小霞一个人由于没有家长管教,晚上看小说看到很晚,或者用手机QQ跟陌生人聊到很晚。有时拿家里的钱去网吧玩好长时间。对于小霞这样的行为习惯,小霞的妈妈很着急,又不知如何去处理这样的情况,所以非常生气,甚至一时冲动打了小霞。
我和小霞妈妈多次沟通,探讨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因为小霞正是青春叛逆期,家庭情况也特殊,更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鼓励比批评和打骂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案例反思: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具有两面性。充分利用“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消除“逆反”心理的不良因素需要教师和家庭形成合力,构建和谐共赢的关系。
经过以上的一些努力,我发现小霞慢慢地变好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上学不迟到,不旷课了,课余时间多在做题或者和同学讨论,也积极参加班里的活动,发挥她的优势,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她的妈妈也很赞同我的观点,对她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转变。家里欢声笑语越来越多,越来越和谐。我心里感到很高兴。在我这些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类似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老师要掌握很多心理学知识,更科学、更合理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马塘中学)
【摘 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关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区分学校环境对于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然后分别采取措施,对于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学校环境至关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 物理环境 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渗透的,是润物无声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德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学校环境就是一个润物无声的德育场,能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愉快、乐趣、活力和希望,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激发学生形成爱学校、爱生活、爱人民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学校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我们分开叙述:
一、物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的物理环境一般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筑、公共设施、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等。
学校的绿化、美化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相当的作用。比方说:整洁干净的校园使学生容易产生“完形”(班杜拉的理论)的需要,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雕塑作品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小桥、流水、绿草、鲜花等自然风景能让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领略大自然的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保证学生身心舒适,不至于感到环境的压抑,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消除了紧张的学习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影响。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最有利于直接经验的获得,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教学设施、足够的活动场地,才能确保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参与、体会和发现,去和其他学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并在交际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完成情感学习,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避免消极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二、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人文环境包括师生关系、校园风气、文化制度、社区环境等方面,学校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样有着重大影响,其具体表现在学校及周边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学校的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校园文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创新意识及教学水平密不可分,也与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支持、配合息息相关。
