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8 03:16: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计算机网络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课程教学 计算机网络 实践研究
【论文摘 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基本方面探讨了在该门课程教学上的一些做法,使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真正地感觉到这门课程的价值。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在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甚至有部分高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在高校中已日趋成熟。但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仍出现起步较晚、层次不一的局面。不同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遇到了教学目标单一、理论知识枯燥、实验项目难以操作等问题。
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有些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学科,但是几节课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了。一学年总结下来,理论和实践方面好像都没学到什么东西。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
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只有凭借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对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修正来弥补教学中理念、手段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二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教学目标方面
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必须的技能(组建简单网络和管理网络),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理论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知识更新。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方面
如今,各个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材都大同小异,教材中先理论、后实训,教材的开始就是众多的网络名词、概念、定义、原理等一些抽象的东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就有点懵懵懂懂的,兴趣自然提不上来。
因此,从教材内容上,教师在教学初可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行业需要或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增加和删减一部分内容,并且选取一部分主线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和学习重点,选取一部分非主线内容用于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学习性。专业重心上,理论教学随时穿插于实训内容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纯的理论讲解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实训内容不能滞后于理论讲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将理论内容穿插在实训部分中,以实训操作中遇到的现象映射出相关原理。分层教学上,充分引导和辅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帮助不同的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向。比如,引导对网络组建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组网技术方面的知识,推荐对windows网络管理感兴趣的学生研究活动目录设计和windows域管理。对服务器管理感兴趣的学生从配置使用ftp、serv-u服务器等方面进行指导。
3.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但是一堂课的重心在理论还是在实践,这需要教师去权衡比较。想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水晶头,如何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网等相关技能,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训(实训包括实地实训和模拟实训);要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和原理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知识链一环套一环,那就需要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第一,理论课模式。(1)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2)巧妙设计疑问和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听讲。带着问题去了解一个知识点,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比如,在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作用时,就带着这样一种疑问开始整节课:“机器a向机器b发送数据,一般程序就是a把数据发到线路上,然后b收到后就把数据取下来,但是,中间环节可能会出错,通信线路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数据链路层就必须提供一些解决办法,哪些解决办法?”。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整节课程,而检验这节课的最终效果也就是学生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3)善于使用课件和模拟软件,特别是带有演示效果的课件或模拟软件。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一些理论的东西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下而采用的一种演示方式,但是,课件的展示并不是单纯地将文字内容演示出来,而更多的应该是产生出一种动画性质。比如,在讲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的时,可以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模拟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直观地演示出交换机中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4)理论内容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理论知识的教授需要循序渐进,前面知识点的内容不掌握,后期知识点就难以与之形成一个串联,但是从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素养来看,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比如数据通信原理、广域网技术等,这些知识点对中职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者影响不大,可以留到后期给学生简单地讲授,或结合一些考证的需要、考证的试题给学生讲授这类型的知识,效果会更好。这样保证了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首要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的目的。
第二,实训课模式。(1)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部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网络应用案例和任务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根据中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把组件网络和管理企业局域网,基本的双绞线制作、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器材的安装、设置和使用,windows nt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安装和使用等作为实训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能感觉到自己能够独立动手做出点东西来。(2)巧妙安排实训课的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课对学生来说的主要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完成一个项目,就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根据能力混合编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实训任务。(3)注重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训课程中,学生会碰到理论上想不到的问题和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因此,不管实训是否成功,每次的实训报告是一种及时总结的必要手段,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以便于完善整个过程。实训报告的写作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方法的印象,同时也联系了一部分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教学评价方面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过于单一,但也不需要过于复杂。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1)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2)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3)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三 总结
根据教学实际来看,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于一些原理性课程来说还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如何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传授好,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课时限制,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因此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偏重贴近实际需求的实训”是目前最为直接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实验教学设计;dhcp
论文摘要:为了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中熟练掌握dhcp服务的配置技术.提出在dhcp实验教学q-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并在验证性和设计性两类实验中分别采用传递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该教学设计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0引言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 , dhcp)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一种,它能够解决网络中ip地址分配的问题,对网络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如今拥有多台电脑的家庭或单位在共享接人internet时,大多使用dhcp服务进行ip地址的自动分配,以尽量减少手工设置ip地址带来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熟练掌握该技术的运用。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需要掌握太多理论知识的特点,我们在教授了必备的dhcp基本概念后,主要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掌握该技术。实验教学中将dhcp实验分为验证性和设计性两类,并且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使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dhcp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dhcp服务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来实现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的动态分配,所以只有掌握了客户机和服务器两部分的配置技术才能构建一个可用的dhcp服务网络。另外,若要考虑网络结构、容错以及平衡dhcp服务器负担等因素,则还要掌握复杂网络中的dhcp配置技术。因此,dhcp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1 dhcp客户机的设置
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一台计算机配置成dhcp客户机,使其能够自动的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应特别指出让学生注意的是,dhcp客户机的配置方式是固定不变的,适合在任何提供了dhcp服务的网络中使用。
1.2单dhcp服务器设置
单dhcp服务器,是指一个网络中只有一台dhcp服务器在工作,这是最简单的dhcp服务方式。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dhcp软件,并设定可以分配的ip地址、保留ip地址、租约等信息,使其成为dhcp服务器。
1.3多dhcp服务器设置
多dhcp服务器,是指一个网络中有多台dhcp服务器在工作,不仅实现ip地址的自动分配,还实现了容错、平衡负担等功能。在该服务方式中,服务器的大部分配置跟单dhcp服务器方式中的相同,其关键的地方是如何让多个服务器协调工作。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配置多台服务器的作用域和排除地址,使它们能够互不干扰的执行各自的分配任务。
1.4多宿主dhcp服务器设置
多宿主dhcp服务器,是指在安装了多个网络适配器、并连接多个网络的计算机上实现dhcp服务。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设置一台dhcp服务器的超级作用域,使其能够为多个相连网络中的dhcp客户机服务。
1.5跨网段的dhcp中继设呈
对于有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往往采用在一个子网中配置一台或两台dhcp服务器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来节省经费。使用这样的服务方式时,如果dhcp服务器和dhcp客户机不在同一个子网,则需要dhcp中继来充当,完成ip地址的分配。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路由器或子网中的一台计算机设置为dhcp中继。
2 d日cp实验教学设计
dhcp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dhcp必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做实验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最终能够独立配置dhcp服务,解决该服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并杜绝出现以往实验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例如学生做实验时不积极思考、对实验内容一知半解、实验报告潦草等,我们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把dhcp实验教学内容分为验证性和设计性两类,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实验教学。
2.1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验证性实验包括dhcp客户机的设置、单dhcp服务器设置、多dhcp服务器设置3个教学内容,主要采取文献[3]提出的传递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传递式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主导作用,不但要求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还让其参与“教”的活动,通过“学”和“教”的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
根据传递式教学法的原理以及实验内容的性质,我们让学生分批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配置操作。设有60人的物理教育专业班级,每次实验时按学号分为3批,并严格按照如下表1的安排进行实验。
根据表1的安排,对于每个新的实验内容教师只需指导参加第一批实验的学生,第二、第三批的学生做实验时分别由前一批已经完成实验的学生负责指导。为了保证验证性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达到实验教学目的,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求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前要确保实验设备齐全,并亲自做一遍所开设的实验,以能够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行实验预习。并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通过提问实验基本原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测,发现没预习的学生不准许其参加实验;
(3)要求学生做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另外,要求做实验的学生要认真、独立思考并注意总结,进行指导的学生要负责、耐心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4)进行第一批实验时,指导教师要认真讲解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指导工作。进行第二、第三批实验时,指导教师虽然没有主要的指导责任,但其不能离开实验室,以便解决指导的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并且还要求老师不时的进行巡视,认真观察学生进行实验,以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5)要求学生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另外,要求教师课后立即批改实验报告,如发现问题应在进行下一批实验时指出,让在场的前一批已完成实验的同学得到及时纠正,以免他们再犯同样的错误造成对另一批同学的误导。
2.2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设计性实验包括多宿主dhcp服务器设置和跨网段的dhcp中继设置两个教学内容。这两个内容虽然是较为复杂的dhcp服务配置技术,但跟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它们作为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了dhcp的基础配置技术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独立解决新的问题。对于设计性实验可采取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使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参与实验。另外,为了保证设计性实验的顺利进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给学生分配实验任务,并要求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2)要求教师在实验指导书中只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和所用的设备清单,提供完成实验所需的相关资料。而学生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3)要求相关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的安排时间进行实验;
(4)要求学生做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要认真、独立思考并注意总结,可以互相讨论、帮助,但严禁抄袭其它小组的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
(5)要求学生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完成、上交实验报告。另外,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对其做详细的评讲,还要给出最优的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供学生学习。
3 dhcp实验教学效果
在2006到2007学年的第二学期,我们对物理教育和数学教育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试验,结果都表明使用该教学设计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因为在做验证性实验前存在被抽测的可能性,所以学生都非常认真的进行实验预习,真正做到在对实验原理、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做实验。并且,学生除了完成实验之外还有指导同学的任务,就迫使学生必须要弄懂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进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另外,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增多,让学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作用。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教学效果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造就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些效果也为设计性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设计性实验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在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测试等方法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对实验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4结语
学期结束后,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学生对dhcp配置技术的掌握比其他实验内容的要好,这表明dhcp实验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准备将该教学设计扩展到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其他实验教学中使用。但同时也发现设计性实验教学还存在问题,特别是实验室开放使用后的管理还达不到要求,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要解决当前发现的问题,尽量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并积极进行推广,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于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十分必要。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布线工程
一般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时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首先,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其次,介绍tcp/ip 协议、osi 七层模型、各种网络的功能;最后,介绍一下网络的应用与网络安全的防范等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看起来教师已经把计算机网络知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但实际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是学会了如何上网,至于如何管理和维护一个网络仍无从下手。
因此,为了让学生接受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笔者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自身为中心,教师以帮助者角色,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中职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
项目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一个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根据网络课程特点,我们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使各个知识模块涵盖学生应掌握的工程知识,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
学生通过参观样板工程和对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5 个知识模块的学习,切实地掌握从设计到测试验收所必须的技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强化。
1.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操作教学环节。
采用四级教学法:
(1)准备。在此阶段首先应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选择劳动工具与材料,并唤起学生兴趣。
(2)示范。由实践指导教师慢慢地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明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指出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强调重点,提示劳动安全。
(3)仿做。学生按工作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旁作解释,巡视并纠正大的错误,同时给予帮助,表扬能正确掌握要领的学生,鼓励后进学生。
(4)应用。由指导教师给出应用练习题,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能较快较熟练地解决问题。指导教师边指导边纠正错误,表扬鼓励进步学生,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守时、准时及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的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模拟工程现场教学环境。