1.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堂文化和课外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平台,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它是一所学校思想文化内涵的最直接的表现,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它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它能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广大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其中,大部分心理现象是积极健康的,也是我们期望出现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现象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还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现象,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干扰和冲击。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破坏群体的凝聚力,也可以削弱自己和他人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2.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模仿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指出的: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010年,北师大珠海附中出现教师殴打学生的现象,其视频一度在网络快速传播;而近期珠海湾仔镇鸿景小学8岁小学生因数学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打了20多竹棍……类似事件常见于媒体,虽然,这些老师的行为遭到了人们的反对和谴责,同时,他们也受到了一定的严肃处理,但是,这些孩子心里留下的创伤却是终生难以弥补的。另外,当一个学校出现了上述情形,在很长的时间内,其他的学生会同样恐惧,情绪也就难以稳定下来。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学生时代,老师的过失更容易促使其自暴自弃,促使其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师的情绪变化,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波动。如果教师们整天沉着脸,动不动就呵斥学生,那么,学校、班级将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种机械的、缺乏活力与互动、缺乏情感交流的气氛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扭曲,情绪会不稳,甚至暴怒、焦虑、抑郁,攻击别人,对社会的认知、情感也会渐渐淡化,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可见,教师的笑脸、爱心、诚信,以及教师的激情教育是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的催化剂。
3. 外围文化环境也是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社会文化、社区、家庭是学校的外围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学校中的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不是封闭的、静态的,校园文化必须主动地去选择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能形成正确、健康的环境,并对学生时刻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当前流行的港台武打片,经常会出现打打杀杀等暴力场面,也会不经意间被青少年模仿,《逃学威龙》中的坏分子更被少数同学视为英雄,2012年,针对学生的砍人事件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和冲击,这些社会因素显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必须正确引导。而社区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孟母三迁择邻处,以及当前学区房的热炒,也是人们认识到社区对孩子的影响意义重大。在外围文化环境中,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当属家庭因素,不当的教养方式、管教态度,日益疏远的亲子关系,冷漠的家庭气氛,无一不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在孩子将来的成长过程中会体现得越来越显著,这些表明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意义重大。
三、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学校环境建设,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加强校园硬件建设,创造高标准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代学校
校园硬件建设是学生心理成长的物理环境。学校的整体规划应从美学的角度去布局,尽可能远离环境和噪声的污染,保证空气的清新,搞好绿化、美化,烘托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做好活动场地、教学场地的配套建设,为学生提供获取现代信息技术、艺术活动、体育锻炼、科学实验、劳动实践的物质环境。当然,我们的校园硬件建设目前仍然需要资金的保证和社会的重视。
2.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特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到现代文明的传播,从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到校园外显文化的营造,从静态文化的加强到动态文化的生成,逐渐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从而极大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采取措施,例如,制度文化建设要贴近人的需求,做到以人为本,避免出现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定,使各项措施更加有利于促进符合预期行为的产生,避免不良行为的蔓延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心理现象分析,才能对不健康的校园心理进行调适,使措施更有前瞻性、针对性,更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应该思考开展什么样的校园活动,建立什么样的社团组织,设立什么样的榜样、典型,提倡什么样的理想和信仰等等,并做到既合理引导,又不会管控过严以致缺乏活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把握好管理的“火候”。
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哺育学生,要善待学生。只有爱学生,以真诚换取真诚,建立相对平等的师生关系,你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会专心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因而,作为学校,应让每位教师相信“师爱作用”,相信“亲其师信其道”,把无私的爱献给学生,用自己博大的情怀,去感染学生。并时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时,教师应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获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以建立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协调统一外部文化环境,以达成教育目标