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建立真实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工作要求、工作规程、标准规章与工程现场相一致,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仪器应与工程一线使用设备、工具、机具相一致。计算机网络模拟工程现场教学环境引进了非常先进的fluck 测试设备(dts1200)、光纤熔接机、各种机柜配线架、liu、交换机、室外光纤、6 类、5 类utp、大对数电缆、各种常用工具机具及模块、水晶头、管线桥架。训练项目要真正体现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相统一。实训过程中,首先由教师给出一个典型建筑底图,由学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要求学生采用autocad 或者visio 软件绘制出综合布线各类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根据施工、管线图纸,运用工具对楼层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安装,某一条水平链路管线敷设,某一个工作区安装,运用fluck 测试设备测试某一条安装好的线路,做好验收文件记录。训练项目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体现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让毕业生能适应目前就业要求。
三、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
项目的确立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第三,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当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2. 项目活动团体的确立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3. 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4. 项目总结必不可少,并要进行项目拓展和延伸。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应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一题多解”是应该极力推荐的,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摘要】 针对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提高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网络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一、 网络课程的重要性
1.网络知识技术更新快
领先的网络技术教学实验涵盖了众多实用的操作技术和网络方案组建知识,包括stp、rstp、mstp、vrrp、acl、nat、napt、staticroute、rip、ospf、vpn、igmp snooping、pstn、isdn、无线、voip、防火墙等实验。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实验完全从实践出发,对每个实验的教学目的、背景描述、实验的设备、实验设备间相连的网络拓扑、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验证等内容都做了详尽描述。网络新技术的推出和广泛应用.新网络教材的推出,都迫使高校网络实验教学的建设必须加大步伐。
2.社会对网络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大
从全国行业职位整体分布来看,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仍以近20%份额占据着招聘热点行业首席,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国家统计部门显示的数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对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等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今年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今后每年平均职业需求增长达百分之七十一点二。在如此的社会形式下,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导致我国网络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除了总量供应不足之外,还在于目前供应的网络人才中合格人才的缺乏。在我国,虽然传统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每年都在增加,但由于课程设计与市场的脱节,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高校计算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毕业后不能快速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由此可见,社会需求同样反馈到学校网络实验教育内容更新、教学优化和教学密度的不足和局限性。
二、 网络课程现状
计算机网络是各大专院校本科乃至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存在四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是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教学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该课程的特点是在较深厚的树理方法基础之上,综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知识更新非常快。几本经典的教材几乎每年都有比较大的变化,内容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更新和调整。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目前的课程组织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科及专业方向的调整。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许多高年级专业课程的基础,网络知识是学生毕业后科研与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必须有足够的前瞻性,这要求从课程设计、内容组织、讲授方式等多个角度来组织教学与考核工作。
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在教学方式上,由于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方面,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遇到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例如在通信基本理论、物理层协议分析等的教学中,由于这些内容安排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枯燥晦涩的内容对整个课程兴趣的建立和引导是非常不利的。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来适应课程本身与授课对象的发展变化,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措施有:按需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精讲多练,灵活组织教学方式。
三、按需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激发是进行教学时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性。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们学员队宿舍普遍建立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他们对构建网络、路由器配置、建立各种服务器具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并且存在大量的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个情况,要加强课程中互联网络的组建与配置这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子网掩码来建立以宿舍为单位的虚拟子网,指导他们学习使用各种网络管理和分析工具,来优化网络的性能,并介绍了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和配置。
四、精讲多练,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
1.讲透原理
在课程教学时,应该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要点、难点进行详细的深入讲解,如网络体系结构、媒体存取层协议分析、tcp协议分析、 地址分类等,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的经典核心内容,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计算机网络课程讲解要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对于基本概念,特别是网络协议要讲解清楚,课后留有相关的思考题,而对于非重点则不必多讲,以免使学生感到该课程内容过于庞杂。对于一些掌握难度小、学生在日常应用中相对熟悉的内容则采用简要讲述课后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应用层的一些内容、局域网与广域网等的内容等。对于一些内容,如虚拟子网的概念、路由器配置的有关概念、组播与多播的概念等,采用以试验代替纯粹的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来学习。
2.反复练习
动手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许多内容应该以试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实践验证来掌握其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通过实践训练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在试验内容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基本能力素质等开设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种试验,并按照先按照章节内容点练习,再进行综合练习的渐进方式。
试验的内容主要有3类:一类是基本的网络应用试验,包括互联网常识,如ip地址设置、网关和域名服务器的配置、互联网应用工具的使用等,这些内容学生使用pc机即可实现。一类内容是网络的配置与管理,带有很强的应用色彩,如局域网的组建、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各种应用服务器的搭建等,学生对此类内容尤其感兴趣,使用自行购置的电脑、路由器等在宿舍搭建了局域网,使用子网掩码来配置专用子网,并搭建了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等。第三类就是在学习的高级阶段,进行网络通信协议类的试验,在深入学习网络协议的基础上,通过编程来实现一些基本的协议和服务,如ftp协议、组播技术、点对点通信技术等。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并且精通编程语言。
加强试验的环节的一个有利的保障条件就是学生自行在宿舍建立比较完善的局域网,并且能够接入互联网,因此能够开展各种类型的网络试验。
五、结论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和学生个体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教学手段也必须要能够适应这种趋势,不断的去探讨更加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这是推进学科建设,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途径。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信息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当前,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市级广播电视大学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以实用、应用为导向的办学目标;课程建设也应以此为基点。
一、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实施细则
1、 课程概况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对网络操作系统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 对当前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种类和网络资源共享与网络安全有较清晰的理解;学会一种网络操作系统的最基本使用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掌握其它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基础的网络资源共享;初步培养网络操作中的安全意识;了解网络操作系统技术的新发展。
2、 教学组织: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应使理论联系实际和重视实验环节。应以重点难点辅导、解惑答疑为主。学习时应在充分自学每章内容的同时,重点观看录像中有关的教学内容,当每章内容学习将结束时,可利用网上辅导的材料来归纳总结。如学习中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当地电大的辅导教师、中央电大主持教师以及充分利用网上的有关技术论坛,来取得网友们的帮助。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实验机时不得少于24学时。
3、 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根据本课程特点,教学和学习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网络操作系统强调基本概念和网络操作系统的总体构架,对于具体操作系统不要过多地讲述操作细节,一些具体操作的掌握可在实验环节解决;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不断新的版本,因此应尽可能地讲述较新的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致很快地过时;教材的每章后面配有自测题和练习题,同学在学习完每章的知识内容后应认真练习,并总结本章所教授的内容。此外,在学习每章内容后,还应该结合各个实验,来体会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课程面授时,任课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认真指导学生上机实践操作,要求学生保存好每一次的实验报告以备检查;本课程任课教师应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习题和上机实践操作训练题,督促学生按学习进度、独立、保质、保量地完成平时作业和上机实验报告。期末复习一定要围绕中央电大统一出的复习考纲和要求; 各分校应把好任职教师的资格认定关,做好教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各教学点要聘请本科或本科以上具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教学工作。
二、 电大教育的对象是应用型人才
电大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应面向应用、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使得学生“会安装、会操作、会配置、会管理”常见网络操作系统,具体来说,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理论知识,安装常见网络操作系统,能熟练地操作网络操作系统,能配置、管理常见网络服务,也可为参加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考试打下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网络工程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更新课程教学理念根据教育部关于人才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要求,以应用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课程教学也必须仅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学习高等教育技术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走访调研“网络管理员”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才能保持课程的应用性与先进性。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与实际网络工程相结合。
三、 注意因材施教
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照本宣科,一视同仁的进行教学,不区分对象加以引导,势必会导致部分学生渐渐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一名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授课教师,应重点做好多方面的考虑,要尽力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树立进一步学好的信心,增强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太多的专业知识,而应多让学生积极动手,让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当中,听取和收集整理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根据不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的进度 ,因材施教的设置好授课内容和上机实践环节的操作项目。建议教师可在开课之初,安排一次摸底测试,以便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的应用能力;在随后展开的课程教学中,可重点帮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加快学习进度,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而对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多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一些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帮助他们调整好学习心态,克服急躁、盲目自大的厌学情绪,根据其自身的水平制订针对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拓展学习计划,还可以安排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使学生间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进而更加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信息变换无穷,知识容量增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效学习,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的,从事网络方面岗位的高等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为了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需加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学习手段。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对学生信息条理化加工的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涉及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知识的普及和应用能力的掌握,而且对适应学校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在推行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之际,培养出满足当地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性人才,是电大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担任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老师更是应该担当改革的领头人,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与研究一套新时期适合广播电视大学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方法,努力开创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摘 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我院的精品课程,近年来,在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构想及实践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面广、内容抽象,对学生先修课程有一定要求,且理论性强,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定义和协议,学生总体感觉所学内容抽象、空洞,加之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普遍比较差,因此,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2009年底,该门课程成功申请了院级精品课程,经过近2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组建网络的能力、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虚拟局域网的划分能力、网络协议配置能力、网络的应用能力、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网络的管理能力等。通过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
1、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2、熟悉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各层的基本协议、原理和方法。
3、使用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了解各种应用协议的原理。
4、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一般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5、管理网络: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课堂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动画演示、教学素材资源库及多媒体视频展示等,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生动具体,信息量大,使学生能够直观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容量大、直观,学习兴趣浓厚,实际操作机会多,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了形象直观的效果。
2、项目作业法。即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自学指导法。自学指导法是我院的教学特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实践,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方法主要指学生在课外自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学习要点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组成小组(每组4~6人),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展某个专题的自主性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互评,老师进行适当点评。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相互协作的团队作用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4、任务驱动法。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操作教学,均渗透示例、任务驱动式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分组实践,共同讨论,集“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效果更为突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我们对连续2届100多学生开展了“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按照“必需、够用”为度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打破班级整体概念,将学生分为4~6人的学习小组,以4台二三层交换机、4台路由器为硬件基础,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实现工程项目,从独立分项的技术实践向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跃进。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自己带着任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加明确工作过程中对应的工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从而深化了教学的综合效应,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未来工作岗位间的对接。
5、因材施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因材施教”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和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
这一教学模式已显现其教学效果,不少学生脱颖而出,成为老师教学与工作的好帮手,他们对中间层学生的学习也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手段
1、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我们制作了一整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完美融和,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形象逼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教学内容,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
2、运用开放式实践教学,增强学习效果。网络技术实训中心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
实训中心拥有48台连成高速局域网的计算机(包括 window 2003、linux操作系统平台)并与校园网相连,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进行网络实验的基本资源。整个实训中心分为8组,每组6台计算机(包括4台二三层交换机和4台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学生在以网络设备动手实现或操作为主的同时,依托校园网,利用资源共享、网络技术实训中心完成实训项目,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内容。
3、建立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促进自主学习。我们突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限制,建立了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内容。