学校应协调好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离开了社会、家庭的合作,学校教育寸步难行。
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责任人――家庭,学校应与他们密切合作,通过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召开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等途径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应适时召开家长会,创办家长学校,促进沟通和协作,才能使教育富有成效,加快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而在优化校园社区环境方面,我认为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免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学校要与社区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争取他们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工作。
综上,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教育网络的建设,协调统一好外部文化环境,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事半功倍。
结论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学校应当重视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整合各种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构建优美、和谐的学校环境,给学生们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摘要】《另外那个女人》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一篇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个性坚强,冷静睿智的主人公柔斯。她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下,一边与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的恐惧作斗争,同时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悲戚。在诸多的困难中,她都以超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通过经历各种社会和情感磨难,她终于在心理上找到了自我,实现了自我心理完善。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心理角度,结合作品进行文本细读,通过柔斯的自我心理成长历程,探讨她实现自我心理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另外那个女人》 心理成长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其独特敏感的女性视角和大胆犀利的批判精神, 对不同群体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并对当代西方女性的独立自由问题表达了鲜明独特的观点,由此被不少学者冠以“女权主义者”的称号。她的作品备受各国专家学者关注。在以往对《另外那个女人》的研究中,有王丽婧,陈可培从女权主义观点的《超越女权》;张晓敏以女性主义观点的《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和《莱辛小说中柔丝的圆型人物构建》;黄春燕的《莱辛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和技巧――以为例》;刘雪琪的《两性生命位置的价值对立――中男女主人公形象解读》; 万丽君的《寻找自我与远离“被他者化”――读多丽丝・莱辛》等。 而笔者认为多丽丝・莱辛的《另外那个女人》,其实还是一篇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心理成长超越的成长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柔斯在各种遭遇和经历过后,主人公的思想和性格得到发展,在克服挫折中成熟了起来。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心理角度,通过柔斯的自我心理成长历程,探讨她如何实现自我心理完善的成长图景。
多丽丝・莱辛撰写有大量的不同群体女性的文学作品,《另外那个女人》描述的是一个教育程度不高、收入水平低的中下阶层女性。小说中的主人公柔斯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下,一边与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的恐惧作斗争,同时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悲戚。她继承了莱辛笔下女性独立坚强,冷静睿智的性格特征:面对母亲的事故,她镇定沉着;与相恋三年的男友乔治分手,她低调潇洒。面对战争疑云以及人们的恐惧,她隐忍持家。最后父亲在空袭中的逝世,这给神经紧绷她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此时,虽然吉米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将柔斯从摇摇欲坠的地下室救出,并希望她能从悲痛欲绝的心灵桎梏中走出来。然而,在与吉米的交往中,尽管得知自己成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一个女人而生活在不安中,但是,她依然处处以一个勇敢者的身份面对生活。对于过去几年的种种不幸,她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不仅没有低落,反而在认识上有了飞跃,心理状态也步入了成熟。当最后她发现吉米早在三年前已与前妻离婚,她根本不是第三者时,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虚伪,软弱,不负责的吉米,勇敢地与吉米的前妻皮尔逊太太一到踏入了属于她们的崭新的生活天地。