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在网络教学资源网站上建立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视频、演示、习题、实训指导书、参考资料、网上论坛、在线单元测试等内容,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提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网上教学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
4、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网络认证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为了让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在网络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把握和跟踪网络新技术和方向。一方面,对于经典的网络理论和知识点,必须让学生掌握;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网络工程师考试。从最近两年学生的考试结果看,通过网络工程师考试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学生学习网络的兴趣日益浓厚,而且,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中,毕业后进入著名it企业的机会很大。
五、考核方式
考核并不是讲授一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但我们需要利用考核来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既能促进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也可引导他们系统地且有重点地复结所学课程内容,巩固已学知识。因此,考核方式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一种好的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更有利于对教学效果进行公正的评价。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做出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强调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对学生学习和工作过程实行全方位绩效考核,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其次,开课时公布课程考核办法,避免学生平时不学,期末突击,为考试而学;再次,要把学生能力、素质考核在内,比如考核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项目任务的完成进度和数量、项目成果和完成质量、课后习题的解答能力、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工作场所制度遵守情况、工作态度等方面,以防止死记硬背甚至投机取巧等为考试而考试的不良倾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具体考核成绩构成为:“知识考核占40%,主要是基本理论储备,培养职业人的理论素养;实训过程考核占40%,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创新能力、实验报告;平时作业及表现占20%,包括课上回答问题、课后作业、课后思考题、出勤率。”
六、结束语
传统的教学是教高于学,学是无条件地服从教;实行教学改革,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为学服务。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动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思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的理解和兴趣。
实践证明,从职业技术教育的视角出发,把学生的创新性教学规划到职业技术的“掌握——运用——推广——创新”上,形成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机遇,使之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0引言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计算机组网能力和网络运行维护能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应定位在计算机网络osi/rm思想的指导下,使学生理解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工作原理并熟练地掌握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的配置。配置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有两种方法和手段:网络设备实物配置与网络模拟软件配置。网络设备实物配置要求有足够的配套设备,完善的管理,要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一般学校很难满足实际要求。而网络模拟软件一般都可以在网上下载,使用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是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配置的好工具。网络模拟软件也有很多种,如boson netsim、ciscopacket tracer等。本文对boson netsim在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1软件介绍
boson netsim 5.31是著名的boson公司开发的网络模拟软件。boson netsim由两部分组成:boson network designer(网络拓扑图设计软件)和boson netsim(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安装成功后在计算机“开始|程序”菜单和桌面上生成“boson net-sim”和“boson network designer”两个快捷键。首先利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这个软件设计出一个网络拓扑结构图,在这个拓扑结构图里面可以包含如下设备:cisco路由器、cisco交换机、用户机或终端,它们通过网络传输介质连接起来,设计好之后把这个拓扑结构图保存到一个扩展名为.top的文件中。然后用boson netsim这个模拟器软件打开以前做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图(.top文件),可以对拓扑图里的路由器、交换机、终端等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如在路由器上配置网络路由协议,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在终端上配置ip地址和网关等。所有设备都配置好以后,可以通过网络诊断工具(如pin等)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如果网络畅通,则表示配置正确,实验成功。
2网络模拟配置实例
boson netsim5.31不但可以配置常见的局域网(或虚拟局域网vlan),还可以配置广域网协议,在配置广域网协议方面网络实物设备配置是很难在实验室实现的。这里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isdn配置为实例说明。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network)即综合业务数字网,是基于公共电话网的数字化网络它利用普通的电话线实现双向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可在其上开展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各项通信业务,因而被形象地称作“一线通”。
2.1配置实例图
图1 isdn配置示意图isdn具体参数,见上图1标注。2.2绘制拓扑结构图利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2。图2 isdn拓扑结构第9期其中:router1与routre2选择801作为路由器型号,在给router1与routre2的bri 0接口布线时,选择isdn型连线,这时会弹出如图3的窗口,这里可以采用默认值。值得注意的是device 1的dial 1值是拨对方的号码,不是自己的,device 1自己的号码填在device 2的dial 1值。图3 isdn参数对话框完成拓扑结构图绘制后,保存到扩展名为.top文件中(如is-dn.top)。
2.3配置路由器参数
启动boson netsim,选择“load simulator using savednetmap”选项,装入以上的拓扑结构图.top文件。在boson netsim工具栏按钮“erouters”分别选择“router1”和“router2”,进行相应的路由器基本参数的配置,具体参数配置如图4。“router1”和“router2”参数基本相同,只有ip地址、电话号码和spid1值不一样。
2.4验证实验结果
当最后配置好router2后,可以验证其配置的正确性了。在router2#状态下输入命令“ping 192.168.0.1”,测试router2与router1的连通性,结果表明配置是正确的,见图4倒数第二行。
3 boson netsim的应用
从以上模拟实验可以看出,实验过程直观明了,达到网络实物设备实验效果。那么怎么用好这个网络模拟软件为教学服务呢?这里笔者给出一些参考应用。
3.1课堂运用
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准备好模拟软件配置的步骤和具体配置参数。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直接演示网络协议配置过程,还可以有选择性改变部分参数,让学生思考问题,一起调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2课后应用
boson netsim模拟器有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可以将所有设备的配置参数存盘保存。方法是配置工作全部完成后,选择“file”菜单,再选择“save multi device configs”选项,把所有设备的配置保存到扩展名为.nwc文件,同时还生成扩展名为.rtr的配置文件。教师可以把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的配置任务作为课后作业发给学生,学生提交应用网络模拟软件完成的.top.nwcrtr文件作业就可以了。教师可以直接查看.rtr文件批改作业,或用boson netsim模拟器直接加载.top、.nwc两个文件,在模拟环境下验证学生配置的正确性。用这样方法加强学生课后训练,及时巩固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3实验应用
这里的实验应用是指代替实物设备的实验应用或实物设备实验前的准备应用。如果是代替实物设备实验应用,与课后应用的做法和效果相同。如果是实物设备实验前准备应用,对提高实际实验效率有很大帮助。很多学生由于在正式实验前准备不充分,到了实验室才翻课本找命令格式或参数,往往浪费时间。如果有模拟软件,学生可以提前用模拟软件做一下实验到实物设备实验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大大提高实验效率。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网络模拟软件提供的模拟环境下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中最为实用的技术,同时对网络原理和网络协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论文关键词】网络技术 寓教于乐 内容拓展 教学资源整合
【论文摘要】缺乏学习兴趣、基础差、底子簿,这是当代中职学生普遍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职学校各学科教学都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知识涉及面广,内容抽象,专业性强,是典型的疑难学科。教师只有抓住该学科自身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理论联系实际,从多角度挖掘课堂教学潜力,才有可能从困境中挣脱出来。
现代教育提倡注重人的发展,然而基础差、底子簿、对学习缺乏兴趣,这是当代中职学生普遍的特点。要想强化中职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职学校各学科教学都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该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到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还与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密切相关,内容抽象,专业性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抽象的理论环节教学设备很难发挥作用,而有些地方现有设备严重滞后于理论发展水平,针对这种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师该怎样进行教学的组织,才能改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密切联系生活,开展讨论教学法
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尖端技术,但它毕竟是一门应用技术,所以许多原理的产生都来源于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教学从生活开始,首先鼓励学生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逐步过渡上升到教学理论,从而完成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对网络协议部分,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而坐,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进行讨论,讨论题目:当前的讨论过程该由谁发言,请制定一个规则。(要求:规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能够避免相互干扰。)制定过程应在中间有一、二次结果展示,教师作进一步引导和修正,最终各组均完成规则制定后,教师对各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以上讨论可在20-25分钟内完成。接下来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结合前面的讨论结果,很快完成csma/cd和token ring两种协议的讲解。如此一来,把本来很枯燥的理论,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弄得明明白白,课堂也显得生动有活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另外诸如停止等待协议、信息传输方式等内容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教法。
二、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完成教学
教材中还有一些内容,象iso的osi网络结构模型,内容抽象,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各层是按功能划分的,而功能往往又是为解决针对网络通信中遇到的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例如在讲数据链路层时,课前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2组,然后布置做一个模拟通信的游戏比赛。到时要求每组在每一次对决中派2名队员参赛,并由对方派一名队员协助完成比赛。在互不相见的2名同组队员之间分多次进行传送一篇文字信息,传递任务则由对方所派队员完成,对方队员必须担当起在2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义务,但允许有3次随机设置故障的机会(丢弃、乱序或增减字数)。针对比赛中对方队员可能设置故障的种类,参赛方必须要解决好信息被对方丢弃、信息传递顺序被打乱及内容被篡改(这些实际上对应于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处理机制)识别和应对措施。比赛以在限定时间内传送信息最完整正确的一方获胜。这样布置完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想办法做准备,无形中督促学生去预习,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式上课时,教师将准备好的要传递的信息(可将一段文字分解为每10个字为一段的信息包,在字条上留出少量空间共参赛者标注使用)及传输故障信息(为传递信息者设置传递故障之用,可将原信息包中关键字更换,以歪曲信息含义)分别交给参赛队员和信息传递着,按预定规则进行。完成竞赛后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对比赛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对通信协议的理解一定是深刻和终身难忘的,学生在游戏中也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仅为一节课,这样做或许有些麻烦,会显著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osi模型这块内容如果揉合到一起,都通过这种方式,每节内容只要对竞赛要求稍作改动,便可适用于其它各层的教学,甚至分组交换也不在话下,这样准备工作相对就轻松多了。
以上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前的准备阶段,要注重细节的设计,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预见性,充分估计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这些方法虽然对教学设备依赖性小,却能很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应用的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现代化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合理的应用可把抽象内容直观化、枯燥内容形象化。可以化解知识难点,优化教学效果。例如通过交换机访问其他网段的计算机,通过路由器访问其他网络主机的过程;域名与ip地址解析等过程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过程,利用传统方式教学方式讲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一看便知。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会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教学内容拓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中,对于某些网络设备的学习,只注重了工作原理,而忽视了应用的细节部分(或许是因为这些内容属于其它课程)。如网卡的学习,主要介绍了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纯理论不枯燥,学生反而会觉得理论能指导实践。课程在网络应用技术中主要介绍了电子邮件、www服务、ftp等的理论内容,如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既枯燥又难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对实际应用的重新认识。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纯理论的教学也会变得绘声绘色、张驰有度。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五、推广新成果, 应用项目教学法
近些年,教育改革不断取得一些新的成果,项目教学的推广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学科中,有很多内容很适合采用该方法,例如:在网络操作系统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把各种服务器的架设,当作一个个项目。通过使用项目教学法,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学生通过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领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六、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多功能实训课堂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理论教学阶段,也必须注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顺利进入实践环节做好准备,在这种状况下,要发展职业教育,还必须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而言,可以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起多功能实训课堂。就目前情况,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职业学校都有若干供教学用的机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适当添置网络硬件(若干台交换机、路由器等),根据自身需要把其中一个或若干个改造为多功能实训室。该实训室可以完成诸如组网、网络硬件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及服务器配置等大部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相关的实训。这样我们可以把课堂搬进实训室,边学习边实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职业教育又是其中最具灵活性,也是问题最多的部分。在教育改革呼声最高、最关键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沉着冷静,既要勇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又要善于挖掘传统教育的灵光。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职业教育必将会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论文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网路 教学探索
论文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问题,根据团队讲授该课程的体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且成为普及程度最高的技术之一。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课程,所涉及的概念不仅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而且还包含通信技术方面,其理论复杂。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问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反映出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网络》不再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目前,在很多高校里,《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准确定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拟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真正起到普及网络知识、培养学生网络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作用,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体系等进行探索。通过理论课程教学探索,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置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对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要求很高,但是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 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先导课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但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使用网络,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网络维护等。同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数据链路层次;第四部分,网络层;第五部分,运输层;第六部分,应用层;第七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各非计算机专业可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调整。整个课程的学习重点放在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体系确定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身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背景知识较少,从而在理解其抽象概念和原理时常常会遇到很大困难。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我们采用“实例化教学”方法,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因此采用“实例化教学”的教学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实践”模式,该模式中的实例起到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1) 实例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2) 实例又能够对实践起一个指导性和解释性的作用。学生课堂实践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候,直接参照的是已经具体化的实例,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点;另外,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实例化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加大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对于新的网络技术和方法,则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如果仅通过传统的黑板板书进行教学,课堂内容有限,且效率较低,同时对于有些概念的解释不形象直观。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提高授课效率及其效果。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度较快,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同时由于内容是事先制作好的,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缺少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传统板书教学由于进度较慢,学生比较容易随着教师的讲解进入状态,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对使用课件无法讲清的问题,可以结合板书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黑板板书为辅,同时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复杂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流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采用flash动画、仿真软件进行演示,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革考核方式十分必要。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没有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效果,将课程考试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计分办法。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作业以及专题学习报告等情况,由主讲教师实时打分登记。对于期末考试成绩好的而平时成绩差的学生,不应给予好评,因为他们仅仅记住了知识而没有掌握应用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知识和应用创新创造了条件。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的过程,要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兴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非常技术化、枯燥乏味。然而,这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学生学习后续网络课程的必要基础,又必须学好。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用packet tracer和virtual machine这两款网络虚拟平台设计了一些虚拟实验,应用于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虚拟实验;计算机网络;评价;李克特量表