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成长也是成长小说的重要层面。主人公的心理成长也和身体成长一样,也具有鲜明的“生成”意味。成长的心理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首先是镜像阶段,这是拉康主体构建过程理论中的第一个功能性阶段,又称“前语言期”,是主体“自我”形成一个重要时期。这期间成长主题的心理构建面临着作为‘小他者’的母亲的情感干扰和心理压力。无论是‘母亲的儿子’还是‘母亲的女儿’都因对母亲镜像既抗争又认同的两难而陷入心理成长的焦虑,甚至表现出神经质的心理症候。不可否认,母亲镜像对于成长主人公的心理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心理成长对母亲镜像的辨识与想象性认同共有三个方面:一是抗争式的母亲镜像认同;二是精神同盟式的母亲镜像认同;三是仰望式母亲镜像认同。而《另外那个女人》中主人公柔斯的心理成长的镜像阶段属于抗争式的母亲镜像认同。抗争式的母亲镜像认同就是成长主人公把对母亲的抗争和叛逆作为寻找自我的起点。在小说的一开始,柔斯在得知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她不仅没有表现出悲痛与伤感,而且是如此的冷静,这使的那位警察都觉得不可思议。柔斯想到的不是马上通知她父亲和男友,而是想到今后照顾父亲的责任就要全部落在自己的肩上。她就要履行母亲在时的职责。为此表现出,她再一次注视挂在墙上一副画时,她心理想:“现在我可以把这幅画摘下来了。她人已经走了,我现在爱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了。”她马上就把画摘了下来,挂上了一张带黄蔷薇图案的月份牌。对于其它的物件,柔斯也在第三天按照她的想法进行了调整。在此之前,母女俩可总是争论不休。到此,在母亲镜像中,阻碍她确立自我的第一块绊脚石被踢开了。自此,主人公柔斯不仅在家里而且在对社会各个方面都充分表现出了母亲的身份职责。这是她心理成长,也是她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其次,心理成长进入了第二阶段及后镜像阶段。后镜像阶段是对父亲镜像的拆解和审视。此时,父亲介入了母子(母女)的二元关系。父亲镜像的闯入是成长个体自我构建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重要的“小他者”。这位“小他者”与母亲不同,往往以威严专制的男权主义的面容出现在成长主人公的心理之镜上,试图赋予他以秩序和“法”。对父亲镜像的拆解,审视和反抗是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在后镜像阶段的又一次独特心理冒险和自我拯救。这使成长主体的心理生成增加了更为复杂、更难处理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西方男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性是被放逐到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沉积于历史地心默默无语,长期不具备主体地位。为了获得自身的主体地位,莱辛在《另外那个女人》中充分刻画了主人公柔斯为此而进行的抗争。柔斯在她母亲出事后,担当起了母亲的职责。面对父亲的种种要求她都表现出她自己的想法,不再顺从。比如:操掌着家庭一切事情大权的父亲在母亲去世时要求她电话通知她的男友乔治,她却装作没有听见。只是在晚饭后才动笔用写信的方式通知乔治。他父亲建议她不要外出工作,她表示不屑一顾,总是坚持认为“女人就应该独立生活”,表示“我喜欢独立生活”。同时也不喜欢父亲在她面前老说女人女人的话语,并争辩说“我不懂得女人,我就知道我自己是怎么想的。”再者,以前柔斯对政治不发表意见,而现在他父亲每每谈到时事政治时,柔斯都能积极地表示她的观点和态度。有时对父亲的观点还表现出轻蔑的态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成长中的女性摆脱了“前语言期”的无语状态,用在社会空间学习到的语言和男权主义代表的父亲争夺话语权。这是主人公心理成长的不可抗拒的法则,也是不可回避的心理成长法则。尤其是在她父亲腰摔伤之后,柔斯不但继续承担社会和家庭的事物,而且还承担起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样她的远见卓识再次体现出她高于她的父辈。这之后,她的父亲与她的角色进行了换位,每天父亲承担起了家务劳动。到此,作者莱辛已经把柔斯刻画成如她父亲对她所下的评定所说,对于柔斯他感到女儿就好像一堵墙似的,那样无法撼动。因此,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柔斯在莱辛的笔下已经完全具备了几乎所有的精神质素和心理构造:个性独立,冷静睿智,稳重干练,有积极的行动意志,敢于颠覆父亲镜像的心理压制。父亲镜像到此也就推出离开了。
成长小说的心理成长主人公在完成了对父亲镜像的拆解和反抗之后,必然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及后镜像阶段――“象征之父”的想象介入和象征性认同。也就是说,主人公送走了血缘父亲,迎来了崭新的“象征之父”。主人公心理成长主体的心理版图上一旦父亲之位虚位以待,“大他者――象征之父”必须乘虚而入。成长主体在心理上接受秉承“象征之父”律法的启蒙者的面像介入与话语引导,就意味着他们接受和认同了“象征之父”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在《另外那个女人》中,这个启蒙者就是吉尔的前妻皮尔逊太太。因为到此时,柔斯在成长之路上再次遭遇困惑,动摇和阻碍。通观整篇文章,莱辛把柔斯安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残酷的背景之下,让她不仅遭受社会的磨难,在她人生道路上也让她遭受失去父母,失去恋人,失去朋友的悲惨境地。这样的心理历程一般人是难以度过的。当然,磨难越大,锻炼越多。这使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更能完善自我的成长。尤其是在小说最后,当柔斯从吉尔的前妻皮尔逊太太口中了解到吉尔一直在欺骗她时,在皮尔逊的指引下,尤其是在皮尔逊的话语感召下:归根结底,男人们正经事做不了,就会给人添麻烦。今天的世界,妇女必须自己照顾自己了;她们要是不这样,别人是不会管她们的。柔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虚伪,软弱,自私,不负责的吉米,勇敢地与皮尔逊太太一道踏入了属于她们的崭新的生活天地。从而,完成了柔斯这位成长主人公的自我建构。到此,成长主体心理成长的三个阶段已经完成。
总之,成长小说结尾,主人公在接受了教育之后,在面对严酷的现实,经历过多次考验,经过反思吸取经验教训之后,主人公已趋成熟,准备迎接新的生活,但未来的命运却不得而知。作者一般不预先安排主人公的未来,因此成长小说体现出开放式的特点。莱辛的《另外那个女人》同样描写了主人公柔斯和皮尔逊太太一到离家的开放式结尾。柔斯的未来如何就留给了读者。
【摘 要】本文通过探究高龄父母的成因,以及他们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着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求高龄父母如何平衡自身心态,如何减少与孩子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克服包括沟通障碍、彼此理解能力欠缺等典型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为孩子营造稳定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建议,以更好地迎合现今家庭中高龄父母不断涌现的需求。
【关键词】高龄父母 孩子成长 心理影响
根据联合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来看,目前众多国家和地区女性的初婚年龄已在30岁左右。那么,究竟这种年龄的“鸿沟”给现代家庭带来了什么,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什么?