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学生感到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师教学难度很大。往往是教师讲的越多,学生越困惑,长此以往,学生就慢慢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笔者发现,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虚拟实验,如组建一个网络、安装和配置一台服务器、分配用户访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等等,并同时讲解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而不是空洞地讲解理论,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强。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很多文献的支持。围绕packet tracer和virtual machine两款网络虚拟平台,笔者设计了一些虚拟实验作为课堂讲解的材料,也可作为学生课后练习的资料,学生评价较高。
虚拟实验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
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每个实验室都有50台高性能pc机,能同时供49名学生和1名教师使用。这些pc机通过高速交换机相互连接,每台都装有微软windows xp 操作系统以及packet tracer和virtual machine网络虚拟平台,都配置相同网段的ip地址、相同的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构成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并且和因特网相连,如图1所示。
packet tracer和virtual machine两款虚拟网络平台是完成本文所述虚拟实验不可缺少的工具,它们的功能相互补充。packet tracer主要模拟网络的拓扑图、交换、路由和网络测试,而virtual machine主要用来模拟网络服务、通信和测试。如按照osi七层模型来划分,则packet tracer模拟网络层的工作,virtual machine模拟主机层的工作,如图2所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packet tracer和virtual machine是两个不同公司开发的软件,二者无论是在同一台物理机中还是在不同的物理机之间都是不能相互通信的。它们只能通过真实的物理机器平台和真实的网络硬件平台来实现相互通信。
一个虚拟实验案例
实验的拓扑图图3是使用packet tracer构建的网络拓扑图,图中有三个不同的网络或子网。pc1和pc2在左边的子网中,通过交换机switch0和路由器router0连接,pc3和pc4位于右边的子网中,通过交换机switch1和路由器router1相连,两个子网通过router0和router1连接。图4是根据图3应用virtual machine构建的网络拓扑图,在virtual machine中没有交换机和路由器这样的网络设备,但是根据硬件和软件逻辑等价性原则,可以使用装有windows server 2003的virtual machine来充当路由器,至于网段的划分可以根据virtual machine的网络接口卡的ip地址来确定。
实验的内容和目的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构造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理解局域网通信的过程和原理。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有:(1)对网络进行规划,会选择合适的终端和网络设备以及线缆构建网络。(2)配置终端接口、路由器接口以及服务器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3)配置路由表,使整个网络达到连通状态。(4)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5)理解局域网通信的过程。(6)理解arp、icmp、csma/cd以及网关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7)理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实验的组织和管理在实验开始时,教师介绍实验的要求和目的,以及实验使用的工具、方法和命令,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实验。学生可以独自完成实验也可以结对完成实验。为了防止网络上ip地址发生冲突,学生实验所采用的ip地址可规定为192.168.x.0/24的形式,x为每个学生的序号,这样不仅解决了ip地址的冲突问题,而且方便学生查找错误,使实验能顺利进行。
实验的数据分析和原理讲解本次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局域网的规划、组建和配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局域网的通信原理,相同网段主机之间和不同网段主机之间通信的过程,网关、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局域网通信的相关协议等概念知识。如果仅凭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概念知识的。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在pc1上向pc4发送一个数据包,让学生观察整个网络通信的过程。可在数据包经过每个网络节点时把它截取下来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让学生不仅能掌握如何连通一个局域网络,而且能知道网络连通背后的“故事”。
实验的评价为了评价本次实验的有效性,以匿名调查的形式,笔者在课堂上对这次实验进行了一次评估。笔者给学生提供一个问卷,问卷中包含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进行这次实验之前,你会组建和配置一个小型局域网络吗?(2)你认为这个实验容易吗?(3)你能接受这样的实验教学吗?(4)这个实验是否能有效地帮你理解局域网通信的过程?(5)在这门课中你需要更多这样的实验吗?(6)你愿意在课外时间做这样的实验吗?
针对上述六个问题,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被使用在问卷调查中,对于问题1~3,第一个刻度代表极差,第五个刻度代表极好;对于问题4~6,第一个刻度代表否,第五个刻度代表是。在一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校网络专业86名大一学生完成了这个问卷调查,他们的回答结果统计图如5所示。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虚拟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热情,他们比以往更加喜爱这门课程了。
对虚拟实验教学的再思考
目前,虚拟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虚拟实验和物理实验的比较在很多文献中都有阐述,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除去经济因素,笔者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虚拟实验最大的好处是方便、灵活、安全、容易实施和扩展,学生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并且安装了这些虚拟软件,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进行学习和实验,从而摆脱了真实实验环境的束缚,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采用虚拟实验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一开始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负担,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快速理解“机器中的机器,网络中的网络”这一概念,让学生具备虚拟学习的思维。学生完成虚拟实验一般用两种方式:(1)每个学生在一台物理机上打开多个虚拟软件独立完成网络实验,这种实验方式是通过一台物理机来完成的,这种方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2)把一个实验划分为多个模块,这些模块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机上,学生通过协同方式来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方式是通过多台物理机和真实的网络平台来实现的,只要物理网络连通,学生就可以在物理网络里随意组建虚拟网络。学生对这种实验方式通常理解得会慢一点。另外,学生最终要工作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因此,还需在一个真实网络环境中来验证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所学到的知识。
综上,笔者开发的这套虚拟实验用在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后学习中,学生对这些实验的评价令人鼓舞。这些评价表明该实验方便、好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开发出更多的虚拟实验并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并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其他网络课程的教学之中。
【摘要】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内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也成为高校教育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成为了教育体系内主要课程。在新课标教育改革背景之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首要任务。所以,本文对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前言: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内广泛应用,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进行了解,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基础素质。因此,高校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内,教师与教材一直都是教学体系内核心,最为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已经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是教师对电子教案过于依赖,就会造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沟通有限,学生也就无法自主进行学习沟通,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1.2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同
由于受到地区及生长背景等因素的限制,高校学生所了解的计算机知识存在显著差异。偏远地区与城市内的学生相比较,能够接触计算机的次数较少,部分学生甚至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之间并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及构造并不了解。但是城市内的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技术已经初步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为老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造成较大难度。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学习需求[1]。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2.1普及网络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逐渐普及过程中,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首要任务就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仅能够有效填补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上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够有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眼神。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多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在线服务,方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实际需求,同时学生还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实践,选择适合自身应用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答题模式,例如网上测试、网上答题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与教师在沟通交流之后,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2]。