1 概述
高龄父母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家庭,大致包括这几种成因。
首先,是由于大众婚育观念的改变。由于现代人文化教育水平更高,思想观念更开放,经济以及思想更独立,认为晚婚或不婚,对于生活并无太大影响。因此,他们往往等到各项时机成熟,才作结婚生育的打算。
其次,是由于家庭经济水平成型的延后。大部分社会人的学历的提高使得社会的平均年龄向后延长4年,职业生涯也就是经济起步相对较晚,达到一定的经济基础以抚育孩子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这自然导致婚育时间的迟延。
再次,是由于婚育政策对大众的影响。晚婚晚育政策推行已久,对人们的生活意识已然产生深刻影响,人们已习惯晚谈结婚、晚谈生育,从而营造出晚婚晚育的整体社会文化。
最后,生育技术水平的进步对晚婚晚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生育技术取得很大进步,通过“试管婴儿”“冷冻精子”“冷冻卵子”等先进技术,可以满足一部分条件允许的高龄父母生育的愿望,这种技术保障无形之中也促使着高龄父母的不断增多。
2 高龄父母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一方面,高龄父母基于自身的特质,存在一定的教育优势,不能以偏概全。另一方面,相对于优势,高龄父母不可避免的在孩子心理成长方面存在诸多劣势,需要引起格外的关注。
2.1积极影响
2.1.1孩子处世心态的培养
高龄父母更为成熟的心智,在孩子心态的培养上有专属的优势。一方面,高龄父母相较于年轻父母,心态更为成熟,处事能力更强。他们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言传身教,能为孩子心理的成长树立更为优良的榜样。另一方面,年纪较大的父母,往往更善解人意、更有耐心、更宽容,这种接纳孩子的态度往往更容易培养孩子的合作态度。
2.1.2孩子理财能力的提高
由于高龄父母总体理财观念较为成熟,多数有长远规划的高龄父母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一方面,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在生活小细节中教会孩子理性开支。另一方面,由于高龄父母的忧患意识 ,他们往往较早的鼓励孩子去亲身感受理财体验。
2.1.3孩子成长关注度的给予
高龄父母对于孩子往往更为珍视。一方面,高龄父母大部分经济积累足够,能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与教育条件,满足孩子成长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孩子较容易得到高龄父母更多的关爱,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2.2消极影响
2.2.1 “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
由于生育年龄的拖后,高龄父母进入“更年期”后,孩子往往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青春期又称为“危机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面临着性发育的困惑、情绪不稳定以及叛逆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敏感、任性、易怒是他们心理变化过程中很正常的表现。与此同时,他们身上还担负着课业日益沉重的压力,“青春期”的心理状态可想而知。
而高龄父母的“更年期”同样面临心态危机。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下降,父母的生理与心理将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点在女性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她们也会出现心理敏感、情绪不稳定以及易怒的表现,并且还会感到胸闷、气短、眩晕等许多不适。她们不时会暴躁激动,不稳定的心态便不言自明。
因此,这两期相遇,往往是“家庭战争”爆发的动力源。但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在转型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与理解。而高龄父母,“更年期”之内,想要保持或成为一名理智宽容的父母,多数力不从心。两者冲突处理不当,会增加家庭矛盾的产生,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总而言之,两期的冲突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
2.2.2“过度溺爱”与“过分严格”的反差
“老来得子”,这孩子便显得尤为珍贵,高龄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稍不注意,就变成“过度溺爱”。然而,过度的溺爱与保护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只会产生负面影响。事事都帮助孩子打理,让他(她)过于顺利,就会使孩子变得软弱、过于依赖,缺乏独立能力。并且,挫折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过度的溺爱,其实是把孩子在无形之中变成一个宠物,而不是一个人。高龄父母容易代走孩子的人生路,不利于成熟人格的培养。
还有一些高龄父母,会把过高的期望值加之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实行极为严格的管理。集中体现在孩子的文化教育上,除了常规学习的成绩要求格外严格外,还要求孩子进行各种补习班的学习,对于孩子表现不佳或者拒绝抗议,多采取强硬的“棍棒”模式。然而,这种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往往害了孩子。沉重的各类学习负担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对其身心成长都是一种损害;并且,越是施压,越是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轻则成绩下滑,萎靡不振,重则甚至走上歪路。
“过分溺爱”使孩子丧失培养独立人格的空间;“过分严厉”使孩子承受莫须有的压力。
3 高龄父母保障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建议
父母的高龄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是积极主动地发挥积极影响,同时想方设法地化解消极影响,因为孩子身上寄托的不仅有父母的希望,更承载着未来世界的希望。
3.1 避免“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冲突
首先,高龄父母要充分包容孩子的“青春期”反常表现。“青春期”是孩子心理成长特殊且必须经历的时期。高龄父母们要主动去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体谅孩子的苦衷。对于他们的“反常”表现不要过于敏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往,引导他们化解问题。
其次,高龄父母要合理调节自身的“更年期”反常心理。高龄父母要了解自身“更年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注意膳食搭配,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避免不必要冲突的发生。
最后,高龄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高龄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理解,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
3.2 调适“过度溺爱”与“过分严厉”的心理
首先,高龄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过度溺爱”,做到严爱结合,即要爱孩子,又要对孩子严格要求。高龄父母要学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并说明理由;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和对错,逐步培养孩子遵守规律地习惯;还应培养孩子杜绝浪费、勤俭节约的意识以及吃苦忍耐的精神;更要避免孩子的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避免懒惰与自私意识的形成。
其次,高龄父母要纠正对孩子“过度严格”的教育方式。不要盲目的与其他孩子攀比,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适度即可,要懂得换位思考,“过度严格”其实是“己所不欲,施之于人”;高龄父母要在基于孩子认可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成长规划;高龄父母要尤其注意自己关心孩子的尺度,重视孩子的叛逆心理,把不良倾向“扼杀于萌芽之中”。
总而言之,高龄父母在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基础上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表率。
3.3 化解“高龄状态”与“成长阶段”的矛盾
第一点,高龄父母要寻求与孩子的有效沟通途径。高龄父母要积极地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孩子交心谈心,去关心孩子学习、生活,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惑,解答他们的困惑,包括对父母本身生活观念的质疑。同时,高龄父母可以试着向孩子倾诉,将自己的烦恼和想法说给孩子听,不仅更能容易得到孩子的理解,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父母也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父母也有年龄增大的种种难处,从而更加理解父母,更乐于与父母沟通。
另外,高龄父母还要积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扮演好人生的导师,学习的榜样和坚强后盾等角色。父母之间关系融洽,家庭气氛温馨和美,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正面力量的感染,易于培养积极乐观心理的同时,也会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密地沟通。
第二点,高龄父母要包容孩子的生活观念。高龄父母应当充分认识到时代差异所导致的其与孩子生活观念不同的必然性,接受这一差异,并且对孩子所应有的生活理念给予充分的尊重。
第三点高龄父母要做好生活规划。良好的生活规划,是高龄父母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高龄父母要制定合理的经济规划,既保证家庭日常开销现金流量的充足,又要保证意外情况下充足资金可供支出。同时,积累足够的教育基金,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同时,高龄父母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劳逸结合。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另外,高龄父母还要尽自己所能,多留点时间给孩子。因为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忙工作,忙事业,忙得忘记了孩子是自己为社会贡献的最重要的产品,机器出了废品可以报废,可孩子如果出了废品将是遗憾终身。这不仅是身为父母的应尽责任,更是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3.4 其他措施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不仅仅依赖于父母。一方面,根据高龄父母与孩子独特的心理特征,可以成立相关心理辅导组织机构甚至互助团体,专业人士对高龄父母的子女教育予以指导,帮助排解子女心理成长方面的问题;同时,家长们相互交流,孩子们相互认识,本身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一笔财富。
另一方面,对于高龄父母家庭的经济压力,政府可以采取相关的经济救助措施,如美国的“大学教育储蓄计划”就是很好的范本。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开辟更多适合高龄父母为子女经济规划的险种。
结 语
现今,家庭中父母的高龄化是大势所趋,其对于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将对孩子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作为高龄父母,要尤其重视遵循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地随自己所欲。同时,高龄父母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哪些劣势需弥补,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寻求不伤害孩子情感的问题最佳解决途径,建立自信心与孩子一起成长。另外,高龄父母也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使孩子的成长有更好的物质精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