2.2采用分级教学的形式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学生所存在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情况,高校可以在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就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情况进行了解,在保证学生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生能够采取分级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之后,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保证学生能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进行讲解,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知识的了解,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其次,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初步性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层次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讲解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开展网络视频教学,有效缩短教学时间,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
2.3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重视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及计算机网络学科特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要是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视情况,学生也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计算机网络教学最新成果讲解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有效对网络知识及技术及时了解[3]。
三、结论
简而言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计算机网络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陈希源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成人教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成人教育一般有专门的学校,如国家开放大学、各级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等。普通高等学校一般也都设有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但是,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高等教育的翻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教学环节方面,通常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在实验教学上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实验教学不受重视
成人教育面向的是已离开学校的社会从业人员,注重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但传统的成人教育往往照搬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重基础理论,轻实践应用,很难满足学员的愿望。
(二)实验课程的安排存在难度
成人教育有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函授、夜大等不同的形式。学员边工作边学习,难以保证集中授课的到课率,也难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安排实验课程。
(三)不具备实验教学支撑环境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设备价格相对较高,设备、设施的数量和实验场地的空间有限。特别是网络教育的终端教学点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很难为成人学员提供专业的实验室。
(四)缺乏实验辅导师资
传统的成人教育往往缺乏专职教师,课程教学和实验指导一般聘请高校或公司企业兼职教师。短期的教学过程结束后或课外学习中,学员难以获得相关的实验操作指导。
二、成人教育远程实验平台的构建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自2000年以来,一直注重远程实验教学的落实。2006年起,在浙江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分三期建成了远程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就是巩固和丰富成人教育远程开放课程的学习,加强电大系统和高校在远程实验教学方面的联系,宣传和推广远程实验教学的新成果。建成投入使用的远程实验平台可以让成人学员在家完成远程实验,增强了成人学员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实验室由三部分组成:远程实验中心、本地开放性实验室、软件研发中心。远程实验中心由远程实验平台、实验资源库和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组成;本地开放性实验室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地学生实验学习的需要;研发中心则以远程实验平台和课程实验软件的开发为主要职责。远程实验平台采用.NET技术和XML/HTTP等国际标准设计开发,依托于SOA的开放式系统架构,各层次逻辑清晰,功能明确。在通信方式上,借助WebService实现平台与教务系统和接入的实验项目之间的通信。平台基础软件采用微软的SQLServer数据库和WindowsServer2008服务器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计算机网络远程实验平台作为实验室的一部分,可以促进学员对通信和网络相关概念的理解,提供协议实现、网络设备配置、局域网组建等实验项目,由北邮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和锐捷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两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根据成人学员的特点以及教学管理的需要,围绕实践教学目标组建教学支持服务和管理团队,将平台中的角色分为实验中心管理员、教学管理员、课程责任教师、实验责任教师、教学点管理员、实验辅导教师、学员等。对支持服务和管理团队的全体人员设置权限,明确职责,规定管理体制及信息交流等一系列管理职能,并确定教学管理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和横向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三、成人教育远程实验的内容设计
(一)实验内容设计原则
1.实验要求与工程需求相结合
从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看,实验内容需要注重新颖性和实用性。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教学要求与工程需求相结合。网络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快,实验项目必须跟上现实的工程需求,要注重实验项目的实用性。通过实验,成人学员学会独立完成网络的设计和组建过程。
2.实验目标是培养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之后,网络实验是为了让学员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组建、配置、管理与维护,培养学员的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可以分为基础型、网络配置型、综合型等类型。基础型实验主要是为了促进理解,熟悉实验环境等,网络配置型和综合型实验则是为了加深理解,提高动手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平台的教学内容应偏重于网络配置型和综合型实验。
3.实验形式符合成人学习特点
实验平台上的实验项目是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基础型实验和网络配置型实验最好能借助仿真和虚拟现实、图形图像等技术,拆分成多个短小、界面美观、多平台支持的实验单元,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单个网络基本操作技能。实验项目是平行或递进的,实验项目之间有先做后做之分,符合教学要求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而综合型实验则按任务进行设计,以项目驱动教学的形式供学员汇总融通和应用探索。
4.实验内容包含实验前测和具体操作
计算机网络课程概念多,协议抽象,原理复杂。为了提高成人学员动手操作成功率,加深学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实验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实验前测和实验操作。只有事先部分或全部掌握了实验过程中需要的前期技能要求,才能开始实验。实验前测就起到了检测的作用,既可检测基础理论知识,也可以检测实验的相关要求。实验前测应当有及时反馈功能,以便学员尽快掌握具体知识点。
(二)远程实验项目具体设计
在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中,基础型实验以计算机网络原理演示类实验为主,共计21个,包含网线及其制作过程、邮件传送协议、分层传输、连续ARP协议、交换式虚电路服务等项目。网络配置实验主要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配置实验。其中,DNS、WEB、DHCP等服务器的配置实验共计5个,路由器配置实验、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实验等共计27个,另有网络安全类实验11个,如密码算法实验、虚拟专用网实验等。基础型实验和网络配置型实验均以虚拟仿真实验为主。综合型实验主要有嗅探、防火墙配置等实验项目,建立于锐捷实验网络平台,既可以远程预约完成,也可以在本地实验室完成。
四、成人教育远程实验的教学方式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实验室抛弃传统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了一条适合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远程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发挥了远程网上实验对成人学员网络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实验项目的选择方式
计算机网络远程实验平台实现了时间、地点、实验项目开放。学员可以在平台上由教学单位统一注册。实验责任教师开放所有可选的实验项目,教学单位实验辅导教师选择合适的实验任务。学员完成必做的实验项目,可以选做其它的多个项目。辅导教师还可以根据选课情况,对学员进行合理的分班和分组。
(二)实验教师的远程辅导
实验辅导教师录制有与实验项目匹配的微视频资源,供学员线上学习。微视频资源是教师的实验指导视频,也是实验项目的操作实录。学员在实验平台的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平台的监控功能以及即时通和实验社区模块,随时给予帮助,排除实验障碍,让学员顺利完成实验,掌握技能。实验辅导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开展网络设备使用和组网实验重点难点的讨论,组织实验后总结点评,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远程开放实验室组织了多次师资培训,以提高实验辅导教师的实验教学和远程辅导水平。
(三)成人学员的实验方式
成人学员学习了网络基础知识之后,首先进行实验前测,前测合格后,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观看实验项目操作微视频,也可以根据实验任务,在实验操作平台直接开始实验项目的操作。实验平台充分赋予学员自主学习的权力,基础型实验和网络配置型实验不需要预约,可以随时操作,也可以实验多次。综合型实验由于涉及到实验设备的远程配置,往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需要教学单位或学员个人进行实验预约。
(四)远程实验的考核方式
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核可以面向实验过程,也可以面向实验结果,可以是定性考核,也可以是定量考核。基础型和网络配置型实验中,实验过程事先精心安排,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居多,考核成绩可以由平台及时予以反馈。综合型实验中,需要进行实验方案和实验路线的设计,实验内容具有探索性,考核的重点是实验过程环节,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为主。实验结束后,可以在实验社区由学员重点陈述遇到的问题和采用的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
五、结束语
2013年秋季学期,湖州、嘉兴、丽水等8个教学点共86名学员参加了网络课程远程实验;2014年春季学期,金华、舟山、衢州等10个教学点共106名学员参加了网络课程远程实验。由于学员能在家里远程操作,可借助视频资源学习和模仿,实验通过率达到80%,学员总体反映良好。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模式,既是网络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计算机网络远程实验平台自从面向电大系统投入使用以来,还在成人教育、开放教育、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培训、电大系统师资培训中进行了多次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水平。今后,将进一步探索新的远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搭建更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支撑环境。
作者:厉毅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